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正念的初期佛教經典基礎

從電子佛典12《大正新脩大藏經》搜尋有關「正念」一詞,在佛教典籍出現約 有 6597 次,其中般若部 135 次、法華部.華嚴部 452 次、寶積部.涅槃部 256 次;另在阿含部的四部阿含中出現的次數分別為,《長阿含經》19 次、《中阿含 經》275 次、《雜阿含經》237 次、《增一阿含經》16 次,共 547 次。由此數據推 論,「正念」一詞出現在阿含聖典的比例甚高,這個推論證實了正念在初期佛典的 重要性。本節擬以阿含聖典為基礎,進一步指出正念的初期佛教經典基礎。「阿含 學」有其學習的階梯,「阿含道」有其行道的道跡,悉皆次第整然有序。以「表」

(見表二)列出──最左列,從「善人」開始……到「解脫知見=涅槃」為「阿含 道次第」;最右列, 從「增上善學」開始……到「正解脫學」究竟解脫成為「無 學者」為「阿含學次第」;中間分布三十七菩提分法(楊郁文 2000:82)。

12 SAT大正新脩大藏經テキストデータベース 2012 版(SAT 2012)資源網站:http://21dzk.l.u-tokyo.ac.jp/SAT/ddb-bdk-sat2.php。此處未以CBETA中華電子佛典為搜尋來源,主要是該資源網站所 呈現的數據資料較符合本節討論內容,特此說明。

表二:三十七菩提分的次第開展

本表列(見表二)為學者楊郁文所整理的三十七菩提分的次第開展,這是楊氏 對阿含學(阿含經)研究歸納出的佛法學習,表中清楚列出,修習佛法乃至成佛的 道次第。他認為學習佛陀的教法從原始佛教阿含經的教法切入,是一種從初發心到 究竟成等正覺的修習次第。〔「原始佛教=佛法」(從初發心至究竟成等正覺)〕

(楊郁文 1997:0-20)。為何楊氏能夠如此確切的提出此觀點,認為從原始佛教

《阿含經》的學習階梯,可以是究竟成佛的重要修學次第。關於這部份論證,也許 可以分別從學者釋聖嚴、釋惠敏在楊氏著作《阿含要略》序文中的敍述略探一二:

楊公在三十歲之後,由民間流傳的善書之中,接觸《金剛經》,啟發其正 信,親近印順長老,執卷請益,解惑求證,並允為之說法皈依,成為三寶 弟子。自此即根據印順長老的著述,啟迪研讀北傳漢譯四種《阿含》,以 及南傳日譯五部《尼柯耶》,因此使他繼續探究,主攻阿含藏,自修巴利 文。他對阿含經所下的對讀、分類、組織、條分縷析,細入牛毛,明察秋 毫,一時之間,在國人之中,尚無出其右者。多年以來,凡是聽過楊公阿 含學的人,都知道他對阿含經的整理,早已自成一家體系。楊公對於阿含 的看法是:一完整的學佛修道,乃至成佛的道次第:其包含著:①增上善 學、②增上信學、③增上戒學、④增上心學、⑤增上慧學、⑥正解脫學、

⑦實證解脫。13一共七個次第。他的這部偉構《阿含要略》,便是依照這 樣的次第彙集編著而成。在本書編著者的自序中說:此書是「以教理法義 為緯,行果次第為經,探討原始佛教之佛法」。「引發向上心、菩提心、

出離心,尋覓涅槃道跡,……修增上戒、定、慧學,解脫世間貪瞋癡之纏 縛;證涅槃得阿羅漢,乃至究竟成佛。」這說明了阿含經既是原始佛教,

確又是次第通向大乘佛教究竟成佛的寶筏。(釋聖嚴 2003〔1993〕)

學者釋惠敏亦提出如下觀點:

13 作者楊郁文在《阿含要略》自序文中,細分此「一乘道(ekµyana magga 唯一趣向(成佛之) 道)」為「阿含學(聞、思)階梯」,有六:(1)增上善學,(2)增上信學,(3)增上戒學,(4)增上心 學,(5)增上慧學,(6)正解脫學 循序學習,合乎緣起,道果必成。

