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1.2 問題意識與研究目的

1.2.1 問題意識

正念的巴利原文為sammā-sati,它是來自巴利文的sati,有念、憶念、記憶、正 念之意(水野弘元 2005〔1968〕:324)。正念是源自傳統佛教四念處的修習方 式,四念處(satipathāna)是以sati和patthāna兩個字組合成的,念(sati)的意思是 回 憶 , pathāna 的 意 思 是 契 入 和 繫 住 , 念 進 入 和 停 留 因 而 被 稱 為 「 四 念 處 」

(Yubodh 1996?:5)。3從四念處的經書中,佛陀指出四念處對世間和精神上的 利益,一位熱誠的修 行者在修行時分明的覺知和 觀察,便能克服貪慾和悲痛

(Yubodh 1996?:2)。由此清楚指出四念處修行的重要性,從1979年美國麻省 理工學院卡巴金以正念應用在減壓門診中心臨床病患的疾病舒緩治療後,正念技術 療法開始於近年來在西方醫學、心理學界大放異彩,這是好消息,但也彰顯了某些 值得我們深思的問題,諸如:源自東方的正念四念處修行原本就是以身、受、心、

法 的 覺 察 運 用 於 念 處 覺 照 力 的 培 養 ; 然 而 , 西 方 心 學 界 卻 創 造 性 地 將 正 念

(mindfulness)給予新的詮釋,視其為當代心理治療層面的重要技術療法。

對這種存在於東、西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正念認知解讀與差異的問題確實存在 討論空間。正念開啟了佛教與西方心理學界的新視野,正念修行在佛教的地位是否 應該受到重視與省思?就正念回到佛教經典的解釋,菩提比丘提出個人的見解,正 念作為修行「念處」的主要因素,仍需與正知並重,呼籲西方學者要尊重正念在巴 利經典的意涵與功用?菩提比丘進一步指出,西方學界把正念從巴利經典的意涵給

3 摘錄自馬哈希大法師作,Sujiva法師編輯,《四念處選章》,台南:法藏講堂,2007,頁 5。

予分離,更把它自佛法八正道的脈絡中抽離,他反對簡單化的理解正念,對於正念 能否從傳統文脈抽出來應用在世俗目的上提出質疑與省思(Bodhi 2011:19)?

正念應用於認知心理學層面,有關認知心理學家所提到的大腦神經回路跟認知科學 的關係界定?正念在臨床醫學的介入,可由FMRI磁核共振儀器的實驗,觀察腦波 顯像儀器測量一個人在觀呼吸時,他腦部的圖像、色彩學的變化與揭露正念覺照力 的相關研究。

對於正念的探索已經有很多學者曾經提出貢獻,如大腦神經認知心理學家席格 提到,「覺照」(Mindfulness),在佛教的傳統是翻譯為「正念」,是指一種培養

「當下覺察力」(present moment awareness)的禪定練習(meditation practice)

(Siegel 2011:12)。有關大腦運作的初步研究已經顯示,覺照或許真的能改變 大腦,為什麼專注當下會改變大腦?我們集中注意力的方式,有助於激發神經可塑 性,也就是使神經連結因應經驗而改變。藉由深入探索直接經驗,我們將了解為什 麼覺照的研究會發現這些傾向左腦或右腦的變化,或影響到大腦整體的整合功能

(Siegel 2011:47);此外,揭露覺照與腦部社會神經回路的關係,或許還能讓 我們更進一步了解覺照對生理與心理健康的影響(Siegel 2011:45)。揭露正念 覺照與大腦神經回路的關係是否能進一步影響人們身心的健康,這或許需要某些科 學實驗數據所堆疊的研究報告方能有較為明確的答案;相較於此,若將此問題意識 帶回正念治療應用於生活六根觸境的觀察,也許可經由每個人自身經驗的基礎,而 能有較為清晰的判斷依據,以下就學者呂凱文的論述,略加說明:

正念治療著重於「意識」與「現象」(即意識的對象, the objects of consciousness)之察覺力的培養,這種察覺力也即是佛教內觀傳統所謂的

「念覺支」,「四念處」的禪修方法,則是重要代表。正念治療師一旦察 覺壓力於意識範圍內,醞釀、升起並隨後產生身心拉扯的膨脹收縮效應之 際,他會迅速透過察覺力本身內具的離繫作用,在暫時中止價值判斷的經 驗體驗基礎上,將「事件」與「對事件的看法」予以分離,並還原回各自 導演衍生前的純粹狀態。在清楚覺察、明確觀察、詳細描述、深刻體會、

緩緩品嚐這些「經驗之流」(the stream of experiences)帶來種種身心撞 擊或拉扯的過程中,正念治療師唯一要努力的則是持續地保持清晰的覺察 力,覺察這些經驗之流、讓它流過去、讓它通透的流過去,完全不保護地 接納這些撞擊、完全不抗拒這些經驗的拉扯,直至身心完全無所執著地脫 落(呂凱文 2011a)。

