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結果分析與討論

第三節 不同背景變項在教師教學創新之差異分析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表 4-16(續)

整體 變項 變異 來源 SS df MS F p 事後比較

評鑑與研究 組間 6.787 3 2.262 3.209 0.023

D>B D>C 組內 376.504 534 0.705

總和 383.291 537

校 長 科 技 領導

組間 6.178 3 2.059 3.691 0.012

D>B D>C 組內 297.914 534 0.558

總和 304.091 537

註:A:20 年(含)以下;B:21 年~35 年;C:36 年~50 年;D:51 年(含)以上 在校長科技領導整體方面之各組人數、平均數與標準差結果,如表 4-15,

其資料顯示,學校歷史 51 年(含)以上組平均得分最高,其次依序為 20 年(含)

以下、21 年~35 年,而平均得分最低的是 36 年~50 年。

由表 4-16 統計結果得知,不同學校歷史之教師對於校長科技領導之人際關 係與溝通技巧(F=3.924,p=0.009)、願景、計畫與管理(F=2.907,p=0.034)、

科技與基本設施支持(F=3.237,p=0.022)、成員發展與訓練(F=3.048,p=0.028)

及評鑑與研究(F=3.209,p=0.023)均達統計顯著水準,顯示其知覺情形有顯 著差異存在;經由 LSD 法進行事後比較得知以下結論:

一、 在人際關係與溝通技巧、願景、計畫與管理二層面,其知覺情形為 51 年(含)

以上均高於 36~50 年。

二、 在科技與基本設施支持層面,其知覺情形為 51 年(含)以上高於 21~35 年及 36~50 年。

三、 在成員發展與訓練層面,其知覺情形為 20 年(含)以下及 51 年(含)以 上高於 36~50 年。

四、 在評鑑與研究及整體層面,其知覺情形為 51 年(含)以上高於 21~35 年 及 36~50 年。

由以上資料顯示,不同學校歷史教師在知覺校長科技領導有所差異,此研究 結果與林彥宏(2009)、張明智(2009)之研究結果相近。

第三節 不同背景變項在教師教學創新之差異分析

本節旨在探討不同背景變項(性別、年齡、服務年資、擔任職務、教育程度、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85

學校規模、學校位置)之教師,在知覺教師教學創新是否有差異。本研究針對不 同性別、教育程度與學校位置等背景變項,以獨立樣本平均數 t 檢定進行考驗;

而不同年齡、服務年資、職務、學校規模等變項,以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檢定,當 各組差異達顯著水準(p< .05)時,則進行 LSD 法事後比較,以回答待答問題二。

茲就分析結果說明如下:

壹、不同性別之教師知覺教師教學創新之差異分析

針對不同性別之教師,在知覺教師教學創新整體與各構面的差異上,使用獨立 樣本 t 考驗來進行統計,結果如表 4-17 所示:

表 4-17

不同性別之教師知覺教師教學創新的 t 考驗分析摘要

整體 層面 男性 女性

(n =187) (n =351)

M SD M SD t 值 p

教師教學創新 3.971 0.520 3.943 0.491 0.626 0.531 教學理念創新 4.111 0.593 4.042 0.531 1.316 0.189 教學內容創新 4.030 0.530 3.989 0.525 0.854 0.393 教學方法創新 3.929 0.608 3.931 0.563 -0.031 0.975 評量方式創新 3.855 0.618 3.840 0.604 0.266 0.790

在教師教學創新整體方面,男性教師平均數為 3.97,標準差是 0.52;女性教 師平均數為 3.94,標準差是 0.49;其 t 值未達顯著(t=0.626, p=0.531),顯示不 同性別之教師在知覺教師教學創新整體方面,沒有差異。

教師教學創新各層面與教師性別之差異性分析如下:教學理念創新(t=1.316, p=0.189)、教學內容創新(t=0.854, p=0.393)、教學方法創新(t= -0.031, p=0.975)評量方式創新(t=0.266, p=0.790),此四層面 t 值均未達顯著差異,顯示不同性 別教師在知覺教師教學創新各層面上,沒有差異;意即不同性別並不會影響教師 知覺教師教學創新的程度。

由以上資料顯示,教師性別在知覺教師教學創新沒有差異,此研究結果與楊 曼玉(2008)、劉綺(2009)、石娟(2010)、邱淑媛(2010)、吳譿麟(2010)、

