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不同背景變項國中生在生涯決策類型、生涯決策自我效能與生涯

第四章 研究結果

第二節 不同背景變項國中生在生涯決策類型、生涯決策自我效能與生涯

本節為瞭解不同背景變項之國中生在生涯決策類型、生涯決策自我效能與生涯決定 困難三變項之差異情形,分別以國中生的「性別」、「年級」、「決定狀態」、「畢業生涯決 定」、「父親教育程度」、「母親教育程度」及「家庭社經地位」為自變項,以國中生的「生 涯決策型態」、「生涯決策自我效能」與「生涯決定困難」為依變項,進行單因子多變量 變異數分析,呈現三變項之差異情形,並以 Scheffe 事後考驗法進行分析與討論,並考 驗研究假設 1-1 至 3-7。

不同背景變項國中生在生涯決策型態之差異分析 一、

性別與生涯決策型態

(一)

表 4-2-1 為不同性別之國中生在生涯決策型態及其分量表所得平均數與標準差之結 果,並進一步以性別為自變項,生涯決策型態為依變項,進行單因子多變項變異數分析 以顯示其差異情形,結果分述如下。

表 4-2-1 不同性別之國中生在生涯決策型態上的分析結果

1.男 2.女

F

M SD M SD

理智型 33.12 5.456 33.91 5.346 3.908*

直覺型 23.03 4.365 22.78 3.898 .685

依賴型 32.81 5.752 33.73 5.541 4.765*

Λ=.988*, η2=.012, n1=353, n2=366

*p<.05

由表 4-2-1 可知,Wilk(Λ)值為.988(df=1,p=.030),η2=.012。即代表不同性別 之國中生在整體「生涯決策型態」的平均數具有顯著差異存在,且性別對整體「生涯決 策型態」的解釋力達 1.2%。其研究結果支持研究假設 1-1:不同性別的國中生,其在生 涯決策型態上的差異達統計上的顯著意義。進一步進行三項生涯決策型態之變異數分析,

其中在「理智型」(F1, 717=3.908,p=.048)與「依賴型」(F1, 717=4.765,p=.029)皆達 差異顯著水準,且上述分量表女生平均分數均高於男生,即國中女生的生涯決策型態在

「理智型」與「依賴型」層面顯著高於國中男生。

(二)年級與生涯決策型態

表 4-2-2 為不同年級之國中生在生涯決策型態及其分量表所得平均數與標準差之結 果,並進一步以年級為自變項,生涯決策型態為依變項,進行單因子多變項變異數分析 以顯示其差異情形,結果分述如下。

由表 4-2-2 可知,Wilk(Λ)值為.952(df=2,p=.000),η2=.024。即代表不同年級 之國中生在整體「生涯決策型態」的平均數具有顯著差異存在,且年級對整體「生涯決 策型態」的解釋力達 2.4%。其研究結果支持研究假設 1-2:不同年級的國中生,其在生 涯決策型態上的差異達統計上的顯著意義。進一步進行三項生涯決策型態之變異數分析,

其中在「直覺型」(F2, 716=5.010,p=.007)與「依賴型」(F2, 716=14.298,p=.000)皆

由表 4-2-3 可知,Wilk(Λ)值為.850(df=4,p=.000),η2=.053。即代表不同決定 狀態之國中生在整體「生涯決策型態」的平均數具有顯著差異存在,且決定狀態對整體

「生涯決策型態」的解釋力達 5.3%。其研究結果支持研究假設 1-3:不同決定狀態的國 中生,其在生涯決策型態上的差異達統計上的顯著意義。進一步進行三項生涯決策型態 之變異數分析,其中在「理智型」(F4, 714=13.070,p=.000)與「依賴型」(F4, 714=10.383,

p=.000)皆達差異顯著水準。再以 Scheffe 法進行事後考驗,發現決定狀態為自主定向型

的國中生 在「理智型」層面得分顯著高於迷失方向型與焦慮未定型的國中生;而焦慮未 定型、探索未定型與他主定向型國中生在「理智型」層面得分顯著高於迷失方向型國中 生。決定狀態為焦慮未定型與探索未定型國中生在「依賴型」層面得分顯著高於迷失方 向型、他主定向型與自主定向型國中生。

(四)畢業生涯決定與生涯決策型態

表 4-2-4 為不同畢業生涯決定之國中生在生涯決策型態及其分量表所得平均數與標 準差之結果,並進一步以畢業生涯決定為自變項,生涯決策型態為依變項,進行單因子 多變項變異數分析以顯示其差異情形,結果分述如下。

