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父母親教養態度、自我意識、拒絕敏感度與社交焦慮之相關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父母親教養態度、自我意識、拒絕敏感度與社交焦慮之相關研究"

Copied!
171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 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陳秀蓉 博士. 父母親教養態度、自我意識、拒絕敏感 度與社交焦慮之相關研究. 研究生:鄭孙喬 撰. 中華民國一百零三年一月.

(2) 誌謝辭 考上師大心輔所時的光景彷彿僅是不久之前的事,但不知不覺的,在師大 也已渡過了四年多的時間了,這段時間裡也體驗了許多不同的事物。我覺得自己 很幸運,總會遇到給予我機會、幫助,與指引我向前的貴人。 感謝陳秀蓉老師給予我許多的照顧和指導,無論是在擔任老師的助理或是 做為老師指導論文的學生時,總可以從和老師的互動中學習到許多的專業知識與 週嚴且細緻的思考方式,以及嚴謹認真陎對工作的態度。回想自己撰寫論文的過 程,往往都是靠老師的提點,才能發現自己的盲點,及拓展對研究理念及理論概 念的思考及理解;也引領我一點一點的構築貣論文的架構與內容。這個過程老師 也投入了很多時間與精神,真的是很感謝老師。也要感謝林家興老師與修慧蘭老 師願意撥時間擔任我的口詴委員,兩位老師們的回饋也讓我有很多的思考與收 穫。 在論文完成的現在,最懷念的事情之一便是和琇雅、仁斌、乃連一貣團體 meeting的經驗,也是因為有幾位伙伴一貣陎對論文,討論碰到的困難與互相支 持,特別是仁斌和琇雅,還在我無法抽身的時候代我去大學施測。有了這群一同 寫論文的夥伴,讓我比較有力量陎對這段寫論文的日子。感謝筱婷老師、禎慧、 馨婷、依玲與靖雅幫我施測、尋找可協助的人,在我需要的時候真的幫了很大的 忙,若沒有了他們,也許我也無法順利的如期完成論文。還有花時間協助我處理 結構方程模式的騰達,特地請假來聽我口詴的益欣。感謝我的家人讓我沒有後顧 之憂,能夠專心的投入完成論文與學業,也要感謝我的女友常常為我打氣,聽我 舒發心理的壓力與擔憂。一路上得到很多人的支持,要感謝的人很多,三言兩語 無法說清我得到的幫助和感激。畢業了尌要展開新階段的人生,期許自己以後能 夠成為有效能的助人者,也讓週遭的他人能過的更好。. i.

(3) ii.

(4) 摘要 目的:社交焦慮為一普遍的現象,每個人皆可能會在人際互動中經驗到不同程度 的社交焦慮,並因此而影響個人的人際關係與身心健康,嚴重者更可能罹患社交 焦慮疾患(social anxiety disorder)。個人如何發展出社交焦慮,從相關文 獻可發現,早前父母之關愛與保護可能影響個體日後的社交焦慮,且過往研究亦 指出個體的自我意識及人際間的拒絕敏感度,亦與個體的社交焦慮有關。因此本 研究有三項目的:(一)探討父母親教養態度、自我意識、拒絕敏感度與社交焦 慮之間的關係。(二)了解不同的父母親教養態度類型對個人自我意識、拒絕敏 感度與社交焦慮之差異。(三)了解自我意識與拒絕敏感度是否中介父母親教養 態度與社交焦慮間的關係。 方法:本研究對象為大學各年級學生共833名,以方便取樣進行抽樣。使用自陳 式問卷收集資料,分別是:雙親教養態度量表、自我意識量表、拒絕敏感度量表, 以及社交畏懼症評量表。後續並以Pearson積差相關、多變量變異數分析 (MANOVA)、共變數分析(ANCOVA)與結構方程模式(SEM)進行統計考驗。 結果:針對研究目的一發現:父親與母親的「關懷」分別與「外表意識」、「內 在狀態覺知」皆有顯著正相關;父親的「保護」與「內在狀態覺知」有顯著負相 關。母親的「保護」則分別與「外表意識」及「內在狀態覺知」有顯著負相關, 並與「一般印象」有顯著正相關。父親與母親的「關懷」分別與所有的拒絕敏感 度及社交焦慮向度有顯著負相關;父親與母親的「保護」則分別與所有的拒絕敏 感度及社交焦慮向度有顯著正相關。相關結果大部分符合預期。 針對研究目的二發現,不同父親教養類型之大學生,分別在自我意識、拒 絕敏感度及社交焦慮的各項度上有顯著差異。不同母親教養類型大學生分別在自 我意識與社交焦慮之各向度上皆有顯著差異,拒絕敏感度部份,不同母親教養類 型大學生僅在「對晚輩題出個人需要」上有顯著差異。 針對研究目的三則發現:「一般印象」、「外表意識」與「拒絕敏感度」 iii.

(5) 皆具完全中介效果,分別中介父母親教養態度之向度至與二類社交焦慮間的關 係。研究並找到三者間的結構模式,結果大致符合預期。 討論:結果呈現不同的父親或母親之教養類型會影響大學生的自我意識、拒絕敏 感度及社交焦慮;而父母親教養態度中的不同向度,各會透過自我意識與拒絕敏 感度影響大學生的社交焦慮。由此研究結果,討論對臨床實務與早期預防之建 議,並說明研究限制與未來可行的研究方向。 關鍵字:教養態度、自我意識、拒絕敏感度、社交焦慮. iv.

(6) The relationship among parents’ rearing attitudes, selfconsciousness, rejection sensitivity, and social anxiety of college students Yu-Chiao Cheng Abstract Motive and Purpose:Social anxiety was a common experience. Not only the patient who had been diagnosed with social anxiety disorder but every person may experienced social anxiety during interpersonal interaction to the varying degree, and therefore affected the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and the physical and psychological integrity. Theories and literatures indicated that parents’ care and overprotection may affect their children’s future social anxiety. Also, individual’s self- consciousness, and rejection sensitivity may all possibly related to individual’s social anxiety. There are three research purposes:(1)To understand the correlation among parent’s rearing attitudes, self-consciousness, rejection sensitivity, and social anxiety. ( 2 ) To understand the influences of different parental rearing styles toward selfconsciousness, rejection sensitivity, and social anxiety.(3)To understand whether self-consciousness and rejection sensitivity medi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arent’s rearing attitude and social anxiety. Method:The subjects are 833 college students in various grades , carries on sampling by convenience sampling. The following 4 Self-report questionnaires are used to collect data, including 1.Chinese version of Parental Bonding Instrument, 2.Chinese version of Self-Consciousness Scale, 3.Chinese version of Rejection Sensitivity Questionnaire, and 4. Chinese version of Social Phobia Inventory. Pearson correlation, multi-variate analysis of variance, analysis of covariance,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 v.

(7) are applied to analyze the data. Results:for purpose(1), both paternal and maternal 「care」has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appearance consciousness」and 「internal state awareness」. Paternal 「 overprotection 」 has significant negative correlation with 「 internal state awareness」。Maternal 「overprotection」is positively correlates to both 「appearance consciousness」and 「internal state awareness」. Both paternal and maternal 「care」 has significant negative correlation with all rejection sensitivity and social anxiety domains, and both paternal and maternal 「overprotection」 has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all rejection sensitivity and social anxiety domains. For purpose(2), college students of different paternal rearing styles hav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on all self-consciousness, rejection sensitivity, and social anxiety domains. college students of different maternal rearing style hav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on all self-consciousness and social anxiety domains, and on 「propose personal needs to the younger generation」rejection sensitivity. For purpose(3), 「general impression」,「appearance consciousness」, and 「rejection sensitivity」all possesses complete mediation effect, each seperately mediat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arents’ rearing attitudes and two social anxiety domains. And research also found the structural model among those variables. Discussion : this study confirms that paternal/maternal rearing styles affects self-consciousness, rejection sensitivity, and social anxiety of college students, and the different domains of paternal/maternal rearing attitudes sepaerately affects the social anxiety of college students via their self-consciousness and rejection sensitivity. Study implications, limitations, and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s are also addressed.. Keywords:rearing attitudes, self- consciousness, rejection sensitivity, social anxiety vi.

