• 沒有找到結果。

神話在九年一貫教學中的統整應用

在文檔中 神話在語文教育上的運用 (頁 113-116)

第一節 九年一貫課程的內涵與特色

長久以來,國民教育階段教材太多、分量太重、課程僵化等問題一直為人詬 病,不斷有民間團體對政府提出教育改革的呼籲與要求。政府為順應民眾須求,

召開多次的教育改革會議,並在民國八十五年,由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發 表「教育改革總諮議報告書」,對於課程與教學的革新,提出具體建議,其主要 理念有:(一)教育鬆綁。(二)國民中小學課程,應以生活為中心,並以强健體 魄,促進個體充分發展與增進群體關係為目標,培養生活基本知能。(三)建立 基本學力指標,以課程綱要取代課程標準,使地方、學校及教師能保有彈性的空 間,因材施教或發展特色。(四)積極統整課程,減少學科之開設與正式上課時 數,減輕學生課業負擔。(五)重視資訊與科技、兩性教育、人權教育、生涯規 畫與終身學習等生活上的重要議題,並整合於各科教學活動中。(六)語文及數 學課程,應重視其作為表達、思維與應用的工具性。教學時以引起學生興趣為優 先考量,重視學會如何學,而不過分强調學術性之完整1。接著,民國八十七年,

教育部公佈了「國民教育階段九年一貫課程總綱綱要」,民國八十九年公佈「國 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暫行綱要」,並於民國九十二年公佈各學習領域的課程綱 要,融合前述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所提教育改革總諮議報告書的教改願 景,根據國家教育改革政策,由政府規畫課程革新,以改進學校教育目標與課程 內容。九年一貫課程的內涵與特色簡介如下:

一、 九年一貫課程的內涵

(一)基本理念

九年一貫課程的教育目的在培養人民健全人格、民主素養、法治觀念、人 文涵養、強健體魄及思考、判斷與創造能力,使其成為具有國家意識與國際視 野之現代國民,其基本理念包含2

1. 人本情懷方面

包括了解自我、尊重與欣賞他人及不同文化等。

1 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1996)《教育改革總諮議報告書》,臺北:行政院教改會,頁 38-39。

2 參照教育部發行的各領域課程之課程綱要,頁 3。

106

2.統整能力方面

包括理性與感性之調和、知與行之合一,人文與科技之整合等。

3.民主素養方面

包括自我表達、獨立思考、與人溝通、包容異己、團隊合作、社會服務、

負責守法等。

4.鄉土與國際意識方面

包括鄉土情、愛國心、世界觀等(涵蓋文化與生態)。

5.終身學習方面

包括主動探究、解決問題、資訊與語言之運用等。

(二)課程目標

國民教育的教育目的在透過各種人性化、生活化、適性化、統整化與現代 化的學習領域教育活動,傳授基本知識,養成終身學習能力,培養身心充分發 展的健全國民。為實現國民教育目的,須引導學生致力達成下列課程目標:

1. 增進自我了解,發展個人潛能。

2. 培養欣賞、表現、審美及創作能力。

3. 提昇生涯規畫與終身學習能力。

4. 培養表達、溝通和分享的知能。

5. 發展尊重他人、關懷社會、增進團隊合作。

6. 促進文化學習與國際了解。

7. 增進規畫、組織與實踐的知能。

8. 運用科技與資訊的能力。

9. 激發主動探索和研究的精神。

10.培養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的能力3

(三)基本能力

為達成課程目標,國民教育階段的課程設計以學生為主體,以生活經驗為 重心,培養學生具備下列十大基本能力4

1.了解自我與發展潛能

充分了解自己的身體、能力、情緒、須求與個性,愛護自我,養成自省、

3 同上,頁 5。

4 同上,頁 7-8。

107

自律的習慣、樂觀進取的態度及良好的品德;並能表現個人特質,積極開發 自己的潛能,形成正確的價值觀。

2.欣賞、表現與創新

培養感受、想像、鑑賞、審美、表現與創造的能力,具有積極創新的精 神,表現自我特質,提昇日常生活的品質。

3.生涯規畫與終身學習

積極運用社會資源與個人潛能,使其適性發展,建立人生方向,並因應 社會與環境變遷,培養終身學習的能力。

4.表達、溝通與分享

有效利用各種符號(例如:語言、文字、聲音、動作、圖像或藝術……) 和工具(例如:各種媒體、科技……),表達個人的思想或觀念、情感,善於 傾聽及與他人溝通,並能與他人分享不同的見解或資訊。

5.尊重、關懷與團隊合作

具有民主素養,包容不同意見,平等對待他人與各族群;尊重生命,積 極主動關懷社會、環境與自然,並遵守法治與團體規範,發揮團隊合作的精 神。

6.文化學習與國際了解

認識並尊重不同族群文化,了解與欣賞本國及世界各地歷史文化,並體 認世界為一整體的地球村,培養相互依賴、互信互助的世界觀。

7.規畫、組織與實踐

具備規畫、組織的能力,且能在日常生活中實踐,增強手腦並用、群策 群力的作事方法,積極服務人群與國家。

8.運用科技與資訊

正確、安全和有效地利用科技,搜集、分析、研判、整合與運用資訊,

提昇學習效率與生活品質。

9.主動探索與研究

激發好奇心及觀察力,主動探索和發現問題,並積極運用所學的知能於 生活中。

108

10.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

養成獨立思考及反省的能力與習慣,有系統地研判問題,並能有效解決 問題和衝突。

九年一貫課程的實施過程,依據基本理念,訂定各領域課程的課程目標與實 施要點,依此設計相關的教學活動內容,並將資訊教育、環境教育、兩性教育、

人權教育、生涯發展教育與家政教育等六大重要議題融入教學中,培養學生具有 十大基本能力,達成全人教育的目標,其實施架構如圖 1。

在文檔中 神話在語文教育上的運用 (頁 113-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