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根據表 4-4-5 之彙整,分從性別、年齡、學歷、服務年資、擔任職務、服務 地區、學校歷史、學校規模、綠色學校葉片數在綠色學校實施成效上的差異,配 合相關文獻與研究,進行綜合討論:

(一)性別方面

本研究發現,不同性別的國民小學教育人員在「整體綠色學校實施成效」及

「學習情境」、「行政運作」、「教學課程」各層面知覺並未達顯著差異。

本研究與林永河(2004)、柯份(2006)及葉茂森(2003)的研究結果不同。

林永河的研究結果顯示,不同性別的教師及行政人員,對環境教育工作執行現況 之滿意度為男性高於女性。柯份的研究結果也指出,男女教育人員在「整體永續 校園環境教育實施成效」、「學校戶外生態教學資源」、「學校環境教學設施」

面向上,男性的得分顯著大於女性。但葉茂森研究的結果卻顯示,女性教師反應

「運用校園自然環境資源進行生態教學的次數」、「將環境議題融入各科教學」、

「實施自然環境教學的困難情形」及「認為學校實施符合生態原則的校園環境管 理的重要性」方面之比率顯著高於男性教師。

有關性別與綠色學校或永續校園的實施成效方面的研究尚屬少見,值得再進 一步研究。

(二)年齡方面

本研究發現,不同年齡的國民小學教育人員在「整體綠色學校實施成效」及

「學習情境」、「行政運作」、「教學課程」各層面的知覺並未達顯著差異。

柯份(2006)的研究發現,國民小學教育人員在永續校園環境教育實施成效 的看法,不會隨著年齡而改變,與本研究結果相似。

有關年齡與綠色學校或永續校園的實施成效方面的研究甚少,值得再進一步 研究。

(三)學歷方面

本研究發現,不同學歷的國民小學教育人員在「整體綠色學校實施成效」及

「學習情境」、「行政運作」、「教學課程」各層面的知覺並未達顯著差異。

有關學歷與綠色學校或永續校園的實施成效方面的研究甚少,值得再進一步 研究。

(四)服務年資方面

本研究發現,不同服務年資的國民小學教育人員在「整體綠色學校實施成效」

及「學習情境」、「行政運作」、「教學課程」各層面的知覺並未達顯著差異。

本研究結果與蔡碧螢(2004)、羅涵勻(2005)、柯份(2006)的研究發現 相似。蔡碧螢的研究發現,服務年資在整體綠色學校計畫及綠色學校計畫各向度 均未達顯著差異;羅涵勻的研究發現,不同年資對於學校實施永續校園環境規劃 的態度沒有差異;柯份的研究發現,國民小學教育人員在永續校園環境教育實施 成效的看法,不會隨著服務年資而改變。

(五)擔任職務方面

本研究發現,不同職務的國民小學教育人員對「整體綠色學校實施成效」及

「學習情境」、「行政運作」、「教學課程」各層面的知覺有顯著差異。擔任主 任、組長職務者在「整體綠色學校實施成效」及「學習情境」、「行政運作」等 層面的知覺顯著高於級任導師,而在「教學課程」層面的知覺則僅主任顯著高於 級任導師。

王順美(2004a)的研究發現,學校行政人員對於環境教育的支持程度高於 教師;羅涵勻(2005)的研究結果也指出,學校行政人員對永續校園環境規劃與 使用認同感高於一般教師,此二者的研究發現可與本研究的結果相互映證。但蔡 碧螢(2004)的研究發現,擔任職務在整體綠色學校計畫及綠色學校計畫各向度 均未達顯著差異,唯其樣本對象是校長及推動學校環境教育業務之承辦人並未包

含其他行政人員或級任教師。

目前學校行政人員是主導學校推動環境教育的核心人物,不論是各個綠色學 校主要的推動者、承辦人或是綠色學校網站的使用者、提報人,都是以學校行政 人員佔大多數(王順美,2004a;王順美、梁明煌,2004;黃雋,2007;劉佳芝,

2001;台灣綠色學校網站,2007)。參與綠色學校與永續校園計畫已成為教育部 及台北縣積極推動的政策,由其是近年來台北縣積極推動永續校園政策,去函要 求各級學校全面加入綠色學校,並辦理多場次的永續校園及環境教育研習會,亦 鼓勵各校辦理校內環境教育研習並將環境教育成果填報於綠色學校網站,更規定 各個學校須展開積極作為,各校每年需彙整永續校園執行成果,列為學校評鑑項 目。整體綠色學校或永續校園的推動,已不同於早期由單一承辦的組長所負責,

其工作要項與業務涉及到學校各個行政處室,而且負責統籌的層級也由原本相關 業務的組長,提升至主任或校長。

擔任行政職務的教育人員在承辦教育局來函公文、執行永續校園計畫、參加 環境教育研習會、參加校內外各級會議的機會及參與活動、負責推動、獲得資訊 的頻率,皆比無行政業務的教師來得高,所以學校的主任或組長其對綠色學校實 施成效的認識與瞭解,會比一般級任教師來得多。