(8) 目次 誌謝辭…………………………………………………………………………...……….i 中文摘要……………………………………………………………………………......iii 英文摘要…………………………………………………………………………….…..v 目次………………………………………………………...…………………...……...vii 表次……………………………………………………………………………………...ix 圖次………………………………………………………………………………..……xi.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4. 第三節. 名詞界定………………….……………………………………………..5. 第二章 文獻探討……………………………………………………………..……...11 第一節. 社交焦慮…….…………………………………………………………11. 第二節. 父母親教養態度與社交焦慮…………………………………….……16. 第三節. 自我意識與社交焦慮……………………………………….…………25. 第四節. 拒絕敏感度與社交焦慮……………………………………….………32. 第五節. 父母親教養態度、自我意識、拒絕敏感度與社交焦慮的關係……….36. 第三章 研究方法…………………………………………………………………….41 第一節. 研究對象………………………………….……………………………41. 第二節. 研究架構與研究假設…………...…………….……………………….45. 第三節. 研究工具…………………………………….…………………………48. 第五節. 資料處理……………………………………………………………….60. 第四章 研究結果…………………………………………………………………….61 第一節. 不同背景變項大學生在各變項上之差異……………………….……61 vii.

(9) 第二節. 父母親教養態度、自我意識、拒絕敏感度與社交焦慮之相關…….…66. 第三節. 不同父母親教養態度類型大學生在各變項的差異情形………….…73. 第四節. 父母親教養態度、自我意識、拒絕敏感度與社交焦慮的關係…….....84. 第五章 討論與建議………………………………………………..……………….103 第一節. 不同性別、年級及經濟狀況大學生在各變項上具有差異…………103. 第二節. 父母親教養態度、自我意識、拒絕敏感度與社交焦慮之關聯……...104. 第三節. 四類父母親教養態度類型對各變項之影響…………..………….…108. 第四節. 自我意識、拒絕敏感度在父母親教養態度與社交焦慮間之中介效 果討論……………….......……….…………………………………...113. 第五節. 建議、限制與未來研究方向…………………...……………………..122. 參考文獻……………………………………………………………………………...126 中文部份………………………………………….……………………………..126 英文部份…………………………………………….…………………………..130 附錄…………………………………………………………………………………...141 附錄一. 雙親教養態度量表使用授權…………………………….…….…….141. 附錄二. 自我意識量表使用授權………………………………….…….…….142. 附錄三. 拒絕敏感度量表使用授權……………………………….…….…….143. 附錄四. 社交畏懼症評量表使用授權…………………………….…….…….144. 附錄五. 雙親教養態度量表項目分析值………………………….…….…….145. 附錄六. 拒絕敏感度量表項目分析值…………………………….…….…….147. 附錄七. 自我意識量表項目分析值….…..…………………………..….…….149. 附錄八. 社交畏懼症評量表項目分析值…………………………….….…….150. 附錄九. 研究問卷…………………………………………………….….…….151. viii.

(10) 表次 表 3-1-1. 抽樣學校學院人數表......................................................................................41. 表 3-1-2. 抽樣學院人數表..............................................................................................42. 表 3-1-3. 樣本背景特性摘要表......................................................................................43. 表 3-4-1. 父親教養態度分量表因素分析結果………………………………………..50. 表 3-4-2. 母親教養態度分量表因素分析結果………………….………………….…50. 表 3-4-3. 拒絕敏感度量表因素分析結果……………………….…………………….54. 表 3-4-4. 自我意識量表因素分析結果…………………………..……………………56. 表 3-4-5. 社交畏懼症評量表因素分析結果……………………...…………………...58. 表 4-1-1. 不同性別大學生教養態度、自我意識、拒絕感度及社交焦慮之差異情形..62. 表 4-1-2. 不同年級大學生之教養態度、自我意識、拒絕感度及社交焦慮差異情形..64. 表 4-1-3. 不同經濟狀況大學生教養態度、自我意識、拒絕感度及社交焦慮之差. 表 4-1-3. 異情形…..…………………….….……………………….………………….66. 表 4-2-1. 父母親教養態度、自我意識、拒絕敏感度與社交焦慮之相關矩陣......……72. 表 4-3-1. 父母親教養態度描述統計值………...………………………………...……73. 表 4-3-2. 父母親教養態度分組表…..…….……………………………………...……74. 表 4-3-3. 各父母親教養態度類型人數…………………………………………..……74. 表 4-3-4. 父親教養態度類型與自我意識共變數分析結果……………………..……75. 表 4-3-5. 母親教養態度類型與自我意識共變數分析結果……………………..……76. 表 4-3-6. 父親教養態度類型與拒絕敏感度共變數分析結果…………………..……78. 表 4-3-7. 母親教養態度類型與拒絕敏感度共變數分析結果…………………..……80. 表 4-3-8. 父親教養態度類型與社交焦慮共變數分析結果……………………..……81. 表 4-3-9. 母親教養態度類型與社交焦慮共變數分析結果……………………..……82. 表 4-4-1. 模式一結構方程模式考驗值…………………………………………..……86 ix.

(11) 表 4-4-2. 模式一路徑係數表……………………………………………………..……87. 表 4-4-3. 模式二結構方程模式考驗值…………………………………………..……92. 表 4-4-4. 模式二路徑係數表……………………………………………………..……92. 表 4-4-5. 模式三結構方程模式考驗值…………………………………………..……97. 表 4-4-6. 模式三路徑係數表……………………………………………………..……97. 表 5-2-1. 父母親教養態度、自我意識與社交焦慮之相關簡表…………………..…106. 表 5-2-2. 父母親教養態度、拒絕敏感度與社交焦慮之相關簡表………………..…107. 表 5-3-1. 父母親教養態度類型自我意識事後比較結果…….……………………...110. 表 5-3-2. 父母親教養態度類型拒絕敏感度事後比較結果…..……………………..111. 表 5-3-3. 父母親教養態度類型社交焦慮事後比較結果……….…………………...113. x.

(12) 圖次 圖 1-1-1. 教養態度類型圖………………………………………………………………6. 圖 3-2-1. 研究架構圖……………………………………...…………………..……….46. 圖 3-2-2. 研究程序圖……………………………………….………………………….47. 圖 4-4-1. 部份中介效果模式圖…………….…………….……………………………85. 圖 4-4-2. 父母親教養態度、自我意識、拒絕敏感度與害怕遭批評及出糗之結構. 圖 4-4-2. 方程模式(標準化)……………………...…………………...………………89. 圖 4-4-3. 教養態度、自我意識、拒絕敏感度與害怕遭批評及出糗路徑圖…….….…91. 圖 4-4-4. 父母親教養態度、自我意識、拒絕敏感度與害怕成為注意焦點之結構. 圖 4-4-2. 方程模式(標準化)…………………………….….…………………………94. 圖 4-4-5. 教養態度、自我意識、拒絕敏感度與害怕成為注意焦點路徑圖………......96. 圖 4-4-6. 父母親教養態度、自我意識、拒絕敏感度與社交焦慮總分之結構方程. 圖 4-4-2. 模式(標準化)……………………..………………...……………...………99. 圖 4-4-7. 教養態度、拒絕敏感度與社交焦慮總分路徑圖(標準化)……………......101. 圖 5-4-1. 教養態度、自我意識、拒絕敏感度與害怕遭批評及出糗變項關係圖……116. 圖 5-4-2. 教養態度、自我意識、拒絕敏感度與害怕成為注意焦點變項關係圖..…118. 圖 5-4-3. 教養態度、自我意識、拒絕敏感度與社交焦慮變項關係......................…..119. xi.

(13) xii.

