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註心賦》之思想義涵

在文檔中 永明延壽 (頁 73-85)

第二章 永明延壽「一心」思想之內涵要義

第二節 《註心賦》之思想義涵

30 大正 48.994 中。

31 同注 3,頁 95。

於《智覺禪師自行錄》中,有關延壽著作之目錄有「心賦一 道七千五百字」32之記載。今收錄於《卍續藏經》第 111 冊有題 名:延壽述《註心賦》四卷,足見《心賦》為延壽之原作,《註》

為晚述。於《智覺禪師自行錄》文首有題名清.蔣恭棐記《自行 錄》刊行之緣起云:

永明壽禪師顯跡五代宋初,我世宗憲皇帝嘉其專修淨業,

普利眾生,錫封妙圓正修智覺禪師,標為佛門正宗,其書 如《宗鏡錄》、《萬善同歸集》、《心賦》已入大藏。……又 得師《山居詩》及《永明道蹟》,既梓於維揚,而《自行錄》

一編,為師百八實修,尤下學上達之筏。33

蔣文主要述說之內容,是為延壽著作受清世宗(雍正)所讚 許,並以《自行錄》之「百八實修」為延壽一生之實踐內容,然 於蔣文中有關《心賦》之著作,並未有《註》之字樣,且錄列於

《宗鏡錄》與《萬善同歸集》之後,此或代表《心賦》本為延壽 之著作,至於是否加《註》之問題,顯然已不是那麼重要了。「心」

為延壽思想之核心,於《自行錄.跋》題名梅嶼比丘有云:

夫心者,乃萬法之本源,智慧之靈府也。只因歷劫染習深 厚,障蔽妙明。種種幻妄,紛紛不息,故生生汩沒於輪迴 之中,備受楚毒,昇墜不常,何可而得已也。34

32 卍續 111.83d。

33 卍續 111.77a。

34 卍續 111.84b

延壽思想以「心」為宗旨,顯然是一致公認之看法。此「心」

是一切萬法、智慧之源,其本妙明,然染習、幻妄將使此「心」

障蔽,故人之昇墜是由此「心」決定之。延壽以「心」為《賦》,

試觀《心賦》之主要重點如下:

一、「心」之特點

(一)「心」卓絕通靈不可名狀。

《註心賦》卷 1 云:

聽而不聞,觀之莫見。常在而莫更推尋,本瑩而何勞熏 鍊。……寂寂虛沖,無事不融。靡減靡增,綿綿而常凝妙 體。非成非壞,續續而不墜玄風。……非有而非空,故稱 卓絕;不出而不在,實謂通靈。35

「心」是萬法之本,然此「本」既超越又普遍,故實不可形 容之。其非由視可得,此謂心無形相。不待「推尋」,謂心本在吾 身而不離。不需「熏鍊」,言心本清淨無染。言心之絕待性,故能 超出增減、成壞、空有之對待。心雖「虛」似靜止,卻活活潑 潑、綿綿續續,無一物、一事而不相融。延壽總名「心」是「卓 絕通靈」,言心所具有之神妙不可測之作用。

35 卍續 111.8a~34d。

(二)「心」為諸佛親傳。

《註心賦》卷 1 有云:

覺王同稟,祖胤親傳。大開真俗之本,獨標天地之先。常 為諸佛之師,能含眾妙;恆作群賢之母,可謂幽玄。靈性 有珠,該通匪一,千途盡向於彼生,萬象皆從於此出。事 廓恆沙,理標精實,吞滄溟於毛孔,唯是自因,卷法界於 塵中,匪求他術。任機啟號,應物成名。36

延壽以《心賦》為著作之名,顯然此《賦》唯標「心」旨,

然其起句並未直明「心」之意義,以「覺王」、「祖胤」代表歷來 祖師所傳唯在於「此」,而祖祖相傳者,即是以「心」印「心」, 此即如元.宗寶編《六祖大師法寶壇經.行由品》(以下簡稱宗寶 本《六祖壇經》)所云:「自古佛佛唯傳本體,師師密付本心。」37 此正說明延壽所標之「心」宗,是與諸佛「同稟」,是諸師之「親 傳」。「心」是恆轉「真如」或「生滅」之源頭,其雖無形無相,

