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結果分析與討論

第二節 不同背景變項在校長科技領導之差異分析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73

第二節 不同背景變項在校長科技領導之差異分析

本節旨在探討不同背景變項(性別、年齡、服務年資、擔任職務、教育程度、

學校規模、學校地區)之教師,在知覺校長科技領導是否有差異。本研究針對不 同性別、教育程度與學校地區等背景變項,以獨立樣本平均數 t 檢定進行考驗;

而不同年齡、服務年資、職務、學校規模等變項,以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檢定,當 各組差異達顯著水準(p< .05)時,則進行 LSD 法事後比較,以回答待答問題二。

茲就分析結果說明如下:

壹、 不同性別之教師知覺校長科技領導之差異分析

針對不同性別之教師,在知覺校長科技領導整體與各構面的差異上,使用獨立 樣本 t 考驗來進行統計,結果如表 4-4 所示:

表 4-4

不同性別之教師知覺校長科技領導的 t 考驗分析摘要

整體 層面 男性 女性

(n =187) (n =351)

M SD M SD t 值 p

校長科技領導 3.720 0.773 3.538 0.734 2.691 0.007 人際關係與

溝通技巧 3.782 0.808 3.588 0.776 2.717 0.007 願景、計畫與

管理 3.624 0.870 3.506 0.837 1.534 0.126

科技與基本

設施支持 3.840 0.799 3.678 0.781 2.284 0.023 成員發展與

訓練 3.723 0.834 3.534 0.794 2.572 0.010

評鑑與研究 3.631 0.869 3.382 0.819 3.279 0.001

在校長科技領導整體方面,男性教師平均數為 3.72,標準差是 0.77;女性教 師平均數為 3.54,標準差是 0.73;其 t 值達顯著(t=2.691, p=0.007),顯示不同 性別之教師在知覺校長科技領導整體方面,有所差異。

校長科技領導各層面與教師性別之差異性分析如下:人際關係與溝通技巧

(t=2.717, p=0.007)、願景、計畫與管理(t=1.534, p=0.126)、科技與基本設施支 持(t=2.284, p=0.023)、成員發展與訓練(t=2.572, p=0.010)、評鑑與研究(t=3.279, p=0.001),其中人際關係與溝通技巧、科技與基本設施支持、成員發展與訓練及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75

表 4-6(續)

整體 變項 變異 來源 SS df MS F p 事後比較

科技與基本 設施支持

組間 1.932 3 0.644 1.030 0.379

組內 333.754 534 0.625 總和 335.686 537

成員發展與 訓練

組間 1.180 3 0.393 0.594 0.619

組內 353.900 534 0.663 總和 355.080 537

評鑑與研究 組間 1.792 3 0.597 0.836 0.474 組內 381.499 534 0.714

總和 383.291 537

校 長 科 技 領導

組間 2.067 3 0.689 1.218 0.302

組內 302.024 534 0.566

總和 304.091 537

註:A:30 歲(含)以下;B:31 歲~40 歲;C:41 歲~50 歲;D:51 歲(含)以上

在校長科技領導整體方面之各組人數、平均數與標準差結果,如表 4-5,其 資料顯示,年齡 51 歲(含)以上組平均得分最高,其次依序為 41 歲~50 歲、

30 歲(含)以下,而平均得分最低的是 31 歲~40 歲。

由表 4-6 統計結果得知,不同年齡之教師對於校長科技領導之人際關係與溝 通技巧(F=1.672,p=0.172)、願景、計畫與管理(F=1.460,p=0.224)、科技 與基本設施支持(F=1.030,p=0.379)、成員發展與訓練(F=0.594,p=0.619)

及評鑑與研究(F=0.836,p=0.474)均未達統計顯著水準,顯示其知覺情形無 顯著差異存在;經由 LSD 法進行事後比較得知,在人際關係與溝通技巧層面,年 齡 51 歲(含)以上高於 31 歲~40 歲。

由以上資料顯示,不同年齡教師在知覺校長科技領導沒有差異,此研究結 果與張盈霏(2006)、張明智(2009)、陳志強(2015)之研究結果相近。

參、不同學歷之教師知覺校長科技領導之差異分析

針對不同學歷之教師,在知覺校長科技領導整體與各構面的差異上,使用獨立 樣本 t 考驗來進行統計,結果如表 4-7 所示: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表 4-7

