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不同批判思考傾向學生自尋社會性科學議題素材的 SSI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第三節 不同批判思考傾向學生自尋社會性科學議題素材的 SSI

以下就三個部份來進行分析討論:一、不同批判思考傾向的學 生是否自尋社會性科學議題素材對批判思考能力之影響。二、在不同 組別中的高低批判思考傾向的學生在批判思考能力上的差異。三、不 同批判思考傾向的學生是否自尋社會性科學議題素材對科學學習成 就的影響。

一、不同批判思考傾向的學生是否自尋社會性科學議題素材對批判思 考能力之影響

為了瞭解不同批判思考傾向的學生在本研究設計之是否自尋社 會性科學議題素材的變因中,是否會影響學生的批判思考能力,故將 學生的批判思考傾向納入研究的自變項。本研究擬探討問題如下:排 除前測成績之後,不同批判思考傾向與不同組別間在後測成績上是否 有顯著的交互作用?

本研究問題中,包含二個自變項(組別、批判思考傾向),一個 依變項(批判思考能力後測成績),一個共變數(批判思考能力前測 成績)。其中批判思考傾向分為高批判思考傾向、低批判思考傾向;

87

組別可分為自尋議題討論素材組與教師給予素材組;前測成績為共變 項,後測成績為依變項,進行單變量雙因子共變數分析。進行共變數 分析之前,組內回歸同質性考驗結果為 F = 2.87,p > .05,表示兩 組具有同質性,繼續進行共變數分析。

表 4-10 為批判思考傾向與組別對批判思考能力測驗雙因子共變 數分析摘要表,「組別*批判思考」列為雙因子共變數的交互作用顯 著性之統計考驗,F = 4.35,p = 0.04 < .05,達顯著差異的統計水 準,亦即排除前測成績的影響後,批判思考傾向與組別在後測成績之 實驗處理效果有顯著的交互作用存在,也就是說批判思考傾向與組別 在批判思考能力上互相影響。

從表 4-10 中可以看出批判思考傾向對批判思考能力測驗之主要 效果考驗達到顯著水準(F = 9.22),表示排除前測成績的影響後,

批判思考傾向在後測成績上有顯著差異。故可知批判思考傾向為影響 批判思考能力為之主要因素之一。而是否開放學生自尋素材對批判思 考能力後測成績之主要效果考驗未達到顯著水準(F = 0.04),顯示 是否開放學生自尋素材與批判思考能力間沒有明顯的相互關係,不是 影響批判思考能力的主要因素之一。

88

表 4 -10

批判思考傾向與組別對批判思考能力測驗雙因子共變數分析摘要表 變異數來源 SS df MS F ES 組別 1.27 1 1.27 .04 .00 傾向高低 312.47 1 312.47 9.22* .74 組別 *

傾向高低

147.43 1 147.43 4.35* .50

錯誤 3559.96 105 33.90

*p < .05

批判思考傾向與組別在批判思考能力後測成績上有顯著的交互 作用,因而繼續進行共變數單純主要效果考驗,以暸解高低批判思考 傾向的學生在是否自尋社會性科學議題素材的組別中,其批判思考能 力進步情形是否有所差異。表 4.12 為高低批判思考傾向學生共變數 分析摘要表。就高批判思考傾向學生而言,在排除前測成績影響後,

不同組別的實驗處理效果其 F = 1.77,p = .19 未達統計之顯著水 準,雖然高批判思考傾向的學生在自尋議題討論素材的組別(平均分 數 M = 36.60)的批判思考能力得分較教師提供素材的組別(平均 分數 M = 34.68)高,但其批判思考能力進步情形未達到顯著差異;

而就低批判思考傾向學生而言,在排除前測成績影響後,不同組別的

89

90

二、在不同組別中的高低批判思考傾向的學生在批判思考能力上的差 異

研究者接著分別以實驗組與控制組為單位進行分析,為了暸解高 低批判思考傾向的學生在進行自尋社會性科學議題素材的 SSI 教學 過後,對其批判思考能力的進步情形是否會有影響。分別針對實驗組

(自尋社會性科學議題素材的組別)與對照組(教師給予社會性科學 議題素材的組別),以批判思考傾向高低為固定因子,批判思考能力 測驗前測為共變數,批判思考能力測驗後測為依變項,進行單因子共 變數分析,下表 4-13 為在兩組別中高低批判思考傾向學生在批判思 考能力測驗前後測得分之平均數與標準差。

由表 4-13 與表 4-14 可知,在自尋社會性科學議題的組別中高低 批判思考傾向的學生的批判思考能力測驗經共變數分析考驗的結果 其 F = 10.98,p = .002 < .05,達到統計顯著水準。在批判思考 能力測驗的成績上,高低批判思考傾向的學生的後測達到顯著差異。

進一步分析接受自尋社會性科學議題的組別中,高批判思考傾向的學 生(平均分數 M = 36.89)在批判思考能力上優於低批判思考傾向 的學生(平均分數 M = 31.08)。這顯示出,在自尋社會性科學議題 的組別中批判思考傾向會影響批判思考能力的進步,其中以高批判思 考傾向的學生學習效果較佳;相對的,在教師給予議題素材的組別中

91

高低批判思考傾向的學生的批判思考能力測驗經共變數分析考驗的 結果其 F = 0.51,p=.48 > .05 未達到顯著水準。在對照組,教師 給予素材的組別中,批判思考能力測驗的成績表現,高批判思考傾向 的學生與(平均分數 M = 33.34)低批判思考傾向的學生(平均分 數 M = 32.34)的批判思考能力後測達到未顯著差異。這顯示出,