完整的《阿含經》類在五世紀初就已完成漢譯了,可是並沒有受到中國佛 教的重視。其原因或許是當印度佛教傳入我國的初期,印度本土正是初期 大乘佛教的發展高潮,最重要的佛典傳譯者,如竺法護、鳩摩羅什等大師 也是以弘揚大乘為主。因此,對本來是代表「根本佛法」,卻常被誤解為 是「小乘」經典的《阿含經》類,其專家學者亦寥寥無幾。可是,從十九 世紀初開始,由於歐洲殖民主義的擴張,對東方世界有統治、傳教等等的 須要,掀起了研究東方宗教的風潮。特別以同是印歐語系之梵語、巴利語 佛教文獻為主,在與漢譯《阿含經》類相當的巴利語佛典方面,他們的工 作成果是:(1)巴利語文法書、辭典之出版,巴利語之語言研究。(2)巴利 語佛典之校訂出版及翻譯。(3)巴利語佛教教理、教史之研究。(4)巴利語 佛典成立史之研究。因此,奠定了巴利語佛典之國際性研究的基礎,也確 定了它在佛教史上的重要性:是佛陀思想與言行的最早記錄。(釋惠敏 2003〔1993〕)

上述兩段引文,分別指出《阿含經》類在佛教史上的重要性,以及楊氏認為佛陀的 教法從原始佛教阿含經的教法切入,是一種從初發心到究竟成等正覺的修習次第之 論述依據。是故,楊氏進一步對阿含道的修行次第做了更深層的解說:

阿含道包含「獨覺道」與「聲聞道」,皆是「一行道」而分為兩階段。無 師獨悟的「辟支佛陀」及「阿耨多羅三藐三佛陀」所行即是「獨覺道」;

「覓道」的過程,是由「世、俗有漏、有取的八正道」如實觀察現實的人 生、觀察生命的緣起,現觀十二支緣起的苦、集、滅、道而「見道」;見 道之後,依聖、出世間八支道「修道」乃至成就「三菩提」,作證「究竟 涅槃」。「聲聞者」以親近善士、聽聞正法、內正思惟、法次法向──

「四預流支」學習「世、俗八正道」代替覓道;「見道」時成就「四不壞 淨」,之後依聖、出世間八支道「修道」乃至成就「三菩提」,作證「究

竟涅槃」。因此,「佛道」「辟支佛道」與「聲聞道」,皆是同「一行 道」而經歷兩階段。(楊郁文 2000:83-84)

本段論述詳細指出,凡三世諸佛及聖弟子為了圓滿完整佛道修學的道次第,皆是需 同「一行道」而經歷兩個階段,即分別依止「世、俗有漏、有取的八正道」覓道,

如實觀察現實的人生、觀察生命的緣起,現觀十二支緣起(無明、行、識、名色、

六處、觸、受、愛、取、有、生、老死)的苦、集、滅、道而見道;見道之後,依

「聖、出世間八支道」修道乃至成就「三菩提」,作證「究竟涅槃」。由此行文脈 絡,我們得知不管是三世諸佛或聖弟子,皆是要從「世、俗有漏、有取的八正道」

踏上究竟涅槃的正道。接著,提出印順導師(2003〔1994〕:235)的學說思想,

進一步探究楊氏的論述根源:

出世的解脫法門──四諦,緣起;道諦中的三學,八正道。這都「是聖」

者「所」修「行」的,也「是聖」者「所證」得的。修行,證入,都離不 了這些,這是釋迦佛金口開示的正法。離了這,別無可歸依的法門,別無 能解脫的途徑,別無永恒的歸宿。這是佛弟子所應決然無疑信受奉行的!

