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台灣志略》〈物產〉:「貨:糖為最,油次之。糖出於蔗;油出於落花

34 李元春,《台灣志略》(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8 年),頁 36。

35 (明)宋應星原著、潘吉星譯注,《天工開物》(臺北市:台灣古籍出版有限公司,2004 年),頁 94、

95。

生,其渣粕且厚值。商船賈販,以是二者為重利。」36據此推知,十九世紀 台灣花生油榨取極為興盛,銷售大陸各地,為當時重要農產加工輸出品。

清代時期,台灣農產豐富,但是手工業不發達;相反的,中國大陸缺乏米、

糖,但手工業發達,日用品種類多且價格便宜,因此,兩岸貿易開始盛行。

台灣為一個典型海島經濟,主要以沿海各口岸與中國大陸及其他國家 從事商販運貨物。與油脂作物相關者,在《諸羅縣志》之〈封域志〉中有 些敘述:海豐港(雲林麥寮)「商船到此,載脂麻、粟、豆」,三林港(彰 化芳苑)「商船到此,載脂麻、粟、豆」,鹿仔港(彰化鹿港)「商船到此,

載脂麻、粟、豆」,水裡港(台中龍井)「商船到此載脂麻」……,37可知油 脂作物—芝麻—在台灣是為重要作物,是當時主要輸出品之一。《台灣經濟 史初集》也敘述到清朝時期有自臺灣輸入油脂至大陸,文中提到在西元 1723 年(雍正元年)以前,因台灣本島的開墾地擴大,米穀產量增加,已有米 穀向對岸輸出,但正式的大宗輸出,則是在大陸商船開始來往的 1723 年前 後,從台灣輸出的主要為砂糖、油、米,而輸入台灣所需要的綢緞、絲、

羅布、紙料、杉木、煙、棉花等。38之後,由於貿易量大,以及維 護 同 業 間 的 利 益,從事兩岸貿易的商號開始聯合起來成立公會,稱之為「郊」。39

36 李元春,《台灣志略》(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8 年),頁 36。

37 周鍾瑄,《諸羅縣志》(臺北市:文建會,2005 年),頁 85。

38 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台灣經濟史初集》(台灣銀行,1954 年),頁 106。

39 卓克華,《清代台灣行郊研究》(臺北縣深坑鄉:揚智文化,2007 年),頁 15。「郊」之稱僅見於閩南,

而以台灣最盛,即大陸所稱之「行」,為早期之商業同業公會。台灣之「郊」,又曰「郊行」,亦作「行 郊」

光緒三十年(日明治三十七年,1904 年)日本統治台灣初期對台灣所 進行的舊慣調查,說明台灣「郊」的成立,在於維持商人之團結與信用,

謀商業之發展,增進個人之利益,同時執行部分的國家行政,此外,也有 執行一般公共事業為其中之一目的,像是祭祀、施賑、便利交通或盡力鎮 定地方之匪亂等,可知「郊」對台灣的施政貢獻甚大。「郊」可分為兩類:

「外郊」:對同一地區從事進出口貿易、批發的商號所組成,如泉郊、廈郊、

南郊等。「內郊」:經營同性質商品的商號所組成者,如糖郊、油郊、布郊 及染郊等。

根 據 日 治 時 期 台 灣 總 督 府 所 做 的 調 查 , 在 《 台 灣 統 計 要 覽 》 、

《 商 工 彙 報 第 四 號 》及《 台灣經濟年報(昭和十六年版)》均記載,油脂 原料落花生主要產地在台南州、台中州及澎湖廳,40因此以下就台灣早期中 南部的油品或油脂作物貿易之情形作介紹。

(((

(一一一)一))台南)台南台南台南

台灣近代的發展史,有「一府(臺南市)、二鹿(彰化縣鹿港)、三艋 舺(臺北市萬華)」的諺語來說明台灣經濟、政治發展的順序,台南地區是 台灣最先發展的地方,所以就先由台南介紹起。

