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生涯決策自我效能理論與相關研究

本節依序就生涯決策自我效能理論及生涯決策自我效能的相關研究進行探討,茲分 述如下。

生涯決策自我效能理論 一、

生涯決策自我效能理論的發展,最早源自於 Bandura 於社會學習理論中所提出之自 我效能概念(Hackett and Betz, 1981;Lent and Hackett, 1987)。Bandura 於社會學習理論 中認為人類的行為是透過行為、環境及個人三者之間的相互影響而形成一互動的體系,

認為個體根據相信自己可以克服環境、任務的信念;在從事某項工作或行為時表現出來 所具備的能力以及根據過去經驗,對於該工作與行為可能達成的程度之主觀評價,即是 個體之自我效能(Bandura, 1977, 2000;李詠秋,民 90;任蕙玲,民 94)。其中,行為構 面是指個體的行為表現與結果;環境構面則是指物理環境、家人和朋友以及其他社會因 素;而個人構面指的是人的認知能力、態度與信念。因為自我效能是個人對成果預期的 信心評估,是對於自己是否有把握勝任、成功的信心程度,因此自我效能將會影響個體 是否願意面對情境、對於行動的選擇、投入活動的努力程度、過程中困難容忍程度以及 從失敗中復原的表現(李詠秋,民 90;任蕙玲,民 94;蔡順良,民 97)。

從 Bandura 的理論我們可以發現,個人自我效能感的高低對於未來的成就表現有著 重要的影響。因此 Hackett 和 Betz(1981)首次將自我效能概念應用於女性職業決定的 研究中,並提出「職業自我效能」(occupational self-efficacy)的概念。在 Hackett 和 Betz

的研究理論中,同樣強調行為、環境及個體對環境的認知三者之間交互影響關係,並認 為個體的認知可為其生涯決策的過程進行調整。之後 Taylor 和 Betz(1983)延伸了職業 自我效能的概念,提出生涯決策自我效能並發展編制成「生涯決策自我效能量表」(Career Decision-Making Self-Efficacy Scale, CDMSE)量表主要在測量學生對於自己在資料蒐集、

訂定升學或職業活動目標的生涯能力所具備的信心程度(Betz, klein, & Taylor, 1996 ; Taylor & Betz, 1983)內容包括五項分量表,分別為「正確的自我評估」 (accurate self-appraisal) 、「蒐集職業資訊」 (gathering occupational information)、「目標選擇」 (goal selection) 、「訂定未來計畫」(making plans for the future) 和「問題解決」 (problem solving) ,共五十題,探討學生在面對生涯決策問題時,預期是否能夠解決該問題行為 的信心程度。

自我效能的運用不再侷限於職業的選擇,進而拓展為個體在面臨生涯難題時,對自 身決策的信心程度。國內學者對於生涯測自我效能的意涵大致可分為兩類,有些學者強 調個體對於自己是否能夠成功完成任務的看法、信念與期望,視其為一種生涯能力;另 一部份的學者則強調個人在面對生涯決策問題時,對自己能否做出有效決定或解決問題 的信心程度(翁韶徽,民 97),前者從生涯能力整體概念觀之,後者則強調決策難題此 一情境因素,但是整體而言皆是強調生涯決策自我效能的信心程度。當我們欲透過生涯 決策自我效能瞭解並幫助學生時,值得我們留意的是生涯決策自我效能一詞包含許多認 知性概念於其中,如生涯和學業上的興趣、選擇及表現、自我效能、結果預期…等(Sharf, 1997),因此對於生涯決策自我效能的理解不能僅是程度高低之差,需要進一步瞭解隱含 於其中的個別差異。

Taylor 和 Betz 以大學生為研究對象,發現生涯決策自我效能和生涯決策未定向為負 相關,代表生涯決策自我效能越高者,其生涯方向較為確定;生涯決策自我效能越低者,

其未來生涯的方向較不確定。低生涯決策自我效能者,因為對於行動的信心程度低,因 此會導致個體某些選擇或行為採取逃避避免的態度,以致於使其生涯發展持續停留在未

定向的狀態中,此舉將會妨礙生涯探索行為和生涯決策技巧,並進而形成生涯阻礙

(Bandura, 2000;李詠秋,民 90)。

參考上述說明,瞭解到生涯決策自我效能不僅是個體在面對生涯決策難題時,對自 身決策行為的信心程度,同時也深刻影響著個體在後續生涯選擇、生涯表現及生涯持續 上表現的不同(黃雪瑛,民 92)。因此在本研究中,擬將生涯決策自我效能納入研究變 項中,做為探討國中生生涯決策行為研究之用。

生涯決策自我效能相關研究 二、

生涯決策自我效能源自於自我效能,而自我效能此一概念又受個人的認知、態度、

信念、行為與環境等眾多構面的交互影響,因此歷年來已有為數眾多的研究針對生涯決 策自我效能進行探討,相關研究範圍十分廣泛。參考張碧娟(民 100)整理相關研究之 分類,研究者將相關研究結果分為「影響生涯決策自我效能之相關因素」、「探討其他生 涯議題與生涯決策自我效能之相關」、「探討人格特質與生涯決策自我效能之相關」、「運 用不同教學法、課程設計及諮商輔導技術強化個體生涯決策自我效能」四類研究方向。

