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唯心訣》之中心主旨

在文檔中 永明延壽 (頁 60-73)

第二章 永明延壽「一心」思想之內涵要義

第一節 《唯心訣》之中心主旨

據《智覺禪師自行錄》所具錄之延壽大師「共六十一本」作 品中,並無《唯心訣》,僅有列名為《唯心頌》一卷,2此《唯心

1 卍續 111.77d。

2 卍續 111.83c。

頌》或即是《唯心訣》。冉雲華先生推測《唯心訣》之成書是延壽 之早期作品,並推測為「是他(延壽)拜會其師德韶以後的著作」

3,且依據《宗鏡錄》卷 46 所引《唯心訣》有關「破一百二十種 見解」4之文,更能印證《唯心訣》成書於《宗鏡錄》之前。5我 們且觀整卷《唯心訣》所欲說明之理:

一、一心與一法

(一)「心」非言語文字所能辨說完盡。

據《唯心訣》起首所云:

詳夫心者,非真妄有無之所辨,豈文言句義之能述乎!然 眾聖歌詠,往哲詮量,非不洞明,為物故耳。6

「心」是既抽象又超越,實無法以真或妄、有或無來論辨,

更無法以「文言句義」可闡述詳明。雖言如此,此不可辨、不能 述之「心」,歷來之聖哲亦總費盡心神於「歌詠」、「詮量」,對於 有關「心」之涵義剖析,「非不洞明」,唯因應不同之「物」,即為 應合不同之因緣,故有千差萬別之說法。

3 同第一章注 16,頁 72。

4 大正 48.688 中。

5 同注 3,頁 54。

6 大正 48.993 下。

(二)千途異說,皆指歸於一法。

《唯心訣》云:

是以千途異說,隨順機宜,無不指歸一法而已。故《般若》

唯言無二。《法華》但說一乘。《思益》平等如如。《華嚴》

純真法界。《圓覺》建立一切。《楞嚴》含裹十方。《大集》

染淨融通。《寶積》根塵泯合。《涅槃》咸安祕藏。《淨名》

無非道場。統攝包含,事無不盡;籠羅該括,理無不歸。7

釋尊一生之教法,是為令眾生開示悟入佛之知見,以佛之圓 智而言,當周備圓滿,故一但契入佛智則是無二、一乘、平等、

融通、泯合,所涵括之範圍必是一切、十方,所證之境界必為純 真,而所在無非道場。延壽引十部重要經典為例說明,法之開設 是「隨順機宜」,故有「千途異說」之產生,然其目的皆在指歸入 於「一法」(心)之中,唯入一法(心),才能統攝籠羅,理事圓 盡,入真如之境地。

(三)若悟一法,則萬法皆圓通。

《唯心訣》云:

是以一法千名,應緣立號;不可滯方便之說,迷隨事之名。

謂眾生非真,諸佛是實。若悟一法,萬法圓通。塵劫凝滯,

當下冰消。無邊妙義,一時通盡。深徹法源之底,洞探諸

7 大正 48.993 下。

佛之機。8

「一法」即是「心」,「應緣立號」故有「千名」。「千名」之 產生是緣於「方便」、「隨事」,然不可「滯方便之說」與「迷隨事 之名」,將眾生與諸佛劃分為二,以為「眾生非真,諸佛是實」, 此是「塵劫凝滯」,終難窺探「法源之底」、「諸佛之機」。若能了 悟千名實為一法,則千名萬法皆本是圓通為一(心),則可「不動 微毫之功,匪移絲髮之步,優游沙界,遍歷道場。何佛剎而不登,

何法會而不涉。無一相而非實相,無一因而非圓因。……處一座 而十方俱現,演一音而沙界齊聞。……」9於《唯心訣》中對於悟 一法後之圓通境界有甚多之描繪。

二、唯心與觀心

(一)普會為萬法之王──唯心。

《唯心訣》云:

普會為萬法之王,三乘五性,而冥歸作。千聖之母,獨尊 獨貴,無比無儔。實大道源,是真法要。玄蹤不定,任物 性以方圓。妙應無從,逐機情而隱顯。是以本生末而末表 本,體用互興。真成俗而俗立真,凡聖交映。此顯彼而彼 分此,主伴齊參。生成佛而佛度生,因果相徹。10