因此,「三乘」──聲聞,緣覺,菩薩佛──一切「聖者」,都是依著這唯 一的正法,同受唯「一」的解脫「味」,如長江大河入海,都同一鹹味一 樣;同入「涅槃城」而得究竟的安息。

這是本文研究的重要依據,由於「正念」是八正道法要之一,也是四聖諦、

三十七菩提分,乃至圓滿整個佛陀教法《阿含經》的重要修學道次第之一。是故,

踏上究竟涅槃的喜悅解脫的唯一之道,正念修習可以成為我們的境教下手處之一。

為了更加明白本文研究的核心要義,以及正念所依循的修習要領。擬接著引用導師

《成佛之道》第四章「三乘共法」,說明三十七道品14的修習次第項目:

14 又作三十七菩提分法。印順導師《印度佛教思想史》︰「釋尊從自覺的聖境裏,陶鑄東西印度 文明,樹立中道的宗教。中道行,是正見為先導的聖道的實踐。聖道的內容,釋尊隨機說法,有種 種組合,主要的有七類,總名為三十七菩提分法。」(台北:正聞,頁 21。)

佛說道諦,總是說八正道支。但散在各處經中,「佛說」的修道項目,更 有種種「道品」。道品,是道類,是將修道的項目,組成一類一類的。經 中將道品,「總集」為「三十七」道品,分七大類:一、四念處;二、四 正勤;三、四神足;四、五根;五、五力;六、七覺支;七、八正道支。

這七大類──三十七類,為什麼叫道品,道是菩提的意譯,這些都是修行 而得三菩提──正覺的不同項目,所以叫道品。四念處是:身念處,受念 處,心念處,法念處。念處是慧相應的念,重在觀慧。如觀身不淨,觀受 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四神足是定,定為神通所依止,稱為神足。

雖是定,但由修發三摩地的主力,有由欲,由勤,由止,由觀而不同 , 所以分為四神足。五根是:信根,勤根,念根,定根,慧根。這五項功 德,修得堅定而為引發功德的根源,名為根。五力,就是上面的五事,但 已有降伏煩惱等力量,所以叫力。七覺支是:念覺支,擇法覺支,精進覺 支,喜覺支,輕安覺支,定覺支,捨覺支。這是道品中的重要一類,為引 發正覺的因素。15(釋印順 2003〔1994〕:232-233)

釋尊說法,法次法說──有其順序︰說示順序、生起順序、捨斷順序、行道順序、

果地順序等等(楊郁文 2003〔1993〕:273)。今三十七菩提分法的名數例舉,

並非行道順序,所以修習並不一定要按照四念處、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

七菩提分、八聖道分的順序進行。然而修習三十七菩提分法,的確以學習「四念處 為首」,接著修習以「七覺支」,修行完滿「八支聖道為終」16(楊郁文 2000:

99-100)。

綜上論述得知,探討正念不能與四念處、七覺支、八正道、四聖諦,乃至三十 七菩提分進行切割,必須對彼此共構性的關聯做初步的探究。何謂共構性的關聯?

以下提出學者楊氏在《阿含要略》著作中,引用《中阿含經》的經文,說明法與法

15 本段引文不包含第七項八正道支的敍述,主要是導師於前段已作說明。筆者認為,由於八正道為 本文討論重點之一,擬安排後文段落詳細說明。

16《雜阿含》八一○經,《大正藏》卷二,頁二○八上。

的相須性:

「(世尊告諸比丘):『若比丘觀已,則知我得內止,不得最上慧觀法 者,彼比丘得內止已,當求最上慧觀法;彼於後時內止,亦得最上慧觀 法。若比丘觀已,則知我得最上慧觀法,不得内止者,彼比丘住最上慧觀 法已,當求內止,彼於後時得最上慧觀法,亦得內止。若比丘觀已,則知

「(世尊告諸比丘):『若比丘觀已,則知我得內止,不得最上慧觀法 者,彼比丘得內止已,當求最上慧觀法;彼於後時內止,亦得最上慧觀 法。若比丘觀已,則知我得最上慧觀法,不得内止者,彼比丘住最上慧觀 法已,當求內止,彼於後時得最上慧觀法,亦得內止。若比丘觀已,則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