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王順美(2005)以全校性推動的策略,進行環境教育指標的研究,其「全校 性環境教育指標之內涵與評鑑」,是以目標模式當作學校經營環境教育指標的模

式,發展全校性環境教育指標架構及其細項,凸顯環境教育的重要精神,引導未

表 2-3-1(續)

為普遍;最重要的自然環境資源為植物教材園、水生生態池及校園環境步道;最 常利用的自然環境資源依序為花圃、植物標示牌、植物教材園及水生生態池。國 小校園內規劃設置各項自然環境資源的最大困難點主要是「經費不足」,其次是

「學校沒有專門人才來管理維護自然環境資源」,第三為「校園內沒有適合的場 地」。教師進行校園內自然環境教學主要的困難為「校園內自然環境資源太少,

不足以應用於教學中」及「教科書教材與校園自然環境資源現況不符,須自編補 充教材」;而最希望從學校行政單位得到的幫助事項為「規劃增設生態教學資源」

及「聘請專家對校園資源特性進行講解說明」。教師對學校實施符合生態原則的 校園環境管理時的看法皆大都介於「重要」到「非常重要」之間,實施情況以「限 制使用免洗餐具」及「垃圾減量,資源回收」較好,而學校實施符合生態原則的 校園環境管理時最主要的困難是「維護管理不易」及「經費不足」。

羅涵勻(2005)的研究以

2002

年與

2003

99

所永續校園為研究對象,主 要發現為:1、國民小學參與永續校園環境規劃動機主要為「改善學校環境」、「發 展學校特色」、「協助學生親近自然」。2、國民小學申請永續校園環境規劃最主要 的項目為「透水鋪面」、「生態景觀教學水池」、「落葉堆肥」、「教學農園」、「多層 次生態綠化」,且使用狀況良好。

3

、教師參與永續校園環境規劃主要的項目為「資 源回收利用」、「落葉堆肥」、「生態景觀教學水池」,而教師最常使用的永續校園 設施為「資源回收在利用」、「生態景觀教學水池」、「落葉堆肥」。4、有參與永續 校園環境規劃的教師對永續校園環境規劃與使用認同感較高。另外研究也指出:

永續校園環境規劃主要是由「總務主任」以及「校長」進行規劃,永續校園環境 設施主要是由「總務主任」、「工友」及「教師」進行維護,但學校人力、經費以 及專業知能不足,設施維護不易。教師將永續校園環境規劃融入教學主要遇到的 困難為「耗費時間太多」、「相關資訊不充裕」、「學校環境資源不足」。國民小學 推動永續校園發展主要遇到的困難為「所需經費不足」、「缺乏適當空間」、「行政 者生態知識不足」、「缺乏整體規劃」以及「教師參與度低」。

張惠雯(2005)在「中部地區環保有功中小學環境教育內容、成因及成效之

探討」的研究中指出,影響環保有功學校形成之重要成因有:推動全方位的校園 管理及環境教育工作、學校有完整的環教設施、教師善於利用校園內的自然設施 進行環境教學。學校推行環境教育所遭遇的阻力有:缺乏人力、經費、教學場域 及相關設備。

蔡碧螢(2005)在「地方教育局對推動綠色學校計畫之探討-以桃園縣國

小為例」的研究中發現:國民小學在推行整體綠色學校計畫以「綠化校園空間」

向度得分最高。

藍韡婷(2006)在「93暨

94

年度永續校園局部改造計畫整合案推動策略 研究」中發現:永續校園的推動以「在進行校園空間規劃前,會審視校園與周圍 環境區域地圖,針對學校與周圍環境狀況進行基礎資料調查,以了解校園與周圍 環境」在校內推動程度最高。「與社區方面的合作」、「爭取縣市政府支持永續校 園計劃策略,以獲得計劃配合款或協助資源」等等,令教師感到執行的困難程度 較高。在永續校園推動需求方面,教師需要更多的專家學者的協助、資訊、經費 與支持、成功案例的分享與介紹等等。在推動歷程中所遭遇過的困難,除因「本 身教學與行政業務過於繁忙」、「小校人力不足」而使推動過程面臨困難外,亦認 為永續校園計劃的硬體空間改善與教學間的配合,執行時間至少要

2-3

年,對於 目前計劃的執行時間感到不夠充裕。

柯份(2006)在「臺北縣國民小學實施永續校園成效及遭遇困境與因應策

略之現況研究」,主要發現為:1、整體永續校園環境教育與綠建築的實施成效為 中上程度;2、永續校園環境教育實施成效以「學校環境教育管理」面向實施成 效最好;3、實施永續校園,遭遇到最大的困境是「缺乏專家學者指導」;4、實 施永續校園面對困境時,最可行的因應策略是「針對不需要花錢的項目先做」。 張偉閔(2006)在「國小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利用永續校園環境教學之多 重個案研究」,主要發現為:大台北地區國小永續校園建置方面,以資源流與能 源循環、基地永續對應與生態循環等,偏向「生態」主題為主;而健康建築主題 方面則仍十分缺乏;永續校園硬體的困境,主要以經費不足及未配合自然環境限