黃麗萍(2015)之研究結果相近。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87

在教師教學創新整體方面之各組人數、平均數與標準差結果,如表 4-18,

其資料顯示,年齡 30 歲(含)以下組平均得分最高,其次依序為 51 歲(含)以 上、41 歲~50 歲,而平均得分最低的是 31 歲~40 歲。

由表 4-19 統計結果得知,不同年齡之教師對於教師教學創新之教學理念創 新(F=1.231,p=0.298)、教學內容創新(F=0.712,p=0.545)、教學方法創新

(F=2.813,p=0.039)、及評量方式創新(F=0.268,p=0.848)除了教學方法創 新外,整體層面未達統計顯著水準,顯示其知覺情形無顯著差異存在;經由 LSD 法進行事後比較得知,在教學方法創新層面,其知覺情形為年齡 30 歲(含)以下均 高於 31~40 歲、41~50 歲。

由以上資料顯示,不同年齡教師在知覺教師教學創新沒有差異,此研究結果 與胡敏曲(2005)、石娟(2010)、楊欣蓓(2010)、倪亦如(2012)、黃麗萍(2015)

之研究結果相近。

參、 不同學歷之教師知覺教師教學創新之差異分析

針對不同學歷之教師,在知覺教師教學創新整體與各構面的差異上,使用獨立 樣本 t 考驗來進行統計,結果如表 4-20 所示:

表 4-20

不同學歷之教師知覺教師教學創新的 t 考驗分析摘要

整體 層面 碩士或博士畢業 大學畢業

(n =281) (n =256)

M SD M SD t 值 p

教師教學創新 3.964 0.501 3.938 0.499 0.597 0.551 教學理念創新 4.051 0.564 4.079 0.540 -0.575 0.566 教學內容創新 4.016 0.519 3.985 0.532 0.681 0.496 教學方法創新 3.961 0.563 3.893 0.594 1.357 0.175 評量方式創新 3.855 0.618 3.834 0.599 0.404 0.686

在教師教學創新整體方面,碩士或博士畢業平均數為 3.96,標準差是 0.50;

大學畢業平均數為 3.94,標準差是 0.50;其 t 值未達顯著(t=0.597, p=0.551),

顯示不同學歷之教師在知覺教師教學創新整體方面,沒有差異。

教師教學創新各層面與教師學歷之差異性分析如下:教學理念創新 (t=

-0.575, p=0.566)、教學內容創新(t=0.681, p=0.496)、教學方法創新(t=1.357, p=0.175)、評量方式創新(t=0.404, p=0.686),此四層面 t 值均未達顯著差異,顯 示不同學歷教師在知覺教師教學創新各層面上,沒有差異;意即不同學歷並不會 影響教師知覺教師教學創新的程度。

由以上資料顯示,不同學歷教師在知覺教師教學創新沒有差異,此研究結果 與蔡孟芳(2008)、楊曼玉(2008)、邱淑媛(2010)、楊欣蓓(2010)、倪亦如(2012)、 黃麗萍(2015)之研究結果相近。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89

表 4-22(續)

整體 變項 變異 來源 SS df MS F p 事後比較

教 學 方 法 創新

組間 2.203 3 0.734 2.203 0.087

B>C 組內 177.957 534 0.333

總和 180.160 537 評 量 方 式

創新

組間 0.456 3 0.152 0.409 0.747

組內 198.596 534 0.372 總和 199.052 537

教 師 教 學 創新

組間 1.143 3 0.381 1.521 0.208

組內 133.743 534 0.250

總和 134.886 537

註:A:教師兼主任(含代理);B:教師兼組長(副組長);C:教師兼導師;D:專任教師 在教師教學創新整體方面之各組人數、平均數與標準差結果,如表 4-21,

其資料顯示,教師兼組長組平均得分最高,其次依序為專任教師、教師兼主任,

而平均得分最低的是教師兼導師。

由表 4-22 統計結果得知,不同職務之教師對於教師教學創新之教學理念創 新(F=1.366,p=0.252)、教學內容創新(F=2.173,p=0.090)、教學方法創新

(F=2.203,p=0.087)、及評量方式創新(F=0.409,p=0.747)未達統計顯著水 準,顯示其知覺情形無顯著差異存在;經由 LSD 法進行事後比較得知,在教學 內容創新、教學方法創新二層面,其知覺情形為教師兼組長均高於教師兼導師。

由以上資料顯示,不同職務教師在知覺教師教學創新沒有差異,此研究結果 與邱淑媛(2010)、許婉鈴(2010)、倪亦如(2012)、黃麗萍(2015)之研究結 果相近。

伍、 不同服務年資之教師知覺教師教學創新之差異分析

針對不同服務年資之教師,在知覺教師教學創新整體與各構面的差異上,使用 單因子變異數分析來進行統計,結果如表 4-23、4-24 所示: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表 4-26(續)