不同學歷之教師知覺校長科技領導的 t 考驗分析摘要

整體 層面 碩士或博士畢業 大學畢業

(n =281) (n =256)

M SD M SD t 值 p

校長科技領導 3.586 0.753 3.617 0.753 -0.474 0.636 人際關係與

溝通技巧 3.645 0.810 3.668 0.775 -0.335 0.738 願景、計畫與

管理 3.520 0.850 3.575 0.852 -0.744 0.457

科技與基本

設施支持 3.734 0.790 3.734 0.793 -0.006 0.995 成員發展與

訓練 3.575 0.805 3.626 0.823 -0.716 0.474

評鑑與研究 3.455 0.858 3.481 0.832 -0.355 0.723

在校長科技領導整體方面,碩士或博士畢業平均數為 3.59,標準差是 0.75;

大學畢業平均數為 3.62,標準差是 0.75;其 t 值未達顯著(t= -0.474, p=0.636),

顯示不同學歷之教師在知覺校長科技領導整體方面,沒有差異。

校長科技領導各層面與教師學歷之差異性分析如下:人際關係與溝通技巧

(t= -0.335, p=0.738)、願景、計畫與管理(t= -0.744, p=0.457)、科技與基本設施 支持(t= -0.006, p=0.995)、成員發展與訓練(t= -0.716, p=0.474)、評鑑與研究(t=

-0.355, p=0.723),此五層面 t 值均未達顯著差異,顯示不同學歷教師在知覺校長 與科技領導各層面上,沒有差異;意即教師的學歷並不會影響知覺校長科技領導 的程度。

由以上資料顯示,不同學歷教師在知覺校長科技領導沒有差異,此研究結果 與張盈霏(2006)、蔡瑞倫(2008)、張明智(2009)、沈玟婷(2015)、陳志強(2015)

之研究結果相近。

肆、 擔任不同職務之教師知覺校長科技領導之差異分析

針對擔任不同職務之教師,在知覺校長科技領導整體與各構面的差異上,使用 單因子變異數分析來進行統計,結果如表 4-8、4-9 所示: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在校長科技領導整體方面之各組人數、平均數與標準差結果,如表 4-8,其 資料顯示,教師兼主任組平均得分最高,其次依序為教師兼組長、教師兼導師,

而平均得分最低的是專任教師。

由表 4-9 統計結果得知,不同職務之教師對於校長科技領導之人際關係與溝 通技巧(F=4.095,p=0.007)、願景、計畫與管理(F=2.770,p=0.041)、科技 與基本設施支持(F=8.139,p=0.000)、成員發展與訓練(F=1.645,p=0.178)

及評鑑與研究(F=3.137,p=0.025)除了成員發展與訓練外,整體層面均達統 計顯著水準,顯示其知覺情形有顯著差異存在;經由 LSD 法進行事後比較得知 以下結論:

一、 在人際關係與溝通技巧層面,其知覺情形為教師兼主任高於專任教師,教 師兼導師也高於專任教師。

二、 在願景、計畫與管理層面,其知覺情形為教師兼主任高於教師兼導師,教 師兼主任也高於專任教師。

三、 在科技與基本設施支持層面,其知覺情形為教師兼主任高於教師兼組長、

教師兼導師及專任教師,教師兼組長及教師兼導師也高於專任教師。

四、 在成員發展與訓練、評鑑與研究二層面,其知覺情形為教師兼主任高於專 任教師。

五、 在整體層面,教師兼主任高於教師兼組長、教師兼導師及專任教師,教 師兼組長也高於專任教師。

綜合以上資料顯示,不同職務在知覺校長科技領導整體上有顯著差異,而且 各分層面均顯示教師兼行政職務其知覺性遠比教師兼導師及專任教師高,顯示在 行政職務上,教師較能直接明顯感受到校長在科技領導方面的努力與成果。

由以上資料顯示,不同職務教師在知覺校長科技領導有所差異,此研究結果 與蔡瑞倫(2008)、張明智(2009)、施宏杰(2010)、王文霖(2013)、江俊賢(2015)、 沈玟婷(2015)、陳志強(2015)之研究結果相近。

伍、 不同服務年資之教師知覺校長科技領導之差異分析

針對不同服務年資之教師,在知覺校長科技領導整體與各構面的差異上,使用 單因子變異數分析來進行統計,結果如表 4-10、4-11 所示: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於 25~48 班。

