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不同背景變項大學生在各變項上之差異

第四章 研究結果

第一節 不同背景變項大學生在各變項上之差異

本節檢視不同背景變項(性別、年級、家中經濟狀況)之大學生在父母親 教養態度、自我意識、拒絕敏感度及社交焦慮等變項上是否有差異,以了解不同 背景下大學生之特性。接下來將以背景變項(性別、年級、感情狀況、家中經濟 狀況)為獨變項,並以父母親教養態度(父親關懷、父親保護、母親關懷、母親 保護)、自我意識(三因素)、拒絕敏感度(總分及五因素)與社交焦慮(總分 及二因素)為依變項,進行多變量變異數分析,依序考驗不同背景變項(性別、

年級、家中經濟狀況)大學生在各依變項上是否有差異。

一、不同性別大學生在各變項上的差異情形

本研究正式施測之樣本數共大學生833名,其中包含男性大學生263人,女 性大學生570人,以性別為獨變項,父母親教養態度(父親關懷、父親保護、母 親關懷、母親保護)、自我意識(三因素)、拒絕敏感度(拒絕敏感度總分及五 因素)及社交焦慮(總分及二因素)等為依變項,進行單因子多變量變異數分析,

62

比較男性與女性大學生在各變項上是否有差異。

經單因子多變量變異數分析,Wilks' Λ=.96(p<.05),表示性別有顯著 的影響力。進一步檢視性別對那些變項有顯著的影響,發現性別對「母親關懷」

及「對同儕提出生活需要」有顯著的影響(F(1,831)=4.90,p<.05;F(3,828)8.21,p<.01)。進行事後比較,結果男性大學生的「母親關懷」顯著低於女性 大學生(t=-1.05,p<.05);男性大學生的「對同儕提出生活需要」顯著低於女性 大學生(t=-1.004,p<.01。)。性別除了對「母親關懷」及「對同儕提出生活需 要」有顯著影響外,對其餘變項之影響皆未達顯著。不同性別大學生在各變項上 的差異情形可見下表。

表 4-1-1 不同性別大學生教養態度、自我意識、拒絕感度及社交焦慮之差異情形

男(n=263) 女(n=570)

F 事後比較 帄均數(標準差) 帄均數(標準差)

父親關懷 32.05(8.98) 32.70(8.25) 1.04 父親保護 6.69(4.42) 6.86(3.95) .30

母親關懷 30.00(6.55) 31.05(6.27) 4.90* 男<女 母親保護 8.87(4.88) 9.14(4.81) .58

外表意識 9.16(2.15) 9.37(2.09) 1.84 公眾自我意之一般印象 8.98(2.27) 9.14(2.08) .96 內在狀態覺知 22.17(3.32) 21.85(3.68) 1.48 對異性提出關係性需要 12.99(6.43) 13.51(5.80) 1.36

對同儕提出生活性需要 9.41(4.90) 10.41(4.60) 8.21** 男<女 於團體內提出要求 9.91(5.45) 10.36(4.90) 1.45

對晚輩提出個人性需要 5.94(4.28) 6.26(3.44) 1.29 對陌生人提出要求 9.62(6.12) 9.67(6.48) .01 拒絕敏感度總分 9.91(4.58) 10.43(3.92) 2.81 害怕遭批評及出糗 15.36(8.85) 15.88(8.06) .71 害怕成為注意焦點 8.24(5.66) 8.41(5.31) .17 社交焦慮總分 23.60(13.85) 24.29(12.56) .50 註:**p<.01

63

二、不同年級大學生在各變項上的差異情形

接下來以年級為獨變項,考驗不同年級大學生在各變項上是否有差異。多 變量變異數分析顯示年級有顯著的影響力,Wilks' Λ=.92(p<.05)。

檢視年級對那些變項有顯著的影響,發現年級對「對陌生人提出要求」、

「害怕遭批評及出糗」、「害怕成為注意焦點」及「社交焦慮總分」有顯著的影 響(F(3,822)=4.35,p<.05;F(3,822)=4.45,p<.01;F(3,822)=3.79,p<.05;

F

(3,822)=4.21,p<.01;),但對其餘變相則無顯著影響。進一步進行事後比較,

以了解不同年級大學生間的差異情形。

在「對陌生人提出要求」的部分,事後比較發現大一學生的「對陌生人提 出要求」顯著低於大三學生(t=-1.13,p<.05),大一學生的「對陌生人提出要 求」顯著低於大四學生(t=-2.53,p<.01),大二學生的「對陌生人提出要求」

