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永明延壽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永明延壽"

Copied!
317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永明延壽

一心

思想之內涵要義與理論建構 目 次

目次 I

序言 IX

第一章 永明延壽之生平記敘 1

第一節 成長緣起 3

第二節 行持教化 6

第三節 永明家風 11

第四節 著作流傳 16

第五節 示寂涅槃 19

第二章 永明延壽「一心」思想之內涵要義

──以「心」為題之主要著作探究 23 第一節 《唯心訣》之中心主旨 23

一、 一心與一法 24

(一) 「心」非言語文字所能辨說完盡 24

(二) 千途異說,皆指歸於一法 25

(三) 若悟一法,則萬法皆圓通 25

二、 唯心與觀心 26

(一) 普會為萬法之王──唯心 26

(2)

(二) 萬法由人,唯在正觀 27

(三) 欲知妙理,唯在觀心 28

三、 正邪之辨在「心」 33

(一) 迷宗背旨之一百二十種邪宗見解 33

(二) 不動真如之人生境界

──本體與現象融一 34

第二節 《註心賦》之思想義涵 37

一、 「心」之特點 38

(一) 「心」卓絕通靈不可名狀 38

(二) 「心」為諸佛親傳 39

(三) 「心」為色空之體 40

(四) 「心」為解脫之門 41

(五) 「心」為悟宗之源 41 二、 「心」、「識」與「法」 43

(一) 萬法由「心」起 43

(二) 感現善惡肇因於心識所變 44

(三) 一切修證依「心」而成 44

(四) 唯識唯心,無二無別 45

(五) 心、法、我是一非三 46

三、 「心」之證成 47

(一) 「通心」則理事圓融 47

(二) 「心平」「正觀」則成聖 47 第三節 《觀心玄樞》之內容重點 48

一、 觀心之首要與作用 48

(一) 「契」為觀心之首要 48

(3)

(二) 觀心之作用──可脫境縛 49

二、 觀心之證成 51

(一) 觀心以證修行──六度與三十七道品 51

(二) 觀心以成諸佛事 53

三、 離心之弊 54

(一) 離心則成疎外 54

(二) 離心則成顛倒 55

第四節 由唯心、一心至觀心

──「觀心」法門之確立 57

一、 「觀」之義 60

(一) 觀是繫念思察 61

(二) 觀是細思、現知、散心微少 62

(三) 觀是證悟法界洞朗大明 63

(四) 觀是通達三諦圓融之理 64

二、 「觀心」之義 65

(一) 觀心是一切教行之機 67

(二) 觀心是上定,能疾入菩薩位 67 三、 延壽「觀心」之理論根據與方法 71

(一) 延壽觀心之理論根據 71

(二) 延壽觀心所涵蓋之範圍 76

(三) 延壽觀心之方法 79

第三章 永明延壽「一心」思想之普會鉅作

──《宗鏡錄》之特色與架構 85

第一節 《宗鏡錄》之特色 85

(4)

一、 有「百科全書」之稱 85

二、 以「心」為宗 87

三、 以「宗」為鑑 89

第二節 《宗鏡錄》之架構 92

一、 標宗章──立「標宗」之要旨 92

(一) 「立宗」為祖佛之真意 93

(二) 各宗所立之宗體,皆是「立宗」之異名 95

(三) 「心」既是體,亦是用。心與性不別 97

(四) 明「宗」與引諸佛「言教」並不相違 103 二、 問答章──設「問答」之用意 106

(一) 圓宗難信難解,故廣設方便之「問答

」以接引學人 106

(二) 雖廣開「問答」之門,實與圓宗之旨

皆同一際 107

(三) 玄覽得旨之時,以驗諸經論之究竟真實 108 三、 引證章──廣「引證」之目的 110

(一) 廣引祖佛之誠言,密契圓常之大道 110

(二) 為「猶慮難信」之中下根者斷纖疑 112

(三) 令學人坐參知識以達現知、親證 113

第四章 永明延壽立「一心」為宗之理論建構

──與天台宗思想之關係 115

第一節 延壽之「無念之一念」

──相應於天台宗之「一念三千」 115 一、 延壽以「一念心」可照真達俗,具一切智

(5)

──天台宗以三千在「一念心」 117 二、 延壽主「一念而達者,則念念相應,念念

成佛」

──天台宗以「有心即具三千」、「心是一切

法」 119

三、 延壽之「無念」不可思議境

──天台宗以「心」是非縱非橫,非一非異

之不可思議境 122

第二節 延壽之「念念具三觀之法」

──相應於天台宗之「一心三觀」 127 一、 延壽以「心」為「內觀返照」可概括一切法

──天台宗以一切所見之現象皆不離三觀 127 二、 延壽以「一心」為會歸一致,以三觀三智

為假方便而致殊

──天台宗以「一念」中具足圓融三諦 132 第三節 延壽之「觀心」法門

──與天台宗「止觀法門」之「觀心」義 138 一、 延壽由「一心」而「觀心」

──天台宗所謂之「觀心」是「一心成觀」 139 二、 延壽主張「觀心」是開發自身寶藏

──天台宗強調「觀心即觀自心」 151

第五章 永明延壽立「一心」為宗之理論建構

──得自於華嚴宗之理論與精神 161 第一節 延壽之「標宗」

(6)