三、 在整體層面,其知覺情形為 13~24 班高於 25~48 班。

由以上資料顯示,不同學校規模教師在知覺校長科技領導有所差異,此研究 結果與蔡瑞倫(2008)、林彥宏(2009)、施宏杰(2010)、江俊賢(2015)、沈玟 婷(2015)、陳志強(2015)之研究結果相近。

柒、 不同學校地區之教師知覺校長科技領導之差異分析

針對不同學校地區之教師,在知覺校長科技領導整體與各構面的差異上,使用 獨立樣本 t 考驗來進行統計,結果如表 4-14 所示:

表 4-14

不同學校地區之教師知覺校長科技領導的 t 考驗分析摘要

整體 層面 一般地區 偏遠地區

(n =456) (n =80)

M SD M SD t 值 p

校長科技領導 3.580 0.744 3.707 0.798 -1.389 0.166 人際關係與

溝通技巧 3.627 0.777 3.809 0.866 -1.893 0.059 願景、計畫與

管理 3.521 0.848 3.684 0.862 -1.581 0.114

科技與基本

設施支持 3.710 0.792 3.856 0.774 -1.522 0.129 成員發展與

訓練 3.595 0.806 3.615 0.864 -0.199 0.842

評鑑與研究 3.448 0.835 3.571 0.900 -1.204 0.229

在校長科技領導整體方面,一般地區學校平均數為 3.58,標準差是 0.74;偏 遠地區學校平均數為 3.71,標準差是 0.80;其 t 值未達顯著(t= -1.389, p=0.166), 顯示不同學校地區之教師在知覺校長科技領導整體方面,沒有顯著差異。

校長科技領導各層面與不同學校地區之差異性分析如下:人際關係與溝通技 巧(t= -1.893, p=0.059)、願景、計畫與管理(t= -1.581, p=0.114)、科技與基本設 施支持(t= -1.522, p=0.129)、成員發展與訓練(t= -0.199, p=0.842)、評鑑與研究

(t= -1.204, p=0.229),此五層面 t 值均未達顯著差異,顯示不同學校地區教師在 知覺校長與科技領導各層面上,沒有差異;意即學校所處地區並不會影響該校教 師知覺校長科技領導的程度。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表 4-16(續)

整體 變項 變異 來源 SS df MS F p 事後比較

評鑑與研究 組間 6.787 3 2.262 3.209 0.023

D>B D>C 組內 376.504 534 0.705

總和 383.291 537

校 長 科 技 領導

組間 6.178 3 2.059 3.691 0.012

D>B D>C 組內 297.914 534 0.558

總和 304.091 537

註:A:20 年(含)以下;B:21 年~35 年;C:36 年~50 年;D:51 年(含)以上 在校長科技領導整體方面之各組人數、平均數與標準差結果,如表 4-15,

其資料顯示,學校歷史 51 年(含)以上組平均得分最高,其次依序為 20 年(含)

以下、21 年~35 年,而平均得分最低的是 36 年~50 年。

由表 4-16 統計結果得知,不同學校歷史之教師對於校長科技領導之人際關 係與溝通技巧(F=3.924,p=0.009)、願景、計畫與管理(F=2.907,p=0.034)、

科技與基本設施支持(F=3.237,p=0.022)、成員發展與訓練(F=3.048,p=0.028)

及評鑑與研究(F=3.209,p=0.023)均達統計顯著水準,顯示其知覺情形有顯 著差異存在;經由 LSD 法進行事後比較得知以下結論:

一、 在人際關係與溝通技巧、願景、計畫與管理二層面,其知覺情形為 51 年(含)

以上均高於 36~50 年。

二、 在科技與基本設施支持層面,其知覺情形為 51 年(含)以上高於 21~35 年及 36~50 年。

三、 在成員發展與訓練層面,其知覺情形為 20 年(含)以下及 51 年(含)以 上高於 36~50 年。

四、 在評鑑與研究及整體層面,其知覺情形為 51 年(含)以上高於 21~35 年 及 36~50 年。

由以上資料顯示,不同學校歷史教師在知覺校長科技領導有所差異,此研究 結果與林彥宏(2009)、張明智(2009)之研究結果相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