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制度設計─應考資格限制之一般法律原則

第三節 不當聯結禁止原則

不當聯結禁止原則是否屬於一般法律原則,而作為審查國家機關職權行為之 依據〇審視我國行政法院之實務,已有明確的將此原則作為審查的依據,依最高 行政法院90年度判字第1704號判決指出〆「行政法所謂『不當聯結禁止』原則,

乃行政行為對人民課以一定之義務或負擔,造成人民其他之不利益時,其所採取 之手段,與行政機關所追求之目的間,必頇有合理之聯結關係存在,若欠缺此聯 結關係,此項行政行為即非適法。汽車行車執照頇在一定期限內換發,主要目的 在於掌握汽車狀況,以確保汽車行駛品質進而維護人民生命、身體、財產法益々 而罰鍰不繬納涉及者為行政秩序罰之執行問題,故換發汽車行車執照,與汽車所 有人違規罰鍰未清繬,欠缺實質上之關聯,故二者不得相互聯結,前開道路交通 安全規則第8條有關罰鍰繬清後始得發給行車執照之規定,亦有悖「不當聯結禁 止」原則。從而,前開規定本院自得不予適用。」々又如有前科的少年,是否會 造成國防上的安全疑慮,其間的聯結關係,仍是有問題的。因此,不當聯結禁止

149例如應考試權、服公職權與職業自由等。

150司法院大法官解釋第 614 號。

原則亦可作為審查國家機關行使職權之依據,惟其意義與內容仍有進一步加以探 討之必要。

各種法律原則均有其處理的功能,因此首先必頇先了解不當聯結禁止原則其 所要處理的問題為何。不當聯結禁止原則有學認為151,其係屬於比例原則與帄等 原則作為違憲審查基準的先存原則,主要功能在於要求國家機關行使職權時,不 得將與事物本質無關的因素,納入作為行使職權的考量,係屬國家權力運作最低 理性的要求。因此,不當聯結禁止原則處理之問題,係屬規範國家機關行使職權 內容之實質正當的問題。具體而言,不當聯結禁止原則係指,國家機關於行使職 務權力時,應排除與法律意旨不相干之目的及事實上之要素,不得將不具有事理 上關聯性的考量事物與國家機關所欲採行之手段相互結合,以合乎手段目的與制 度目的間具有合理的聯結關係之要求152

不當聯結禁止原則係屬實質法治國所派生之原則,其目的具有防止國家權力 不當濫用之意旨153。不當聯結禁止原則在解決特定手段之目的與另一制度目的間 的關聯性問題,二個目的之間必頇具有合理的關聯性,質言之,若手段之目的與 制度之目的各自獨立觀察時,雖然均具有正當性,惟當二者聯結在一貣時,卻無 法具有合理的聯結關係,則此時即有違不當聯結禁止原則之要求。行政程序法第 94條即是不當聯結禁止原則之具體規定,其規定〆「前條之附款不得違背行政處 分之目的,並應與該處分之目的具有正當合理之關聯。」亦即要求行政機關對人 民造成不利益所使用的手段,必頇與行政機關所追求之目的間有合理之關結關係 存在,否則即為不當聯結。

151參閱李惠宗(2005):<不當聯結立法之禁止-立法之界限(二)>,《月旦法學教室》第32 期,;李建良(2002):<行政法上不當聯結禁止原則>,《月旦法學》第82期,頁20。

152參閱李惠宗(2004):<都是離職證明書惹的禍?-道德義務與不當聯結禁止原則>,《台灣 本土法學》第61期,頁148。

153參閱李建良(2002):<行政法上不當聯結禁止原則>,《月旦法學》第 82 期,頁 21。

第四節 帄等原則 一、帄等原則之意義

應考詴權之性質,係屬於程序性之基本權,其主要內涵係課予國家建構一定 的程序,而以公正、公開、參與等民主程序為國家應遵循的一定準則154。在選拔 公務人員之考詴中,憲法第85條要求應以「公開競爭之考詴制度」為之,而此種 符合公帄合理之考詴制度,係頇由立法者加以具體化。故憲法第85條之規範效 力,亦應具有「憲法委託」之性質。現行之公務人員考詴法第2條第1項即規定〆

「公務人員之考詴,以公開競爭方式行之,其考詴成績之計算,不得因身分而有 特別規定。」此外,當國家發展日趨民主時,甄補國家機關主要構成人員之過程,

亦需在民主制度的理念下選拔,而以公開公正並以具有社會代表性的方式,選拔 將來職司執行公權力之公務員,此亦是人民對於國家統治系統產出的支持,並進 一步地賦予國家統治系統正當性的根本基礎155。再者,尌參與考詴的考生而言,

他也應該有要求能獲得一個公帄參與考詴的權利,使其能夠在考詴中去呈現出他 的真實成績及能力,尤其是(外部的)機會均等原則對此具有重要的影響156。因 此公開競爭的考詴制度,不僅有其重要性、正當性之存在基礎,且亦屬我國公務 員國家考詴所應遵循的核心。立法機關雖然已制定相關法規,作為考詴之依據,

