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六) 創新特色:與眾不同、楷模、創意。

三、國內學校環境教育指標相關研究

高翠霞、高慧芬(2005)「國小環境教育指標系統」以「輸入-過程-輸出」(IPO)

系統模式,做為指標主結構。其指標結構與概念內含分述如下:

(一) 輸入指標(現況分析):

1. 背景因素:人口、學校環境、社區環境等特徵 2. 資源因素:經費、人力、物力、社會等資源 (二) 過程指標(運作模式):

1. 組織運作:規劃與運作、體制與政策、團體動力

2. 環境管理:學校污染防治、學校環境衛生管理、學校資源管理、學校景 觀管理

3. 教育訓練:校外進修計畫、校內訓練計畫、培訓課程

4. 課程教學:課程規劃設計、教學方法與策略、教師與教學專業

5. 綜合推廣活動:學校綜合活動、學校綜合活動內涵、學校媒體宣導規劃 (三) 輸出指標(具體成效):

1. 環境素養:學生、教師、行政人員、家長環境素養

2. 具體成果:行政考核、教育活動評鑑、學生表現評量、環境管理成效

王順美(2004d)採系統模式建構「台灣中等學校環境教育指標」,包含:

背景資源投入、運作過程、及成果三個層面,並且採學校整體經營環境教育內涵,

來界定環境教育指標的範圍。其指標架構與內含如下:

(一) 背景:

1. 背景因素:學校辦學的開放度(教學自主性、辦學活潑度)、教師的活力

(教師求知度、靈活程度)

2. 資源因素:人力資源(教師的環境教育素養,學生、家長環保義工,引 入校外環教資源)、經費資源(環境教育經費)、空間設備(校園空間的 自然程度、學校設施的環境友善程度、環境教育的教學資源)

(二) 運作:

1. 行政系統:領導者(校長的支持度、衛生組長工作熟悉度)、計劃(學校

環境教育計劃、學校環境管理辦法)、執行(各處室及跨處室的環境教育 工作、環境教育獎懲、學生義工投入及師生配合程度)

2. 教育訓練:教師進修(教師同儕學習、環境教育研習)

3. 環境教學:課程中融入環境教育的程度(發揮課本環境保護概念、環境 教學融入聯課或社團活動、戶外教學的環境教育成份)、教材教法(環境 教育目標達到程度、教學方法的多樣及特色、跨領域的課程設計)

4. 環境行為引導:環境清掃(打掃廁所、落葉堆肥)、節約資源(資源回收、

省資源能源)、污染防治(減少有毒物質)、空間規劃(師生參與度)、師 生參與校外環保活動

(三) 成果:

1. 環境素養:學生的環境素養(對校園環境的敏感度、環境關切、主動學 習環境知識及技能)

2. 生態足跡:物質的消耗(垃圾量、用水量、電費)、校園生態(綠化程度、

生物多樣性程度)

3. 教育具體成果:環教媒材(解說牌、出版品、網頁)、活動與社團(環境 教育相關活動及社團)

劉潔心等人(2004)依IPO系統模式輸入、過程及輸出三個領域所發展出的

「大學校院環境教育指標」,作為大專院校環境教育教師評鑑之主要重點,包含 教學環境、基本教育專業能力及環境教育內容能力等三層面:

(一) 教學環境(資源-輸入):意指學校客觀環境,及其它與學生學習有關的環 境影響;它的成功要素包括:來自他人的支持,學校的硬體與社會結構與 風氣,資源的可獲性,時間及課程的彈性。簡而言之,教學環境即那些有 助於創造一個有效教學及學習環境的因素。

評鑑指標:

人力與經費資源:行政資源的可獲性、申請環境教育經費的主動程度

(二) 基本教育專業能力(課程教學-過程):能夠應用教育哲學知識、道德推理 理論、知識/態度/行為關係理論、學習理論及學習遷移理論來選擇、發展、

實施及評鑑課程與教材教法,以有效地達成環境教育目標。

評鑑指標:

1.課程規劃與參與:課程內容涵蓋面、課程型態多樣性 2.教學資源(教材):教材內容與特色

3.教學方法:多樣性教學策略、教學技巧精熟度

4.教師角色與個人行為:教師的角色彈性化、多功能化

(三) 環境教育內容能力(環境素養-輸出):環教教師主要應具有的內容能力則 涵括:生態學基礎-即能夠應用生態學的知識分析環境問題、預測環境問 題解決方案的後果,且具有生態素養以調查、發現及評量問題的解決方案,

並將生態學的主要概念用於教學課程中;概念認知-能選擇、發展及實施 課程使學生認識人類的文化活動、個人行為對環境的影響、各層次的環境 問題、解決方案,價值澄清以做環境決策及實行負責任的公民行動;調查 研究與評鑑-有能力研究環境問題以及評鑑可替代的解決方案,並發展、

選擇和實施教材與教法,以使學生發展同樣的能力;環境行動技能-環境 教育教師應能採取積極的態度,以達成或維持生活品質及環境品質之間的 動態平衡,並發展、選擇或實施教材教法使學生具有同樣能力在適當的時 機採取個人和團體的行動等層面。

評鑑指標:

教師環境素養:環境覺知、環境知識、環境態度、環境技能、環境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