40 台灣經濟年報刊行會編,《台灣經濟年報(昭和十六年版)》(南天書局,1996 年),頁 241;台灣總督 府殖產局,《商工彙報第四號》(台灣總督府,1931 年),頁 91。台南州、台中州及澎湖廳是日治時期 的行政區名,台南州轄域為今台南縣、台南市、嘉義縣、嘉義市及雲林縣(1920 年~1945 年);台中 州轄域為今台中縣、台中市、彰化縣和南投縣(1920 年~1945 年);澎湖廳為今澎湖縣(1926 年~1945 年)

島內的郊,以雍正三年(1725 年)的台灣府(台南)三郊組織為其嚆 矢。41 郊行之成立主要謀商業之發展與利益之增進,在其商業達一定地位 及水準後,會對社會之公共事業,像祭祀、施賑等的執行,已為郊行成立 之另一主要目的。咸豐六年(1856 年)五月,台南天后宮續修,在「天后 宮捐題重修芳名碑記」中記有「鹽水港油郊金和順敬捐佛銀五大員」,這是 台南各郊行在已知之文獻中,油郊名稱的首次出現,可知傳統榨油業在當 時已相當興盛,並有以油為主要貿易商品而形成的郊行且佔有相當重要的 地位。而在方豪所撰〈台南之郊〉文中提到,因此時台南府已有許多郊行 設立,而油郊的設立,讓此地貿易之競爭愈加激烈。42

(((

(二二二)二))北港)北港北港北港

「笨港」為今日雲林縣北港鎮的古地名,笨港因顏思齊、鄭芝龍等人 的登陸(明天啟元年,1621 年),促使福建沿海居民紛紛前來開墾,為笨港 聚落的形成奠下基礎。由於墾民必須由笨港登陸,才能再往內開墾,因此 許多日用品、農具,甚至牛隻及車輛等,都必須在此採購,而內陸的農產 品及原住民的鹿皮也都在此交易,街市因而日益繁榮,成為當時台灣中南 部的對外門戶。《諸羅縣志》〈規制志〉街市篇記載:「笨港街,商賈輳集,

台灣近海市鎮,此為最大。」43是當時僅次於府城台南的大都會,有「小台

41 伊能嘉矩,《台灣文化誌‧下卷》(南天書局,1994 年),頁 4。

42 方豪,〈台南之「郊」〉《大陸雜誌》,第四十四卷第四期,1972 年,頁 17。

43 周鍾瑄,《諸羅縣志》(臺北市:文建會,2005 年),頁 109。

灣」之稱及「一府二笨」之諺語的流傳。清乾隆十五年(1750 年),笨港遭 颱風侵襲,笨港溪氾濫成災,溪流改道,笨港街一分為二,形成笨港「南 街」(在笨港溪南岸)、笨港「北街」(在笨港溪北岸),笨港「北街」即為 今日的北港。44

在光緒二十年(1894 年),由倪贊元所編輯之《雲林縣采訪冊》對笨港 之繁榮景象亦有一段敘述:「北港街:即笨港,因在港之北,故名北港。……

郊行林立,廛市毘連。金、廈、南澳、安邊、澎湖商船常由內地載運布疋、

洋油、雜貨、花金等項來港銷售,轉販米石、芝麻、青糖、白豆出口;又 有竹筏為洋商載運樟腦前赴安平轉載輪船運往香港等處。百物駢集,六時 成市,貿易之盛,為雲邑冠,俗人呼為小臺灣焉。」45由此可見,笨港是雲 林地區最重要的進出口管道。

北港自古即為台灣食用油製油工業的重鎮,附近在清朝就盛產芝麻,

並有以「麻」作為地名,如「麻園寮」(今新港)、「烏麻園」等,可知油脂 作物的種植極為普遍,麻油遂成為其特產;雲林縣花生的種植主要在北港 附近及沿海四湖、口湖、台西、麥寮、東勢、崙背、水林等鄉鎮,因其土 壤以砂質居多,最適合栽種花生,46此地的花生仁大且油量多,除了食用以 及加工成其他食品外,以製作花生油為最大宗。

44 林永村、林志浩,《笨港:一個古老港口的歷史與文化》(笨港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5 年),頁 15、