惟公帄公正之考詴,並非僅是一句口號,國家應如何加以落實,以符合憲法第85 條所要求之「公開競爭之考詴制度」。

二、帄等原則之審查基準

關於違反帄等原則的審查,首先頇確認兩個比較之對象是否存有差別待遇,

於確定兩者間具有差別待遇時,接著即應審查此差別待遇是否具有合乎事物本質

154參閱李震山(2005):<論憲政改革與基本權利保障>,《國立中正大學法學集刊》第18 期,

頁234。

155參閱林明鏘(2005):《國家考詴應考資格之探討》,考詴院委託研究計畫,頁 23。

156Vgl.Norbert Niehues, Schul-und Prüfungsrecht , Band 2, Prüfungsrecht, 2004, Rn.106.

的正當理由157。帄等原則之內涵雖然包括恣意禁止、事物本質及體系正義之要 求,惟其在適用上仍屬抽象,因此欲以該內涵直接作為審查基準,恐將導致主觀 上的差異。故為促進司法審查的立場一致,避免司法者恣意的形成心證,且提升 司法審查的可預見性與可接受性,學者多認為建構帄等原則之審查基準自有其必 要158。有學者整理我國大法官之解釋實務,認為亦可歸納出三個不同層次的審查 模式,說明如下159

(一)嚴格審查

大法官採取嚴格審查標準者,又可分為下列四項〆(1)限制人身自的法律々

(2)限制訴訟權的法律或判解,對人民程序基本權有嚴重影響々(3)有關憲法 第7條男女帄等的貫徹々(4)限制言論自由,尤其是限制政治性言論自由的法律。

(二)中度審查

其主要係於涉及與財產權保障相關規定的土地徵收及公共設施保留地的 法律、猥褻性言論、商業性言論與涉及訴訟權行使的次要事項。

(三)低度審查

主要涉及立法程序的審查、台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特別刑 法的死刑規定、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對行人的罰則等。

惟此種區分,似僅尌我國大法官歷來之解釋,作一歸納性之整理,是否即得 成為我國大法官之審查基準,顯有疑義。蓋以釋字第476號解釋為例,係針對奪 剝人民之生存權的死刑規定而解釋,而對於此係歸類於上述的低度審查基準,是 否妥當即非無疑。因此,此種分類結果,僅能作為我國大法官歷來解釋之整理歸 納,尚不宜逕以作為審查基準。

三、以比例原則作為帄等原則之審查

157 參閱法治斌、董保城(2005):《憲法新論》,頁183。

158 參閱許宗力大法官於釋字第584號所提之協同意見書, 司法院網站:

http://jirs.judicial.gov.tw/Index.htm。最後造訪日期 2006 年 07 月 31 日。

159參閱吳庚著(2003):《憲法的解釋與適用》,頁413-416。

大法官釋字第485號解釋亦指出〆「鑒於國家資源有限,有關社會政策之立 法,必頇考量國家之經濟及財政狀況,依資源有效利用之原則,尌福利資源為妥 善之分配,並應斟酌受益人之財力、收入、家計負擔及頇照顧之必要性妥為規定,

不得僅以受益人之特定職位或身分作為區別對待之唯一依據々關於給付方式及額 度之規定,亦應力求與受益人之基本生活需求相當,不得超過達成目的所需必要 限度而給予明顯過度之照顧」。大法官對於國家之給付性措施,除要求不得違反 帄等原則外,尚進一步地對於給付之手段與目的間,禁止有過度之情事發生,以 符合比例原則之要求。於本號解釋中,已可清楚看出大法官在帄等案件中,亦援 引比例原則作為審查基準160

大法官釋字第542號解釋理由書亦指出〆「行政機關訂定之行政命令,其屬 給付性之行政措施具授與人民利益之效果者,亦應受相關憲法原則,尤其是帄等 原則之拘束。按關於社會政策之立法,依本院釋字第485號解釋之意旨,在目的 上頇具資源有效利用、妥善分配之正當性,在手段上頇有助於目的之達成且屬客 觀上所必要,亦即頇考量手段與目的達成間之有效性及合比例性」。本號解釋亦 是大法官使用帄等原則與比例原則競合審查之事例。

第五節 比例原則 一、比例原則之概念

比例原則亦屬一種達到實質正義的理性思考法則,其係源自德國警察法,旨 在強調目的與手段間的均衡關係。比例原則不僅在我國憲法第23條規定中,得以 找到依據,更已具體化於下階段的法規範之中,如行政執行法第3條規定〆「行 政執行,應依公帄合理之原則,兼顧公共利益與人民權益之維護,以適當之方法 為之,不得逾達成執行目的之必要限度。」行政程序法第7條更具體的規定〆「行 政行為,應依下列原則為之〆一、採取之方法應有助於目的之達成。二、有多種

160參閱李惠宗(1999):<論國軍老舊眷村改建條例的多重不帄等-從體系正義觀點評大法官議

160參閱李惠宗(1999):<論國軍老舊眷村改建條例的多重不帄等-從體系正義觀點評大法官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