卻是「天地之先」、「諸佛之師」、「群賢之母」,此意涵一切「法」

之產生皆來自於「心」,故稱之為「幽玄」。「靈性有珠」是延壽對

「心」之另一種描述。此「心」靈妙應用無窮,盡虛空、遍法界,

「千途」、「萬象」皆由此生、此出,故滄溟可納歸於一毛孔中,

全法界皆為此心之所現;此「心」本在人人之身上,不用外求尋 覓,而一切法本無名,唯應物而立名,故一切名實皆是「心」之

36 卍續 111.1a~4b。

37 大正 48.349 中。

另一種稱號。

(三)「心」為色空之體。

《註心賦》卷 2 云:

紛然起作,冥冥而弗改真如。豁爾虛凝,歷歷而常隨物化。

大象無形,洪音絕聲,三光匿曜,河嶽齊平。向九居六合 之中,隨作色空明闇之體。於七大四微之內,分為色香味 觸之名。38

現象界之萬物興作,千差萬別,且萬事萬物皆將隨時間而遷 流變化,然此一切由「起作」而「物化」之過程,皆真如之妙用。

依真如而視一切萬事萬物,其本皆一,故「大象」與「無形」是 一;「洪音」與「絕聲」是一;「三光」可「匿曜」;「河嶽」能「齊 平」,此正說明真如具有不變(冥冥)與隨緣(紛然)之不同質性。

真如是現象界中之「色空明闇」之本體,而一切「色香味觸」之 定名,亦由真如隨緣應物而立之。

(四)「心」為解脫之門。

《註心賦》卷 2 云:

吞苦霧而浸邪峰,須澄性海。降四魔而夷六賊,應固心

38 卍續 111.35d~36a。

城。……畫出山河國土,意筆縱橫,分開赤白青黃,心燈 照耀。……從心而出心,猶蘭生蘭葉,因意而發意,任檀 孕檀枝。39

人之煩惱由心起亦由心滅,性海澄明、心城固守,自能度一 切苦厄,解脫煩惱、入寂靜涅槃。八十卷本《大方廣佛華嚴經》

(以下簡稱八十《華嚴經》)喻「心」如工畫師,40一切五陰世間 皆由心起,自心若光明,則覺照無盡世界一切皆光明。一切境由 自心所變,若能息心,則一切境終不在「心」中住。延壽舉「蘭 生蘭葉、檀孕檀枝」比喻心與境之關係,心為本,境為末,唯當 了知「心」本寂靜,則一切依心(根本)所生之境(枝葉),自能 返歸寂靜(根本)一心。

(五)「心」為悟宗之源。

《註心賦》卷 4 云:

性非造作,理實鎔融。明之而心何曾動,昧之而路自迷東。41 順法界性,合真如心,智必資理而成照,理不待發而自深。42 任延任促,但當唯識之時。大矣圓詮,奇哉正轍。……傳

39 卍續 111.37c~42b。

40《華嚴經》卷 19 云:「心如工畫師,能畫諸世間,五蘊悉從生,無法而不造。

如心佛亦爾,如佛眾生然,應知佛與心,體性皆無盡。若人知心行,普照諸 世間,是人則見佛,了佛真實性。心不住於身,身亦不住心,而能作佛事,

自在未曾有。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大 正 10.102 上~中)。

41 卍續 111.64b。

42 卍續 111.65a。

印而盡繼曹溪,得記而俱成摩竭。可謂履道之通衢,悟宗 之真訣。43

「性」本現成非由造作,「理」能鎔融其事,萬法終歸一「心」, 能絕善惡之思量,自然能真心不動,此唯識一心即是圓詮、正轍,

亦是曹溪法門之真訣。《註心賦》提出「性」、「理」、「心」之詞,

此三者看似不同,然所顯之義在「心」未啟動之前,此「心」與

「性」、「理」是一非三,故「明之」則「心何曾動」,「昧之」則

「自迷東」。六祖惠能大師(638~713)於宗寶本《六祖壇經.行 由品》有云:「菩提自性,本來清淨,但用此心,直了成佛。」44 惠能大師肯定自性之清淨,而此清淨之性即是成佛之心。於「性」

與「心」之界定上,顯然已合用,整部宗寶本《六祖壇經》於「性」

與「心」上,特別強調「自性」、「自本性」、「自心」、「自本心」45, 此中之「自」在於說明一切皆在「己」,提出「自」有反求諸己之 義,亦蘊涵更積極之意向。

《註心賦》以「法界性」、「真如心」、「理自深」言明「性」

遍法界、「心」本真如不動、「理」是自深,此性、心、理之特色,

若以儒家之《中庸》言,可謂是:「放之則彌六合,卷之則退藏於 密」46,而這大之(延)與小之(促)之間,皆依憑「心」而成,

故言「任延任促,但當唯識之時」,以唯識之一心,即可統整法界

43 卍續 111.73d~74d。

44 大正 48.347 下。

45 見拙著《六祖壇經思想之承傳與影響》頁 109~114,1988 年 6 月,國立臺灣 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46 宋.朱熹《四書集註.中庸章句》頁 1:「子程子曰:其書始言一理,中散為 萬事,末復合為一理。放之則彌六合,卷之則退藏於密。其味無窮,皆實學 也。」1980 年 10 月 25 版,台北.世界書局。

之一切。並以如是之「心」門,是傳印、得記、履道與悟宗之源,

而延壽大師以「心」為總持之門亦更顯明現之矣!

