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節 年的概念與傳說

二、 年的三個面相

「年」的傳說在長期歷史演變中,逐漸出現多樣化的面貌,並且在人們的生 活方式和環境變遷中呈現出其豐富多姿的文化內涵。「年」在各有所指、而又相 輔相成、相互關係之下,出現了三個面相。三個不同面相的「年」雖各具特性,

但卻都隱含了宇宙的自然規律,並通過外觀形式來表達大自然化育萬物的造化之 機,顯得神聖而且具超越現實的象徵性,讓人們自然溶入造化之機的律動節奏之 中,循環往復,年年與「年」的出現和消失相應相適,從中培養出人類越來越頑 強的生命感官知覺和力量,以應付世界的多端變化和啟發勇於挑戰未來的智慧。

「年」的形象在華人思想裡具有非常獨特的神聖記憶。就像中國風水學裡的 四象「左青龍165、右白虎166、前朱雀167、後玄武168」、貔貅169、麒麟170等靈物,

164 Victor Turner 著,黃劍波、柳博贇譯,《儀式過程:結構與反結構》,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 版社,2007.4,第 2 次印刷,頁 95-97。

165 青龍: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四聖獸之一。根據五行學說,青龍蟠東,為東方神獸,色青碧,代 表春季。在中國二十八宿中,是東方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的總稱,具有避邪禳災、

聚財致富之神力。

166 白虎: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四聖獸之一,屬於戰神、殺代之神,具有避邪、禳災、祈豐、懲惡 揚善、發財致富等神力。根據五行學說,白虎踞西,為西方守護神,西方屬金,為白色,代表秋 季。在中國二十八宿中,是西方七宿(奎、婁、胃、昴、畢、觜、參)的總稱。

167 朱雀: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四聖獸之一。根據五行學說,朱雀峙南,在中國二十八宿中,是南 方七宿(井、鬼、柳、星、張、翼、軫)的總稱。朱雀一說是火鳳凰,是一種代表幸福的靈物,形 象是雞腦袋、燕子下巴、蛇頸、魚尾,身上有五色紋。朱為赤,南方屬火,代表夏季,具有從火

53

長相雖凶猛獨特,但卻是中華傳統文化中具有吉祥、富貴、幸福、長生不老意義 的神獸或圖騰物。在充滿神話思維的古人行為實踐中,驅趕圖騰物或殺死圖騰 物、甚至是吃掉牠或供奉牠,與古人的生存環境和現實生活息息相關。從神聖的 敘事傳說中,古人相信崇拜圖騰物或是有關圖騰象徵物,將會因此而獲得無限強 大的力量和無所畏懼的精神。

著名英國人類學家弗雷澤(J. G. Frazer)171在其著作《金枝:巫術與宗教之 研究》(The Golden Bough:A Study In Magic and Religion)一書中所言,位於羅 馬東南十六英里阿爾巴群山中的山谷內,周圍是阿里奇亞叢林,人民崇奉女神狄 安娜及阿里奇亞神林。神林裡的祭司職位有著王的稱號,但是祭司本身也是一個 謀殺者,因為祭司職位的承襲制度是遞補者必需要把現任祭司殺死才能取代他的 地位,並獲得「林中之王」(Rex Nemorensis)的最高榮譽。172這顯示出古今人 類的思想和最初樸質的人生哲學,就是為了尋求更頑強的生命力。英雄或是圖騰 物在歷史文化發展過程中具有不斷重生的力量,每一次的重生就會被賦予更強大 的力量,得以護佑信仰者產生一種新生體驗,意味著在嶄新開端的新生命裡,被 賦予了更頑強的生命活力。因此,從文化人類學的角度考察,驅逐「年」而不消 滅牠,讓牠在每個歲末的除夕出現,提醒人類要與時併進,不斷經歷「年」的嚴 峻考驗,讓人生永遠都充滿生機、活力和希望,在不斷變化的新環境中產生越來 越能適應變化的活動能力。

