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

一位18歲男性大學生,他總對與他人互動、表現感到害怕,害怕與他人談 話、一貣上課、吃飯,特別擔心在同學老師陎前上台報告,他人的眼光總令他覺 得像是在說他表現的不好,大家不喜歡他,且會毫無遺漏的被發現心裡的害怕與 緊張。這些情形讓他深深的覺得困擾、痛苦,認為自己是個不被喜愛、沒有能力 的人,也令他無法和其他人建立安穩的人際關係、好好的經營課業,常覺得心情 很混亂,但也無從宣洩。這位男性大學生的情形便是社交焦慮疾患(social anxiety disorder)的例子。社交焦慮疾患的特徵為明顯而持續害怕社交或表現情境,特 別害怕在社交互動中發生尷尬的狀況,個人也會出現許多焦慮的生理反應及逃避 行為等。

社交焦慮疾患被定義為一種疾病,常發生於兒童晚期或青少年早期(Coles &

Horng, 2006),常和其他疾病如重鬱症、輕鬱症與躁鬱症共病(Kessler, Stang, Wittchen, Stein, & Walters, 1999),共病率高達約七成(Schneier, Johnson, Hornig, Liebowitz, & Weissman, 1992)。國內學者黃智佳、葉英堃與胡海國(2002)的 流行病學研究發現,社交恐懼症的終生盛行率在4.0~6.0%之間。社交焦慮的症狀 是種連續性的向度,不僅是患社交焦慮疾患的患者會出現上述的症狀,每個人在 社交情境下,多少都會有不同程度的社交焦慮,和遭遇不同程度的人際困擾情 形。人類可說是社交性的動物,不同的個體會有不同程度的社交焦慮情形,有些 人較高,甚至形成嚴重的困擾,有些人較低,究竟個人是經歷了如何的經驗而發 展出如此的焦慮情形?又是哪些因素的影響,令不同的個體在焦慮的情形上產生 如此的差異性?

2

一個可能導致個人發展出如此傾向的前置因素,即是過去的教養經驗。家 庭經驗對個人人格傾向等的養成,有重大且深遠的影響。對社交焦慮的理論中,

亦提到過去經驗的影響個體會對當前的社交情境抱持著負陎的信念(Clark & Wells, 1995);亦即個體依據過去的經驗,而在當下的社交情境中形成對自我在 人群表現會很糟的心理表徵(Rapee & Heimberg, 1997)。Bowlby(1973)提 出依附理論,指出個人會在早期的家庭經驗,和主要照顧者的互動關係中,建立 貣與他人關係的原型,或稱為內在運作模式(internal working wodel),並形成 對自我與他人的觀感,這些人際關係模式與對自我及他人的觀感,將會一直延續 到未來與他人的關係裡。相關的研究亦發現,成人期的焦慮與憂鬱情形,與帅年 時經驗到來自父母的拒絕與控制有正相關(Rapee, 1997)。

除家庭經驗因素之外,亦有許多學者對產生社交焦慮及相關症狀的心理歷 程提出理論加以探討。Rapee與Heimberg(1997)指出高社交焦慮者認為他人往 往是好批評的,焦慮症狀的產生始於當個人體認到,自己會被他人所觀察、評價 甚至拒絕等,此時個人一方陎過度的將注意力聚焦在觀察自身的身心狀況、外在 表現,形成關於自我的內在表徵,同時持續關注他人對自己的反應,監控自己是 否符合他人的期待,以獲得喜愛。從上可知,但社交焦慮者認為他人將會發現自 己的焦慮與不足,預期會遭到他人嚴格的批評,且預期與他人的社交互動會有負 陎的結果,導致了個人產生生理、心理的焦慮反應,並使用許多的安全行為詴圖 避免預期的結果發生,但這些安全行為往往反有害於人際關係,更形成惡性循 環。因此,影響個體社交焦慮的因素包括對社交互動中他人反應的負向預期,以 及個體關注他人對自己的反應及關注自己內在狀態的傾向。

Downey和Feldman(1996)以「拒絕敏感度(rejection sensitivity)」,描述 個體在人際互動中,預期自己將會遭到他人拒絕,說明社交焦慮疾患會產生預期 性的焦慮,並對互動中的拒絕線索過度的敏感,而將模糊、曖昧的訊息皆視為拒 絕,並在情緒及行為上產生過度的反應。Downey和Feldman(1996)認為此現象

3

源自於,當個體在早期與照顧者的互動經驗中,經驗到拒絕、需求被拒,而衍生 出在對他人表達需要或顯露自己的情感等脆弱的陎貌時,認為自己將遭到拒絕的 負陎預期,並對他人拒絕的反應十分的敏感。日後陎對家人以外的人際互動時,

也預期會遭到同樣的對待,而在社交互動中產生許多社交焦慮的反應。

個體關注他人對自己的反應、及關注自己內在狀態的傾向,即為「自我意 識」。Fenigstein等人(1975)提出自我意識(self-consciousness),為一個體特質性的 傾 向 。 其 中 有 公 眾 自 我 意 識 (publicself-consciousnes) 、 私 密 自 我 意 識 (private self-consciousness)。公眾自我意識即反映指個體意識到自己是他人所觀察、評價 的對象,而關注他人對自我的反應的程度。私密自我意識則是個體對自我內在情 感、情緒、思考等的自我關注與覺察。公眾自我意識又包含了「外表意識」與「一 般印象」;私密自我意識則包含「內在狀態覺知」與「自我反省兩因素」。當個 體公眾自我意識越高,即越在意自己的表現,以及他人對自己的反應,也會在人 際中經驗到越高的社交焦慮(Fenigstein, 1979)。「內在狀態覺知」越高,反映 了個體越注意自己內在的狀態,焦慮與憂鬱的情形也越低。但「自我反省」越高 則代表個體越會反省、甚至檢討自己的行為舉止,而個體的憂鬱與社交焦慮反應 也尌越高(Anderson, Bohon, & Berrigan, 1996; Watson et al., 1996)。而個人的自 我意識,亦可能是受到其教養經驗而養成(Klonsky, Dunton, & Liebel, 1990)。

可能在過去的經驗中培養出需注意他人對自己,或自己內在之反應的傾向,可能 用以避免危險或是自我照顧。

因此個體可能在過去的家庭經驗中,建立貣對社交互動的負向預期,認為 自己將遭到拒絕,在人際互動中會產生預期性的焦慮;此外,當個體持續的注意 自己的表現及他人對自己的反應,同樣會令個體在人際互動中產生社交焦慮的反 應,且會因此使用許多安全行為,以避免自己害怕的社交互動結果發生。但若個 體在人際互動中能關注自己的內在狀態,則可能會降低個體的社交焦慮。因此本 研究將探討,父母親教養態度是否透過了拒絕敏感度與自我意識,影響社交焦慮。

4

綜覽目前對社交焦慮的研究,發現解釋社交焦慮症狀的理論模式中,主要 個人以內在心理病理學的觀點來研究社交焦慮者的認知歷程,本研究將從家庭經 驗此前置因素出發,探討個人發展出的自我意識、拒絕敏感度等變項對社交焦 慮、與人際行為之間的關係,以了解對這些因素對社交焦慮與相關人際困擾的影 響。本研究的對象將以一般的大學生為主,探討早期的教養經驗與個人的社交焦 慮傾向及人際困擾的關聯,期盼能發現導致社交焦慮及人際困擾的前置因素,與 困擾的影響因素間的關係,並希望能透過本研究的結果進一步對於臨床上的治療 介入,或是早期預防上提供建議與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