──與華嚴宗之「立宗體」 163 一、 延壽以「一心」為「標宗」

──華嚴宗立「自性清淨圓明體」為「宗體」163 二、 延壽「立心為宗,以信行得果為趣」

──華嚴宗「立因果緣起,理實法界,以為

宗趣」 167

第二節 延壽之「全一心之法界」

──與華嚴宗之法界觀 174

一、 延壽以「一心」而涵攝全體法界

──華嚴宗以「法界」為眾生之心性與心體 174 二、 延壽立「一心」為「真實心」

──華嚴宗立「一真法界」為「真實之法界」180 第三節 延壽「諸法混融無礙」之精神

──與華嚴宗「圓融無礙」之精神 186 一、 延壽由「一心」而「無礙」

──華嚴宗以「一」與「多」可互往互通 186 二、 延壽以「但了一心」則無邊佛事悉皆圓滿

──華嚴宗以「觀心」始可了達圓融無礙

之境界 190

第六章 永明延壽立「一心」為宗之理論建構

──由禪宗所得之啟示 197

第一節 延壽確立「宗即達摩」之地位

──得自於達摩禪法 197

一、 延壽「立一心為宗」

(7)

──達摩「直顯眾生心」 199 二、 延壽主張「觀心即觀自心」

──達摩確立「安心即明自心體」 201 三、 延壽「宗與教」並舉

──達摩強調「藉教悟宗」 205 第二節 延壽主張「即境即佛」之立場

──得自於洪州禪法 207

一、 延壽「即境即佛」之主張

──馬祖「即心即佛」之法門 207 二、 延壽之「一心」與諸佛諸祖之「心」義

──洪州禪法上承諸佛諸祖 213 第三節 延壽以「一心」會融禪宗各宗派 218

一、 延壽主張「心為宗」、「心宗非南北」

──會融南、北二宗與牛頭宗 218 二、 延壽以「一心」是「圓頓門」

──圓融頓與漸 225

第七章 永明延壽立「一心」為宗之理論建構

──對唯識思想之評論與所採取之立場 231

第一節 法相與法性 236

一、 延壽對法相宗與破相宗之批判 236 二、 延壽以「法性宗」為「圓宗」

──所謂「宗鏡」即依「性宗圓教」 240

第二節 唯識與唯心 247

一、 延壽所言之「心」是「唯一真心」

(8)

──所言之「識」是「唯識真如之性」 247 二、 延壽主張「真識、真智與一心」是一非三

──真識、真智由「一心」而證得 250

結論──總論永明延壽立一心為宗之意義

與所可能引發之問題 257

參考書目 269

(9)

序 言

佛學自印度傳入中國後,歷經譯經、格義而逐步深入佛學之 義理思想,此一歷程不可謂不短。義理之闡發所憑藉是對經論之 解析,此大抵與智慧、洞見有較密切之關係。由代表所謂「中國 佛學」之天台宗開山大師智顗,與後之華嚴宗法藏大師,此兩位 高僧皆有解析經典、闡述敷陳之能力,隱然有「學者」之樣態,

其所呈現的是:哲學之氣重,實踐之行微,此乃相較言之,並非 意指智顗與法藏兩位大師不重實踐。或因於對佛經之闡述有高度 之成就,且備受肯定,再加上唐之帝王對佛教大都予支持之態度,

故佛學在隋唐確是大放異彩,此期間佛教之宗派紛紛成立,已絕 非是譯經、格義之期所可想之。於各宗派中,大抵分為教家與禪 家:重經論、好敷陳、善解析是教家之所長;不立文字、注重「生 活即是道」乃禪家之特色。本各宗派皆有其立宗宗旨與宗風,可 互不干擾,然或正如先秦之百家爭鳴般,為各揚所宗,則不得不 批判他派。佛教在教家與禪家互相責難中,其相較之範圍並非如 先秦是不同思想根源之互爭,教禪皆同歸「佛」,此可謂是自家圍 牆內之爭,故不論任何一方有傷,皆是「佛教」之失,而宗密之

