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批判思考傾向

「批判」二字給人的印象多是負面大於正面,由字面上來看,「批 判」的概念容易被解釋為挑人毛病而不知自我反省,且缺乏實質具體 之建設性,故一般人聽到批判一詞便產生反感及排斥之心。然而,就 批判思考(critical thinking)的意義而言,早在兩千多年前,蘇格拉 底(Socrates)就已經利用詰問法讓學生進行批判性思考。Ennis(1962)

認為批判思考就是對言論或主張合理的評估。近年來,倡議批判思考 的學者已發現批判思考的訓練不能只流於技巧、能力(skills)的提升,

還需要具備催化批判的精神、熱忱和情感,意即批判思考的傾向

(critical thinking disposition),有了批判思考傾向,才能適時引發批 判思考的行動(Ennis, 1987)。如同學習動機之餘學習成就的關係一 般,批判思考傾向能影響學生批判思考的成效。

一、批判思考傾向的意涵

批判思考傾向是個人能在適切時機下,應用本身批判思考能力的 重要推力。Ennis(1987)認為批判思考的傾向即是批判的精神,它 能引起批判思考者的動機,以及運用批判思考的能力。個人在覺察批 判思考的重要性與必要性之後,是否有意願從事有關批判思考活動,

14

有賴於其本身能否具備運用批判思考能力的特質與意願。透過培養個 人的批判思考傾向,能提高其進行批判思考的意願,有助於提升整體 的批判思考能力(陳萩卿,2004)。換句話說,批判思考傾向是個人 批判思考表現的重要核心。

批判思考的「心理傾向」包含了批判者的態度與精神,Facione 等人(1992)以大慧法調查多位學者的意見,進而整理出批判思考傾 向的七大向度:

1. 尋求真相(truth seeking):有提出問題的勇氣,即使發現證據 或事實並未支持個人興趣或先前意見,仍能誠實、客觀地面對;

願意運用合理選擇與評估標準、彈性考量替代方案與意見。

2. 開放的心靈(open mindedness):能敏於覺察自己的偏見或可 能的偏見、理解且容忍不同意見、尊重他人擁有不同意見的權利。

3. 分析性(analyticity):能持續對概念與行為的潛在困難找出預 期困擾、警覺使用批判思考時機、重視運用理由與證據、清楚說 明問題且在面臨挑戰性或困難問題時堅持尋找解決途徑。

4. 系統性(systematicity):有組織、有次序、能切中問題要點、

在處理複雜問題時顯得有次序且能細心尋求關聯資訊、集中注意 力於目前進行的事務上,而且具備無論如何都要完成的決心。

5. 批判思考的自我信心(critical thinking self-confidence):信任

15

自己的推理能力,而不是盲目相信他人或信任權威;相信自己有 能力做出好的判斷,但不是對自己的意見獨斷。

6. 追根究柢(inquisitiveness):強烈的求知欲、渴望瞭解問題解 決的過程與步驟並重視學習、喜歡接觸與探索廣泛議題、付出心 力卻得不到回報時仍能持續求知。

7. 成熟度(maturity):處理問題、質疑或做決定時,容許在某些 情境下可能不只一個合理意見、堅持合理的評價、並能判斷精確 到個人與環境都可接受的程度。

針對各學者對批判思考傾向的詮釋,可以發現批判思考傾向是學 生是否進行批判思考的第一步內在動機,是批判思考活動的先導。可 以推測,若學生批判思考傾向低落,則進行批判思考的動機降低,批 判思考能力自然未被訓練到,批判思考能力低落。

二、批判思考傾向的評量工具

Facione 等人(1992)以大慧法調查多位學者的意見,整理出批 判思考傾向的七大向度,並依此向度編制成加州批判思考傾向量表

(CCTDI)。每一向度編制 9-12 題,共 75 題。測驗採李克氏(Likert-type) 六點量表,測驗內容試用於中學生至大學生。

國內學者葉玉珠(1999)則運用「斜交轉軸」與「主軸因素抽取

16

法」抽取四大因素編製成「批判思考意象量表」以測量學生的批判思 考傾向與態度。分別為:系統性與分析力、心胸開放與同理心、智識 好奇心、整體與反省四大向度。測驗採李克氏六點量表。

陳萩卿(2000)則以 Facione(1992)「加州批判思考傾向量表」

(CCTDI)為基礎,並參考詹志禹「民主精神與科學態度」的問卷及 國內外相關文獻擴充而成的量表。全量表測驗的向度有尋求真相、開 放心靈、分析性、系統性與追根究柢五個向度,共 28 題。測驗採李 克氏五點量表。為本研究採用之主要研究工具。

郭麗珠(2001)則以陳萩卿所編製的量表作為設計架構,測驗中 的向度包括尋求真相、開放心靈、分析性、系統性與追根究柢五個向 度,共 33 題。測驗採李克氏五點量表。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