正念來自意識經驗流的覺察,當你初次認識某些事物時,就在你將它概念化或確認 之前,有短暫的純粹覺知,它在你開始想起來,在你的心裡說:「哦!那是一隻 狗」之前就發生了,那個焦點柔和、瞬間流動的純粹覺知就是正念( 釋德寶 2003:209)。佛教的認識論是一種純粹的經驗觀察,正念亦是一種純粹覺知的直 接經驗,就是沒有任何概念化的經驗,譬如說日常生活中視覺接受到光線的刺激,

身體六種感官的眼耳鼻舌身意,則會分別認識到色聲香味觸法,這就是佛教所謂的 六根對應六塵境,其中前五根的認識是沒有概念成分的,最主要的判斷在於意根,

即「念覺支」的生起,也就是正念的覺察力。

所謂訊息,這跟認知心理學其實也是同步的,就是說我們會產生情緒是因為我 對某些訊息的接收的當下判斷,所以訊息的存在及大腦的認知回路是怎麼認識這個 訊息,也許是另外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正念修行要與正知並重,所以它是屬於知 識論(epistemology, theory of knowledge)的一部份,對佛教來講,佛陀講的很簡 單,讓看就是看,讓聽就是聽,意思就是說讓看就成為那個看,就算你看到了,也 不是指什麼人、什麼物,就算你看到什麼人那也不是指什麼好人或壞人,他只是一 個什麼人,這就是它還原認知資訊的源頭。比如說,我們在正念練習中,當你的腳 踩到一堆土,對學正念的人來講,踩到土堆當下的那個觸感,他會去看那是軟的還 是硬的,那是濕的還是乾的,它是地水火風那個元素?它不會一開始就形成一堆泥 土,它只是會還原到它的地水火風的元素。如果泥土就是一堆資訊的話,對佛陀來 講就是先保持資訊的原貌如如不動,一開始不加以撿擇,只是個觸,那觸的當下你 就去分析地水火風,可是分析過程當中,它那個物相、人相或手指相,就不再成為 一個相,它只是地相水相火相風相的分解相,這地方就是涉及到佛教認識論中佛陀

是怎麼認識物,他把那整個訊息到你情緒反應的過程當中減緩它的速度,那樣的一 個訊息依照它原本的樣子來慢慢被如實認識而己。其實這也是認知心理學所提到的 問題,好比說晚上你走路回家,你發現後面有兩個人的身影在跟著,可能那個認知 心理學就會延緩你的過度判斷,那個過度判斷有可能不是真實的判斷,你最後還是 要判斷,只是沒有那麼快。

前文所提出的許多問題都是以正念應用為基準點推演出的相關問題意識,有些 問題我們已做了初步的解釋,但由於這些問題實在太龐大,無法在文中一一討論。

在此,僅能就本文的研究主題進行討論,提出部份假設性問題,如:正念覺照力的 培養與揭露、「後設認知」的反思覺察等問題,帶回本文研究主題,遂整理出下列 四點問題進行探究。

1. 正念、正念治療源自初期佛教經典基礎的依據?

2. 正念、正念治療、正念日記的對應關係?

3. 新時代對正念的認知與解讀?研究的應用範圍?

4. 正念日記的理論架構?寫日記如何帶來療癒?

經驗裡,我們因著期待而產生的效應是相當深刻的;期待所產生的力量一直以 來在許多地方被提到,並且也給予它許多名字,且所有的心理治療模式都強調積極 期待對於強化療效的價值(Kirsch 1990; Lynn and Garske 1985)。或許最廣為 使用的術語就是「自我實現的預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y),這種預言描繪著 我們的行為會無意識與我們的期待看齊,不論好或壞,兩者最後實現的相似性都會 增加。當有人前來尋求建議或協助,一般而言,那個人懷著期待,期待事情將會轉 好,越是多的感情投入,人就會懷抱越多的期待,反之亦然 (Yapko 2003:

136)。也就是說,個人對上述所討論的問題意識有很大的期待,就心理學來講,

期待也會影響到我們對於事物的認識行為以及改變,好比說一個病人如果對他疾病 痊癒的轉好沒有任何期待,坦白講他也很難有療癒效果。

這個技巧靈活地運用了正念讓現代人能夠遠離壓力與煩惱,但我們仍要進一步 思考,正念是源自佛教經典的名詞,那談到正念究竟在佛教傳統談的正念跟我們現 在談的正念有什麼樣的差別?這顯然跟佛教思想是有關係的,也許我們會在第二章 來談正念在初期佛教的經典基礎。又如正念已從佛教傳統抽離,那新時代對正念的 態度為何?正念治療於當代的研究與應用如何開展?MBST正念治療學以不同視角 正念轉移到正念日記的觀察寫作與療癒的可能性運用等問題,每個問題都具有討論 的空間與探索的價值,也許可在後面三、四章繼續做討論。有鑑於此,我嘗試奠基 在問題意識基礎及期待經驗值發展脈絡下,引發相對性研究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