「年」在漢人所編織的傳記故事中至少具有三種面向,第一種是「鼍龍」、 第二種是「植物神」、第三種是「雷神」。鼍龍、植物神、雷神三者合一,就化身 成民間傳說中的「年」。從事中國傳統文化研究的紅葦(劉宏偉)認為:

從神格上講,年是雷神;從現實格上講,年是鼍龍;從功能格上講,年是 植物神,因此成就了中國最隆重的傳統節日──過年。173

里重生的特性。

168 玄武: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四聖獸之一,形象是一種由龜和蛇合體的靈物,代表的季節是冬季。

根據五行學說,玄武拱北,在中國二十八宿中,是北方七宿(斗、牛、女、虛、危、室、壁)的總 稱。玄武的本意就是玄冥,玄即黑、冥即陰,是對龜卜的形容。龜卜就是請龜到冥間去詣問祖先,

將簽案帶回陽間,以卜兆形式顯示給世人。玄冥是長生不老的象徵。

169 貔貅:傳說古代的貔貅生有單角和雙角,單角為貔,雄性,雙角為貅,雌性。又名天祿、辟 邪,為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招財瑞獸,龍頭、馬身、麒麟腳、尾毛捲鬃、長雙翼,無屁眼,錢 財只進不出,形狀似獅,兇猛威武,擅長鎮宅鎮煞。

170 麒麟: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神獸,龍首、馬形、鹿狀、牛尾,背上有五彩紋,腹部有黃色 毛。麒有獨角,麟無角,口能吐火,聲如雷。相傳只出現在太平盛世或世有聖人時,祥瑞之徵。

171 弗雷澤(James George Frazer 1854-1941):蘇格蘭人。著名英國人類學家、民俗學家和古典學 者。其著作《金枝─巫術與宗教之研究》著重研究原始人的宗教、巫術、儀式、心理等,以及它 們的教源,它們在人類思想方式發展進程中的重要作用。

172 參閱弗雷澤著,汪培基譯,《金枝─巫術與宗教之研究》,臺北市:久大,1991,初版。

173 紅葦著,《年的三副面孔:中國時間文化的前世今生》,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0.1。

54

鱷魚在古代又被稱為鼍龍,軀體龐大、長相兇猛殘暴,具有強大殺傷力,屬 兩棲動物類,是水陸世界中的巨無霸之一,這可以從中國境內許多化石出土情況 得以證實。鱷魚是一種古老的爬行動物,經歷了地質史上的冰川期和各種巨大環 境變而僥倖生存下來,至少有一億多年的生存歷史,平均壽命長達一百五十歲,

時常在湖泊、河川、沼澤地帶和海岸邊出沒,具有超強的適應能力。中國在遠古 時期是一個水患多發的國家,是鱷魚棲息的主要起源地之一,因此中國境內生產 不同種類的鱷魚,而且非常普遍。174中國古民視鼍龍為大地之龍,「龍」在中國 神話中被視為神獸,具有呼風喚雨的能力,農民也藉由鼍龍的叫聲去預測每一個 季節的降雨量而耕耘稼種。

另一方面,自古以來以農耕立國的中國,對於大自然四季更迭,春耕夏耘秋 收冬藏,陰雨陽晴滋養穀物的成長,都認為是植物神或是農業神的主宰。植物生 生不息的成長,成為耕農心靈深處的不朽信仰,帶給耕農無窮的希望,燃起人類 對一歲一枯榮的植物那死而復生的契機,通過植物神或農業神175轉化為「年獸」

