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不同背景變項的國中生在生涯決策型態、生涯決策自我效能與生

第五章 研究討論

第一節 不同背景變項的國中生在生涯決策型態、生涯決策自我效能與生

由表 4-1-23 可知,性別、決定狀態與畢業生涯決定在「生涯決策型態」、「生涯決策 自我效能」與「生涯決定困難」三個量表之整體層面均達差異顯著水準;年級在「生涯 決策型態」、「生涯決定困難」整體層面達差異顯著水準;父親教育程度在「生涯決策自 我效能」與「生涯決定困難」整體層面均達差異顯著水準;母親教育程度在「生涯決策 型態」與「生涯決策自我效能」整體層面均達差異顯著水準;家庭社經地位在「生涯決 策自我效能」整體層面達差異顯著水準。本節進一步討論不同背景變項在生涯決策型態、

生涯決策自我效能與生涯決定困難各分量表上之差異情形。

不同性別國中生於各量表之差異情形討論 一、

(一)性別與生涯決策型態

本研究結果顯示國中生之性別在整體的生涯決策型態上有顯著差異。與謝宏惠(民 79)、吳欣華(民 97)以大專生為研究對象的研究結果一致。進一步分析各分量表,發 現其中國中學生在「直覺型」生涯決策型態上沒有明顯的不同,但在「理智型」及「依 賴型」生涯決策型態上女生皆顯著高於男生。由此可知國中生男女皆會使用直覺型的生 涯決策型態,但國中女生在生涯決策型態的使用上更加多元。吳欣華(民 97)以大學生 為研究對象,欲瞭解生涯決策型態、人格特質與生涯成熟關係研究,亦發現女大學生其 在生涯決策型態之使用較男大學生更為多元,與本研究結果一致;其中「依賴型」生涯

決策型態,雙方研究結果皆發現女性高於男性,可能與在華人社會文化中,女性從小偏 向被教育要順從及依賴的價值觀所影響,因此可能會傾向使用依賴型的生涯決策型態。

(二)性別與生涯決策自我效能

本研究結果顯示國中生之性別在整體的生涯決策自我效能上有顯著差異。國內相關 研究中,任蕙玲(民 94)、吳欣倫(民 100)以研究生為研究對象;陳淑琦(民 88)、郭 玟嬨(民 92)以大學生為研究對象;邱卉綺(民 94)以高中生為研究對象;張碧娟(民 100)以國中生為研究對象,分別進行生涯決策自我效能與不同變項之關係探討,同樣也 得到性別不同對於生涯決策自我效能具有顯著差異之研究結果。

進一步分析各分量表,卻未能明顯指出性別間明顯之差異。張碧娟(民 100)同樣 以國中生進行生涯決策自我效能研究時,則發現到雖然性別對於整體生涯決策自我效能 未能產生影響,卻在分量表蒐集職業資訊與訂定未來計畫上,女生顯著高於男生。上述 研究結果分歧,可能與國中階段正值個體逐步發展自我認識,進行自我統合有關,而自 我效能感的發展有賴個體過去表現成就、替代經驗、口語說服、情緒激動等經驗不斷累 積(Bandura, 1977),因此國中階段的學生其自我決策效能正值發展過程,未能有穩定一 致之表現。

其他學齡階段的研究中,任蕙玲(民 94)研究發現除社會學院之女生在正確的自我 評估方面顯著高於男生外,其他在文學院、理學院、管理學院上,男生的自我效能在不 同分量表上,均高於女生的自我決策效能;郭玟嬨(民 92)的研究亦發現在生涯決策各 分量表上,男生的自我決策效能感皆明顯高於女生;邱卉綺(民 94)以高中生為研究對 象,則發現男生在問題解決的得分高於女生,女生則在目標選擇與職業的自我評量上高 於男生;綜合上述研究,我們可以發現到性別對於生涯決策自我效能之影響會隨著個體 處於不同階段身份、研究主題而有所不同。

(三)性別與生涯決定困難

本研究結果顯示國中生之性別在整體的生涯決定困難上有顯著差異。與邱卉綺(民 94)、郭蓓蓉(民 97)以高中生為研究對象的研究結果一致。進一步分析各分量表,發

現到國中男生在「缺乏動機」、「不清楚決定的步驟」、「資料來源不可靠」、「外在衝突」

等生涯決定困難程度明顯高於國中女生達顯著差異。此研究結果與郭蓓蓉(民 97)之研 究結果相符,高中男生在十一項生涯決定困難中高達九項顯著高於高中女生,顯示國高 中階段男生在生涯決定上所遭遇之困難程度明顯高於女生。其中在「缺乏動機」層面,

與邱卉綺(民 94)、郭蓓蓉(民 97)研究一致;在「不清楚決定的步驟」、「資料來源不 可靠」層面與郭蓓蓉(民 97)研究一致。「外在衝突」層面則與郭蓓蓉(民 97)、廖映淳