16。

45 倪贊元著,《雲林縣采訪冊》(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3 年),頁 47。

46 仇德哉主編,《雲林縣志稿‧卷四經濟志‧農業篇》(雲林縣文獻委員會,1979 年),頁 198、199。

由於笨港自清初一直是中部的重要商港,街市繁榮,郊行林立。笨港

(((

(三三三)三))鹿港)鹿港鹿港鹿港

「一府、二鹿、三艋舺」中的「二鹿」是指位居中部的鹿港。鹿港原 名鹿仔港,早期的鹿港為一天然良港,而且附近農產豐富,因此自清初即 有商船到此貿易,在《諸羅縣志》卷一〈封域志〉「山川」,大武郡溪條下 云:「又西為鹿仔港,港口有水棚,可容六、七十人,冬日捕取烏魚。商船 到此,載脂麻、粟、豆。」50可見在康熙五十六年(1717 年)前已有商船到 鹿港,並有油脂作物的交易。

有關鹿港「郊」之文獻,雖然遲至嘉慶時代始有出現,在「重修鹿溪 聖母宮碑記」有列名立碑者為各郊商(圖 2-7),此碑立於嘉慶丙子年(嘉 慶二十一年,1816 年)臘月,但由此知,鹿港在 1816 年(嘉慶二十一年)

之前已設有八郊,51做為貨物、原料等之進口、出口,油郊為其中之一,工 會名稱為金洪福,其所屬商號有四、五十家,最大的製油商是黃五味,在 當時以輸出花生油及胡麻油為主。52由其所屬商號多達四、五十家來看,可 見當時鹿港油品貿易之興盛。

經由鹿港輸出之商品,除了台灣盛產的米、糖外,油品亦為主要商品 之一。在定稿於道光十六年(1836 年)才付梓刊行的「彰化縣志」中之一

50 周鍾瑄,《諸羅縣志》(臺北市:文建會,2005 年),頁 85。

51 方豪,〈鹿港之「郊」〉《現代學苑》,第九卷第三期,1972 年,頁 4。八郊之公會名稱分別為泉郊金長 順、廈郊金振順、布郊金振萬、糖郊金永興、郊金長興、油郊金洪福、染郊金合順、南郊金進益。

當時台灣各港埠郊行其行號之大者,多以連財合股之形式組成,故其公號冠以金字。

52 王良行撰,《鹿港鎮志.經濟篇》(彰縣鹿港鎮公所,1998 年),頁 269。

段話可看出鹿港郊商油品之貿易情形:「遠賈以舟楫運載米粟、糖、油,行 郊商皆內地殷戶之人,出貲遣夥來鹿港,正對渡於蚶江、深滬、獺窟、崇 武者曰『泉郊』,斜對渡於廈門者曰『廈郊』。……若澎湖船則載來醃鹹海 味,往運米、油、地瓜而已。」53 此為道光十四年(1834 年)修志時鹿港 郊商全盛之時期的貿易情形。只是後來,因鹿港港口及附近港口的淤積,

商業貿易逐漸衰退,繁榮不再。

53 周璽,《彰化縣志》(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3 年),頁 290。

廈郊 總理 泉郊

金振順爐主 太學施示簡 職員林文濬 金長順爐主

海盛號 紀夢梅 甘武略 萬合號

董事

南郊金振益 染郊金合順 布郊金振萬 糖郊金永興 油郊金洪福 郊金長興

施烜文 黃光甫 施光昭 施炳光

圖 2-7 重修鹿溪聖母宮碑記

圖片來源:筆者自攝於鹿港天后宮(拍攝日期:2008 年 12 月)

(((

(四四四)四))芳苑)芳苑芳苑芳苑

芳苑古名番,54在中部,曾有有「一府、二鹿、三艋舺、四北斗、五 番」之諺語,從這句話中可見番這個通商口岸的地位。

方豪所撰〈鹿港之郊〉引用丁紹儀於同治十二年(1873 年)撰《東瀛 識略》卷五「海防」中亦可看出番之重要性:「嘉義以北,以彰化縣鹿仔 港為正口,與泉州府之蚶江遙對;水程亦近於廈門之距鹿耳門。乾隆間,

方豪所撰〈鹿港之郊〉引用丁紹儀於同治十二年(1873 年)撰《東瀛 識略》卷五「海防」中亦可看出番之重要性:「嘉義以北,以彰化縣鹿仔 港為正口,與泉州府之蚶江遙對;水程亦近於廈門之距鹿耳門。乾隆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