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觀心是觀自生心。

在文檔中 永明延壽 (頁 192-198)

第四章 永明延壽立 「 一心 」 為宗之理論建構

第三節 延壽之「觀心」法門

5. 觀心是觀自生心。

智顗造《觀心論》,除強調「觀心」於修行之重要性外,更以

「起三十六問」之方式,來檢驗修行者是否已證悟,其三十六問 重在「觀自生心」上,如《觀心論》卷 1 云:

諸有觀心入道得定生倒解,辯說無窮,自謂人間之寶,豈 知邪慢熾然也。今作此問,若句句不知,何得未得謂得,

未證謂證。……今但問觀初自生一句,起三十六問,若於 觀心能答此問無滯礙者,當知此行人六種即中入觀行即,

五品弟子中即是入初隨喜位。……問觀自生心,云何於觀 心,不共世間法,能得十八種?問觀自生心,云何於此心,

莊嚴菩提樹,建清淨道場?問觀自生心,云何於此心,見 一切根緣,通達無罣礙?問觀自生心,云何知此心,具一 切佛法,無一法出心?問觀自生心,云何知此心,即平等 法界,佛不度眾生?問觀自生心,云何知此心,法界如虛 空,畢竟無所念?問觀自生心,云何無文字,一切言語斷,

寂然無言說?77

77 大正 46.586 上~587 上。

為避免觀心者自以為己「入道得定」而產生之邪慢,特設用 三十六問可見觀心者之功力,若無法答問清楚明曉,即是「未得 未證」者。若答問無滯礙者,即是六即中之第三即──觀行即,

已能知名言概念而起觀行,是理慧相應之位。由是而知,此三十 六問重在觀心者由解入行之上,由於是專心於自我實踐行,故稱

「弟子位」,《天台四教儀》78就「五品弟子之隨喜位」有云:「五 品弟子位。初五品位者:一隨喜品,經云,若聞是經而不毀訾起 隨喜心。問隨喜何法?答:妙法,妙法者,即此心也。……初心 知此,慶己慶人,故名隨喜。內以三觀觀三諦境,外以五悔勤加 精進,助成理解。」79智顗以三十六問為「觀心」中之觀行即、

弟子隨喜位,實要學人能勿生慢心,即若於心中對「三十六問」

皆能答問無滯礙,亦只是外凡之階,足見其對「觀心」所達之理 境有甚高之要求。此三十六問中,一一皆以「問觀自生心」而起 首,今文中之所引,惟着重於由「觀自生心」中,如何能知「此 心」具一切佛法,而通達無罣礙,以達法界平等如虛空?以「心」

而言,一切法無不由「心」出,但主要在如何「觀自生心」中而 能得此境域乎?智顗並未就此問答中而敷陳明解,僅略言:「約觀 一念自生心。彼觀心者若能一一通達,當生心如佛,想親近受行。」

80以「心如佛」而言觀心,則觀心即如同觀佛,故灌頂於《觀心 論疏》卷 3 言「一心」之義是:「一心者,唯存中道實相般若之心,

78 《天台四教儀》題為高麗.諦觀錄,共 1 卷,今收錄於《大正藏》第 46 冊。

79 大正 46.779 上。

80 《觀心論》卷 1,大正 46.587 上。

更無二邊之心,是名一心也。」81

天台思想主要在一念三千、一心三觀與觀心法門等之上,此 中一念三千與一心三觀皆在展現圓融之心態,三千法在一念心 中;三觀同時完成,由一心而有;此一心是中道實相般若之心,

此心與佛、眾生無別,惟如何「觀」此「心」則成修行實證之要。

慧風於〈天台宗一心三觀法門起源〉一文中,曾對「觀心」於天 台宗之重要性有所論述:

一心三觀為能觀之智;觀因緣所生法即空、即假、即中為 所觀之境,即一境三諦。但天台宗法門的精神重在觀心。

能觀的既是一念心智,所觀的也是一念心境,以達到心境 冥合,能所一如的實相境界。82

「觀心」法門之探討與實踐,於個己之生命而言,是一活生 生之歷程與心得,是如人飲水冷暖自如。天台所揭示之一心三觀 可圓融諸法之體現,在因緣所生法之下,即空即假即中,無明與 法性相即相融,吾人可於無明之下而覺醒,「觀心」正是直登法性 佛地之歷程。若強以現今之語詞而言,觀心或即是於「心靈之追 尋」,而如何使心清明,則是「心靈淨化」之義。上之智顗《觀心 論》多為延壽所引入於《宗鏡錄》卷 30 中。83

延壽於「觀自心」上,尚有引自智顗《金光玄義》84以「觀

81 大正 46.607 下。

82 張曼濤主編《天臺宗之判教與發展》,頁 127,《現代佛教學術叢刊》56,1979 年 2 月初版,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

83 大正 48.589 下~591 上。

84 《金光玄義》全名《金光明經玄義》共 2 卷,為唐.智顗說,灌頂錄。有關

心」可廣釋諸法門者,於《宗鏡錄》卷 90 云:

今引《金光玄義》觀心廣釋十種三法門者。《淨名經》云:

諸佛解脫,當於眾生心行中求。若不觀自心,非己智分,

不能開發自身寶藏。今欲論凡夫地之珍寶,即聞修故明觀 心釋也。85

於凡夫之因地修行而言,觀自心即能開發自身寶藏,此亦釋 迦予眾生開示悟入佛之知見,務要眾生自明自性有如來之萬德智 相,本現現成成,本圓滿具足。觀自心所將廣通一切法者,於《宗 鏡錄》卷 90 有引云:

今更廣類通十種三法。一、三道。二、三識。三、三佛性。

四、三般若。五、三菩提。六、三大乘。七、三身。八、

三涅槃。九、三寶。十、三德。此十種三法通收一切凡聖 因果諸法。86

此十種三法皆由「觀自心」而得,延壽由唯心、一心而立觀 心,其《宗鏡錄》中多所引自天台之理論實甚明顯也。延壽對於

「台教」之基本哲理曾提出全面之觀照,如《宗鏡錄》卷 15 云:

台教多約本迹,明凡聖不二,辯生佛之因果。故肇法師云:

「觀心與十種三法」之論述,見於(大正 39.7 上~9 下)。

85 大正 48.906 下。

86 同前注。

本迹雖殊,不思議一。所以湛然尊者,約三觀、四教、十 如、十乘、一念三千等,於此迹門論其十妙。若知迹門尚 妙,本門可知。遂撮略色心不二等十門。明權實之宗,辯 能所之化。故云:為實施權,則不二而二。開權顯實則二 而不二。斯則始終明不二。87

智者大師依《法華經》而揚天台圓教,其所據之法華妙義,

牟宗三先生曾對《法華經》之性格提出說明:「《法華經》無特殊 的教義與法數。它所說的不是第一序上的問題,乃是第二序上的 問題。它的問題是佛意,佛之本懷;是權實問題,迹本問題,不 是特殊的教義問題。」88《法華經》之特色非在法義之敷陳,其 要點是會三乘為一佛乘,此為佛之本懷,皆令眾生入佛知見,而 眾生之所以能如此者,乃在於修行者之「本願」故,89依「本」

而言,佛之開示皆欲眾生得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此不僅 是法華特色,亦是智者大師之目標,而得證「此心」,並以「此心」

而普會各宗經論,則誠為延壽之用心耳!

87 大正 48.494 下。

88 同第二章注 19,牟宗三《佛性與般若(下)》,頁 576,收錄於《牟宗三先生 全集》4。

89 《法華經.譬喻品》云:「舍利弗!我昔教汝志願佛道,汝今悉忘。……我今 還欲令汝憶念本願所行道故。」(大正 9.11 中)。

在文檔中 永明延壽 (頁 192-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