制最常見。永續校園經營的困境,主要以專業知識欠缺、人力太少及當初規劃不 完善最為常見。教學利用方面以生態景觀教學水池及教學農園設備最常使用,其 次是雨水再生水利用設備,其餘均很少利用於教學上;永續校園教學的困境,主 要以教學時間不足、教科書單元不能配合及當初規劃未考量教學利用最常見;永 續校園管理方面大多交由總務處與工友負責,很少對學生使用進行管制。

綜合上述相關研究可以發現,學校具備完整的環教設施,將有助於永續校園 與綠色學校的推動,若缺乏教學場域及相關設備將會使學校推行環境教育遭遇到 阻力。目前研究發現,在永續校園環境規劃上,校園空間及設施普遍朝向生態化,

但缺乏經費、合適空間場地、專家學者指導、整體規劃是最常見的問題。在永續 校園環境管理上,普遍認為環境管理的重要,但例行工作大多由總務處與工友負 責,全校師生共同參與的情形並不理想,人力資源不足是經營管理的困難。在永 續校園環境教學上,環境教學資源的運用大致良好,而在教學時間及課程規劃上 上,應給予更多彈性。

(二)行政運作方面

林秀君(2000)在「國民小學環境教育實施之研究--以台北縣成功案例為例」

的研究中指出,環境教育的實施深受政府單位之影響,比較欠缺學校主動的參與 及專業適當的人員編制。政府行政單位對於環境教育實施之適切評鑑觀念尚未建 立,有礙於環境教育的實施。環境教育實施過程中,學校人員與各政府單位行政 人員在環境教育的專業智能不足,推動者的理念是環境教育實施困難之所在。

劉佳芝(2002)在「學校行政人員參與台灣綠色學校計畫之研究--推行環境

教育的動機探討」主要發現為:增強推行環境教育的動機包含:要有行動的行動 點子,才會產生行動的具體目標、校長對環境教育的重視程度及建立基本規範、

同事及人力上的支援減低活動推動上的負擔、相關資源可以協助與運用幫助活動 的推行。而影響行動的阻力因素:學校活動的相互排擠效應、執行推動上的無力

感、校內沒有經費支援環境教育行動。另外,研究中也指出,綠色學校網路可以 獲得環境教育相關的資訊,也是一個交流互動的管道。參與綠色學校能夠持續學 校的環境教育目標及給教師一個推動的著力點。在推動環境教育行動的動機上,

擔任的職位角色、學校特殊的環境教育問題是發展環境教育的起始點與契機,發 展學校的環境教育特色,藉以提昇學校的競爭力的目標引導。主導者的環保理 念、態度引領環境教育行動,實踐教育理念是參與行政人員的最高指導原則。

鄭權鑫(2004)在「中部地區國民小學綠色學校推動歷程與阻礙之研究」

中發現,綠色學校推動過程中,主要常見的阻礙有:經費不足、推動者的行政工 作過於繁重、推動工作歸屬與劃分不清、行政主管與教師的配合度不足、活動越 推越多,提報太花時間等五點。解決綠色學校推動阻礙之有效策略共有:開源節 流、妥善運用經費、事先規劃、逐步實施、觀念溝通、取得認同、尋求支援、分 工合作、完善綠色學校網站的功能等幾點。

黃啟忠(2005)在「綠色學校實施之探討─以花蓮縣壽豐國小為例」的研究 中,分析壽豐國小發展綠色學校之參與模式:行政參與上,以民主溝通,充分授 權的方式由下往上推動;教師參與方面,除參與規劃校園藍圖,教師們主要進行 環境主題探索課程之規劃與教學,其中歷經教師自主、行政主導與目前的教師主 導三個歷程。推動綠色學校之成在行政管理方面,培養出相同理念且具行動力的 一個團隊,進而帶動全校師生建置出心目中理想的校園環境。

張惠雯(2005)的研究中指出,校長的態度及政策是影響環保有功學校形成 之重要成因之ㄧ,與推動者持續的推行、全校師生的配合、行政人員積極的推動 皆是有助於學校環境教育的推行。影響學校教師推行環教工作的行為意向以態度 的影響最大,主觀規範次之,最後為知覺行為控制。

蔡碧螢(2005)的研究中發現:國民小學在推行整體綠色學校計畫以「學

校環境政策」為該向度得分最低。

胡麗卿(2006)探討永續校園環境教育可行之相關行動策略,歸納落實永

胡麗卿(2006)探討永續校園環境教育可行之相關行動策略,歸納落實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