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宗鏡錄》之特色

在文檔中 永明延壽 (頁 122-129)

第三章 永明延壽「一心」思想之普會鉅作

第一節 《宗鏡錄》之特色

一、有「百科全書」之稱

延壽主倡一心、觀心之理論,為敷展如是之思想基礎,更為 表達個人之貢獻,百卷《宗鏡錄》可謂是其對「一心」思想所呈 現之鉅作,若言是書為延壽之重要著作亦是恰當。由於本書浩浩 共百卷,內容徵引之經論繁多,覽閱時不免有嘆資料彙集之博雜 而迷失其旨;但細審其組織架構,亦能展現其欲統整各宗入於「一 心」之用心,冉雲華先生稱《宗鏡錄》為「百科全書」,其云:

《宗鏡錄》一百卷,是中華佛教哲學篇幅最長的百科全書。

這本書中所包納的教義,乃是集天台、華嚴、唯識及禪宗 四家之教義,而加綜合討論的長篇編著,但卻不是一本資 料彙集。全書的組織設計,當是延壽的貢獻。此書又名《宗 鑑錄》或《心鏡錄》,但內容全同。書中旁徵博引大乘佛經 一百二十種,聖賢文集六十種,禪宗禪師語錄一百二十種,

主張禪教並重,性相合一,以一心而統萬法,頓悟漸修以 證道,對後世的中國佛教發展,有重大的影響。1

1 同第一章注 16,頁 55。

以《宗鏡錄》為「百科全書」,實謂是書為一全面性有系統之 理論探討:「以一心而統萬法」,正說明此書之義理方向;不同於

「資料彙集」,正展現延壽之用心。冉先生論《宗鏡錄》之編著是 一「百科」、「綜合」、「旁徵博引」之書,此正是《宗鏡錄》之特 色。試觀延壽所處之時代是唐末五代間,此時佛教宗派之發展可 謂已達顛峰,當其時天台、華嚴宗各有其判教之圓教,追求「圓 教」儼然是一趨勢,牟宗三先生曾對圓教之「圓」提出兩個意義 之看法:「一方面是指般若的圓通無礙,另一面則是指華嚴宗所說 的圓滿無盡,主伴俱足。」2惟因不執故能通達無礙,惟因包容故 可無所不遍,然此是就法義之上而言,實則依圓教之所判,並不 足以消弭佛教內部之紛爭,至宗密力主教禪一致時,為解決佛教 內部因教義之歧見,已不循分判之方法,而是趨向採一致、兼容 之立場,主張教家──天台、華嚴等宗與禪家可會歸為一。延壽 大師承會歸一致之態度,所編著之百卷《宗鏡錄》,正是彙整前代 各宗之教義而成之鉅作,內容方向是「禪教並重」、「性相合一」,

正代表和會之心態;而採「頓悟漸修以證道」,正展現理悟與修證 兼蓄,不使成佛工夫落於簡易,而此亦是延壽一生雖著作甚豐,

卻又以日課修持為重,故《宗鏡錄》之完成,不僅是代表延壽一 生之貢獻,為佛教立下一重要方向,即以佛陀之本懷而論,一切 法皆為眾生根機不同而設,依攝化眾生而言,僅能言「法」有對 治之不同,然「法」之間卻又平等無分高下,此謂一切法皆為治 疾,「疾」之種類或有千萬,然為使千萬之疾得癒,則任何法門之 用心皆同。中國佛教之發展,因應時代條件而各具不同之特色,

2 同第二章注 19,牟宗三《中國哲學十九講》,頁 323,收錄於《牟宗三先生 全集》29。

始由對般若學之吸收與認識,3而天台、華嚴之判教,再教禪一致,

至延壽倡以一心為宗,主張一切返歸於「心」而統整萬法,此雖 是延壽之心態,實際亦是佛陀之本懷,因為,如何使生命達寂靜 涅槃而解脫自在,是佛法之宗旨,一旦談及生命之解脫,亦必涉 入「心」,《宗鏡錄》雖有「百科全書」之稱,唯環遶「一心」之 旨卻十分明確,此亦可看出本書是別有用心之作。

二、以「心」為宗

錢俶(929~988)曾為《宗鏡錄》寫〈序〉,於〈序〉中稱《宗 鏡錄》為《心鏡錄》,並明指「自心修」為儒、道、釋之共通處,

更標舉延壽是「明了一心」之大師,其〈序〉文云:

