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盡信書不如無書」,這句話從小聽到大。但仔細回想,我們在 求學階段,什麼時候才真正實踐了這句話?從國小、國中到高中無所 不在的標準化測驗,使得學生奉課本知識為圭臬,為求效率,不問過 程,只求結果式的背誦「正解」。在離開大學,考上正式教師執教以 來,每每考完段考,總有許多矛盾的問題油然而生:成績就代表教學 成效嗎?但是學校內的排名,似乎不只將學生的學習成就排名,同時 也排序著教師的教學成效。考完試後學生真的得到的能力是什麼?我 的教學除了帶給學生課本上的知識還有什麼?怎麼樣的教學才能帶 給學生帶著走的能力並能有效提升學生成績?學校內的知識都有明 確的正確答案,然而,待離開了學校,在這知識爆炸的時代,學生將 會接收到大量的、繁雜的資訊,此時,學生將如何判斷資訊的真偽,

以獨立思考能力做出理性的推論?這樣的批判能力與獨立思考判斷 能力是未來公民應具備的能力卻一直是中學教育中缺乏訓練的一塊。

九年義務教育,國中小教師是全國國民教育的先鋒,也是基礎。

而培養國民大眾對於科學的大眾理解,具有促進國家繁榮、經濟成 長、公共政策、個人決策、日常生活、當代思想及文化等優點。「科 學大眾理解」的內涵為何?黃俊傑(2002)曾指出,過去人類的知識

3

是靠累積的,但是現今的資訊科技卻使知識從「累積」而轉化成「突 破」,知識獲得的途徑也從「記憶」轉化為對資訊的「分析」。因此培 養公民具有面對未來世界問題的分析能力,必然是「科學大眾理解」

中的重要一環。

在科學教育中,隨著科技的日新月異,科學的進步也帶來了許多 具爭議性、以科學相關的社會議題。學生要學的知識越來越多,同時,

需要考慮的面向也越來越多。科學所衍生出來的問題複雜、多面向且 重要,科學融入在我們每天的生活,社會之中,除了科學知識外,更 應該從道德、社會、經濟、倫常…..等面向去了解科學。DeBoer(2000)

就曾指出,科學教育應該要訓練學生具有公民素養,使學生具有批判 性的關注大眾傳媒中科學報告及討論的能力,且學生能夠參與生活經 驗中與科學相關議題的對話。而議題教學模式可培養學生參與社會的 知識、技能與態度,進而讓學生具有公民素養(劉美慧,1998)。這 樣的科學學習才更有意義。

教育部於民國九十二年公布的「自然與生活科技學習領域課程綱 要」內容中,明確將「批判思考」列為有待培養、增進的科學素養之 一。批判思考屬於高層次的思考,當人們面對情境,被要求對某事物 的是非善惡做價值判斷時,人們必須根據客觀的證據、以審慎的態 度、依循一定的客觀標準,做出判斷,以決定何為可信、何者應為,

4

進而解決問題(陳密桃,1996)。

而議題討論教學,透過資料的蒐集、閱讀,訓練學生擷取資訊;

在與同儕互動、討論的過程中,訓練學生的批判能力,進而做出判斷。

許多研究發現,議題中心教學法對高層次思考有正面影響,接觸爭論 性議題教學的次數越多,對議題的了解越深入且愈感興趣,能使更多 學生參與班級討論、表現出更多反省思考能力(Hahn, 1996)。

然而,在許多文獻當中都指出,在議題討論教學中,教師的角色、

教師的立場都可能影響學生的判斷。許多議題討論教學都建議教師於 討論中應持中立立場,避免一開始就表態影響學生。透過不斷詰問引 導學生產生對話,營造適合討論的氣氛,當小組共識呈現一面倒時,

則教師可挑戰學生立場,嘗試以不同立場以平衡正反意見(劉美慧,

1998)。然而,在教學現場中發現,雖然教師努力保持中立,但在任 何一個可能忽略的小細節,都可能隱性地透露出自己的立場,學生亦 會敏感的體會到;教師在準備議題資料的過程中,雖努力蒐集各個面 向的資料,但仍可能只蒐集到某部分而難以周全。在這樣的教學當 中,若學生總是從老師給予的素材中抓取資訊,可能總是會朝著「老 師的立場」做出判斷,對於真正的批判思考能力無太大益處。故本研 究將議題討論教學中,學生是否自由搜尋資料作為變項:實驗組在議 題討論教學中,學生可有一堂課的時間親自到電腦教室搜尋有關於議

5

題的資料,學生的資訊來源不再侷限於老師,學生可經由自己立場出 發,在網路資源中搜尋各式不同的面向。對照組學生則接受老師所給 予的素材做討論。探討學生經過議題討論教學後的批判能力與態度的 改變。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