影響生涯決策自我效能之相關因素

(一)

許多研究學者對於性別與生涯決策自我效能的關係感興趣,然而研究結果各有不同,

部分研究結果顯示男女生的生涯決策自我效能不受性別影響(Taylor & Popma, 1990;

Chung, 1999;李詠秋,民 91;厲瑞珍,民 91;聶子敬,民 97)。另外,有的研究結果則 顯示,男女生的生涯自我決策效能在不同研究變項間的結果有顯著差異(Peterson, 1993;

陳淑琦,民 88;田秀蘭,民 92;郭玟嬨,民 92;任蕙玲,民 94;邱卉綺,民 94;張碧 娟,民 100)。許淑穗、張德榮(民 88)研究生涯自我效能對大學生生涯選擇之影響,結 果發現生涯自我效能會受到性別角色不同而有所影響,中性化傾向的性別角色其生涯自 我效能較高,生涯選擇範圍較廣;女性化傾向的性別角色其生涯自我效能較低,生涯選 擇範圍較狹隘。

在個人背景變項方面,任蕙玲(民 94)針對研究生生涯決策自我效能與生涯阻礙的 研究,發現不同學院別的研究生其生涯決策自我效能有顯著交互作用外,年齡及工作經

驗的差異與生涯決策自我效能有顯著正相關。郭玟嬨(民 92)探討大學生生涯決策自我 效能、工作價值觀與未來進路現況彼此的關係,亦發現不同性別、學區、學院、工作經 驗、婚姻狀況與學部科大學生之生涯決策自我效能均有顯著差異。

在家庭生活部分,許存、馬紅宇(民 97)指出家庭是個體最初開始社會化的場域,

個體開始逐步形成自己對職業的認識及決策方式,因此家庭生活對個體生涯決策自我效 能的影響不容忽視,相關研究如下:翁韶徽(民 97)針對父母依附關係與生涯決策自我 效能關係的研究,發現依附逃避與生涯決策自我效能為顯著負相關。另一篇以親子溝通 及自我認定討論研究生的生涯決策自我效能,研究發現自我認定會透過不同的認定狀態 在研究生與父母間的親子溝通及生涯決策自我效能產生中介影響;此外,研究生在整體 親子溝通及分別與父母親溝通越開放,越傾向「自主認定」其生涯決策自我效能越高;

最後,研究生越傾向「他主認定」、「認定混淆」、「尋求認定」,其生涯決策自我效能越低

(高君嫻,民 99)。

有關學校適應與學習方面,洪素蕙(民 92)根據社會學習理論的觀點,學業成就高 的學生,比較能夠發展出良好的自我效能,這將有助於其未來職業的抉擇與生涯的成功。

薛凱方(民 94)研究大學生學習社群互動、生活適應與生涯決策自我效能的關係,發現 大學師生、同儕間非正式互動越頻繁且互動品質越良好時,生涯決策自我效能也越高並 且可做為大學生生活適應的主要預測變項。王淑雲(民 100)針對大學生學習習慣對生 涯決策自我效能的影響進行研究,發現到學習習慣對於生涯決策自我效能不僅有影響且 具有良好預測力,其中又以學習價值觀預測力最高。

(二)探討其他生涯議題與生涯決策自我效能之相關

生涯決策自我效能相關研究中,生涯相關議題可說是歷年來最多研究學者關心之焦 點。在生涯定向上,研究發現生涯決策自我效能與生涯定向成正相關,表示生涯決策自 我效能越高的人其生涯定向的程度越穩定(Taylor & Betz, 1983; Taylor & Popma, 1990;

Niles & Sowa, 1992;李詠秋,民 91)。李思瑩(民 100)以服務業員工為研究對象,研 究生涯決策自我效能與生涯承諾關係,並以生涯自我管理為中介變項,發現生涯決策自

我效能對生涯承諾中生涯認知、生涯規劃具正向影響,亦對生涯自我管理具有正向影響。

同時研究發現生涯自我管理在生涯決策自我效能與生涯承諾(生涯認知、生涯規劃)間 具有中介效果。在生涯阻礙相關研究方面,指出生涯決策自我效能對生涯決定狀態具有 正向影響,生涯方向較為確定;生涯決策自我效能與生涯阻礙之間具有負向的關係(李 詠秋,民 91;任蕙玲,民 94;楊雯欣,民 97)。任蕙玲(民 94)的研究也同時指出生涯 決策自我效能與未來職業適配性具顯著相關。

(三)探討人格特質與生涯決策自我效能之相關

吳欣倫(民 100)探討五大人格特質、生涯自我效能與生涯適應力之研究,發現研 究生在整體生涯自我效能在性別、年齡、科系類別、工作經驗與婚姻狀況有顯著差異。

人格特質的不同與生涯自我效能有因果關係,且透過生涯適應力間接影響生涯自我效能。

張碧娟(民 100)探討國中學生堅毅性格、思考模式與生涯決策自我效能的關係,研究 結果發現堅毅性格及其分量表在生涯決策自我效能及其分量表達統計上顯著差異,且皆

張碧娟(民 100)探討國中學生堅毅性格、思考模式與生涯決策自我效能的關係,研究 結果發現堅毅性格及其分量表在生涯決策自我效能及其分量表達統計上顯著差異,且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