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父母親教養態度與社交焦慮

Parker等人(1979)提出PBI,並以關懷(care)及過度保護(overprotection)。

在關懷(care)兩向度測量父親與母親的教養態度。關懷(care)向度越高,代 表父母對孩子是溫暖、充滿情感、親密的,反之此向度越低,則代表父母對孩子 是冷漠、拒絕的。在過度保護(overprotection)向度上,越高代表父母越過度保 護、控制、過度涉入;反之此向度越低,則表示允許或鼓勵自主與獨立。Parker

(1979)更以此兩向度區分出四種教養態度類型。以下將簡介教養態度的理論、

相關的研究,及父母親教養態度與社交焦慮的關係。

一、相關理論

綜觀相關親子關係與教養的研究及理論,多著重在個體內在受到教養的影 響及其行為或發展結果間的關連。目前尚未有一完整的教養理論,有系統的探討 父母教養行為如何影響孩童。相關研究在論述教養態度的理論時多以如心理分析 理論、Adler的社會取向理論、Piaget的認知發展理論、Carl Rogers的存在現象取

17

向以及行為的增強制約觀點來加以探討。但前述理論多著墨在個體本身所受到來 自父母教養態度的影響,以及相關的發展情形,為間接的討論父母的教養的效 果,但仍缺乏對父母的何教養會導致孩童何種情形直接加以統整並探討的理論。

Parker等人(1979)便詴圖建立父母教養與孩童受到之影響之間的連結,而 採 用 Bowlby( 1979 ) 的 理 論 觀 點 為 基 礎 , 而 發 展 出 PBI ( Parental Bonding Instrument),即為中文版雙親教養態度量表的前身。依附理論主要探討若個體 的需求未被照顧者滿足對個體造成的影響,且透過個體所建立之內在運作模式的 運作,使得早期和照顧者的關係模式延續至日後;但是理論主要從個體本身來探 討,並未直接以教養者的角度來探討何種教養行為,會對個體造成何種影響。

Parker(1979)發展此量表的目的即詴圖以依附理論為基礎,而從照顧者方的角 度探討對個體具重要性的兩教養向度(關懷與過度保護),及對個體日後發展的 影響,除此之外,因關懷與過度保護間有負相關存在,兩向度間可能會彼此影響,

故除了使用此兩向度進行研究外,亦可以關懷與過度保護區各分出高低分組,配 對形成四種教養態度類型(理想連結、情感性束縛、缺乏情感性控制、缺乏或微 弱聯結)進行研究,較能完整的呈現父母教養態度對個體的影響。

Bowlby依附理論

依附理論最早由Bowlby(1969,1973,1979,1980)所提出,認為當人們自身 的需求無法被滿足時所產生的匱乏感受,會驅使人們產生某些行為表現,以令自 己能夠滿足其需求。而人類天生即具有與他人產生連結的需求,嬰兒會受到先天 的需求以及傾向驅使,而與照顧者之間逐漸形成一種特殊的依附連結,此與主要 照顧者之間的依附連結,是個體一生中最早經驗到的人際關係。個人會內化與照 顧者間的依附經驗,形成內在運作模式(internal working models),此為個人所 形成的內在心理表徵,其中包含了自我表徵(個人對自己的看法),和他人表徵(個 人對他人的看法)。個體會依此表徵的內容來思考、預期及詮釋經驗,而引發情

18

緒與行為反應。個體在成長的過程中,若主要照顧者能給予一致性的回應,提供 情感上支持,個體將會認為自己是會受到喜愛、有價值的,也會覺得他人是值得 被愛及信任的;反之,若主要照顧者對於帅兒的反應總是以拒絕、或是忽略、無 反應的態度來加以回應,那麼嬰孩將會認為自己是不可愛、沒有價值的,也可能 認為他人是不可信任、拒絕的,將來陎對社交情境,便會對自己是否為被他人所 接受而感到焦慮,更甚者會認為他人將會如過去所經驗到,拒絕或批判自己。這 些早期建立貣來的,對自我與他人的觀感,將會延續至成年以後及家庭以外的人 際關係,意即個人會以建立自早期家庭經驗,對自我與他人的觀感,來看待當前 的自己與他人。

Bowlby (1969,1973,1979,1980)指出父母親,或主要照顧者的角色、功能 首先在於提供安全的基地,令孩童感到安全、被接納,其次為鼓勵孩童從此安全 基地去探索其他的外在世界。Bowlby(1969, 1973, 1979, 1980)認為照顧者必需 回應孩童對愛與關懷的渴望,以及尊重孩童探索外在、逐漸擴展與同儕及其他成 人之人際關係的渴望。若父母不僅未能回應孩童這兩方陎的需求,甚至是輕蔑、

貶低、拒絕的;不僅不鼓勵獨立,甚至反過來抑制孩童,迫使孩童持續的依附父 母,當父母以如此的教養態度養育孩童時,則可能令孩童發展出各種困擾,甚至 產生心理致病。Bowlby認為,當父母採此”致病式”的教養態度時,最重大的結果 便是導致兒童產生「焦慮性依附」,孩童變的焦慮、過度依賴與不安全,且導致 兒童在處於壓力狀況下時,可能會產生精神官能症的症狀(neurotic symptoms)。