在教師給予素材的組別中批判思考傾向不會影響學生批判思考能力 的進步。

表 4 -13

高低批判思考傾向之批判思考能力後測成績調整後平均數摘要表 組別 M SD 調整後平均數

實驗組

高批判思考傾向 37.48 9.53 36.89 低批判思考傾向 30.48 6.69 31.08

對照組

高批判思考傾向 33.82 7.24 33.34 低批判思考傾向 31.86 8.68 32.34

92

表 4 -14

實驗組內高低批判思考傾向學生批判思考能力共變數分析摘要表 變異數來源 SS df MS F ES 實驗組 傾向高低 449.54 1 449.55 10.98* .18

錯誤 2087.59 51 40.93

對照組 傾向高低 13.89 1 13.89 .51 .00 錯誤 1450.00 53 27.36

*p < .05

三、不同批判思考傾向的學生是否自尋社會性科學議題素材對科學學 習成就之影響

進行共變數分析前,組內回歸同質性考驗結果為 F = 1.91,p > .05 未達統計之顯著水準,表示兩組具有同質性,進行共變數分析。

表 4-15 為批判思考傾向與組別對科學學習成就測驗雙因子共變 數分析摘要表,「組別*批判思考」列為雙因子共變數的交互作用顯 著性之統計考驗,F= 0.56,p=.46> .05,未達顯著差異的統計水準,

亦即排除第一次成績的影響後,批判思考傾向與組別在第二次生物科 成績之實驗處理效果沒有顯著的交互作用存在。

從表 4-15 中可以看出批判思考傾向、組別因素對科學學習成就 測驗之主要效果考驗都未達到顯著水準,顯示是否開放學生自尋素材

93

與學生科學學習成就間沒有明顯的相互關係;批判思考傾向與學生科 學學習成就間亦無明顯的相互關係,兩者皆不是影響批判科學學習成 就的主要因素之一。

表 4 -15

批判思考傾向與組別對科學學習成就測驗雙因子共變數分析摘要表 變異數來源 SS df MS F ES 組別 15.52 1 15.52 .19 .00 傾向高低 102.61 1 102.61 1.26 .01 組別*傾向

高低

45.62 1 45.62 .56 .00

錯誤 8536.06 105 81.30

批判思考傾向與組別在第二次生物科成績之實驗處理效果沒有 顯著的交互作用存在。故直接比較調整後邊緣平均數的差異情形。由 於前述組別因子主要效果的 F 值考驗並未達到顯著,因而事後比較 中,實驗組與對照組調整後的邊緣平均數差異未達顯著;高低批判思 考傾向學生調整後的邊緣平均數差異也未達顯著。如表 4-16、4-17 所示。

94

表 4 -16

不同分組在「科學學習成就」後測成績調整後的平均數摘要表 組別 M SD 調整後平均數 ES 實驗組 71.94 18.81 70.86 .00 對照組 69.05 15.89 70.10 .04 高批判思考傾向 74.11 14.77 71.46 .00 低批判思考傾向 66.84 19.07 69.50 .01

表 4 -17

不同分組在「科學學習成就」後測調整後平均數之事後比較摘要表

(I) 組別 (J) 組別 平均數差異(I-J) 標準誤 顯著性 實驗組 對照組 .75 1.72 .66 高批判思

考傾向

低批判思 考傾向

1.97 1.75 .26

四、分析與討論

上述研究的結果發現,學生批判思考傾向與是否自尋議題素材之 間的交互關係,在進行獨立樣本二因子共變數分析之後呈現以下的結 果:

95

(一)排除批判思考測驗前測成績的影響後,批判思考傾向與是否自 尋議題討論素材在批判思考測驗後測成績之實驗處理效果有 顯著的交互作用存在,也就是說批判思考傾向與是否自尋議題 討論素材在批判思考能力上互相影響。

(二)在自尋社會性科學議題的組別中批判思考傾向會影響批判思考 能力的進步,其中以高批判思考傾向的學生學習效果較佳,其 批判思考能力的進步情形明顯優於低批判思考傾向者。

(三)排除第一次生物段考成績的影響後,批判思考傾向與是否自尋 議題討論素材在第二次生物段考成績之實驗處理效果沒有顯 著的交互作用存在,也就是說批判思考傾向與是否自尋議題討 論素材在科學學習成就上沒有互相影響的效果存在。

針對本研究結果,其可能原因與文獻間的關係,如下所述:

(一) 在批判思考傾向中,高批判思考傾向的學生代表具有高尋求 真相、高開放心靈、高分析性、高系統性與高追根究底的特 質,在開放學生自尋議題素材時,這些特質的學生較能在網 路繁雜的資訊中切中問題要點、較快速的找到相關資訊、做 出統整與結論;相對起低批判思考傾向的學生,在眾多資訊 中,較容易分心、偏離主題,在網路世界中迷失,無法做出

96

有效的結論形成論點。故在下一章節將以晤談紀錄與學習單 歷程記錄的分析來進一步探討高低批判思考傾向學生的內在 動機與搜尋議題素材的結果。

(二)本研究結果與陳萩卿(2004)所提出的學生批判思考傾向與與

(二)本研究結果與陳萩卿(2004)所提出的學生批判思考傾向與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