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四節 生涯決定困難理論與相關研究

第四節 生涯決定困難理論與相關研究

基於生涯決定困難其理論基礎與分類與生涯未定向相關理論發展之關係密不可分,

透過對生涯未定向理論之探討與研究,可進一步增進對生涯決定困難之瞭解。因此本節 之內容主要分為兩大部分,分別為生涯未定向及生涯決定困難,依序就生涯未定向之意 涵、類型與相關理論;生涯決定困難之意涵;生涯決定困難之測量;生涯決定困難之相 關研究進行探討,茲分述如下。

生涯未定向之意涵與類型 一、

Marcia(1966)首度依據「生涯自我認定狀態」提出「生涯未定性」狀態一詞。Crites

(1969)表示對於即將畢業離開校園環境的青年學生而言,其生涯方向的選擇及決定是 當下無可避免的首要問題,每一個人都必須為了投入某種特定的教育或職業領域而必須 選擇並決定從事某種有關的活動。對於部分始終難以對其生涯方向進行選擇及做出決定 的個人以生涯未定向表示之,並進一步定義生涯未定向為「個人沒有能力選擇、無法將 自己投入於特定的行動,以準備或進入特定的教育或職業領域」。Wu(1997)認為當一 個人尚未或無法於潛在的生涯選項中產生明確的決定,以承諾投入特定的教育或職業領

域時,就被視為具有生涯選擇或決定的難題,該狀態被稱之為「生涯未定向」(career undecided)或「生涯不確定」(careerindecision)。其後生涯未定向的概念隨著學者陸續 投入研究亦擴展了其原先概念,生涯未定向不在侷限於對於職業活動的選擇,甚至包含 在學學生對於主修科目上選擇的不確定(陳金定,民 76)以及職場上從業人員無法選擇 訂定職業目標等現象(Callanan & Greenhaus, 1990)皆可視為處於生涯未定向的狀態。

此外,Callanan 與 Greenhaus(1990)指出生涯未定向的狀態不僅包含無法選擇生涯目標,

應包括雖然已經選定目標,但對於該選擇仍感到不確定的情況。至此,生涯未定向的概 念已經擴展到個體在面對生涯或職業選擇時,一種對於目標模糊或是感到猶豫、不確定 的現象(邱卉綺,民 94)。

國內最早針對生涯未定向進行探討並提出相關研究的學者林幸台(民 72)表示,青 年期的生涯輔導工作重點即在於對於學生「不確定」狀態的診斷與輔導,因此針對青少 年學生的生涯選擇或抉擇即是國高中端生涯輔導工作中重要的議題之一,亦是相關學者 對於青少年生涯議題進行研究的焦點。以目前國中教育現況分析可知,國中學生在畢業 後就必須面臨在學術取向的高中與技職教育取向的高職、五專中進行選擇,已決定未來 的教育或職業準備方向,然而此時期的學生正值 Ginzberg(1951)生涯發展階段論中試 驗期的能力期、價值期或轉換期,無論個體是否已經全然對於自我及生涯探索完畢,都 必須要在當下從事具體且特定的生涯選擇,並透過升學選校的分流採取行動實踐其選擇。

由此可見國中學生在面對此等生涯抉擇時其難度與不安感以及國中階段生涯輔導工作的 重要性。

Dysinger(1950) 最早嘗試將生涯未定向進一步區分為兩種類型,1.延遲決定:同 時考慮多種選項而尚未作出決定;2.逃避決定:因不願面對決定的痛苦而不作決定。Tyler

(1961) 進一步將「延遲決定」稱為「情境性生涯不確定」(circunscribed career indecision), 判斷其成因是受到外在環境的阻礙;並將「逃避決定」稱之為「一般性猶豫」(generalized indecisiveness),認為無法決定的原因是源於個人性格上的難題,此類型的個體在面臨日 常生活中的一切決定均有類似的困難。Goodstein(1965)從焦慮的角度切入,將「不確

定」和「猶豫」區分為「結果焦慮」和「前題焦慮」。認為當個人處在「不確定」的狀態 時,往往是因為受到本身經驗不足的限制,因而無法做出決定並因此感到焦慮,此時,

只要能夠提供生涯不確定者適當的生活或是生涯經驗,協助其進行決定時能夠不受經驗 不足的限制,焦慮往往即可獲得改善,此時焦慮只是經驗不足所帶來的反應結果。另一 方面,「猶豫」狀態指的是,個體只要處於決定情境之下就會開始感到焦慮的情緒,此時 的焦慮情緒與其本身是否具備充分的生活、生涯經驗無關,然而當個體因為遲遲逃避而 無法進行決定時,往往又會因此喚起個體更嚴重的焦慮。

後續學者研究發現,可以透過「定向-未定向」(decidedness-undecidedness)及「決 斷-猶豫」(decisiveness-indecisiveness)兩種不同的向度來理解個人的生涯決定狀態。前 者涉及理性、認知的發展性層面、後者則是情緒、心理的發展性層面。其中決斷未定向 者,其未定向之原因可能只是暫時性、發展性的,因為缺乏足夠的資訊以確定其生涯選 擇,此時若能提供相關資訊或問題解決方法,即能協助其做出生涯決定;但猶豫未定向 者,則常到受焦慮、憂鬱、低自我概念、缺乏決定技巧等人格特質阻礙其進行生涯決定,