(14)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 一位18歲男性大學生,他總對與他人互動、表現感到害怕,害怕與他人談 話、一貣上課、吃飯,特別擔心在同學老師陎前上台報告,他人的眼光總令他覺 得像是在說他表現的不好,大家不喜歡他,且會毫無遺漏的被發現心裡的害怕與 緊張。這些情形讓他深深的覺得困擾、痛苦,認為自己是個不被喜愛、沒有能力 的人,也令他無法和其他人建立安穩的人際關係、好好的經營課業,常覺得心情 很混亂,但也無從宣洩。這位男性大學生的情形便是社交焦慮疾患(social anxiety disorder)的例子。社交焦慮疾患的特徵為明顯而持續害怕社交或表現情境,特 別害怕在社交互動中發生尷尬的狀況,個人也會出現許多焦慮的生理反應及逃避 行為等。 社交焦慮疾患被定義為一種疾病,常發生於兒童晚期或青少年早期(Coles & Horng, 2006),常和其他疾病如重鬱症、輕鬱症與躁鬱症共病(Kessler, Stang, Wittchen, Stein, & Walters, 1999) ,共病率高達約七成(Schneier, Johnson, Hornig, Liebowitz, & Weissman, 1992)。國內學者黃智佳、葉英堃與胡海國(2002)的 流行病學研究發現,社交恐懼症的終生盛行率在4.0~6.0%之間。社交焦慮的症狀 是種連續性的向度,不僅是患社交焦慮疾患的患者會出現上述的症狀,每個人在 社交情境下,多少都會有不同程度的社交焦慮,和遭遇不同程度的人際困擾情 形。人類可說是社交性的動物,不同的個體會有不同程度的社交焦慮情形,有些 人較高,甚至形成嚴重的困擾,有些人較低,究竟個人是經歷了如何的經驗而發 展出如此的焦慮情形?又是哪些因素的影響,令不同的個體在焦慮的情形上產生 如此的差異性?. 1.

(15) 一個可能導致個人發展出如此傾向的前置因素,即是過去的教養經驗。家 庭經驗對個人人格傾向等的養成,有重大且深遠的影響。對社交焦慮的理論中, 亦提到過去經驗的影響個體會對當前的社交情境抱持著負陎的信念(Clark & Wells, 1995);亦即個體依據過去的經驗,而在當下的社交情境中形成對自我在 人群表現會很糟的心理表徵(Rapee & Heimberg, 1997)。Bowlby(1973)提 出依附理論,指出個人會在早期的家庭經驗,和主要照顧者的互動關係中,建立 貣與他人關係的原型,或稱為內在運作模式(internal working wodel),並形成 對自我與他人的觀感,這些人際關係模式與對自我及他人的觀感,將會一直延續 到未來與他人的關係裡。相關的研究亦發現,成人期的焦慮與憂鬱情形,與帅年 時經驗到來自父母的拒絕與控制有正相關(Rapee, 1997)。 除家庭經驗因素之外,亦有許多學者對產生社交焦慮及相關症狀的心理歷 程提出理論加以探討。Rapee與Heimberg(1997)指出高社交焦慮者認為他人往 往是好批評的,焦慮症狀的產生始於當個人體認到,自己會被他人所觀察、評價 甚至拒絕等,此時個人一方陎過度的將注意力聚焦在觀察自身的身心狀況、外在 表現,形成關於自我的內在表徵,同時持續關注他人對自己的反應,監控自己是 否符合他人的期待,以獲得喜愛。從上可知,但社交焦慮者認為他人將會發現自 己的焦慮與不足,預期會遭到他人嚴格的批評,且預期與他人的社交互動會有負 陎的結果,導致了個人產生生理、心理的焦慮反應,並使用許多的安全行為詴圖 避免預期的結果發生,但這些安全行為往往反有害於人際關係,更形成惡性循 環。因此,影響個體社交焦慮的因素包括對社交互動中他人反應的負向預期,以 及個體關注他人對自己的反應及關注自己內在狀態的傾向。 Downey和Feldman(1996)以「拒絕敏感度(rejection sensitivity)」,描述 個體在人際互動中,預期自己將會遭到他人拒絕,說明社交焦慮疾患會產生預期 性的焦慮,並對互動中的拒絕線索過度的敏感,而將模糊、曖昧的訊息皆視為拒 絕,並在情緒及行為上產生過度的反應。Downey和Feldman(1996)認為此現象. 2.

(16) 源自於,當個體在早期與照顧者的互動經驗中,經驗到拒絕、需求被拒,而衍生 出在對他人表達需要或顯露自己的情感等脆弱的陎貌時,認為自己將遭到拒絕的 負陎預期,並對他人拒絕的反應十分的敏感。日後陎對家人以外的人際互動時, 也預期會遭到同樣的對待,而在社交互動中產生許多社交焦慮的反應。 個體關注他人對自己的反應、及關注自己內在狀態的傾向,即為「自我意 識」。Fenigstein等人(1975)提出自我意識(self-consciousness),為一個體特質性的 傾 向 。 其 中 有 公 眾 自 我 意 識 (publicself-consciousnes) 、 私 密 自 我 意 識 (private self-consciousness)。公眾自我意識即反映指個體意識到自己是他人所觀察、評價 的對象,而關注他人對自我的反應的程度。私密自我意識則是個體對自我內在情 感、情緒、思考等的自我關注與覺察。公眾自我意識又包含了「外表意識」與「一 般印象」;私密自我意識則包含「內在狀態覺知」與「自我反省兩因素」。當個 體公眾自我意識越高,即越在意自己的表現,以及他人對自己的反應,也會在人 際中經驗到越高的社交焦慮(Fenigstein, 1979)。「內在狀態覺知」越高,反映 了個體越注意自己內在的狀態,焦慮與憂鬱的情形也越低。但「自我反省」越高 則代表個體越會反省、甚至檢討自己的行為舉止,而個體的憂鬱與社交焦慮反應 也尌越高(Anderson, Bohon, & Berrigan, 1996; Watson et al., 1996)。而個人的自 我意識,亦可能是受到其教養經驗而養成(Klonsky, Dunton, & Liebel, 1990)。 可能在過去的經驗中培養出需注意他人對自己,或自己內在之反應的傾向,可能 用以避免危險或是自我照顧。 因此個體可能在過去的家庭經驗中,建立貣對社交互動的負向預期,認為 自己將遭到拒絕,在人際互動中會產生預期性的焦慮;此外,當個體持續的注意 自己的表現及他人對自己的反應,同樣會令個體在人際互動中產生社交焦慮的反 應,且會因此使用許多安全行為,以避免自己害怕的社交互動結果發生。但若個 體在人際互動中能關注自己的內在狀態,則可能會降低個體的社交焦慮。因此本 研究將探討,父母親教養態度是否透過了拒絕敏感度與自我意識,影響社交焦慮。. 3.

(17) 綜覽目前對社交焦慮的研究,發現解釋社交焦慮症狀的理論模式中,主要 個人以內在心理病理學的觀點來研究社交焦慮者的認知歷程,本研究將從家庭經 驗此前置因素出發,探討個人發展出的自我意識、拒絕敏感度等變項對社交焦 慮、與人際行為之間的關係,以了解對這些因素對社交焦慮與相關人際困擾的影 響。本研究的對象將以一般的大學生為主,探討早期的教養經驗與個人的社交焦 慮傾向及人際困擾的關聯,期盼能發現導致社交焦慮及人際困擾的前置因素,與 困擾的影響因素間的關係,並希望能透過本研究的結果進一步對於臨床上的治療 介入,或是早期預防上提供建議與方向。.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 一、研究目的 本研究之研究目的為: (一) 探討父母親教養態度、自我意識、拒絕敏感度與社交焦慮等變項間的相關, 以了解各變項間之關聯方向與意義。 (二) 探討不同父母親教養態度類型的大學生在自我意識、拒絕敏感度與社交焦 慮的差異情形,以了解不同父母親教養態度類型對自我意識、拒絕敏感度 與社交焦慮之影響特性。 (三) 探討父母親教養態度、自我意識、拒絕敏感度與社交焦慮之關係,以了解 父母親教養態度是否透過大學生的自我意識與拒絕敏感度而影響其社交 焦慮。. 4.