表 4-2-4 不同畢業生涯決定之國中生在生涯決策型態上的分析結果

1.高中組 2.技職組 3.尚未決定組

F

事後

M SD M SD M SD 比較

理智型 34.14 5.261 32.91 5.344 31.97 5.838 7.937*** 1>2,3 直覺型 23.14 4.109 23.08 4.005 21.43 4.264 6.757** 1>3

2>3 依賴型 33.32 5.755 33.20 5.434 33.25 5.752 .034

Λ=.963***, η2=.019, n1=429, n2=199, n3=91

***p<.001 **p<.01

由表 4-2-4 可知,Wilk(Λ)值為.963(df=2,p=.000),η2=.019。即代表不同畢業 生涯決定之國中生在整體「生涯決策型態」的平均數具有顯著差異存在,且畢業生涯決 定對整體「生涯決策型態」的解釋力達 1.9%。其研究結果支持研究假設 1-4:不同畢業

生涯決定的國中生,其在生涯決策型態上的差異達統計上的顯著意義。進一步進行三項

由表 4-2-5 可知,Wilk(Λ)值為.984(df=4,p=.496)未達差異顯著水準,即代表 父親不同教育程度之國中生在整體「生涯決策型態」的平均數無顯著差異存在,其研究 結果未支持研究假設 1-5:父親不同教育程度的國中生,其在生涯決策型態上的差異達 統計上的顯著意義。進一步進行三項生涯決策型態之變異數分析,父親不同教育程度之 國中生在「理智型」、「直覺型」、「依賴型」上,均未達顯著差異水準,換句話說,國中 生的生涯決策型態不因父親教育程度而有所差異。

由表 4-2-6 可知,Wilk(Λ)值為.959(df=4,p=.003),η2=.014。即代表母親不同

由表 4-2-7 可知,Wilk(Λ)值為.974(df=4,p=.091)未達差異顯著水準,即代表 不同家庭社經地位之國中生在整體「生涯決策型態」的平均數不具顯著差異存在,其研 究結果未支持研究假設 1-7:不同家庭社經地位的國中生,其在生涯決策型態上的差異 達統計上的顯著意義。進一步進行三項生涯決策型態之變異數分析,其中在「理智型」

(F4, 714=3.425,p=.009)達差異顯著水準。再以 Scheffe 法進行事後考驗,發現不同家

由表 4-2-8 可知,Wilk(Λ)值為.980(df=1,p=.015),η2=.020。即代表不同性別 之國中生在整體「生涯決策自我效能」的平均數具有顯著差異存在,且性別對整體「生

涯決策自我效能」的解釋力達 2.0%。其研究結果支持研究假設 2-1:不同性別的國中生,

其在生涯決策自我效能上的差異達統計上的顯著意義。進一步進行五項生涯決策自我效 能之變異數分析,不同性別之國中生在「正確的自我評估」、「蒐集職業資訊」、「目標選 擇」、「訂定未來計畫」與「問題解決」皆未達差異顯著水準,換句話說,國中生整體的 生涯決策自我效能因性別而有所差異,但在「正確的自我評估」、「蒐集職業資訊」、「目 標選擇」、「訂定未來計畫」與「問題解決」五項生涯決策自我效能上不因性別而有所差 異。

(二)年級與生涯決策自我效能

表 4-2-9 為不同年級之國中生在生涯決策自我效能及其分量表所得平均數與標準差 之結果,並進一步以年級為自變項,生涯決策自我效能為依變項,進行單因子多變項變 異數分析以顯示其差異情形,結果分述如下。

表 4-2-9 不同年級之國中生在生涯決策自我效能上的分析結果

1.七年級 2.八年級 3.九年級

F

事後

M SD M SD M SD 比較

正確的自我評估 35.22 6.691 35.06 6.475 36.38 6.489 3.086* NS

蒐集職業資訊 34.11 6.503 34.14 6.254 35.00 6.593 1.537

目標選擇 35.10 6.238 35.35 6.087 35.79 6.640 .726

訂定未來計畫 34.00 6.391 33.70 6.389 34.89 6.757 2.330

問題解決 34.68 6.169 34.71 5.452 34.98 6.075 .198

Λ=.980, η2=.010, n1=205, n2=243, n3=271

*p<.05

由表 4-2-9 可知,Wilk(Λ)值為.980(df=2,p=.166)未達差異顯著水準,即代表 不同年級之國中生在整體「生涯決策自我效能」的平均數不具顯著差異存在,其研究結 果未支持研究假設 2-2:不同年級的國中生,其在生涯決策自我效能上的差異達統計上 的顯著意義。進一步進行五項生涯決策自我效能之變異數分析,其中在「正確的自我評

估」(F2, 716=3.086,p=.046)達差異顯著水準。再以 Scheffe 法進行事後考驗,發現不 同年級之國中生在「正確的自我評估」得分層面上未有顯著差異。