8 同注 7。

9 同注 7。

10 大正 48.994 中。

如何看待現象界之一切事物,則決定整個佛法之觀照態度。

佛法以善觀因緣而論證一切現象皆無自性,故曰「空」,能去執則 能入「空」之境界。現象世界真實在眼前,唯有透過觀照智慧,

才能雖處現象中而能超越之,而「心」如何應世則成為重要之關 鍵。延壽以「心」為萬法之王,在普會智慧之觀照下,本末、體 用、真俗、凡聖、此彼、主伴、生佛、因果等皆互興互顯以互成。

此「心」是萬法之王,不但是三乘五性之終歸處,更是「獨尊獨 貴」,且「無比無儔」,正因此心呈「獨」且無法比類詳述,故曰

「唯」,唯此心、唯心。

(二)萬法由人,唯在正觀。

由唯心以契入萬法皆圓通,則觀照現象界之一切事物,自不 會有真妄之別、厭欣之舉,延壽稱之為「正觀」,依「正觀」自能 領會不同俗見之境界,如《唯心訣》云:

門門而皆開甘霖,味味而純是醍醐。不出菩提之林,長處 蓮華之藏。……語默常合,終始冥通。……是以心空則天 地虛寂,心有則國土崢嶸。念起則山岳動搖,念默則江河 寧謐。機峻而言言了義,志徹而念念虛玄。器廣而法法周 圓,量大而塵塵無際。意地清而世界淨,心水濁而境像昏。

舉一全該,坦然平等,宛爾具足,唯在正觀。萬法本只由 人,真如自含眾德,無念而殊功悉備,無作而妙行皆圓。

不運而成靈智,法爾無求自得,妙性天真方知。11

11 大正 48.994 下。

依正觀則能「語默常合,終始冥通」,所見一切無一不是相合 相通,所處之地無一不是菩提之林、蓮華之藏,所演之法無一不 是甘露之門、醍醐之味。延壽以「心」、「念」來闡明所見現象事 物之狀況,實則來自於吾人之起心動念。當心空、念默,則天地 江河亦一片虛寧;反之,若心有、念起,則國土山岳即顯得崢嶸 動搖。「心」是最主要之關鍵,其或「機峻」,或「志徹」,或「器 廣」,或「量大」,所展現而出之法界亦將隨之不同。當「意地清」

時,則自然「世界淨」;反之,若「心水濁」,則是「境像昏」。延 壽以「心念」為例而論,主要在強調「萬法由人」,而一切關鍵唯 在「正觀」而已。並提出人人本具「真如」(心),以此更進一步 闡明「真如」本「自含眾德」,故無念、無作、不運、無求即是正 觀之道,而殊功、妙行、靈智皆不需造作而得,因「妙性天真方 知」耳!

(三)欲知妙理,唯在觀心。

延壽提出一百二十種邪宗見解,並說明一旦障於本心,則將 永在昇與沉、取與捨、斷除與捨離間徘徊,永不入於中道,故無 法深悟:「理即生死,恆與道冥。妄本菩提,從來合覺。明常住暗,

水不離冰。靈智常存,妙用無盡。」12之見地,延壽標舉「唯心」,

以一切法皆可融入於此「心」中,故理與生死、妄與菩提、明與 暗、水與冰等看似相反之事物,在「心」之全體大用下:則生死 本是一理之循環,故生死恆與道冥合;妄念歇時即菩提,故妄與 菩提本是合覺;明與暗是事物一體之兩面;而水與冰之本質相同。

12 大正 48.996 中。

延壽以「靈智常存,妙用無盡」說明人人本具(常存)之「靈智」

(心),涵蓋一切之事理,妙用無盡,故若起或遏或求、或斷或證,

皆是妄作妄為,背離本心、中道,故提出「唯在觀心」之論點,

如《唯心訣》云:

靈覺之性,本非祕密。如來之藏,實不覆藏。故知圓常之 理不虧,信解之機難具。……不知萬法無體,一切無名。

從意現形,因言立號。意隨想起,言逐念興。想念俱虛,

本末非有。是以三界無物,萬有俱空。……欲知妙理,唯 在觀心。恆沙之業,一念而能消。千年之暗,一燈而能破。

自然不立名相,解惑寂然。豈有一物當情,萬境作對。取 捨俱喪,是非頓融。眾翳咸消,豁然清淨。無非不思議解 脫,盡是大寂滅道場。13

「靈覺之性」與「如來藏」是人人本具,並非是秘密或覆藏;