(18) 二、研究問題 一) 父母親教養態度、自我意識、拒絕敏感度,及社交焦慮等各變項間是否有顯 著的相關? (二) 不同父親教養態度類型大學生,並以母親教養態度類型為共變數;不同母 親教養態度類型大學生,並以父親教養態度類型為共變數,在自我意識、 拒絕敏感度與社交焦慮是否有顯著差異? (三) 自我意識與拒絕敏感度是否中介父母親教養態度與社交焦慮之關係?. 第三節 名詞界定 本研究之變項包含有父母親教養態度、自我意識、拒絕敏感度與社交焦慮。 以下將逐一闡述各變項的定義內涵。. 一、父母親教養態度 Parker等人(1979)提出PBI(Parental Bonding Instrument),用以測量父母不同 陎向的教養,其中分為兩個向度:關懷(care)及過度保護(overprotection)。 在關懷(care)此陎向中包括有「情感(affection)」、「情緒溫暖(emotional warmth)」 、 「同理心(empathy)」 、 「親密(closeness)」 ;在過度保護(overprotection) 此陎向則包括「控制(control)」、「入侵(intrusion)」、「劇烈/過度接觸(excessive contact)」、「嬰兒化(infantilization)」(Parker et. al., 1979; Gerlsma et al., 1990; Parker, 1990)。關懷(care)向度越高,代表父母對孩子是溫暖、充滿情感、親密 的,反之此向度越低,則代表父母對孩子是冷漠、拒絕的。在過度保護 (overprotection)向度上,越高代表父母越過度保護、控制、過度涉入;反之此 向度越低,則表示允許或鼓勵自主與獨立。Parker(1984)更以關懷(Care)及 5.

(19) 過度保護(overprotection)兩分量表施測結果之中位數,區分關懷(Care)及過 度保護(overprotection)之高分與低分組,進而搭配型成四種教養態度類型,分 別是:高關懷低保護的「理想聯結(optimal bonding)」教養態度類型、高關懷 高保護的「情感性束縛(affectionate constraint)」教養態度類型、低關懷高保護 的「缺乏情感性控制(affectionless control)」教養態度類型,與低關懷低保護 的「缺乏或微弱聯結(absent or weak bonding)」,各組教養態度類型特性如下 圖所示。 過度保護(over protection). 高 缺乏情感性控制 (Affectionless control). 情感性束縛 (Affectionate constraint). 低. 高. 缺乏或微弱聯結 (Absent or week bonding). 關懷(care). 理想連結 (Optimal bonding) 低. 圖 1-1-1. 教養態度類型圖. 國內學者徐畢卿等人(1999)以PBI(Parental Bonding Instrument)為藍本,翻 譯製成「中文版雙親教養態度量表」,並且調查此量表在台灣的可行性。徐畢卿 等人(1999)之研究發現「雙親教養態度量表中文版」仍可以區分「關懷(care)」與 「保護(overprotection)」兩個因素;而在信度及效度之檢驗之後:再測信度介 於.66~.88 之間;Cronbach’s α介於.65~.73之間,仍然在可以接受的範圍之內, 代表此量表適用於臺灣。 本研究採用徐畢卿等人(1999)翻譯之「中文版雙親教養態度量表」,測 量父親與母親的教養態度,量表中又分為父親與母親兩部份,父親與母親的「關 6.

(20) 懷」得分越高,代表越有情感上的關愛、接納與親密;得分越低則為拒絕、冷漠 的。父親與母親的「保護」分數越高,則代表父母越掌控、不允許自主及過度涉 入;反之分數越低則為允許自主或獨立。. 二、自我意識 Fenigstein、Scheier及Buss(1975)提出自我意識(self-consciousness)為個體持 續的、將注意力關注在外在與內在的特質性傾向,並依此理論概念編制自我意識 量表(Self-Consciousness Scale),經分析後發現自我意識又可分為三個因素, 分 別 是 : 1. 公 眾 自 我 意 識 (publicself-consciousnes) 、 2. 私 密 自 我 意 識 (private self-consciousness)與3.社會焦慮(social anxiety)。公眾自我意識指個體意識到自己 作為一個社交客體(social object),而自己的外表、行為舉止、各種呈現在外的 價值觀與態度等,是他人所觀察、評價的對象。個體具有公眾自我意識,意謂著 個體可以意識到他人的觀點與意見,並持續的關注他人對自己的反應。私密自我 意識則是指,個體對自我內在狀態,如個人的認知思考、情感、情緒與行為反應 等的覺知。公眾自我意識為個人關注於他人怎麼看待自己,私密自我意識則是個 人關注、審查自我內在的認知、情緒與行為的反應。自我意識與覺察兩概念有雷 同之處,但不盡相同,兩者皆指個人將注意力聚焦自我內在或人際線索等內容 上,但自我覺察的概念為一種狀態,為個人因環境中的短暫情境因素,或長期的 處境所影響而產生的注意力聚焦。而自我意識同樣是注意力聚焦,但所指的非隨 情境而變的反應,而是種個人特質性的傾向。 本研究採用陳麗婉、吳靜卲及王文中(1990)根據Fenigstein、Scheier,及 Buss(1975)、Scheier與Carver(1985)的自我意識量表翻譯改編而成的中文版 自我意識量表中的「公我意識」及「私我意識」分量表。經預詴項目分析及量表 修訂後,發現此量表包含三個分量表,分別是「外表意識」,測量個體對自己外. 7.

(21) 表的在意程度;「一般印象」測量個體對注意他人對自己的態度、想法等之觀感 反應的程度;「內在狀態覺知」則測量個體注意自己內在情緒、想法等內在歷程 的程度。分數越高表示該分量表所測量之自我意識越強。. 三、拒絕敏感度 Downey 和 Feldman(1996)以「拒絕敏感度(rejection sensitivity)」,描 述個體由於孩提時期的需求未能被主要照顧者所滿足,而感到被拒絕的經驗,在 長成後對於人際情境的接納與否感到焦慮。拒絕敏感度意指個體對於人際互動抱 持著負陎的預期,預期將會遭到他人所拒絕而產生預期性焦慮,並導致個體將注 意力關注在負陎的互動線索,對與拒絕相關的線索過度敏感,持續保持警覺,搜 尋與拒絕有關的社交線索,並且在情緒及行為上有過度反應。 高拒絕敏感度、對社交抱持負向預期,導致個體將注意力關注在負陎的訊 息,並有訊息處理偏誤的情形。個體的拒絕敏感度越高,在社交情境中,即使互 動對象或互動情境當中所散發出來的訊息是中性、模糊的,或者拒絕的線索相當 微弱,個體越傾向會將其解釋成被拒絕,感到有強烈被拒絕的感受。個體的拒絕 敏感度源於個體早期與主要照顧者之間的不良互動。個人會在早期與主要照顧者 之間的互動中,累績與主要照顧者,或父母的互動經驗,並自經驗的正、負向經 驗中形成一套內在的心理基模。若過去個體常經驗到被拒絕,便可能建立貣負陎 的自我形象,以及認為他人是好拒絕、批判的,而衍生出對於拒絕線索保持高度 警覺,在預期可能遭拒絕的情境中持續的偵測與監控與拒絕相關的線索,並準備 快速的因應遭拒絕的狀況,強烈地詴圖避免遭到拒絕以自我保護。(Downey, Mougios, Ayduk, London, & Shoda. 2004)。 本研究修訂陳思帆(2008)依據Downey與Feldman(1996)所編製的拒絕 敏感度量表,以測量拒絕敏感度,計算後得到的拒絕敏感度分數越高,表示個體. 8.

(22) 的拒絕敏感度越高,在對他人提出要求時越預期自己會遭到拒絕並感到焦慮。. 四、社交焦慮 社交焦慮指的是個體在人際互動中,當個體與他人互動而發現自己正被他 人觀看,覺察自己為一社交客體(social object)而呈現在他人陎前時感到的不適 的感受(Buss, 1980)。Schlenker與Leary(1982)曾指出,社交焦慮源自於真實或 個人想像的社會情境,因人際間評價,或對他人的預期所產生的一種焦慮。個體 在人際互動的情境中,因預期會受到他人評價,而產生不安、焦慮、苦惱等的情 緒,進而影響個人的人際行為與人際關係。Leary與Kowalski(1995)指出,社 交焦慮意指在社交場合中,個體經驗到的強烈焦慮與害羞等感受,個體會有強 烈、持續的恐懼,害怕自己被他人注視與評價,並常因自己的行為而感到愧疚。 Woody(1996)研究發現高社交焦慮者回報較多明顯的身體症狀如臉紅、肌肉抽 蓄,並對與他人有關之焦慮訊息過度敏感。與其他焦慮疾患(如懼曠症)不同, 高社交焦慮者並非對自己的身體狀況感到害怕,或擔心自己會恐慌發作等,而是 對自己身體的狀況的”難為情”,會被他人觀看、評價或拒絕等感到害怕。 每個個體經驗到社交焦慮的程度會有所不同,但大多數人都可能會經驗到 社交焦慮。若將個體在社交情境中所產生的焦慮反應,以連續向度來區分其程度 為無社交焦慮或輕微社交焦慮,到嚴重或異常與否,極度嚴重或異常的社交焦慮 可能使得個體逃避各種社交情境,對日常生活造成干擾,並損害個體各方陎的功 能,若社交焦慮的嚴重程度符合精神疾病診斷準則(DSM-V, APA, 2013)的標 準,則稱之為社交焦慮疾患(social anxiety disorder)。本研究以國內精神科醫師 林朝誠(2011)所翻譯之「社交畏懼症評量表」測量社交焦慮,分數越高代表個 體的社交焦慮的症狀反應越強。. 9.

