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1.2 問題意識與研究目的

1.2.2 研究目的

從時間上推敲,「正念」乃源自於佛陀時代宣說「八正道」的解脫法要之一,

同時它也是四聖諦、三十七道品修習的重要道次第,這綿延二千多年的佛教思想,

隨著時間的推移,似乎絲毫未曾停歇,舉凡西方學界將正念治療應用於臨床醫學、

心理學、教育界等,以及台灣本土化MBST正念治療學課程的設計與規劃,其共通 創立應用的研究目的,不外乎是為全體人類的福祉帶來具有正念意義的普世價值。

佛法與諸多世間學術皆有交涉,但與心理學的關係可說最為密切,原因在於佛法與 心理學皆以「心」為探究主軸,亦以解除身 心病苦作為其核心目標 (黃創華 2009:1)。是故,雖然正念源於東方佛教思想,然而不可否認地,正念在心理治 療中的運用與開展,卻於西方萌芽茁壯。因而正念療法是一個東西方文化相互交織 整合的產物,有著雙重的文化背景,但也正是因此,正念療法在某些方面,如其定 義界定等就具有雙重的特性,如何在兩種文化背景下辨析這些特性的共通與差異就 顯得尤為重要(居敏珠、彭燕琴 2012:47)。對於這種既有的存在事實與現象,

我們似乎很難去排除,居於東西方文化背景下正念認知異同點差異比較之重要性,

其中與本研究主題相關的分析比較對照組,即以台灣本土化「MBST正念治療學」

做為東西方正念學發展的比較項目,包括東西方正念的不同觀點、含義、起源及多 個應用層面和佛法交集的討論面向,遂成為本文研究目的。

鑑於前人的研究閱覽,我發現有些存在於不同正念視角差異之異同點的比較,

確有值得更深入探討的空間與省思,並獲得問題的解決與釐清,奠於這個基礎下,

本文研究目的期待解決的問題,約略說明如下:

一、正念源起的異同:初期佛教正念修行以傳統四念處身受心法念處的覺察為覺照 力的培養,並奠基於四聖諦、八正道的中道修行方式,運用慈悲喜捨四無量心法作 意,即佛教傳統內觀「念覺支」的覺察生起,用以對治貪瞋癡、煩惱無明的苦難,

達到究竟解脫之道;反觀正念在西方心理學的興起,除了同樣都是為了解除身心的 痛苦為核心目標外,傳統認知行為療法的困境與局限,是正念療法興起的根本原 因,試說如下:

作為行為治療第一個發展階段的單純行為治療,強調通過變更個體外在可 見的行為反應來矯正不適應或不良的行為;第二代行為治療是認知行為治 療,通過改變非理性思維、病理學認知圖式或錯誤的信息加工過程來改變 來訪者的不適應或不良行為。基於對行為和認知兩大傳統療法聚焦於“一 級(外在行為反應)改變”的質疑和挑戰,行為療法的第三浪潮興起了,

其範疇大大超出了傳統的認知和行為療法,創造性地借鑒了靈性、接納等 東方文化的概念術語,形成一系列以正念為基礎的心理療法。(居敏珠、

彭燕琴 2012:47)

為了因應時代潮流的轉變,認知行為療法援引了以正念為基礎的心理療法,並順勢 發展出適當的治療模式,然而,佛法與心理學終屬不同領域,有各自的關切範疇、

理論基礎、發展背景、專業術語與研究方法(黃創華 2009:1),在這樣不同文 化背景的研究視野差異下,正念的定義是否應當回到佛教經典,重新給予原有的定 位與認知,這是當前需要釐清的重要課題。