因此是否擁有充分足夠的訊息,同樣無助於個體做出決定(Salomone, 1982;吳芝儀,民 89)。

陸續有不同學者根據其研究,嘗試將生涯未定向進行系統性地分類,Holland 及 Holland(1977)針對生涯未定向進行研究,發現可以歸納出三種不同的類型:(一)因 無須決定而不決定、(二)因不成熟而未決定、(三)因猶豫傾向、不適應態度(maladaptive attitudes)及不適應行為而未決定。Fuqua 及 Hartman(1983)根據研究結果,將生涯不 確定的難題區分為三種類型:(一)發展性不確定:此等不確定僅是個人生涯發展歷程中 的階段性結果,可以藉由提供相關生涯資訊協助之;(二)情境不確定:指個人的不確定 是主要來自於環境壓力;(三)長期性不確定:因為個人在心理或人格特質上功能不良,

存在普遍性的猶豫。Vondracek、Hostetler、Schulenberg 及 Shimizu(1990)研究發現四 種不同生涯未定向類型:(一)感到混淆並缺乏生涯決策經驗者、(二)在生涯決策歷程 需要支持者、(三)同時有多項興趣吸引者、(四)遭遇外界阻礙且對於生涯決定缺乏興

趣者。Cohen、Chartrand 及 Jowdy(1995)亦將生涯未定向分成下列四類:(一)準備做 決定:低焦慮、高自尊,好的職業認同。(二)發展性的生涯未定:情緒穩定但對工作世 界的訊息非常模糊,因此對職業資訊有強烈的需求,高自尊、低度到中度的焦慮。(三)

選擇的焦慮:對於選擇產生高度焦慮,但對生涯訊息的需求低且職業認同感低。(四)慢 性生涯未定:低職業認同,對生涯和自我資訊的需求程度高,低方向感、低自尊。

國內學者金樹人、林清山與田秀蘭(民 78)及田秀蘭(民 87)分別以 Marcia 和 Crite 的生涯理論為基礎,研究大專學生生涯發展定向情形,並將研究對象分為自主決定型、

他主決定型、探索性未決定型、焦慮性未決定型、迷失方向型五種類型。前後兩次研究 發現,分別有 56%和 62%之大學生處於生涯未定向的狀態,其中又以探索性未定向的學 生各佔 33%和 40%比例最高。吳芝儀(民 80)以五專五年級學生為研究對象,分析歸納 出二類生涯未定向:即「生涯不確定」與「生涯猶豫」型。而生涯猶豫型未定向者在生 涯決定信念部分的自我懷疑,生涯決定行動部分的逃避決定、猶豫不決及情境焦慮、特 質焦慮等向度均高於生涯不確定未定向者。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發現透過歷來學者的研究,關於生涯未定向的類型已有豐富而 多元的研究成果,反應出生涯未定向因素的多元性與複雜性。相關生涯未定向的概念與 分類,可供我們了解學生面對生涯發展、選擇時的狀態樣貌,但須留意的是分類的目的 應是協助我們進一步了解學生生涯定向的現況,而非武斷地將其二分歸類。

生涯未定向理論 二、

生涯未定向理論繁多,以下分別就特質因素觀點、心理動力觀點、生涯發展觀點及 認知行為觀點,分述說明如下。

特質因素觀點

(一)

特質因素觀點主張生涯未定向的原因在於對於自我和職業環境缺乏充分的資訊,以 及自我在環境之間遭遇衝突的經驗,如:對自己的能力、興趣覺察不足或個人感興趣的 職業領域存在不一致…等等(Holland, 1973)。因此個體若能夠擁有充分的自我和職業環 境資訊,將有助於其生涯選擇的確定性。Parsons(1909)建議可以下列三個步驟來協助

個人進行職業選擇,1.增進自我瞭解、2.獲得與職業有關之資訊、3.整合自我和工作世界 的知識,以為個人特質和環境之間做出最合適的配對。因此特質因素觀點的輔導重點在 於提供實際工作經驗,促使當事人獲得對自己和工作世界充分、正確的認識(吳芝儀,

民 89)。

(二)心理動力觀點

心理動力觀點在探討生涯未定向的成因時,較關注導致生涯決定困難的內在心理因 素,而較不關注外在的行為特質,其中「焦慮」和「衝突」是心理動力觀中最多人研究 的心理因素。Williamson(1939)針對生涯未定向的原因提出四種職業選擇的難題時,

特別強調「恐懼」此心理因素。Pepinsky(1948)依據實徵研究,進一步將職業選擇難 題中的自我衝突區分為:1.文化自我衝突、2.人際自我衝突、3.內在自我衝突。Bordin 與 Kopplin(1973)則將衝突來源分為:1.釐清想法時的綜合性困難、2.在職業情境中形成 具體自我概念時的引發認定困難、3.不同職業選擇之間的利弊衝突、4.對自己不滿意而產 生改變的想法、5.因職業選擇阻礙而產生的心理疾病。

(三)生涯發展觀點

生涯發展觀點將生涯未決定視為生涯發展歷程中正常的發展階段,認為只要提供未 定向者充分的資訊與技巧,就能提升其發展成熟度;然而對於長期慣性處於生涯猶豫的

生涯發展觀點將生涯未決定視為生涯發展歷程中正常的發展階段,認為只要提供未 定向者充分的資訊與技巧,就能提升其發展成熟度;然而對於長期慣性處於生涯猶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