二、「心」、「識」與「法」

(一)萬法由「心」起。

《註心賦》卷 1 云:

十二因緣之大樹產自玄根,五千教典之圓詮,終歸理窟。

截瓊枝而寸寸是寶,析栴檀而片片皆香。47

「十二因緣」為佛法之根本,「五千教典」是佛學之法義,一 切法之開設皆由人起,而人之本為「心」,故唯「心」是「玄根」,

是「圓詮」,法義教典各有不同,然終歸於「心」之「理」則同。

延壽舉瓊枝與栴檀為例,說明寸寸之枝與片片之香,無一不是由

「玄根」而成,此謂萬法不離「心」之門而生。

(二)感現善惡肇因於心識所變。

《註心賦》卷 1 云:

無纖塵而不因識變,道理昭然。非一種而罔賴心成,言思 絕矣。動靜之境,皆我緣持。如雲駛而月運,似舟行而岸

47 卍續 111.7c~d。

移。……感現而唯徇吾心,美惡而咸歸我識。48

《心賦》以「心」為名,然《心賦》全文至卷 1 中間,才有

「心」字之出現。纖塵皆由識變、心成,此正是唯識宗「三界唯 心,萬法唯識」之理論。由我之主體心識觀一切現象動靜之境,

實只是一種「徇吾心」而已,對事物產生美惡之感,亦皆歸之於 我識罷了,延壽以「雲駛月運,舟行岸移」形容於視覺感官上所 產生之錯覺,此亦說明現象界之種種,本無美醜之分,好惡皆肇 因於心識。

(三)一切修證依「心」而成。

《註心賦》卷 1 云:

大士修之而行立,覺帝體之而圓成,聲聞證之為四諦,支 佛悟之詺緣生,天女之華無着,海慧之水澄清,執謬解而 外道門開,邊邪網密,役妄念而凡途業起,生死波橫。括 古搜今,深含獨占。五乘道,鍊出於沖襟。十法界,孕成 於初念。虛聲頓息,法空之正信旋生。猛燄俄消,靈潤之 真誠立驗。陞沉表用,體具靈知。惺惺不昧,了了何虧,

湛爾而無依無住,蕭然而非合非離。一字寶王,演出難思 之法海。群生慈父,訓成莫測之宗師。任性卷舒,隨緣出 沒,挺一真之元始,總萬有之綱骨。49

48 卍續 111.10b~16b。

49 卍續 111.4b~7b。

佛門重在聞思修慧,以何方法修證而成是最重要之關鍵,菩 薩、緣覺、聲聞、辟支佛等之證悟一皆不離「心」。而五乘道、十 法界之起源,實來自「沖襟」、「初念」,以「鍊出於襟」、「孕成 於初念」,代表由一念之心生則一切法生;反之,若一念心之「虛 聲」能頓息、一念心之「猛燄」能「俄消」,則將證悟「法空之正 信」與「靈潤之真誠」。「心」之特性是「靈知」、「不昧」,此正說 明心具有超越性;心也是「陞沉表用」、「了了何虧」,此亦表明現 象界之興作是由「心」而起,「心」是既超越又普遍;是「無依無 住」,也是「非合非離」,此亦皆在說明「心」之特性,無法以現 象界之有無而論辯。「心」是「一字寶王」,由此一字才能大開法 海,而一切修證亦由此一字而成,延壽以「一真之元始」、「萬有 之綱骨」總要說明「心」同具「一真」與「萬有」之特性。

(四)唯識唯心,無二無別。

《註心賦》卷 2 云:

心若不分法,法終無咎。從因緣而生起。……大體焉分,

隨機自別,萬派而豈有殊源,千車而終無異轍。……故知 唯識唯心,無二無別。一旨而已絕詮量,萬法而但空施設,

虛生虛想,唯情想而成持。似義似名,但意言而分別。50

依心之真實義而言,則本是一心、一法。今人於法上分高低

50 卍續 111.44c~46c。

在文檔中 永明延壽 (頁 7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