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不同視角的正念轉移:正念日記

若以不同視角看正念運用在臨床上,諸如:身心壓力舒緩、抑鬱症預防、協助 慢性病患、改善生活品質,乃至學術教育界研究應用等種種不同視角轉移的面向,

就好比相機的鏡頭可拉遠拉近、前後左右、自在操控。正念學修習技巧亦是如此,

可靈活運用,猶如狂海行舟,具正念者,能見浪、能乘風、能轉舵、能轉向自在、

能破浪、能迂迴轉進,立於勝者不敗之處(呂凱文 2011b)。由於種種身心治療 技術的日新月異,正念視角轉移的正念禪法治療模式可說是改善生活品質,消融煩 惱離繫解脫的生活法門,值得注意的是這裡的「法」──我們所要禪觀的「法」,

就在自己的內心(釋德寶 2013:30)。

隨著網路科技時代來臨,社會混亂現象層出不窮、缺乏道德羅盤,人際關係互 動日趨冷淡,倫理、自律重視愈發低落,生活假象取代了事實真相,讓人們失去判 斷力;生命本自具足的覺察力不斷地被抛棄、遮蔽和掩蓋。鑑於此,人們對自我逐 漸失去信心,對生命失去勇氣,在整個身、心內外生態環境感到痛苦、焦慮、恐懼 和不安,這樣週而復始的生活型態促使人們極力尋找紓解壓力的窗口。緣於對苦的 止息與集滅,西方歐美國家在沒有傳統宗教包袱底下,將源於佛教的「正念治療」

(Mindfulness Therapy)視為重要的禪修技巧,學者卡巴金指出患者可以運用正念 禪發展出不易被情緒潮流捲走的覺察力,並同時能得到緩解症狀和促進治療的良好 成效。這是因為在整個醫療光譜中, 也承認好情緒的培養有助於病情的好轉

(Goleman 1998:6)。這種與西方醫療體系結合運用正念禪法技巧,以及類似 正念治療的身心療癒技術於近幾年來迅速發展起來,也陸續引進於台灣醫療體系或 心理諮商體系中,逐漸影響本土化身心靈產業。

這種現象的發展卻也促使了西方國家身心靈產業使用者付費的高額收費觀念,

假設部份人士是以追求專業師資認證之證照,則必須付出更多金錢參與課程學習,

況且由於該課程是以收費制來衡量學員課程內容,並不是以師徒制,課程結束後,

學員回去要不要練習,都不在課程講授預定範圍內。反觀本文研究主體MBST正念 治療應用,是以貼近普遍群眾生活需求,獨具台灣本土化正念學教導予以設計與規

劃,主要特色係依據佛教傳統四念處禪法為基礎,特別強調日常生活六根觸境當下 如何以「慈悲喜捨」四無量心法作意配合呼吸出入息交替運用培養覺知覺察能力,

這個方法對於現代人在忙碌工商社會複雜觸境中的粗重煩惱,能起著迅速消解與離 繫作用。若將西方正念學發展與本文研究主題做一比較研究,便足以發現西方正念 治療課程裡,對於真正溶入日常生活的正念修習觀察並沒有詳實的記載可供參與療 程者自我療癒評估,而正念日記寫作技巧,正好突顯他們的匱乏。

關於正念學沿革與脈絡文獻已於前文回顧討論,在探究正念日記寫作為何可以 補足西方正念學匱乏之前,茲就釋聖嚴、釋星雲兩位學者的學思歷程著作中,提到 有關日記寫作賦予他們個人的象徵意義,說明如下:

我從年輕的時候開始,就養成寫日記的習慣。我曾看過幾部好日記,不 僅看到作者的生活,也看到作者的思想、感情、人格。通過他們的觀 察、體驗和文字的技巧,能夠讓讀者進入作者的心靈世界,也可分享他 們的生活情趣,既能讓你獲得知識,也能啟發你的智慧。跟著日記的筆 觸與作者一同回憶過去,努力現在,寄望未來,那樣的日記,就是一種 生命的呈現,有血有肉,也帶著熱淚,有苦有樂,也帶著歡笑,可是,

這種作品並不多見。

可是,我寫日記的習慣,還是繼續地保持了下來,我把這樣的日記比喻 做雪地的腳印,當我記錄的時候,非常地深刻而鮮明,那是我人生的經 歷和生命的過程,過了之後,往往又覺得並不重要,就像人在雪地行走 時,一步一腳印,步步分明,走過之後不久,腳印便被繼續飄落的雪花 淹沒;否則到了溶雪之後,腳印也不會存在。可是,倘若覺得我的腳印 能對他人暫時有益,我會盡量寫成文章向人報導,我寫報導文章及遊 記,多半也是以每天的簡短日記為基礎,我在寫作的出發點上,只希望 把自己所知的,也告訴人,而在實質上,寫過之後,受益最多的是我自 己,若對經歷過的事、見過的人、看過的書、處身過的環境,不把它們

寫成文章,便不會留下深刻的印象,也不會成為真正的經驗。(釋聖嚴 1993:164-166)

以上為聖嚴法師對個人日記寫作的見解,他認為日記寫作就是每個人生命歷程 經驗珍貴的記錄,在這些記錄當中,自己還是最大的受益者。接下來,再節錄 星雲法師於《星雲日記》著作中的一段敍述:

我從童年開始,就喜歡寫日記,但因那時生活艱苦,紙筆不周,只有將一 些人事、新知、雜感、生活等記於腦海中。1949 年我初來台灣,最初幾 年曾寫了二十多本約兩百多萬字的日記。後來自己翻閱時,發現日記中盡 是寫些人我是非、他人得失,寫到自己也是一副憤世嫉俗的醜陋面目。

因此,在 1952 年的元旦,我重新在一本日記簿上寫道:「我,是自私 的;我,是醜陋的;自讚毁他,妄自議論,實在是人類的劣根性。」寫 完,我就將二十多本日記付之一炬了。現在回想起來,不禁感到有點可 惜,因為日記是一個人生活的痕跡、是一個人成長的寫照、是一個人經驗 的記載,更是一個人生命的歷史。假如那些日記至今還保存著,或者從那 時起我一直將日記寫到今天,相信一定會有許多有關人事、生活、知識方 面的往事可以追憶,不管好與不好,我相信一定可作為做人處事的龜鑑。

也有人問我,日記是什麼?我想了想,覺得日記有時候是一面鏡子,讓我 們反觀自照;有時候日記是一個知己,可以盡情的向他傾訴自己內心的感 受;有時候日記是一張功過表,上面記下了我們處世的對與錯;又有的時 候日記是一部成長史,留下了成熟過程中的點點滴滴;也有時候會覺得日 記是一個百味罈,酸甜苦辣盡在其中。此外,像每次日記發表後,都會看 到讀者的熱烈回響:有的說日記好像一盞明燈,為大家學佛的道路指引方 向,更有的說日記好比一朵美麗的鮮花,吐露清香怡人的芬芳,若要真的 問我對日記的看法,我則覺得日記是我隨心自作、隨性自遣的生活小品。

(釋星雲 1994:自序頁Ⅲ)

上述為兩位當代學者於個人修習道路上,關於日記寫作重要性提出自我的體悟 與學思歷程回顧。是故我們明白寫日記是生活中簡單且容易撰寫的生活札記,

從行住坐臥間,一大早睜開眼睛到睡前,所有生活細節都能夠藉由日記寫作,

再次檢視自我內心狀態與生活體驗,亦可從中獲得更加均衡的人際關係互動,

以及生活品質的改善。

現代社會對「日記」的寫作內容種類繁多,書寫名稱亦很多,諸如:生活日 記、網路日記、旅遊札記、部落格、心情寫真、網誌、修行日記等等。寫日記最主 要的用意就是與自己對話,它是從每天睜開眼睛到睡前的一刻,一種最純粹、簡單 的生活記事簿。由於日記的隠私性,它可以讓我們全然地記下事件發生的真實面貌 和發生當時的情感。緣於日記的屬性,我們不難明白MBST正念課程裡關鍵角色,

「正念日記」寫作的重要性。接下來進而說明,為何正念日記寫作可以補足西方正 念學的不足,擬引用公元前五世紀古希臘哲學家赫拉克利特的萬物皆流學說,作為 說明:「你不能兩次踏進同一條河流,因為流向你的水永遠是不同的水,而第二次 踏進河流的你也不是過去的你。我們跨進,又沒有跨進同一河流,我們存在又不存 在」(苗凡卒 2002:34)。這個學說論述與個人經驗學習一年的正念日記寫作心 得體會相互呼應,這段親證體驗歷程就是當我由衷地書寫正念日記並專注於呼吸觀 照時,就會看到生命真實存在面貌,逐步達到自我療癒,敍說如下:

藉由MBST正念治療學課程學年的薰習,我感覺已具足某些力量能將塵封 許久潛意識底層的記憶透明化,重新剖析認識它。相對於這種原本只是生 活意識層面事件能夠透過某些連結而激盪出潛意識記憶感到相當不可思 議,也深感「正念」在自我內心所蘊藏的無限潛能與力量。如果讓我在此 時此刻對正念日記下一個屬於自己的定義,我會回答:「正念日記」可以 將生活中再自然不過的事情,就是所謂慣性生活的意識層面,給予轉化與 連結,透過每一次正念日記書寫,如同每一個生命的再生,它也許是美 麗,也許是苦難,都很好。至少在每一次書寫當中,我們都有機會獲得重

生,重生不是對生命的重新來過,而是生命重生於每個念頭當下,清楚明 白提醒每一個人,生命正在活著而且就活在當下。

這是一種很棒的體驗,只要你願意給自己機會如實書寫正念日記,這就好 比生命泉源的流動,當我們伸出雙腳,你永遠不可能在水裡留下足跡。同 樣地,正念日記書寫道理也是如此,透過每一次觸境的觀察,一次又一次 如實將它記錄下來,就是在刹那間,我們就能於不自覺當中連結到潛意識

這是一種很棒的體驗,只要你願意給自己機會如實書寫正念日記,這就好 比生命泉源的流動,當我們伸出雙腳,你永遠不可能在水裡留下足跡。同 樣地,正念日記書寫道理也是如此,透過每一次觸境的觀察,一次又一次 如實將它記錄下來,就是在刹那間,我們就能於不自覺當中連結到潛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