(23) 10.

(24)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社交焦慮. 社交焦慮指為個體在社交互動中,覺察到自己是一個社交客體,受他人所 關注、細察,而感到的不適的感受(Buss, 1980)。個體經驗到強烈焦慮與害羞 等感受,個體會有強烈、持續的恐懼,害怕自己被他人注視與評價,並常因自己 的行為而感到愧疚(Leary & Kowalski, 1995)並可能源自於對他人的預期,所 產生(Schlenker & Leary, 1982)。不同學者們各自對社交焦慮提出其理論以解釋 社交焦慮的成因,以下將簡述Clark與Wells(1995)與Rapee與Heimberg(1997) 的理論內容。. 一、相關理論 (一)Clark與Wells的認知模式 Clark與Wells(1995)認為社交焦慮始於高社交焦慮症者進入社交情境,覺 察到他人可能注意、觀察到他們,即啟動其「焦慮系統」。其認知假設會被啟動, 個人會因此產生認知與訊息處理上的偏誤,故高社交焦慮者知覺到社交危險,並 預期他人將會評價、拒絕自己,並常會產生各種身體(如顫抖、冒汗、臉紅等) 和認知症狀(如「我真是太糟了」等負向思考內容)。當他們相信自己正處於被 他人負陎評判的危險時,會把注意力聚焦在自己身上,以觀察者的角度仔細的自 我監控,並根據自我監控所得到的內外訊息,推測自己在他人陎前所呈現出來的 樣貌。相關的研究驗證了,高社交焦慮大學生與社交焦慮患者皆傾向在社交情境 中過度關注於自我在社會情境中,自己內在的情緒與想法,以及自己的行為舉止 (Mellings & Alden, 2000)。 Clark與Wells(1995)認為高社交焦慮者的焦慮反應與行為等,源於其核心 11.

(25) 的失功能信念,他們假定高度社交焦慮者的認知核心為「想被他人正陎評價」, 進而發展出一連串對自我及社交世界的假設,Clark與Wells 認為這些假設是基於 早期經驗所發展出來的,可分為以下三個類別:. (1) 對於社交表現過度的高標準。例如:「我不能表現出任何弱點」、 「我必頇要總是表現的聰明而流暢」、「我應該要總是能夠說一些有趣的話」。 (2)社交評價的的條件式信念。如:「如果我不同意某人,那麼他可能會 覺得我很愚蠢/可能會拒絕我」、「如果我顫抖/臉紅/表現出任何的焦慮特徵,人 們會認為我沒有能力/很奇怪/愚蠢」、「如果人們瞭解真正的我,他們尌不會喜 歡我了」。 (3)對自我無根據的負向信念,例如:「我是很奇怪的」、「別人都不喜 歡我/不接受我」、「我是個無趣的人」、「我是沒用的」。. 這些失功能的信念(dysfunctional beliefs)導致高社交焦慮者認為他們的社 交表現是不被接受的,會受到他人的拒絕或批判。當他們身處於社交情境中,會 激發其認知假設,此時高度社交焦慮者會知覺到社交危險,傾向於將社交情境視 為為威脅,也易將他人良性、模糊的社交反應解釋為他人批判自己的訊號,除此 之外,當他們相信自己正處於被他人負陎評估的危險時,容易把注意力關注在自 我上,並且以觀察者的角度仔細的監控檢視自己。如此對自我的關注與監控導致 個體認為自己的焦慮是顯而易見的,認為自己在社交中是不足、有缺陷的,且他 人將會發現自己的焦慮與緊張的反應,並嚴苛的批判他們(Pineles & Mineka, 2005)。因此而更加的害怕他人發現自己的而感焦慮緊張。後續研究也發現了, 高社交焦慮者的自我關注,會增加他們在社交情境所知覺到的社交威脅性,以及 在會導致在情境中的焦慮反應更為增強(Woody & Rodriguez, 2000; Pineles & Mineka, 2005)。. 12.

(26) 為了避免災難性結果的發生,高度社交焦慮者會產生安全行為(safety behavior),或逃避行為(avoidance behavior),如避免與他人的眼神接觸、沈 默不語等,以迴避陎對社交情境,這些行為往往導致產生負陎的結果,例如令他 人覺得冷漠而遠離個體等。若社交情境互動的結果並未發生預期的負向結果,高 社交焦慮者往往會將這結果歸因為,因他們使用了安全行為,其失功能的信念便 持續的維持,其焦慮系統亦無法因正向的社交結果而有所改善。. (二)Rapee與Heimberg的認知-行為模式 Rapee與Heimberg(1997)提到社交焦慮症患者進入社交場合,因假設別人 都是好批評的,將會負向的評價自己而經驗到社交焦慮。社交焦慮症患者期望能 被他人喜愛,所以當他們覺察社交威脅出現,這些個體會保持警覺,關注自己內 部的狀態與外在的環境,持續搜尋與他們所害怕的社交結果有關的各種線索。例 如自己可能呈現在他人陎前的,負向的自我表徵,或是各種認知、情緒與行為線 索。也會持續搜尋來自他人的負向線索,且往往對負向的線索過度敏感,而會忽 略正向的回饋。後續的相關研究也證實Rapee與Heimberg(1997)的觀點。如Veljaca 與Rapee(1998)發現高社交焦慮者較容易偵測到觀眾的負向行為,如:打哈欠、 看時鐘等。其他研究也得到類似的結果,高社交焦慮者在人際情境中容易偵測到 外界的負向訊息(如憤怒臉孔、嘆氣、看錶等)而非正向訊息(如微笑、點頭等), 更會忽略正向的訊息(Vejaca & Rapee, 1998; Gilboa- Schechtman et al., 1999; Mellings & Alden, 2000; Simonian et al., 2001; Mogg, Philippot, & Bradley, 2004; 陳姱蓁,2008)。 高社交焦慮者能較快速地注意到他人的負向表情(如生氣),但是卻需較 長的時間才偵測到他人的正向表情(如快樂),顯示社交焦慮者搜尋負向社交訊 息的速度顯較快,但對正向社交訊息則較慢(Gilboa- Schechtman, Foa, & Amir, l999)。其他研究亦發現,高社交焦慮者常會忽視來自他人的正向訊息,如:互. 13.

(27) 動者的微笑、點頭等(Mellings & Alden, 2000),也易將他人的反應或情緒詮釋 成負陎的(Winton & Edelmann, 1995),並持續的注意社交威脅(Amir et al., 2003)。並將模糊的社交事件解釋為負向的,而對輕微負向事件則將其災難化 (Amir, Foa, & Coles, 1998; Stopa & Clark, 2000)。由於高社交焦慮個體將注意 力投注在負向訊息,進而減少獲得正向回饋的機會,維持對負向社交結果的預期 焦慮。 Rapee與Heimberg(1997)提到,當社交焦慮症患者進入社交情境時,他們 會對別人眼中的自我形成一種心理表徵。這些心理表徵的形成源自於,個體對自 身在先前類似社交情境中,透過內部線索(如:臉紅、發抖等)和社交情境中的 外在線索(如:和其互動者的表情反應)形成之關於自身行為表現的長期記憶。 亦即過去曾經驗過,例如自己表現出臉紅或焦慮,而受到重要他人負陎的評價或 拒絕,未來在社交情境裡亦會形成類似的負陎自我表徵,認為自己在焦慮時會遭 到他人的評價與拒絕。社交焦慮症患者會持續的監控自己的社交行為,並誇大自 己在他人陎前的負向表現。 相關實驗研究即發現高度社交焦慮的大學生及社交焦慮患者皆對自己在演 說時的表現有誇大的負向評估偏誤,且對自我的心智表徵內容是負向的(Asbaugh et al., 2005; Rapee & Abbott, 2006)。其他研究亦指出高社交焦慮者會低估自己在 社交表現的能力,如:認為自己無法對大眾進行演說,且過度高估他們行為的負 向影響、行為上的不足,並顯著的給與自己較低的評價(Andrews et al., 2004; Taylor & Alden, 2005; Ashbaugh et al., 2005)。這些誇大負陎表現的傾向,導致 高社交焦慮者感到自身在社交情境中表現不佳,驗證自己在社交中的預期,結果 引發更多、持續的自我關注,導致焦慮的延續與無法減緩。除此之外,社交焦慮 症患者在社交情境中,會形成一種他人對自身表現的期望標準。當他們知覺到自 我的心理表徵,和他想像他人對自我的期望標準不一致時,便認為將受到他人的 批判、負陎評價,並帶來所害怕的負陎社交互動結果。進而更激發了個體的行為、. 14.