而圓常之理本昭昭朗朗,唯能信解者少,故產生許多捨真逐妄之 事,延壽謂之為「遺金拾礫,擲寶持薪。」14此乃肇因於「不到 實地,未達本心」15所致,人一旦不明本心,自會隨妄識而浮沉,

則無明染心一起,便執於「巧偽」與「外塵」,唯能「返照迴光」,

才能了知「名」由人定,究其根源實「一切無名」。延壽提出「萬 法無體,三界無物」實要否定對外物(名)之執着所產生之對待、

取捨與是非之念,如是自能回復清淨、解脫,而是否能勘破名相

13 大正 48.996 中~下。

14 大正 48.996 下。

15 同前注。

只是暫時之假藉,則有待返迴「觀心」之上。

《唯心訣》內容之量,較之於延壽大師其他作品而言,可謂

「短篇」,唯一卷而已,然卻是代表其思想模式之最早雛型。於本 文中,除提出「心」無法詳辨外,更一再反覆明示任何經論之義 理思想,其最終之目的,皆是指歸於一法(心)而已,且以重要 之經籍為例,明證其看法。延壽以「心」而欲會歸諸宗經論,是 否會混淆各經論思想之脈絡,此並非是延壽之主要觀照點。延壽 在《唯心訣》中舉《般若經》、《法華經》、《華嚴經》、《圓覺經》、

《楞嚴經》等,其目的並非在展現各經之思想,而是以「無二」、

「一乘」、「平等」為其主要關懷點,就「心」而言,則皆是平等 無二,任何經典之主旨,皆為此「心」服務,故主張千途異說,

皆指歸一法。延壽之論述重點在整異為一,而廣引諸經是為其思 想找一根據明證。

《唯心訣》中以悟一法(心)而萬法皆圓通,今較之於佛學 中,則有修學「般若波羅蜜多」,即能以一法而通達一切法,如《大 般若波羅蜜多經》(以下簡稱《大般若經》)卷 566 所云:

最勝天王白佛言:世尊!云何諸菩薩摩訶薩修學一法,能 通達一切法。爾時世尊告最勝曰:天王當知,諸菩薩摩訶 薩修學一法,能通一切法者,所謂般若波羅蜜多。若菩薩 摩訶薩修學般若波羅蜜多,則能通達布施、淨戒、安忍、

精進、靜慮、般若方便善巧妙願力智波羅蜜多。16

16 大正 7.922 中。

由修學般若波羅蜜多則能具有菩薩六度萬行之善巧方便,此 乃因般若波羅蜜多之法,是以「無二無別,自性離故」17觀一切 法,修習般若波羅蜜多,其重點不在展顯我能為、我能行,而是

「以淨心無所希願,為他說法,不求名利,但為滅苦。」18故亦 無有另一所受、所得之對象存在。般若波羅蜜多是泯除對待,去 捨人我之執,此即般若波羅蜜多之智。牟宗三先生有言:「《大般 若經》主要地是講般若智之妙用。般若智之妙用即是蕩相遣執。

經中所提到的法數,是要就著這些法數而表示:實相一相,所謂 無相,即表示般若智之妙用。」19般若波羅蜜多之智是了知「一 切法自性本空,無生無滅。」20故才能以一法而通達一切法,如

《大般若經》卷 566 云:

以一法知一切境,達一切境不離一法。所以者何?真如一 故。是諸菩薩修此智時,不見能修及所修法,無二無別,

自性離故。是名諸菩薩摩訶薩修學般若波羅蜜多,能通達 智波羅蜜多。是名菩薩修學一法,能通達一切法。21

一法與一切法,其之所以能相契通達,在於以「真如」觀一 切法,則法法必相融為一。蓋「真如」為法之實相,而實相無相;

以一切萬物真實不變之本性而觀一切法,則一切法自性本空,故

17 大正 7.922 中。

18 同前注。

19 牟宗三《佛性與般若(上),頁 3,收錄於《牟宗三先生全集》3,2003 年 4 月初版,台北.聯經出版公司。

20 大正 7.925 下。

21 同前注。

在文檔中 永明延壽 (頁 6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