二、相關研究

(一)父母親教養態度與個人的身心適應

家庭與個人的身心發展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特別是父母對孩子的教養方 式,與孩子的互動經驗等,是影響孩子未來的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Bowlby

(1979)亦指出早期親子間的互動與雙親的教養態度,影響個體發展出看待自我

19

與他人的觀感,及因應各種情境的方式,並將一直持續至成年以後。Parker(1984)

研究教養態度與精神疾病的關係時,便發現母親的「關懷」與孩童的情境及特質 憂鬱有顯著的負相關聯;母親的「保護」則與憂鬱情形有顯著的負相關。知覺母 親為低關懷、高保護的孩童有較高的憂鬱情形。此外,Parker(1983)的研究即發 現,父母的缺乏情感性控制(affectionless control)教養態度為精神官能症(如 焦慮症、憂鬱症)的前置因子。Parker(1989)對慮病症患者進行研究,發現患 者傾向將其父母回報為高關懷與高保護的情感性束縛型(affectionate constraint)

教養。Parker(1988)對精神分裂症患者進行研究,但結果未能呈現患者與一般 人在經驗到的教養態度上有所不同,教養態度亦無法預測精神分裂症狀的復發。

Parker(1993)對非臨床患者的大學生進行研究,探討雙親教養態度與強迫 症狀間的關聯,發現父親及母親的「過度保護」向度與所有的強迫症狀項度有顯 著的正相關,但「關懷」因素則與強迫症狀無顯著關係。並認為,父母的教養態 度與個體的精神官能症(如焦慮症、憂鬱症)間的關聯較明確,但與精神疾病(如 精神分裂症、躁鬱症)則不明顯,並指父母的教養態度更可能是患者的精神疾病 所導致的反應,而非其精神疾病的前置因子。因此,Parker(1993)於其研究中 指出,認為雙親的教養態度與不同的心理病理現象間的關聯有特定性,特定類型 的教養態度與特定的心理疾病有關。被認為不良的教養態度類型,即缺乏情感性 控制(affectionless control)型的教養,並非為所有心理疾病病理的前置因素。

其他研究結果也顯示,教養態度中低強度的「關懷(care)」以及高強度的

「過度保護(overprotection)」)和青少年自殺傾向及憂鬱症狀呈現正相關,代 表雙親之缺乏關懷,且過度保護時會造成青少年心理健康之降低(Biggam et al, 1998; Martin et al, 1994)。Canetti等人(1997)在其研究中利用PBI所製作的自評問 卷,測量青少年主觀察覺的父母親教養行為,並探討父母親教養行為之差異,如 何對於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產生影響。發現當父母親採取較高程度的情感支持,與 較低程度的過度保護的教養類型時,子女的心理健康較佳;反之,若是父母親對

20

於青少年採取高強度管教控制,而缺乏情感支持的教養類型時,其子女產生心理 健康問題以及焦慮的比例最高。

徐崇倫(2000)的研究發現,父母的支持與關愛,對於青少年的心理健康 有穩定的正向效果,且父母的支持與關愛,與父母的管教控制有交互作用,父母 管教控制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的影響,會因不同程度的父母關愛支持的影響有所 差異,父母的支持與關愛,能夠將低其管教與控制對青少年造成的負陎影響。鄭 慧萍(2002)以關懷(care)與保護(overprotection)兩向度,以及情感性束縛 型(affectionate constraint)、缺乏情感性控制型(affectionless control)、理想聯 結型(optimal bonding)及缺乏或微弱聯結型(absent or weak bonding)等四種 教養態度類型進行研究,探究不同類型教養態度與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關係,發現 各種教養態度中,父母為理想聯結型(optimal bonding)者,青少年的心理健康 情形較好,父母為缺乏情感性控制型(affectionless control)者,青少年心理健 康情形較差,青少年的憂鬱情形也較高。

Muris(2006)探討早期不適應基模與家庭教養、性格因素和心理病理症狀的 關連性,針對12-15歲的一般青少年進行研究,結果發現經歷負向的教養方式(如 拒絕、控制、缺乏溫暖等)與不適應基模有顯著的關聯,拒絕和控制的教養方式 最能顯著預測不適應基模的產生,且不適應基模與不同的心理疾患,如憂鬱、焦 慮、飲食問題與物質濫用有關。

其他許多探討家庭關係的文獻,都發現來自父母的溫暖及支持,與青少年 的自尊與利社會行為有正相關,父母的溫暖與支持越高,青少年的攻擊行為、焦 慮和憂鬱的程度則較低(Armsden & Greenberg, 1987; Barnes & Olson, 1985;

Laible et al., 2000)。父母親溫暖關愛及情感支持,有助於青少年心理健康之正 陎發展;而若是僅有低度的情感支持,容易造成青少年憂鬱症狀的產生(Hill, 2001;

Xia, 2001; Windle & Miller-Tutzauer, 1992)。Rohner等人(2005)在整理了近幾十 年的文獻之後發現,即使是在不同的文化脈絡之下,父母親的關懷溫暖、情感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