二、正念認知的異同:個人在整理相關正念文獻研究回顧資料中發現,正念減壓療 法創辦人卡巴金在敍述MBSR的早期歷史、其與主流醫學、身心健康科學的關聯,

他強調MBSR和其他以正念為基礎的介入方式,立基在對於普世之法的理解,這理 解必須符合佛法(Buddhadharma),但不受到和其諸多起源地、特定傳統相關的 歷史、文化與宗教的種種表現所侷限;卡巴金進一步指出,他將這些發展置於兩個 非常不同的認識論,即科學與禪修傳統的認識論首次相遇的歷史匯集點(Kabat-Zinn 2012:2)。4近年,一份有關現代佛教的跨學科期刊,本學刊總共收錄18篇 論文,乃東、西方多位學者就正念的不同觀點、含義、起源及應用層面,分別討論 正念和佛法交集的諸多論述。這18篇文章的論述重點,主要是以1979年卡巴金以正 念為基礎,介入主流醫學與身心健康的正念減壓療法成名以來,三十年後的學者對 他的評價與正念認知的界定,這些學者的學術領域涉及層面廣泛,包括:J. Mark G.

Williams and Jon Kabat-Zinn(MB領航者)、Bhikkhu Bodhi(佛教學者)、Georges Dreyfus ( 佛 教 學 者 ) 、 Andrew Olendzki ( 佛 教 學 者 ) 、 John Dunne ( 佛 教 學 者)、John D. Teasdale and Michael Chaskalson(正念學者與教師)、Melanie Fennell and Zindel Segal(認知療法專家)、Christina Feldman and Willem Kuyken

(禪修者、臨床心理教授)、Martine Batchelor(禪修者)、Edel Maex(禪修者、

臨床師)、Sharon Salzberg(禪修者)、Mirabai Bush(Center for Contemplative Mind in Society 創 始 人 之 一 ) 、 Saki F. Santorelli ( 正 念 中 心 負 責 人 ) 、 Paul Grossman and Nicholas T. Van Dam(身心醫學、臨床師)、Ruth A. Baer(心理學教 授)、Rupert Gethin(佛教學者)、Jon Kabat-Zinn(MBSR創始人)。5 這些學者 分別依他們對正念應用於當代正念學的發展提出個人的質疑,可以試探性的看出西 方學者或者是佛教學者、心理學學者對這個現象的一個反思。

近幾年裡,隨著西方心理學界對於佛教正念學的重視,以及在學術報告和專書 寫 作 被 譯 成 華 語 文 出 版 的 影 響 下 , 美 歐 等 地 諸 如 「 正 念 舒 壓 」 ( MBSR, based Stress Reduction)與「內觀認知治療」(MBCT, Mindfulness-based Cognitive Therapy)這類許多與西方醫療體系結合運用的正念禪法也逐漸地

4 本文摘錄學者Kabat-Zinn著,溫宗堃譯,譯自Jon Kabat-Zinn (2011). Some reflections on the origins of MBSR, skillful means, and the trouble with maps. Contemporary Buddhism, 12(1), Pp.281。中譯本 見,〈關於MBSR的起源、善巧方便與地圖問題的一些思考〉,2012,頁2。

5 參考學者越建東於國立中山大學正念讀書會──Contemporary Buddhism正念專輯投影片。

引入台灣的醫療體系或心理諮商體系中,並且作為正規醫療的輔助技術之一(呂凱 文 2011c)。學者朱迺欣(2011:10)在《喜悅的腦:大腦神經學與冥想的整合 運用》序文提及,麻州大學的卡巴金是將覺照帶入現代醫學主流的推手,他規劃的

「正念減壓療法」課程,證實能幫助減輕主觀的痛苦感覺,增強免疫功能,滋養人 際關係,並增進整體的心理健康。與上述有關的論證,法鼓佛教學院院長釋惠敏

(2011:12-13)亦曾在同書序文中提到:

「覺照」(Mindfulness),在佛教的傳統是翻譯為「正念」,是指一種培 養「當下覺察力」(present將「正念」(覺照)禪修作為治療性運用的實 例逐增,例如:美國麻省大學「正念醫療中心」(CFM:The Center for Mindfulness in Medicine,Health Care and Society ) 的 「 正 念 減 壓 」