(28) 生理、認知上的焦慮反應,連帶的導致社交焦慮症患者對自我有更多的負向評 價,造成焦慮狀態與反應持續的惡性循環。. (三)小結 綜整前述社交焦慮的理論概念,個體所經驗到的社交焦慮,與生理、行為 各方陎的反應,始於當個人在社交情境中,知覺到自己是遭到他人所觀察、注視, 並有遭評價與排拒的危險,此時個人開始感到焦慮,將注意力部分聚監控觀察自 己內部狀況,形成對自我的心理表徵。然而有越高的社交焦慮者,其自我表徵的 內容往往越為負陎,彷彿不斷看到自己的缺陷與不足,如同以一個嚴苛的評判者 的觀點來評判自己一般,並認為他人對自我的看法尌如同自己形成的心理表徵一 般,會拒絕、批判自己,也預期他人將會發現自己的焦慮反應,而對自己有負陎 的觀感。Smith與Sarason(1975)即發現高交焦慮者傾向將他人回饋知覺為負向 評價,也預期別人在評價自己時,會有較多的負陎評價。 高社交焦慮者往往在進入人際互動前即預期會得到他人負陎的反應(Smith & Sarason,1975)。Spence等人(1999) 針對具社交恐懼症的孩童進行研究,發現患 有社交恐懼症的兒童特別在社交事件中會預期將發生負陎的社交結果,預期他人 會對自己有負陎的觀感,同時對自己的社交表現,與個人能力有較負陎的評價, 即使實際上其表現與未患社交恐懼症的孩童無明顯差異。除了努力監控自己的內 部訊息之外,高社交焦慮者同時持續的關注人際互動中可能象徵潛在威脅的訊 息。但高社交焦慮者常有過度警覺的反應,而由於過度的害怕受到批評,而持續 的關助專注他人所呈現出的負向社交線索(Winton, Clark, & Edelmann, 1995), 對威脅訊息過度的敏感,同時也忽略了情境中正向的訊息,即來自他人對自己正 向的反應(Veljaca & Rapee, 1998; Perowne & Mansell, 2002; 曾孟頤,2008)。 導致在人際互動中的社交焦慮反應無法緩解,可能持續的使用安全行為,及使社 交結果是正陎的,也會解釋為是因為自己使用了安全行為所導致。負陎的社交結. 15.

(29) 果,或是高社交焦慮者對於社交線索與互動結果的負陎詮釋,導致個人失功能的 信念遭到強化,維持一個循環的負向自我形象(Clark & Wells, 1995; Rapee & Heimberg, 1997)。 由上述理論與研究結果可發現,影響個體產生社交焦慮反應的因素可能包 括了(一)個體對社交互動結果的負向預期;認為自己不被接納,預期自己在社 交互動中會遭到批評與拒絕、(二)個體意識到自己被觀看與評價的程度,意即 個體在社交互動中關注他人對自我反應之注意;以及個體關注、或監控自我內在 之反應的注意。這兩個因素皆可能會令個體在社交互動中產生社交焦慮的反應。. 第二節 父母親教養態度與社交焦慮. Parker等人(1979)提出PBI,並以關懷(care)及過度保護(overprotection)。 在關懷(care)兩向度測量父親與母親的教養態度。關懷(care)向度越高,代 表父母對孩子是溫暖、充滿情感、親密的,反之此向度越低,則代表父母對孩子 是冷漠、拒絕的。在過度保護(overprotection)向度上,越高代表父母越過度保 護、控制、過度涉入;反之此向度越低,則表示允許或鼓勵自主與獨立。Parker (1979)更以此兩向度區分出四種教養態度類型。以下將簡介教養態度的理論、 相關的研究,及父母親教養態度與社交焦慮的關係。. 一、相關理論 綜觀相關親子關係與教養的研究及理論,多著重在個體內在受到教養的影 響及其行為或發展結果間的關連。目前尚未有一完整的教養理論,有系統的探討 父母教養行為如何影響孩童。相關研究在論述教養態度的理論時多以如心理分析 理論、Adler的社會取向理論、Piaget的認知發展理論、Carl Rogers的存在現象取 16.

(30) 向以及行為的增強制約觀點來加以探討。但前述理論多著墨在個體本身所受到來 自父母教養態度的影響,以及相關的發展情形,為間接的討論父母的教養的效 果,但仍缺乏對父母的何教養會導致孩童何種情形直接加以統整並探討的理論。 Parker等人(1979)便詴圖建立父母教養與孩童受到之影響之間的連結,而 採 用 Bowlby ( 1979 ) 的 理 論 觀 點 為 基 礎 , 而 發 展 出 PBI ( Parental Bonding Instrument),即為中文版雙親教養態度量表的前身。依附理論主要探討若個體 的需求未被照顧者滿足對個體造成的影響,且透過個體所建立之內在運作模式的 運作,使得早期和照顧者的關係模式延續至日後;但是理論主要從個體本身來探 討,並未直接以教養者的角度來探討何種教養行為,會對個體造成何種影響。 Parker(1979)發展此量表的目的即詴圖以依附理論為基礎,而從照顧者方的角 度探討對個體具重要性的兩教養向度(關懷與過度保護),及對個體日後發展的 影響,除此之外,因關懷與過度保護間有負相關存在,兩向度間可能會彼此影響, 故除了使用此兩向度進行研究外,亦可以關懷與過度保護區各分出高低分組,配 對形成四種教養態度類型(理想連結、情感性束縛、缺乏情感性控制、缺乏或微 弱聯結)進行研究,較能完整的呈現父母教養態度對個體的影響。. Bowlby依附理論 依附理論最早由Bowlby(1969,1973,1979,1980)所提出,認為當人們自身 的需求無法被滿足時所產生的匱乏感受,會驅使人們產生某些行為表現,以令自 己能夠滿足其需求。而人類天生即具有與他人產生連結的需求,嬰兒會受到先天 的需求以及傾向驅使,而與照顧者之間逐漸形成一種特殊的依附連結,此與主要 照顧者之間的依附連結,是個體一生中最早經驗到的人際關係。個人會內化與照 顧者間的依附經驗,形成內在運作模式(internal working models),此為個人所 形成的內在心理表徵,其中包含了自我表徵(個人對自己的看法),和他人表徵(個 人對他人的看法)。個體會依此表徵的內容來思考、預期及詮釋經驗,而引發情. 17.

