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社會性科學議題

一、社會性科學議題的定義

若問題和生物科技與環境挑戰相關,且兩者的關係密不可分,難 以單從一個層面去解決,這樣具有衝突性論點或兩難的問題,稱為社 會性科學議題(Sadler, 2004)。SSI 中除了科學知識的面向,更因為 加入了社會性的層面,當大眾面對此類議題時,會因為個人經驗、社 會文化、背景、國家政治、法律、倫理道德、立場不同而有不同的觀 點、不同的最佳解決方式。因此議題中沒有正確解答,問題的解決途 徑也不只有一種,更無法光靠科學方法解決,難以在大眾中取得一致 的共識而產生許多爭議。總結來說,社會性科學議題具有下列幾項特 性:(Ratcliffe & Grace, 2003; Sadler, 2004)

(一)開放性的問題(無是非對錯);

(二)議題建立在科學基礎上,並常涉及科學知識的新領域,可能在 科學中也沒有足夠證據解決;

(三)問題的結構模糊;

(四)情境兩難,在地區、國家、全世界等不同尺度的社會、政經框 架下,關注的面向都會不同;

(五)特殊的社會性科學議題只在特定的時空背景下產生。

26

林樹聲(2003)指出,隨著科學與技術的進步,使得科技應用於 生活中所引起的社會性科學議題愈來愈多,包括在:環保、能源、生 殖、食品、倫理等各方面。目前熱門的社會性科學議題包含:幹細胞、

基因改造食品、全球暖化、有毒廢物…等。如何提高科技發展對社會 的正面效益,減少其負面的衝擊,在兩者之間取得一平衡,並且進一 步地教育民眾知曉如何面對這些爭議、做出適當的回應,都是當今科 學教育必須著力的地方。

二、社會性科學議題教學

在 1970 年代晚期,正逢美國科學教育的第二次改革運動,科學 教育從 60 年代的科學家的科學(Science for scientists)轉變為全民的 科學(Science for all)。在這批提升全民科學素養的潮流中,許多教 育學者更觀察到社會環境的快速變動所帶來社會問題,以及科技的發 展與科學領域快速的進步。遂開始將科學教育的重點放在科學、技學 和社會這三者間的相關與連結,於是開始有了科學、技學與社會

(Science, Technology, and Society,簡稱 STS)教學的理念被提出,

強調科學的生活實用面、科技如何影響社會(Zeidler, Sadler, Simmons,

& Howes, 2005)。

在 STS 教學之後,許多學者開始開發 SSI 課程計畫。SSI 包含了

27

STS 的內涵,加入了科學議題中文化、倫理、道德、情感與科學本質 面向的問題探討,並強調學生對社會的公民責任(Sadler, 2004)。

Zeidler 等人(2005)認為透過 SSI 教學,可以建構學習者的認知 及道德發展、促成功能性的科學素養、增加科學讀寫能力,並提升對 SSI 的認知。文獻中建議 SSI 架構中應該包含四大重要內容:

(一)科學本質(Nature of Science):學生的科學認識觀會影響他們 對證據的選擇或評估。

(二)論述(Discourse):藉由學生討論議題的論述過程中,產生非 形式推理(informal reasoning)。教師可觀察學生所透露出的信 念、情感與倫理觀。

(三)文化(Culture):現代社會是多元的。學生在討論的過程中學 會不同文化、不同觀點之間需要互相尊重與包容。

(四)個案導向(Case-based):藉由某些個案的探討,讓學生提升倫 理的覺知、傾聽不同的聲音、學習站在不同角度、檢視科學事 業的權威。

28

圖 2-1 社會性科學議題架構內涵與功能

(翻譯自 Zeidler et al., 2005, p.361)

SSI 教學應該提供一個以學習者的生活經驗為基礎的策略,在教 學過程中鼓勵學生使用對談、從事探究、進行非形式推理,以發展、

提升學生抉擇判斷的能力。

英國於 1988 年的教育改革法案中正式將 SSI 課程納入教學,作 為公民教育的一環,藉由「邊做邊學」的方式讓學生練習參與民主社 會。學生必須在 16 歲時接受全國性的學習成就測驗,檢測學生是否 有足夠的科學素養以思考、處理社會性科學議題。

而在我國教育部所頒訂的九年一貫課程綱要的能力指標中,可發 現許多與社會性科學議題教學所希望學生培養的能力相符,整理如下 表:

功能性科學素養

個人的認知 和道德發展

文化議題 論證議題

個案導向議題 科學本質議題

29

30

6-4-3-1 檢核論據的可信度、因果的關聯性、理論間的邏輯一 致性或推論過程的嚴密性,並提出質疑。

科 學 應 用

7-3-0-2 把學習到的科學知識和技能應用於生活中。

7-4-0-2 在處理個人生活問題(如健康、食、衣、住、行)時,

依科學知識來做決定。

7-4-0-3 運用科學方法去解決日常生活的問題。

7-4-0-4 接受一個理論或說法時,用科學知識和方法去分析判 斷。

7-4-0-5 對於科學相關的社會議題,做科學性的理解與研判。

資料來源:林妙真(2004)。由小組討論爭議性科技議題探究國小高 年級學生之知識建構-以台灣能源的開發與利用為例(未出版之碩士 論文)(頁 20),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由這些演進可知,為了培養未來的公民,各國皆越來越重視學生 科學素養的養成、帶的走的能力的培養。而透過社會性科學議題的教 學,學生除了學習知識外,亦能關心生活周遭的事物,並了解科技對 社會所產生的影響,進而展現面對議題的批判態度、有效解決問題的 能力。