詳夫域中之教者三。正君臣、親父子、厚人倫,儒,吾之 師也。寂兮寥兮,視聽無得,自微妙升虛無,以止乎乘風 馭景,君得之則善建不拔,人得之則延貺無窮,道,儒之 師也。四諦、十二因緣、三明、八解脫,時習不忘,日修 以得,一登果地,永達真常,釋,道之宗也。惟此三教,

並自心修。《心鏡錄》者,智覺禪師所撰也。……師之智慧 辯才,演暢萬法,明了一心。4

此《宗鏡錄.序》,提名「天下大元帥吳越國王錢俶製」。錢

3 湯用彤《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上》「自漢之末葉,直訖劉宋初年,中國佛 典之最流行者,當為《般若經》。」頁 167,1979 年 7 月 5 版,台灣商務印 書館。

4 大正 48.415 中。

俶受「大元帥」之職,當在宋太宗建隆元年(960)。5錢序主在說 明儒、道、釋各有其宗旨目標,然三者之高下,錢俶是有所判:「儒,

吾之師也」、「道,儒之師也」、「釋,道之宗也」,依錢俶之判順序 排列,則由高至低依次為釋、道、儒,此中雖有高下之別,但「惟 此三教,並自心修」,則如何自身修「心」是三家之本。錢序點出

「自心修」之重要性,而《宗鏡錄》亦名《心鏡錄》,正應合「以 心為宗」之義。以「一心」而統萬法(整個佛法),是延壽之貢獻,

而錢俶之「三教並自心修」,更為日後發展儒釋道三教合一隱然已 窺見端倪。萬法要統整並非易事,唯架構入於「一心」中,或可 言之會通處。惟「心」之難解古今皆然,在日趨會通、統整之心 態上,又該如何把握或看待此「心」?今舉高柏園先生一段話:

儒釋道三教在根本精神上、智慧形態上及外王之要求上,

皆有會通之可能,其中焦點乃在自由無限心之肯認,亦即 在智的直覺之肯認上。而此會通之義的擴充,亦可對應今 日中西文化相會通與開發之要求。6

若單言「心」或「一心」,往往令人易產生不知入手處之迷惑 感。此「心」當該維持在「心念未起」前之清淨狀態嗎?然「心」

之應照萬物本為自然,即便閉眼之當下,亦能感週遭之氣氛,如 是強抑「心」之觸受,豈非不合人性、人情,更非聖人所追求之

5 楊家駱主編《宋史.世家三.吳越錢氏》「建隆元年,授天下兵馬大元帥」,

頁 13898,1983 年 11 月 3 版,台北.鼎文書局。

6 高柏園《禪學與中國佛學》,頁 159~160,2001 年 3 月初版,台北.里仁書 局。

念念清明心。然所謂「人心不同,恰如其面」,已說明「心」之複 雜性,每個人之心思絕無法相同,如是「多心」又該如何會通、

統整呢?高先生以「自由無限心之肯認」點出儒釋道會通之可能 所在,人之生命雖有限,然此心卻是可自由、可無限。就道德追 求上而言,佛言三千威儀、八萬四千細行,如是之數看似有限,

亦蘊含無限之義,因威儀、細行之完成將無法有一終極之點,恍 若追向虛空之盡處,向前一步,盡處即往後退一步,追求之過程 雖看似無可奈何,卻也代表生命奮鬥之無限性。生命有限是一事 實,亦可謂是一「現實」,令人不得不面對之,但若能認此「自由 無限心」,則人生亦可成無限,人一旦能無限,則「智的直覺」7即 代表追求成聖、成佛的價值之所以可能。儒釋道或有理論、修證 歷程上之差異,但向上、向善之要求則為一致,此亦即凸顯三家 之標目皆不離嚮往「自由無限心」之開展方向。

三、以「宗」為鑑

為《宗鏡錄》作〈序〉尚有題名:「宋左朝請郎尚書禮部員外 郎護軍楊傑撰」,此〈序〉之重點,在於除指出《宗鏡錄》「以心 為宗」之主旨外,更再進一步強調眾生是否能「信道」,則在於是 否能以此「心宗」為鑑(鏡),〈序〉文云:

諸佛真語,以心為宗;眾生信道,以宗為鑑。眾生界即諸

7 同注 2,牟宗三《智的直覺與中國哲學》,頁 169~207,詳論「智的直覺之意 義與作用」,收錄於《牟宗三先生全集》20。案:牟先生以「智的直覺」為

「我智的自我直覺」,亦表示此為「我為一具體的存在」,並強調此「智的直 覺」為儒釋道三家肯定人皆能有之,不同於西方傳統,以此「智的直覺」純 屬於上帝。

佛界,因迷而為眾生。諸佛心是眾生心,因悟而成諸佛。

心如明鑑,萬象歷然。佛與眾生,其猶影像,涅槃生死,

俱是強名。鑒體寂而常照,鑒光照而常寂。心佛眾生,三 無差別。國初吳越永明智覺壽禪師……因讀《楞伽經》云:

佛語心為宗。乃製《宗鑑錄》……指歸妙源,所謂舉一心 為宗,照萬法為鑑矣。若人以佛為鑑,則知戒定慧為諸善 之宗。人、天、聲聞、緣覺、菩薩、如來,由此而出,一 切善類莫不信受。若以眾生為鑑,則知貪瞋癡為諸惡之宗,

脩羅、旁生、地獄、鬼趣,由此而出,一切惡類莫不畏憚。

善惡雖異,其宗則同。返鑑其心,則知靈明湛寂,廣大融 通。無為無住、無修無證,無塵可染、無垢可磨,為一切 諸法之宗矣!8

楊傑之〈序〉文中,強調「以心為宗」為諸佛之真語,並舉

《楞伽經》「佛語心為宗」之主旨,以印證「一心」為諸法之宗。

然此僅就「佛語」而敷陳之,佛之演法是為引眾生開示悟入佛之 知見,能「入」佛之知見是終究之境,而「入」必以「行」為基 礎,「行」之根據則來自於「信」,眾生由信而行而入,其源始於

「心」。「以心為宗」是佛之真語,眾生必依佛之真語而信道與行 道,故「心宗」可謂是眾生邁往修行證道之指標。「心」決定德性 之昇降,亦即決定上昇佛界或下墜三塗苦之關鍵;於十法界中,

包括佛界之善法,及菩薩界以下九界之惡法,此十法界具善惡諸 法,其昇降唯在「一念」,此即天台宗「一念三千」之思想。〈序〉

8 大正 48.415 上。

文中所云:「眾生界即諸佛界,因迷而為眾生。諸佛心是眾生心,

因悟而成諸佛。」皆在表明「心」是一切諸法之要門,「心」如明 鏡,佛照之則鏡中現佛,反之,眾生亦然。以「心如明鑑(鏡)」

而言,則鏡(心)體本寂然,雖寂然又常照;且鏡(心)體才是 根本,則佛與眾生皆是依此鏡(心)體所現之影像耳!《宗鏡錄》

或言《宗鑑錄》,其宗是「心宗」,以「心」為「鏡」、為「鑑」, 則心照萬法,萬法歷然分明。以佛或以眾生為鑑,則所衍生之善 或惡類亦皆不同,然此不同是就善類或惡類而分,若返歸其源之 心(宗)則同,且此心(體)本「靈明湛寂,廣大融通」,故是「無 為無住、無修無證,無塵可染、無垢可磨」,此皆就心(鏡)(體)

而言「心」之本然狀況。善惡兩類雖外相截然不同,但「心」之 本然狀況則同,本不需修證,亦無任何塵垢,於此,牟宗三先生 曾論述有關〈德行底優先性〉有云:

佛具九界(菩薩、緣覺、聲聞,加六道眾生,為九界)而 為佛,則雖處地獄餓鬼,亦非無幸福也。……孔子自稱曰

「天之戮民」,豈有幸福與德性之隔絕耶?……是故聖者作 平等觀,說吉,一是皆吉,說凶,一是皆凶,德性與幸福 本無隔絕,即本非綜合,是則絕對地言之也。煩惱即菩提,

菩提即煩惱,固即是圓善也。如是,則人即有無限性,而 且即是一無限的存在。9

正因佛具九界而成佛,且成佛是就德性而言之,以佛之德而

9 同注 2,牟宗三《現象與物自身》,頁 29,收錄於《牟宗三先生全集》21。

在文檔中 永明延壽 (頁 12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