(MBSR:Mindfulness-Based Stress Reduction)療程,英國國家健康服務 局所推薦的「以內觀為基礎的認知治療」(MBCT:Mindfulness-Based Cognitive Therapy)運用於重度憂鬱症史病人。此議題在國際學術界也具 有發展潛力,在 2007 年,就有超過七十篇以「正念」(覺照)禪修做為 主題之科學性的期刊論文被發表。

相較 於此 , 吾人 觀察 由 授 課教 師 呂凱文 所 規劃 的南華 大學宗教學 研究所

「MBST正念治療的實踐與理論」課程,實乃台灣華人學界第一位具有博士身份的 學者將本土資源所習得的「正念」覺照力培養、覺察力認知、六根觸境觀察、「慈 悲喜捨」法作意配合呼吸出入息運用,及各種引導技巧方法係奠基在正念治療學中 道基礎上,確切地交替應用在「正念日記」寫作。同時,他也認為雖然類似MBSR 將正念學設計、形塑成不帶宗教色彩、心理學式的身心技術並與醫療教育體系相互 結合之推廣者,在台灣確實罕見,但是台灣這幾十年的佛教實踐發展裡,絲毫沒有 缺乏過正念學與正念禪法的技術,甚至還具備著許多這方面優秀人才與資源,只要 稍稍調整課程內容與重點,不難設計出適合台灣社會生態環境需求的正念禪法。這 個正念禪法之實效性,呂氏認為相當值得肯定,由於近二十年來它的確能迅速有用 地幫助自己與他人消解生命中的苦難經驗,而其本身亦有太多個人引導成功的案例

值得分享。礙於研究主題面向,這些值得分享的成功案例,無法在文中一一細述,

也許爾後另闢他文討論。然而,有關呂氏於正念禪法所習得的「本土資源」,卻也 引起我的高度好奇,為何這原屬於華人界的本土資源──正念,卻由西方醫學界所 興起?為此,個人認為對呂氏過去二十多年來,在正念禪法所習得的學思歷程及研 究背景,進行初步瞭解仍有其必要;再者,亦能由此探究對正念禪法的發展背景,

有較完整的地圖路徑,以期開展本文研究目的,略說如下:

台灣這塊土地對於正念學與正念禪法的推廣也逐漸在2000年代的學術圈內 產生具體影響。2001年,在楊郁文先生與釋惠敏法師兩位教授指導下,我

6所撰寫的《初期佛教「緣起」概念之析論》論文通過博士學位審核,它 是國內第一篇關涉初期佛教思想的博士論文,也可視為這幾十年裡正念學 與正念禪法傳入台灣社會後,教育學術研究單位回應這股風潮的研究成果 之一,並且隨後幾年間陸陸續續也有許多取得碩博士學位的優秀年輕學者 在國內外發表這方面的論文。這篇博士論文寫作動機之一,與我自1992年 以來接觸與學習台灣本土正念學與正念禪法(以台灣新雨社和東南亞上座 部佛教傳入台灣後所醞釀的正念學系統為主)過程相關,它促使我覺得有 必要重新回到傳統佛教文獻,檢視巴利語和漢譯經典裡與正念禪法內觀相

6所撰寫的《初期佛教「緣起」概念之析論》論文通過博士學位審核,它 是國內第一篇關涉初期佛教思想的博士論文,也可視為這幾十年裡正念學 與正念禪法傳入台灣社會後,教育學術研究單位回應這股風潮的研究成果 之一,並且隨後幾年間陸陸續續也有許多取得碩博士學位的優秀年輕學者 在國內外發表這方面的論文。這篇博士論文寫作動機之一,與我自1992年 以來接觸與學習台灣本土正念學與正念禪法(以台灣新雨社和東南亞上座 部佛教傳入台灣後所醞釀的正念學系統為主)過程相關,它促使我覺得有 必要重新回到傳統佛教文獻,檢視巴利語和漢譯經典裡與正念禪法內觀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