的神話,試煉人們對前景的追求和旺盛生命力的發揮。再經植物神或農業神的啟 示,人們都會生生不息,傳宗接代的繁衍,象徵人類的永恆新生。

至於漢代初年推行休養生息的政策,民生社會經濟日趨繁榮,社會有序,人 民的生活情趣也逐漸培養起來,年終慶祝豐收,祭祀祖先庇護和感恩植物神讓植 物豐碩成長,於是年節活動終於形成,逐漸成為習俗,並且慶祝年節的儀式與活 動沿襲下來。漢代方術盛行,凡陰陽五行、五德終始、災異祥瑞的數術在帝王百 官和民間百姓之中廣泛流傳,所以,除舊迎新的年節更替,自然也把年節習俗與 驅妖除怪的巫術思維聯繫起來,認為天上神明尤如人間帝王和朝廷百官一樣,也 是各伺其職,各守其位。朝野都相信在天庭百官之中,尤以雷神176最具極大權威 性,能夠統轄萬物的消長,因此備受民間崇敬和膜拜。

(一) 春天現身的鼍龍

華族自古以來對於動物產生崇拜,並將特定的動物神聖化,賦予牠宗教信仰 和巫術思維上的意義,加以祭祀或禁忌,其實是因為對於特定動物本身的神秘能 力有異於人類,由於害怕牠會帶來災難,而祈求避難消災。

王孝廉教授認為民間俗信中出現動物崇拜,首先是把這些特定的動物「擬人 化」,賦予牠們意志和思想,且擁有不死、再生、豐饒、多產等神秘力量,能夠 賜福或降禍於世間。這些特定動物被視為具有預知自然天候變化的神秘力量,可

174 可參考何新著,《諸神起源》,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1996,頁 337-338。

175 植物神或農業神:即原始農業神杜宇,栽種百殼的炎帝神農氏和后稷,以及地母神。

176 雷神:掌風調雨順,滋潤萬物的生長,人民祈求雷神興雲致雨,以保豐收,是民間所崇拜的 正義之神。

55

能是形象猙獰的猛獸、巨禽水怪;或是受人類恩寵,提供人類助力的家畜;又或 者是圖騰物或祖靈。177

鼍龍,即揚子鱷,在動物崇拜信仰中,是一種具有猙寧的外表和兇殘的個性,

而且力大無窮,是人類所畏懼接近的動物。東漢許慎著《說文解字》就指鼍龍為

「水蟲,佀蜥易,長丈所。178

晉人張華在《博物志》中卻把鼍龍歸類為「異魚」:

南海有鰐魚,狀似鼍,斬其頭而乾之,去齒而更生,如此者三乃止。179 徐珂《清稗類鈔.動物.鼍》形容牠的長相為:

鼍,與鱷魚為近屬,俗稱鼍龍,又曰豬婆龍。長二丈餘,四足,背尾鱗甲,

俱似鱷魚,惟後足僅具半蹼。生於江湖。180

《詩經、大雅、靈臺》第四章亦有記載:

於論鼓鐘,於樂辟廱。鼍鼓逢逢,矇瞍奏公。181

鼍龍的皮可以用來製鼓,牠是中國特有的孑遺物種,產於安徽、浙江和江蘇 交界處,以及長江三角洲的腹心地帶長興等地,野生鼍龍目前被列為中國一級保 育類。

在傳統宗教意識中,充滿了神秘色彩的龍,一直被華族視為能通天遁地,呼 風喚雨的神獸,但是神龍的形象卻一直是模糊的,古人相信龍是天上的神靈,能 福佑信仰者,所以對龍充滿敬畏和崇拜。為了趨吉避害,原始初民相信通過神秘 的超思然力量,可以與神靈溝通,獲得庇佑。鼍龍的出現開始被原始初民幻化為

在傳統宗教意識中,充滿了神秘色彩的龍,一直被華族視為能通天遁地,呼 風喚雨的神獸,但是神龍的形象卻一直是模糊的,古人相信龍是天上的神靈,能 福佑信仰者,所以對龍充滿敬畏和崇拜。為了趨吉避害,原始初民相信通過神秘 的超思然力量,可以與神靈溝通,獲得庇佑。鼍龍的出現開始被原始初民幻化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