整體 變項 變異 來源 SS df MS F p 事後比較

教 學 理 念 創新

組內 164.410 534 0.308 總和 164.937 537

教 學 內 容 創新

組間 0.522 3 0.174 0.626 0.599

組內 148.526 534 0.278 總和 149.048 537

教 學 方 法

創新

組間 0.067 3 0.022 0.066 0.978

組內 180.094 534 0.337

總和 180.160 537

評 量 方 式 創新

組間 1.366 3 0.455 1.230 0.298

組內 197.686 534 0.370 總和 199.052 537

教 師 教 學 創新

組間 0.480 3 0.160 0.635 0.592

組內 134.407 534 0.252

總和 134.886 537

註:A:12 班(含)以下;B:13 班~24 班;C:25 班~48 班;D:49 班(含)以上

在教師教學創新整體方面之各組人數、平均數與標準差結果,如表 4-25,

其資料顯示,學校規模 13 班~24 班組平均得分最高,其次依序為 12 班(含)以 下、49 班(含)以上,而平均得分最低的是 25 班~48 班。

由表 4-26 統計結果得知,不同學校規模之教師對於教師教學創新之教學理 念創新(F=0.570,p=0.635)、教學內容創新(F=0.626,p=0.599)、教學方法 創新(F=0.066,p=0.978)、及評量方式創新(F=1.230,p=0.298)均未達統計 顯著水準,顯示其知覺情形無顯著差異存在。

由以上資料顯示,不同學校規模教師在知覺教師教學創新沒有差異,此研究 結果與楊曼玉(2008)、蔡孟芳(2008)、邱淑媛(2010)、吳譿麟(2010)、許婉 鈴(2010)、倪亦如(2012)、黃麗萍(2015)之研究結果相近。

柒、 不同學校地區之教師知覺教師教學創新之差異分析

針對不同學校地區之教師,在知覺教師教學創新整體與各構面的差異上,使用 獨立樣本 t 考驗來進行統計,結果如表 4-27 所示: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93

表 4-27

不同學校地區之教師知覺教師教學創新的 t 考驗分析摘要

整體 層面 一般地區 偏遠地區

(n =456) (n =80)

M SD M SD t 值 p

教師教學創新 3.929 0.500 4.071 0.483 -2.356 0.019 教學理念創新 4.045 0.555 4.175 0.534 -1.943 0.053 教學內容創新 3.978 0.524 4.120 0.509 -2.243 0.025 教學方法創新 3.911 0.583 4.022 0.547 -1.586 0.113 評量方式創新 3.817 0.610 3.993 0.580 -2.403 0.017

在教師教學創新整體方面,一般地區平均數為 3.92,標準差是 0.50;偏遠地 區平均數為 4.07,標準差是 0.48;其 t 值達顯著(t= -2.356, p=0.019),顯示不同 學校地區之教師在知覺教師教學創新整體方面,有所差異。

教師教學創新各層面與不同學校地區教師之差異性分析如下:教學理念創新

(t= -1.943, p=0.053)、教學內容創新(t= -2.243, p=0.025)、教學方法創新(t=

-1.586, p=0.113)、評量方式創新(t= -2.403, p=0.017),其中教學理念創新、教學 內容創新、評量方式創新三個層面,t 值均達顯著差異,且顯示偏遠地區教師在 知覺教師教學創新高於一般地區教師。

由以上資料顯示,不同學校地區教師在知覺教師教學創新有所差異,此研究 結果與石娟(2010)之研究結果相近。

捌、 不同學校歷史之教師知覺教師教學創新之差異分析

針對不同學校歷史之教師,在知覺教師教學創新整體與各構面的差異上,使用 單因子變異數分析來進行統計,結果如表 4-28、4-29 所示: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95

上、20 年(含)以下,而平均得分最低的是 21 年~35 年。

由表 4-29 統計結果得知,不同學校歷史之教師對於教師教學創新之教學理 念創新(F=1.750,p=0.156)、教學內容創新(F=1.973,p=0.117)、教學方法 創新(F=1.061,p=0.365)、及評量方式創新(F=0.606,p=0.611)均未達統計 顯著水準,顯示其知覺情形無顯著差異存在;經由 LSD 法進行事後比較得知以 下結論:

一、 在教學理念創新層面,其知覺情形為 36~50 年高於 21~35 年。

二、 在教學內容創新層面,其知覺情形為 36~50 年及 51 年(含)以上均高於 21~35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