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不習聞,易墮增上慢。

在文檔中 永明延壽 (頁 184-188)

第四章 永明延壽立 「 一心 」 為宗之理論建構

第三節 延壽之「觀心」法門

6. 不習聞,易墮增上慢。

《法華玄義》卷 1 上云:

若觀心人謂:即心而是,已則均佛。都不尋經論,墮增上 慢,此則抱炬自燒,行牽惡道,由不習聞也。……欲免上 慢,當聞六即世間:相常住,理即也;於諸過去佛,若有 聞一句,名字即也;深信隨喜,觀行即也;六根清淨,相 似即也;安住實智中,分證即也;唯佛與佛究盡實相,究 竟即也。60

不習觀將造成偏觀之失,然觀心不當又易患增上慢心,其理 在「觀心」者以「心」為重,以為「即心而是」,一切外學皆不足 取,以「心即佛」,觀心即成佛,不需再尋經論,將修證之學看輕,

則人生之奮鬥積極面亦將消失,如是則人生往往易墮於如如而 生,如如而死之消極;或以「成佛」已然達成,從此悠悠無事,

如是則「抱炬自燒,行牽惡道」。為免觀心者,輕視「聞」、不習

60 大正 33.686 上。

聞,智顗提出「六即」,此六即是修行之次第,可令學人能明位次 之高下,能精進修持而不生上慢心,有奮鬥之目標而能重視聞與 觀。此「六即」之義,今略引《佛光大辭典》「六即條」所述:

理即:謂一切眾生悉住於佛性如來藏之理。名字即:指聽 聞一實菩提之說,而於名字(名言概念)之中通達解了之 位。觀行即,謂既知名字而起觀行,心觀明了,理慧相應 之位。相似即:謂止觀愈趨明靜而得六根清淨,斷除見思 之惑,制伏無明,相似於真證者。分證即:又作分真即,

謂分斷無明而證得一分之中道者。究竟即:究竟諸法實相 之位。61

此六即之位,是由凡夫而登聖位之歷程,《佛光大辭典》對此 六即相配於修行階次之總論是:「理即(未聞佛法)、名字即(已 聞佛法)、觀行即(外凡)、相似即(內凡)、分真即(分證)、究 竟即(極證)。」62由未聞至已聞,代表「習聞」之經歷;由外凡 至內凡,代表「習觀」之修行,此時已「心觀明了」、「止觀愈趨 明靜」,此正是「觀心」之得悟;由習聞而習觀再精進修持,可證 入分證以達極證。智顗所提之「明觀心者」,顯然雖以「觀心」為 重,但觀心不廢習聞,習聞可矯「觀心」歷程中之偏失,而「六 即」可破「觀心者」唯然以「心」為佛而產生慢心,慢心一旦起,

終無法證入究竟諸法實相之位。智顗於《摩訶止觀》卷 1 下對此

「六即」之作用與相關性有論云:

61 同注 16,「六即」條,頁 1275~1276。

62 同前注,頁 1276。

若無智,起增上慢,謂己均佛。為此事故,須知六即……

此六即者,始凡終聖,始凡故除疑怯,終聖故除慢大。63

六即可使「始凡」除疑生信,信修行歷程可逐一踏實而證得;

可使「終聖」捐去慢大,明聖位之修證需步步精進、念念分明。

7.觀心之必要性──使聞慧兼修,義觀雙舉。

《法華玄義》卷 1 上云:

觀心料簡者。問:事解已足,何煩觀心?答:《大論》云:

佛為信行人以樹為喻,為法行人以身為喻。今亦如是,為 文字人約事解釋,為坐禪人作觀心解。又論作四句評。有 慧無多聞,是不知實相,譬如大闇中有目無所見。多聞無 智慧,亦不知實相,譬如大明中有燈而無照。多聞利智慧,

是所說應受,無聞無智慧,是名人身牛。今使聞慧兼修,

義觀雙舉。64

於「法」義或已然了解,或於「觀心」之說亦已明曉,但若 不能實修實證於「觀心」法門,終將無法達到了悟「實相」之境。

智顗以「一念三千」、「一心三觀」為義、為理論,此重在「聞」

之上;以「觀心」為觀、為修證,此是「慧」之表現。由事解已 足,且再進一步「觀心」,正是智顗所謂之「聞慧兼修,義觀雙舉」, 而「觀心」之必要性,亦在凸顯欲明中道實相,必待由聞思而修

63 大正 46.10 中。

64 大正 33.686 上。

慧以達成,而「觀心」正是修慧之必要工夫歷程。然修慧者當依 多聞為背景,智顗以「聞與慧」之四種呈現,強調「多聞利智慧,

是所說應受」,多聞能助長智慧之開展,而真正有智慧者,亦必能 依法義而落實證得,故欲使自己能聞慧兼修、義觀雙舉,則「觀 心」之修證則為必要之行。

上之所謂「明觀心者」,此「心」即是實相,是一切諸法之本,

「心」之義確定後,則依此「心」而所行之觀法,必可通達中道 實相義,故一心得解脫,則一切必當皆得解脫,惟此乃根植於一 心是全體大用之使然,以心、佛與眾生是三無差別上而觀照一切。

然智顗於一念心之界定上有「一念無明法性心」之說,65無明與 法性是一體之兩面,而一念心可成善或惡法,皆在眾生之當下一 念心之迷悟耳!於此即見「觀心」之方向,將決定所呈現者是無 明或法性,正因無明與法性是相即相合,故心念之轉化,可由無 明之惑業苦直登法性之清淨,彼此本通體無礙,而此正是圓教之 心態,亦是圓頓解脫之所依據。依無明法性相依相即,則如何「觀」

一念「心」則是實踐之行,故以「觀心」為上定,而「觀心」亦 當由觀己心開始,一旦不習「觀心」,或觀心有所偏失,皆是遠離 中道實相。

二、延壽主張「觀心」是開發自身寶藏

──天台宗強調「觀心即觀自心」

65 智顗《四念處》:「無明法性十法界即是不可思議一心,具一切因緣所生法。

一句名為:一念無明法性心。若廣說四句成一偈,即因緣所生心,即空、即 假、即中。」(大正 46.578 下)。

智顗於《法華玄義》「明觀心者」中,將「心」、「一心」與「觀 心」之義、作用與重要性皆已有論說。然智顗另有《觀心論》共 1 卷,66灌頂(561~632)為之作疏而成《觀心論疏》共 5 卷。67 足見智顗對「觀心」問題之重視,此論採「問答」之方式,且以 偈語為主文,起首先述造斯論之因,如《觀心論》云:

佛經無量,論亦甚多,是事共知。但弘法之人為利物故,

多施加水之乳。致令聽受之者失真道味,四眾轉就澆離,

致使信心之者漸歇薄談。將恐深廣大法不久停留,眾生眼 滅失正法利,是以閑生悲傷,煩究難忍。……輒承三寶力,

故作斯論也。大意有二:一者自責為諸學徒。二者外諸四 眾脫能信受亦可傳之。68

此《觀心論》亦名《煎乳論》,「乳」為純原味,「加水之乳」

已失真道味,智顗以「觀心」為弘法之真道味。佛經與論雖多,

但為弘法之便,可能廣引他義,致使「觀心」之法已「漸歇薄談」,

「觀心」特被提出,實為使學徒與四眾咸能信受而傳之,以知法 之真味。今將《觀心論》中重要之論點列出:

在文檔中 永明延壽 (頁 184-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