顯著低於大四學生(t=-2.13,p<.01)。

在「害怕遭批評及出糗」上,大一學生的「害怕遭批評及出糗」顯著低於 大三學生(t=-1.83,p<.05);大一學生的「害怕遭批評及出糗」顯著低於大四學 生(t=-2.99,p<.01);大二學生的「害怕遭批評及出糗」顯著低於大四學生(t=

-2.65,p<.01)。

在「害怕成為注意焦點」上,大一學生的「害怕成為注意焦點」顯著低於 大二學生(t=-1.07,p<.05);大一學生「害怕成為注意焦點」顯著低於大三學生 (t=-1.49,p<.01);大一學生「害怕成為注意焦點」顯著低於大四學生(t=-1.46,

p<.01)。大一學生在各年級的大學生中有最低的「害怕成為注意焦點」。

在「社交焦慮總分」上,大一學生的「社交焦慮總分」顯著低於大三學生(t

=-3.33,p p<.01);大一學生的「社交焦慮總分」顯著低於大四學生(t=-.48,p

<.01);大二學生的「社交焦慮總分」顯著低於大四學生(t=-2.05,p<.05)。各 年級大學生在各變項上的差異情形可見下表。

64 析顯示家中經濟狀況有顯著的影響力,Wilks' Λ=.931(p=.002)。檢視家中 經濟狀況對哪些依變項有顯著的影響,發現家中經濟狀況對「父親關懷」、「父 親保護」、「母親關懷」、「母親保護」、「外表意識」、「一般印象」及「內 在狀態覺知」有顯著的影響(F(2,763)=11.97,p<.001;F(2,763)=3.60,p<.05;

F

(2,763)=8.43,p<.001;F(2,763)=4.39,p<.05;F(2,763)=8.12,p<.001;F

65

(2,763)=3.99,p<.05;F(2,763)=6.80,p<.01)。對其餘變相的影響則未顯著。

進一步檢視事後比較的結果,以了解家中經濟狀況對各變項的影響。發現 在「父親關懷」上,組一大學生的「父親關懷」顯著低於組二的大學生(t=-2.52,

p<.05);組一大學生的「父親關懷」顯著低於組三的大學生(t=-4.46,p<.001)。

家中經濟狀況為組一(家中月收入為40,000以下)的大學生有最低的「父親關 懷」。在「父親保護」上,組一大學生的「父親保護」顯著高於組三的大學生(t

=1.25,p<.05)。

在「母親關懷」上,組一大學生的「母親關懷」顯著低於組二的大學生(t

=-1.56,p<.01);組一大學生的「母親關懷」顯著低於組三的大學生(t=-2.86,

p<.001)。家中經濟狀況為組一(家中月收入為40,000以下)的大學生有最低的「母

親關懷」。在「母親保護」上,組一大學生的「母親保護」顯著高於組三的大學 生(t=1.65,p<.01);組二大學生的「母親保護」顯著高於組三的大學生(t=1.13,

p<.05)。組三(家中月收入為101,000以上)的大學生,有最低的「母親保護」。

在「外表意識」上,組一大學生的「外表意識」顯著低於組二的大學生(t

=-.35,p<.05);組一大學生的「外表意識」顯著低於組三的大學生(t=-.98,p

<.001) ;組二大學生的「外表意識」顯著低於組三的大學生(t=-.62,p<.01)。

家中經濟狀況為組三(家中月收入為101,000以上)的大學生有最高的「外表意 識」。

在「一般印象」上,組一大學生的「一般印象」顯著低於組三的大學生(t

=-.67,p<.01)。在「內在狀態覺知」上,組一大學生的「內在狀態覺知」顯著 低於組三的大學生(t=-1.51,p<.001);組二大學生的「內在狀態覺知」顯著低 於組三的大學生(t=-1.07,p<.01)。家中經濟狀況為組三(家中月收入為101,000 以上)的大學生有最高的「內在狀態覺知」。各家中經濟狀況組別大學生在各變 項上的差異情形可見下表。

66 註 1:*p<.05, **p<.01, ***p<.001

註 2:家中經濟狀況組別為:組一(家中月收入<40,000)、組二(家中月收入為 41,000~100,000)及組 三(家中月收入>10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