(民 102)研究一致。

實務工作經驗亦可發現,國中男生對於在相關生涯探索課程之參與,往往表現出較 漫不經心的態度;對於學校舉辦相關職群試探或是生涯資訊活動亦缺乏積極參與、主動 學習的態度。邱卉綺(民 94)研究同樣指出男生對於生涯缺乏動機顯著高於女生;類似 的情況,我們可以發現到整體而言國中男生在生涯探索之動機表現明顯低於國中女生。

進一步當國三面臨到必須進行升學選校此重要生涯決定時,過往對於生涯探索缺乏動機 之問題即會反應在對於進行決定所需要考量層面的不清楚以及對於自己及職業相關資訊 瞭解的猶豫與不確定上。另一方面,華人文化中仍以父系社會為主,傳統價值中男性需 擔負成家立業,傳宗接代之責,因此我們仍可以發現到許多時候父母與師長對於男性仍 抱持較高的生涯期待,希望其功成名就(楊景森,民 93;王黛玉,民 94);對於女性之 生涯規劃則抱持較彈性、隨意的態度,甚至部分家長仍有反正女生長大後要嫁出去,念 哪裡都一樣的想法。然而父母、師長對男孩子此等高度之期待與個體自己對於生涯發展 之覺察不一定相符,也造成國中男生容易在生涯決定上因為與重要他人選擇間的不同而 發生猶豫及困擾。

不同年級國中生於各量表之差異情形討論 二、

(一)年級與生涯決策型態

本研究結果顯示國中生之年級在整體的生涯決策型態上有顯著差異。進一步分析各 分量表,發現其中九年級國中學生「直覺型」決策型態與「依賴型」決策型態之程度明 顯高於七、八年級國中學生。進一步搭配表 4-1-2 探究可以發現整體而言國中學生在生

涯決策型態三項分量表內,理智型題項平均單題之得分與總分皆為最高,顯示國中學生 在三種不同決策型態運用之程度仍以理智型態最高也最為普遍;而直覺型、依賴型決策 型態程度較高之國中生,九年級時因即將面對升學選校之生涯抉擇,但因受決策型態影 響,不擅系統性蒐集相關訊息及理性思考分析的情況下,將會更加重其直覺型決策型態 與依賴型決策型態使用之程度。相關研究中鮮少針對年級背景變項對個體生涯決策型態 影響進行討論,可待後續學者進一步研究探討。

(二)年級與生涯決策自我效能

本研究結果顯示國中生之年級在整體的生涯決策自我效能上沒有顯著差異。與李詠 秋(民 90)、簡君倫(民 99)以大學生為研究對象,彭立民(民 94)以護校生為研究對 象,許雅嵐(民 97)與鄭友超(民 100)以技職生為研究對象,等相關研究之研究結果 一致。

進一步分析各分量表並參閱表 4-1-3、表 4-2-9,發現「正確的自我評估」層面其平 均單題之得分為五個分量表之首(M=3.561),且在不同年級間具有顯著的得分差異;同 時研究結果顯示,國中七、八、九年級學生在生涯決策自我效能五種層面之平均得分皆 以九年級得分最高。綜上所述,可以發現目前國中階段對於生涯發展教育之推動十分重 視,透過國中三年生涯發展教育各式探索課程與體驗活動的實施,明顯有助於增進學生 對自我的瞭解並做出正確的自我評估;另一方面,雖然國中生各項生涯決策自我效能隨 著年級逐漸提升,並皆以九年級效能感程度最高,但卻未在不同年級間達到顯著差異,

顯示未來國中在生涯發展教育推動上,對於培養學生蒐集職業資訊、目標選擇、訂定未 來計畫與問題解決等生涯決策能力仍有待進一步加強。由於以國中生為研究對象,並就 生涯決策相關議題進行討論之研究鮮少,研究結果是否一致有待進一步驗證。

(三)年級與生涯決定困難

本研究結果顯示國中生之年級在整體的生涯決定困難上有顯著差異。與邱卉綺(民 94)、黃敏菁(民 96)、郭蓓蓉(民 97)以高中、職學生為研究對象有一致之研究結果,

發現年級之差異對於生涯決定困難具有顯著影響。

進一步分析各分量表,發現在「猶豫不決」、「錯誤觀念」、「不知如何取得資料」、「外 在衝突」四層面得分具顯著差異。其中九年級國中生在「猶豫不決」層面高於八年級國 中生;七年級與九年級國中生在「錯誤觀念」部分皆高於八年級國中生;在「外在衝突」

層面則是七年級國中生高於九年級國中生,羅逸群(民 96)以高職學生為研究對象,亦 有類似研究結果,發現低年級學生在「重要他人」的阻礙遠高於高年級學生。

當個人在特定的生涯轉捩點(如:選填志願或面對就業問題時)面臨迫切的生涯決 定時,往往會對生涯決定產生焦慮(Patton & Creed, 2001)。實務輔導經驗中,可以發現 國中生對於升學選校此重要生涯選擇議題之關注度,明顯在八年級升九年級暑假時提升,

並在九年級上學期各項升學管道時程公布後感到焦慮緊張。學生經常表示在此時刻之前,

並在九年級上學期各項升學管道時程公布後感到焦慮緊張。學生經常表示在此時刻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