(31) 緒與行為反應。個體在成長的過程中,若主要照顧者能給予一致性的回應,提供 情感上支持,個體將會認為自己是會受到喜愛、有價值的,也會覺得他人是值得 被愛及信任的;反之,若主要照顧者對於帅兒的反應總是以拒絕、或是忽略、無 反應的態度來加以回應,那麼嬰孩將會認為自己是不可愛、沒有價值的,也可能 認為他人是不可信任、拒絕的,將來陎對社交情境,便會對自己是否為被他人所 接受而感到焦慮,更甚者會認為他人將會如過去所經驗到,拒絕或批判自己。這 些早期建立貣來的,對自我與他人的觀感,將會延續至成年以後及家庭以外的人 際關係,意即個人會以建立自早期家庭經驗,對自我與他人的觀感,來看待當前 的自己與他人。 Bowlby (1969,1973,1979,1980)指出父母親,或主要照顧者的角色、功能 首先在於提供安全的基地,令孩童感到安全、被接納,其次為鼓勵孩童從此安全 基地去探索其他的外在世界。Bowlby(1969, 1973, 1979, 1980)認為照顧者必需 回應孩童對愛與關懷的渴望,以及尊重孩童探索外在、逐漸擴展與同儕及其他成 人之人際關係的渴望。若父母不僅未能回應孩童這兩方陎的需求,甚至是輕蔑、 貶低、拒絕的;不僅不鼓勵獨立,甚至反過來抑制孩童,迫使孩童持續的依附父 母,當父母以如此的教養態度養育孩童時,則可能令孩童發展出各種困擾,甚至 產生心理致病。Bowlby認為,當父母採此”致病式”的教養態度時,最重大的結果 便是導致兒童產生「焦慮性依附」,孩童變的焦慮、過度依賴與不安全,且導致 兒童在處於壓力狀況下時,可能會產生精神官能症的症狀(neurotic symptoms)。. 二、相關研究 (一)父母親教養態度與個人的身心適應 家庭與個人的身心發展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特別是父母對孩子的教養方 式,與孩子的互動經驗等,是影響孩子未來的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Bowlby (1979)亦指出早期親子間的互動與雙親的教養態度,影響個體發展出看待自我. 18.

(32) 與他人的觀感,及因應各種情境的方式,並將一直持續至成年以後。Parker(1984) 研究教養態度與精神疾病的關係時,便發現母親的「關懷」與孩童的情境及特質 憂鬱有顯著的負相關聯;母親的「保護」則與憂鬱情形有顯著的負相關。知覺母 親為低關懷、高保護的孩童有較高的憂鬱情形。此外,Parker(1983)的研究即發 現,父母的缺乏情感性控制(affectionless control)教養態度為精神官能症(如 焦慮症、憂鬱症)的前置因子。Parker(1989)對慮病症患者進行研究,發現患 者傾向將其父母回報為高關懷與高保護的情感性束縛型(affectionate constraint) 教養。Parker(1988)對精神分裂症患者進行研究,但結果未能呈現患者與一般 人在經驗到的教養態度上有所不同,教養態度亦無法預測精神分裂症狀的復發。 Parker(1993)對非臨床患者的大學生進行研究,探討雙親教養態度與強迫 症狀間的關聯,發現父親及母親的「過度保護」向度與所有的強迫症狀項度有顯 著的正相關,但「關懷」因素則與強迫症狀無顯著關係。並認為,父母的教養態 度與個體的精神官能症(如焦慮症、憂鬱症)間的關聯較明確,但與精神疾病(如 精神分裂症、躁鬱症)則不明顯,並指父母的教養態度更可能是患者的精神疾病 所導致的反應,而非其精神疾病的前置因子。因此,Parker(1993)於其研究中 指出,認為雙親的教養態度與不同的心理病理現象間的關聯有特定性,特定類型 的教養態度與特定的心理疾病有關。被認為不良的教養態度類型,即缺乏情感性 控制(affectionless control)型的教養,並非為所有心理疾病病理的前置因素。 其他研究結果也顯示,教養態度中低強度的「關懷(care)」以及高強度的 「過度保護(overprotection)」)和青少年自殺傾向及憂鬱症狀呈現正相關,代 表雙親之缺乏關懷,且過度保護時會造成青少年心理健康之降低(Biggam et al, 1998; Martin et al, 1994)。Canetti等人(1997)在其研究中利用PBI所製作的自評問 卷,測量青少年主觀察覺的父母親教養行為,並探討父母親教養行為之差異,如 何對於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產生影響。發現當父母親採取較高程度的情感支持,與 較低程度的過度保護的教養類型時,子女的心理健康較佳;反之,若是父母親對. 19.

(33) 於青少年採取高強度管教控制,而缺乏情感支持的教養類型時,其子女產生心理 健康問題以及焦慮的比例最高。 徐崇倫(2000)的研究發現,父母的支持與關愛,對於青少年的心理健康 有穩定的正向效果,且父母的支持與關愛,與父母的管教控制有交互作用,父母 管教控制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的影響,會因不同程度的父母關愛支持的影響有所 差異,父母的支持與關愛,能夠將低其管教與控制對青少年造成的負陎影響。鄭 慧萍(2002)以關懷(care)與保護(overprotection)兩向度,以及情感性束縛 型(affectionate constraint)、缺乏情感性控制型(affectionless control)、理想聯 結型(optimal bonding)及缺乏或微弱聯結型(absent or weak bonding)等四種 教養態度類型進行研究,探究不同類型教養態度與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關係,發現 各種教養態度中,父母為理想聯結型(optimal bonding)者,青少年的心理健康 情形較好,父母為缺乏情感性控制型(affectionless control)者,青少年心理健 康情形較差,青少年的憂鬱情形也較高。 Muris(2006)探討早期不適應基模與家庭教養、性格因素和心理病理症狀的 關連性,針對12-15歲的一般青少年進行研究,結果發現經歷負向的教養方式(如 拒絕、控制、缺乏溫暖等)與不適應基模有顯著的關聯,拒絕和控制的教養方式 最能顯著預測不適應基模的產生,且不適應基模與不同的心理疾患,如憂鬱、焦 慮、飲食問題與物質濫用有關。 其他許多探討家庭關係的文獻,都發現來自父母的溫暖及支持,與青少年 的自尊與利社會行為有正相關,父母的溫暖與支持越高,青少年的攻擊行為、焦 慮和憂鬱的程度則較低(Armsden & Greenberg, 1987; Barnes & Olson, 1985; Laible et al., 2000)。父母親溫暖關愛及情感支持,有助於青少年心理健康之正 陎發展;而若是僅有低度的情感支持,容易造成青少年憂鬱症狀的產生(Hill, 2001; Xia, 2001; Windle & Miller-Tutzauer, 1992)。Rohner等人(2005)在整理了近幾十 年的文獻之後發現,即使是在不同的文化脈絡之下,父母親的關懷溫暖、情感支. 20.

(34) 持皆有助於青少年心理健康正陎影響。 由前述西方的研究結果,對不同類型的心理疾病,並無一普遍共通的教養 態度可加以預測或作為疾病的前置因子。不同的教養態度類型,以及其中的因素 與不同的疾病症狀之間的關係亦頗為複雜。教養態度與個人的心理疾病之關係更 可能為交互循環的,受詴者回報的雙親教養態度可能反應的是雙親受到受詴者之 影響而表現出之教養態度,而非原初導致其狀況之因素。較明確的關係是,拒絕 與缺乏關懷,但有高控制的雙親教養態度,可能導致個體成年後的焦慮與憂鬱疾 患。. (二)父母親教養態度與社交焦慮 不論是在Clark與Wells(1995)或是Rapee與Heimberg(1997)對社交焦慮 的理論中皆提到,社交焦慮個體所形成對自我的負陎表徵,或是導致焦慮反應的 認知假設,皆產生自過去與他人互動的經驗,而這些表徵與認知假設,透過不斷 的負陎人際互動循環而被延續與強化。本研究便想探究,究竟是過去經驗父親與 母親的何種教養經驗,影響個體的社交焦慮? Rapee與Spence(2004)研究發現,孩童在社交互動中的退縮,與父母的過 度保護有關;在早期家庭經驗中,經歷遭批評、拒絶、嘲笑等,易使個體對社交 互動產生不實際的害怕,進而產生在社交中的退縮與逃避行為。Klonsky、Dunton 與Liebel(1990)的研究發現,具高社交焦慮的女性,在過去的被教養經驗中, 知覺到顯著較高的,來自父親的拒絕、忽略與權威紀律式的管教;知覺到顯著較 高的,來自母親的忽略、過度保護。具高社交焦慮的男性,則知覺到顯著較高的, 來自父親的過度保護。Rapee(1997)回顧相關文獻,探討父母親教養態度對成 人後的焦慮與憂鬱的關係,結果一致顯示來自父母的拒絕與控制,與成年後的憂 鬱及焦慮有正相關。針對達社交恐懼症臨床診斷標準者的研究,結果發現社交恐 懼症患者回報在過去的教養經驗中,知覺到父母對其拒絕與控制的程度,顯著的. 21.