(三)決定狀態與生涯決策自我效能

表 4-2-10 為不同決定狀態之國中生在生涯決策自我效能及其分量表所得平均數與標 準差之結果,並進一步以決定狀態為自變項,生涯決策自我效能為依變項,進行單因子 多變項變異數分析以顯示其差異情形,結果分述如下。

表 4-2-10 不同決定狀態之國中生在生涯決策自我效能上的分析結果

1.迷失方向 2.焦慮未定 3.探索未定 4.他主定向 5.自主定向

F

事後

M SD M SD M SD M SD M SD 比較

正確的自我評估 33.40 6.027 33.75 7.044 34.50 6.008 37.77 6.038 39.30 5.776 25.255*** 4>1,2,3 5>1,2,3 蒐集職業資訊 32.51 6.391 32.73 7.233 33.85 6.155 35.98 5.384 37.46 5.580 16.493*** 4>1,2

5>1,2,3 目標選擇 34.50 5.828 33.42 6.540 34.21 6.060 37.24 6.160 38.67 5.652 19.732*** 4>1,2,3 5>1,2,3 訂定未來計畫 32.02 6.479 32.50 6.953 33.22 6.086 36.32 5.696 37.75 5.620 23.031*** 4>1,2,3 5>1,2,3 問題解決 33.86 6.120 33.19 5.872 34.12 5.651 36.18 5.729 37.11 5.383 11.723*** 4>2

5>1,2,3

Λ=.835***, η2=.044, n1=122, n2=125, n3=233, n4=82, n5=157

***p<.001

由表 4-2-10 可知,Wilk(Λ)值為.835(df=4,p=.000),η2=.044。即代表不同決 定狀態之國中生在整體「生涯決策自我效能」的平均數具有顯著差異存在,且決定狀態 對整體「生涯決策自我效能」的解釋力達 4.4%。其研究結果支持研究假設 2-3:不同決 定狀態的國中生,其在生涯決策自我效能上的差異達統計上的顯著意義。進一步進行五 項生涯決策自我效能之變異數分析,其中在「正確的自我評估」(F4, 714=25.255,p=.000)

「蒐集職業資訊」(F4, 714=16.493,p=.000)、「目標選擇」(F4, 714=19.732,p=.000)、「訂 定未來計畫」(F4, 714=23.031,p=.000)與「問題解決」(F4, 714=11.723,p=.000)皆達

差異顯著水準。再以 Scheffe 法進行事後考驗,發現決定狀態為他主定向型與自主定向 型的國中生 在「正確的自我評估」、「目標選擇」、「訂定未來計畫」層面得分顯著高於迷 失方向型、焦慮未定型與探索未定型的國中生。決定狀態為自主定向型的國中生在「蒐 集職業資訊」層面得分顯著高於迷失方向型、焦慮未定型與探索未定型的國中生;而他 主定向型的國中生在「蒐集職業資訊」層面得分顯著高於迷失方向型與焦慮未定型的國 中生。決定狀態為自主定向型的國中生在「問題解決」層面得分顯著高於迷失方向型、

焦慮未定型與探索未定型的國中生;而他主定向型的國中生 在「問題解決」層面得分顯 著高於焦慮未定型的國中生。

(四)畢業生涯決定與生涯決策自我效能

表 4-2-11 為不同畢業生涯決定之國中生在生涯決策自我效能及其分量表所得平均數 與標準差之結果,並進一步以畢業生涯決定為自變項,生涯決策自我效能為依變項,進 行單因子多變項變異數分析以顯示其差異情形,結果分述如下。

表 4-2-11 不同畢業生涯決定之國中生在生涯決策自我效能上的分析結果

1.高中組 2.技職組 3.尚未決定組

F

事後

M SD M SD M SD 比較

正確的自我評估 36.62 6.608 35.12 5.693 31.88 6.711 21.548*** 1>2,3

2>3

蒐集職業資訊 34.93 6.562 34.57 5.861 32.00 6.730 7.892*** 1>3

2>3

目標選擇 35.65 6.263 36.11 6.164 32.99 6.582 8.319*** 1>3

2>3

訂定未來計畫 34.70 6.557 34.56 5.921 31.33 7.082 10.565*** 1>3

2>3

問題解決 35.57 5.828 34.49 5.620 31.89 5.866 15.605*** 1>3

2>3 Λ=.877***, η2=.064, n1=429, n2=199, n3=91

***p<.001

由表 4-2-11 可知,Wilk(Λ)值為.877(df=2,p=.000),η2=.064。即代表不同畢

由表 4-2-11 可知,Wilk(Λ)值為.877(df=2,p=.000),η2=.064。即代表不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