(六)服務地區方面

本研究發現,不同服務地區的國民小學教育人員在「整體綠色學校實施成效」

及「學習情境」、「行政運作」等層面的知覺有顯著差異。偏遠地區學校教育人 員對於「整體綠色學校實施成效」及「學習情境」、「行政運作」等層面的知覺 顯著高於都市地區的學校教育人員;而鄉鎮地區學校教育人員則在「學習情境」

層面的知覺顯著高於都市地區的學校教育人員。但是在「教學課程」層面,不同 服務地區的國民小學教育人員,皆無顯著差異。

柯份(2006)的研究結果顯示,偏遠地區學校的教育人員在整體「永續校園 環境教育實施成效」、「學校環境教育政策」、「學校戶外生態教學資源」、「學

校環境教學設施」顯著大於縣轄市及鄉鎮一般地區,與本研究結果一致。

但是林永河(2004)的研究結果指出,學校環境教育設施與學校所在位置於 鄉鎮市區或偏遠地區之設置情形並無差異;蔡碧螢(2004)的研究結果顯示,一 般地區國民小學人員在「綠色環境教學」平均得分上顯著高於偏遠地區國民小學 人員。此二者的研究結果卻與本研究發現不相同。

根據本研究的結果推究其原因,可能是台北縣歷年來申請永續校園補助的個 別案、整合案及策略聯盟,以偏遠及鄉鎮地區的學校所佔的比例較高,而且當地 的自然或人文資源較都市地區為豐富,在校園空間生態化與社區資源的運用上也 比起都市地區學校有較好的成果,因此,偏遠及鄉鎮地區的學校對於學校整體所 能提供環境境教育的先備條件會較都市地區學校來得高。另外一方面小型學校的 教師人數較少,組織扁平,校長、行政人員與教師互動都很密切,在綠色學校或 永續校園的理念的溝通上,形成內部共識較為容易。再者,偏遠地區學校成員編 制較少,教師大都須兼任行政工作,對於綠色學校的執行與推動可能有較深的認 識與瞭解,而且相互合作、彼此互動機會較多,也比較容易看到綠色學校實施的 成效。因此,偏遠地區學校對於綠色學校實施成效及行政運作的知覺會較都市地 區學校來得高。

在環境教學方面,九年一貫課程的實施,環境教育成為重要教育議題,台北 縣也規定每學期需將環境教育的議題融入課程至少4小時,加上近年來環境教育 輔導團推廣宣導環境教育的積極作為,教師在環境議題的教學與教法上,亦多所 提升。並且教師藉由媒體、報紙、網路的傳播,對於環境保護的概念、永續發展 的理念已普遍認同與重視。而在問卷設計上「教學課程」層面的問題也大多在調 查教師個人的教學行為與態度,為人師表大多能以身作則,重視多元與各別差 異,也是現今教育的主流價值。是故,學校教師在「教學課程」層面的得分,不 因學校的城鄉地域而有所差異。

(七)學校歷史方面

本研究發現,不同學校歷史的國民小學教育人員在「整體綠色學校實施成效」

及「學習情境」、「行政運作」、「教學課程」各層面的知覺並未達顯著差異。

王順美(2004a)的研究也發現,校齡在參與、投入營造綠色學校的情形上 並未有顯著的影響,與本研究的結果一致。但是柯份(2006)的研究結果顯示在 整體永續校園環境教育實施成效的差異情形,校齡 41-60年大於 21-40年,校齡 61-80年大於 21-40年。

(八)學校規模方面

本研究發現,不同學校規模的國民小學教育人員在「整體綠色學校實施成效」

及「學習情境」、「行政運作」等層面的知覺有顯著差異。「12班以下」學校教 育人員對於「整體綠色學校實施成效」及「學習情境」、「行政運作」等層面的 知覺顯著高於「60班以上」的學校教育人員;並且在「行政運作」層面的知覺「12 班以下」亦顯著高於「25-59班」的學校教育人員。但是在「教學課程」層面,

不同學校規模的國民小學教育人員,皆無顯著差異。

葉茂森(2003)的研究發現,「25 班以上」的學校教師有反應「校園內沒有 適合的場地可設置生態教學資源」及「實施符合生態原則的校園環境管理所遭遇 的困難」方面之比率顯著高於其他學校的教師。王順美(2004a)的研究發現,

小型學校在參與與投入營造綠色學校的情形表現較好,葉子學校與樹屋學校的比 例也以小型學校較高,與小型學校人數較少,容易達成共識進行改革有關;羅涵 勻(2005)的研究顯示,大規模學校之教師對永續校園環境規劃與使用認同感較 低;柯份(2006)的研究也顯示,12 班以下學校在整體「永續校園環境教育實施

小型學校在參與與投入營造綠色學校的情形表現較好,葉子學校與樹屋學校的比 例也以小型學校較高,與小型學校人數較少,容易達成共識進行改革有關;羅涵 勻(2005)的研究顯示,大規模學校之教師對永續校園環境規劃與使用認同感較 低;柯份(2006)的研究也顯示,12 班以下學校在整體「永續校園環境教育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