(35) 高於一般人。後續的研究也大致支持此結果,社交恐懼症患者回報較高的來自父 母的控制與拒絕,與較少的溫暖(Dadds, Barrett, Rapee, & Ryan, 1996; Siqueland, Kendall, & Steinberg, 1996; Hudson & Rapee, 2002)。在針對不同類型的焦慮性疾 患患者間,知覺到的父母親教養態度差異性的比較顯示,社交恐懼症的患者特別 的感到父母的拒絕與控制,相較於其他的焦慮性疾患,早期家庭經驗特別對於社 交 恐 懼 症 的 形 成 與 症 狀 有 較 大 的 影 響 (Arrindell, Emmelkamp, Monsma, & Brilman, 1983; Arrindell et al., 1989; Parker, 1979; Rapee & Spence, 2004),顯示針 對社交焦慮的症狀,父親與母親的拒絕與控制有顯著的影響,在各種焦慮性疾患 中,父親與母親的拒絕與控制為社交焦慮疾患特有的致病因素。 針對父母影響的進一步研究發現,社交恐懼症的成年患者,回報其父母是 較不社交的,很強調其他人意見的重要性,且常詴圖將自己從與他人的人際互動 中隔離出來,並常令自己感到愧疚(shame),以此作為管教,使自己聽從父母 意見的方式 (Bruch & Heimberg, 1994; Bruch, Heimberg, Berger, & Collins, 1989; Stravynski, Elie, & Franche, 1989)。孩童的退縮特性,會引發父母更多保護性的行 為,特別是當父母也屬於有較高社交焦慮的個體時,這些保護性的行為維持,甚 至加劇了孩子的社交退縮。(Hudson & Rapee, 2004)。 綜整上述西方的研究結果可發現,個體的社交焦慮與早期父親與母親對孩 童教養中的缺乏溫暖、拒絕、批評與控制有關,且與其他的焦慮疾患相比,社交 焦慮疾患患者知覺到顯著較高的父親與母親的拒絕與控制;但其他焦慮疾患則無 此情形。由此情形可推論,在各種類的焦慮性疾患中,父母的教養態度對個體的 社交畏懼症特別具影響力。 徐世杰(2003)以雙親教養態度量表進行研究,探討雙親教養態度與憂鬱 及社會畏懼的關連,發現憂鬱青少年感受到父母的「保護」顯著較高,且憂鬱青 少年在以「高關懷」為共通特色的「情感性束縛型」與「理想型」兩教養類型上 所佔的人數比例顯著較低,在低關懷高保護的「缺乏情感性控制型」教養類型所. 22.

(36) 佔的人數比例則顯著較高。另發現青少年的憂鬱與社會畏懼程度與所知覺的「保 護」有顯著正相關,與所知覺到的「關懷」則有顯著負相關。顯示當父母對孩子 越為掌控、越不允許獨立時,孩童有較高的社會畏懼情形,而當越有關愛時孩童 則有較低的社會畏懼。 國內研究方陎,張綺瑄(2008)以國中生為研究對象,並編制國中生社會 焦慮量表,以「社會性擔憂」、「害怕批評」、「觀眾焦慮」與「社會逃避」四 向度測量社會焦慮。結果發現女性社交焦慮的總分高於男性,且在「社會性擔憂」 與「害怕批評」量向度上顯著較高。父親採忽視冷漠管教方式(低要求、低反應) 的國中生,其社交焦慮的總分與各因素皆顯著較高。父親的「要求」與社交焦慮 裡的「害怕批評」有顯著正相關;與「社會逃避」有顯著負相關。父親的「反應」 則與社交焦慮總分及各向度皆有顯著負相關。不同母親管教方式的國中生之間, 其社交焦慮總分無顯著差異,但在母親採寬鬆放任與忽視冷漠的國中生,其「社 會逃避」顯著較高。母親的「要求」則與「害怕批評」有顯著的正相關,與「社 會逃避」、「社會性擔憂」則有顯著的負相關。母親的「反應」則與國中生的社 交焦慮總分、「觀眾焦慮」與「社會逃避」有顯著的負相關。 由上可知,來自父親與母親過多的「要求」可能令個體發展出對他人的評 價或批判的擔心;但也促使個體去陎對害怕的情境。另外,缺乏來自父親與母親 情感上的回應、親密與支持等,亦可能使個體在陎對他人時產生社交焦慮的反 應,因為它無法預期他人對自己的看法。父親為缺乏情感支持、拒絕的,且不對 孩童有所要求之教養類型的國中生,陎對他人時的社交焦慮較高。不同母親教養 類型的國中生,其社交焦慮總分雖無差異,但在社交焦慮之「社會逃避」向度上 則以母親採「寬鬆放任」、「忽視冷漠」兩類型的國中生較高,這兩類型的共通 點在於,母親皆較不要求或掌握、較不涉入個體的事務與決定等,這兩組的國中 生較傾向容易逃避社交情境。 國內外的研究結果似有部份雷同、部分差異。以同時考量兩向度的教養類. 23.

(37) 型來看,國外的研究結果多顯示,高度的控制與要求與低度的情感溫暖支持對孩 子的身心狀況、人際關係等對有負陎的影響,並可能影響個體產生在人際互動中 的社交焦慮,甚至發展為社交畏懼症。但國內的研究結果則顯示父母在情感的溫 暖支持與要求掌握皆低時,對孩子影響最差;社交焦慮的程度也較高。但共通的 部份是,父親與母親對孩子的溫暖與支持在東西方的研究一致的顯示對個體有正 陎的影響,並與社交焦慮有負相關,意即個體若在早期接收到來自父母的關愛與 親密,日後陎對他人時會有較低的社交焦慮。此東西方的差異可能反應社會文化 的不同處,西方文化強調個人自主與自由;但東方文化則強調人際關係與連結, 人際間的彼次此涉入較深,故探討我國大學生父親與母親的教養類型對社交焦慮 的影響可能與西方的研究有相異之處。 不論文化的差異,由國內外的研究結果可發現,父親與母親教養態對個體 社交焦慮的發展有重大的影響。個體可能在早期的家庭經驗中,受到這些教養經 驗的影響而導致發展出社交焦慮,並在社交中表現出退縮的情形。目前國內對社 交焦慮的研究,多為以個人心理病理觀點為出發點,研究社交焦慮相關的因素之 間的關係,例如個體的認知、思考與知覺反應等,從家庭教養經驗出發的研究仍 屬極少數,但由相關文獻可知,父母親的教養態度對個體的社交焦慮實有重要的 影響,故本研究將探討父母親教養態度與社交焦慮的關係,期能對個體的社交焦 慮有更具有脈絡性的了解。另外,相關文獻顯示父母親的教養態度為影響其子女 之社交焦慮的重要因素,但多未呈現父母教養態度究竟是如何的影響其子女的社 交焦慮。是否父母的教養態度,令其子女發展出對他人或自我的關注,或是對社 交互動的負陎預期,因此而在日常的人際互動中產生社交焦慮的反應?為了解父 母教養態度與個體之社交焦慮間的關係,本研究將父親與母親的教養態度視為社 交焦慮的前置因子,並探討教養態度是否透過其他個人特性如自我意識和拒絕敏 感度,而影響社交焦慮。. 24.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關鍵詞:1.paratantralakṣaṇa 2.the simile of phantom 3.the three natures of treatment 4.the mental eject and the consciousness 相見二分 5.the thory of self realization

個人、社會及人文教育 |英國語文教育| 藝術音樂教育 | STEM 教育 全球意識與文化敏感度 |體驗學習| 接觸大自然

ESDA is used by schools to collect and manage self-evaluation data, including the administration of on-line Stakeholder Survey (SHS), assessing students’ affective and

This painting inspired me to explore personal styles for my self-portrait, or the characteristics that represent myself in my work, so that people will feel the work is unique and

The results revealed that (1) social context, self-perception, school engagement, and academic achievement were antecedents of dropping out; (2) students’ self-factor was a

This research sets different backgrounds as variables of consumers of Miaoli County residents and whether their different life styles and corporate social

This study discussed the pipelines of different materials, such as PVC pipes and steel pipes, with different water contents in different depths of standard sand (Ottawa sand), and

Allows students happy and less stressful situation like under study mathematics, and perhaps change the stereotype of students in mathematics, so that stud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