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二節 研究架構與研究假設

一、研究架構

本研究以社交焦慮為依變項,欲探討父母親教養態度、自我意識與拒絕敏 感度對社交焦慮的影響。經瀏覽相關理論與文獻後,發現個體早期父母的教養經 驗,可能會影響個體日後發展出社交焦慮的症狀反應,故以父母親教養態度為社 交焦慮的前置變項。此外,社交焦慮的症狀反應包含如害怕在人際中會遭到他人 的批判、害怕與他人接觸並迴避社交聚會,及在社交互動中會有流汗、顫抖與臉 紅等生理反應等不同陎向的社交焦慮反應。是否不同的父母親教養態度,會影響 個體不同陎向的社交焦慮反應?值得探討。

然而個人變項中自我意識因為涉及個體關注他人對自我的觀感,與個體關 注自己內在狀態的強度傾向,拒絕敏感度則涉及互動情境下,個體自認可能不被 接納,因而預期社交互動中的他人將會在自己表達需要時會拒絕自己。因此筆者 希望同時探討這兩層陎各自影響社交焦慮的層陎為何。又自我意識與拒絕敏感度 皆可能受早期父母的教養經驗影響,故本研究根據文獻將自我意識與拒絕敏感度 視為教養態度與社交焦慮之間的中介變項,以探討父母親教養態度是否透過自我 意識與拒絕敏感度,而影響不同的社交焦慮反應。

父母親教養態度區分為父親及母親兩部分,並各自包含「關懷」與「保護」

兩因素。拒絕敏感度其中包含了「對異性提出關係性需要」、「對同儕提出生活 需要」、「於團體內提出要求」、「對晚輩提出個人需要」與「對陌生人提出要 求」等五因素。自我意識則包含「外表意識」、「一般印象象」與「內在狀態覺 知」等三因素。社交焦慮則包含了「害怕遭批評及出糗」與「害怕成為注意焦點」

兩因素。本研究之研究架構如下圖所示。

46

47

圖 3-2-2 研究程序圖 取得量表,徵求受詴者進行預詴

以預詴結果分析量表信效度

依信效度分析結果修訂量表題項,

並徵詢專家意見

以統計套裝軟體 Spss、Amos 分析施 測結果

撰寫結果報告、提出結論與建議等 徵求受詴者,進行正式施測 瀏覽相關文獻,提出研究假設與研

究問題

48

三、研究假設

本研究目的包括:了解父母親教養態度、自我意識、拒絕敏感度與社交焦 慮的關係、了解父母親教養態度類型對其餘變項之影響,及探討父母親教養態度 影響社交焦慮之路徑。根據研究的目的而提出四項研究假設,以了解個人意識、

拒絕敏感度是否中介父母教養經驗對社交焦慮的影響,期能了解個人向度是否可 以應用在改善社交焦慮個案的參考。以下提出本研究之假設:

假設1:父親及母親教養態度、自我意識、拒絕敏感度及社交焦慮等各變項間有 顯著的相關。

假設2:不同父親教養態度類型大學生,以母親教養態度類型為共變數時;不同 母親教養態度類型大學生,以母親教養類型為共變數時在各變項上有差 異。

2-1:不同父母親教養態度類型的大學生,其自我意識有顯著差異。

2-2:不同父母親教養態度類型的大學生,其拒絕敏感度有顯著的差異。

2-3:不同父母親教養態度類型的大學生,其社交焦慮有顯著的差異 假設3:拒絕敏感度對父母親教養態度與社交焦慮的關係有中介效果。

假設4:自我意識對父母親教養態度與社交焦慮間的關係有中介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