31

三、社會性科學議題教學與批判能力的關係

STS 科學教育學者都同意「議題」(issue-based)取向的教學能 引發相當好的學習成效。現行的 STS 教學模組與活動大都是採取議 題為主的教學。陳萩卿(2000) 認為 STS 教學幾乎涵蓋了批判思考 教學的所有內涵,比較 STS 教學與批判思考教學中共同的主張有以 下幾點:

(一)知識觀:教學的目標是希望教導學生如何去思考,知識反而是 思考之後伴隨而生的產物。

(二)在教學情境上:強調對話和辯證,引發學生間的互相辯論、挑 戰,以釐清思考的方向、依據,從中建立起批判的自信與習慣。

(三)教學策略:都採取以「議題的探究活動」模式來進行教學,議 題的選擇必須與日常生活有關或是社會上熱門、有爭議性的議 題,讓學生感受到教室中所進行的教學活動是與自己息息相關 的,均主張大部分教學活動以討論、共研策略、分工合作的方 式來進行。

(四)教師扮演的角色:教師立於引導及協助支持的立場,把處理問 題、解決問題的工作交由學生去做。教師可以運用問題的提問 來導引學生思考,使學生了解自己的想法,由主動省思與認 知,學習做出決定、判斷與解決問題。

32

(五)教學評量:學習的目的不在使學生能回答正確的答案、定義或 應用公式,而是學生必須能用自己的話解釋、說明知識的意義 與源由,且能適時回憶與應用。

黃萬居(2002)也提出各種可用於 STS 教學的學習原理與教學 法有歸因論、認知發展論、操作制約學習、建構主義教學、批判性思 考教學、討論教學法、創造思考教學、問題解決教學方法、探究教學 法、價值澄清教學法、問思教學法、合作學習教學法、講述教學法等。

比較魏美惠(1999)批判思考內涵括了邏輯推理、問題解決、價值判 斷、審慎檢證與反省實踐等成分來看,STS 教學的學習原理與教學 法和批判思考有許多重疊的地方。又,如前面所述,SSI 起源於 STS,

SSI 教學包含了 STS 的內涵,並加入了科學議題中道德倫理面向的問 題探討。由此可見,批判思考為 STS 與 SSI 教學的目標之一;透過 SSI 學習可以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尤其是思考智能中較高層次的創 造思考和批判思考。

綜而論之,社會性科學議題藉由提供一個具體的實施策略,以學 習者的生活經驗為基礎,在過程中鼓勵學生使用言談,從事探究以進 行非正式推理,以發展個人的決策能力,亦即在社會性科學議題探討 的過程中,學生將運用理解、分析、推理與決策的思考歷程。此外,

此種引發社會爭議的科技議題所產生的價值對立的情境,可提供了學

33

生探索議題各層面的機會,同時可豐富課程,亦可幫助學生學習民主 的素養,包容各種不同的意見。若將社會性科學議題視為一種科學知 識與社會之間的連結點,那麼讓學生在其中討論,學習做決定,不但 可幫助學生發展社會責任,也可在未來參與許多社會實際議題時,能 做出負責任的決定。期待能在議題討論教學的探索-蒐集資料-決策 過程中,發展學生的批判思考能力。

四、社會性科學議題教學之實徵研究

黃柏鴻(2007)則選擇興建台灣高速鐵路與成立馬告國家公園為 議題,發現教學後學生針對議題的論證能力提升、原本不常舉手發言 之學生也勇於嘗試發表自己意見、且學生對於 SSI 教學抱持正面觀 感。邱育志(2008)在 SSI 教學過後,發現學生的問題解決能力有顯 著性差異,學生本身也自覺自己問題解決能力變好,且在活動中學生 對自然教室環境知覺呈現正向感受。翁琪涵(2007)則以湖山水庫興 建為議題,結果分析發現學生做決定的因素包括:(一)個人價值觀;

(二)對議題的認知;(三)訊息來源等三類別。而多數學生面對兩 難情境做決定時傾向只考慮單一因素,但在深入了解議題後,會多方 考量。陳玟伶、林樹聲(2008)在國小六年級課堂中,以檳榔種植和 網路科技為議題,結果發現學童會因為面對不同議題,而表現出不同

34

的道德判斷依據,其原則有:仁愛、自我優先、最大效益或快樂、義 務、正直和直覺等六大原則。

Yang and Anderson(2003)以核電廠對海洋生態的影響作為議 題,以台灣十二年級學生作為研究對象,蒐集學生做決定的偏好調查 與面談資料以分析,做立場抉擇並分析其思考方式,結果發現學生的

Yang and Anderson(2003)以核電廠對海洋生態的影響作為議 題,以台灣十二年級學生作為研究對象,蒐集學生做決定的偏好調查 與面談資料以分析,做立場抉擇並分析其思考方式,結果發現學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