「教禪一致」可謂是應時、應機而興發,是為求佛教內部之和諧 而產生之一種主張。

「物極必反」此是原理,更是一種現象,也可說是事實。當 佛經被闡述敷陳而成「繁瑣」時,此雖言是佛經之特色,然在中 國人好簡易之心態下,天台、華嚴之龐大思想論陳,終不為人所 好,取代者乃禪宗「直指人心、見性成佛」之論調廣為大揚,且

(10)

自惠能五家傳燈後,佛教在中國可謂是禪宗之天下。所謂「禪」

代表靜慮、思惟修;講求「言語道斷、心行處滅」;所重者是「真 佛只論家常」,此皆是「禪」之風格。然此禪風一旦落於「偏」, 則所謂「不立文字」可變成不需讀經閱典;所謂「教外別傳」可 解釋為惟禪宗為尊;所謂「見性成佛」可能成為不需尋訪善知識、

因「心即是佛」之論點,而「狂禪」之封號正代表著禪已走入末 流、偏執。

延壽所處之唐五代間,正是禪宗已歷興盛發展而逐步走下坡 時,佛教在中國思想所代表之「隋唐佛學」之意義,亦隨朝代更 迭而有不同之思維出現。延壽所代表之意義,是如何將佛教內部 統合起來,佛學所呈現並非是各宗派各自獨立為一個個小「一」,

而是佛教就是一個大「一」,是一個一致性、整體性的「一」。此

「一」即代表有一主軸縱線可貫串各經論之義理思想,各宗派在 此一主軸思想中,所呈現者是一整體性的一致。此「一」於延壽 而言即是「心」,其一生力主「立一心為宗」,以「一心」而會歸 諸宗派,此思維稱之為「普會」,即以融合為重,但見整體之一致,

不詳析彼此之差異。

思慮整個佛學在中國發展至延壽時,是否亦應了「合久必分,

分久必合」之歷史循環式呢?今欲探究延壽,對於延壽所採之「會 歸一致」之方法,是否正意謂著佛學發展之「分久必合」之歷史 天命,還是佛學發展至此不得不如此之必然性呢?思想之發展必 與當世之時局、政治、社會、民心等有密切之關係,換言之,思 想之闡述無法完全隔開個人所處之環境、遭遇與種種經歷等。如 今欲討論延壽,除其個人之生平歷程當有了解外,首要思慮的是:

其一生最大之貢獻為何?此即「以一心而統萬法」可謂是延壽一

(11)

生最大之致力處,此亦是本書所欲深入研究之重點與旨趣處。

延壽是一位大家,研究其思想者當不在少數。今觀前人已具 有之研究基礎:其中冉雲華先生之《永明延壽》是一全面性論述 延壽之專著,內容除生平、時代之考證(文末附有〈年表〉),於 思想闡述之著重部份有一心、觀心、戒律、唯心淨土等,且對《宗 鏡錄》所包含之天台、華嚴、禪宗、唯識思想之引用皆有論說,

此作堪稱對延壽大師整體之思想有較全面性之研究。另有專就延 壽某一思想而深入探究者:如:孔維勤先生《永明延壽宗教論》,

是書主要著力於「根、識、境」之剖析,於唯識之理有甚細微之 闡述敷陳。在有關延壽唯識思想之部份,尚有施東穎先生《宗鏡 錄的法相唯識思想》等,此皆是專著。於編錄上,有梅光羲先生 所編《宗鏡錄法相義節要》,惟此書僅是將《宗鏡錄》中有關唯識 思想部份「摘錄」而已,並無再就唯識之義予之分析論述。在延 壽之著作中,百卷《宗鏡錄》甚受清.雍正皇帝喜愛,曾御錄為

《宗鏡大綱》,然此書亦僅是「摘錄」而已,惟前有雍正皇帝之〈序〉

一篇;今有陳立中先生為之注述,稱為《宗鏡錄大綱筆記》,惟此 書可謂只是另一種之注解闡述。另尚有諸多專著、論文等,實無 法一一詳述之。惟縱觀有關延壽大師之研究,大略可分為幾個方 向:

一、傳記研究方面:即有關生平、宗風、細行等。

二、文獻方面之研究:即就《宗鏡錄》中所引用各種經論文獻及 其思想探討等。

三、專題思想研究方面:如理事觀、心性論、戒律、唯識思想等。

四、思想上之交涉方面:如禪與淨、性與相、禪與律等。

對於延壽思想之探究,前人之著力已頗多,惟本書之研究重

(12)

點在延壽之「一心」思想上。大抵在談延壽之「一心」思想,多 以普會、融合為重點,此為延壽之心態。本書主要在探究延壽之 所以立一心為宗,其所謂之「一心」思想,其內涵要義究竟為何?

於此部份,本書將於延壽以「心」為立題之著作中,如《唯心訣》、

《註心賦》與《觀心玄樞》等,一一剖析,條例說明,以展現延 壽「一心」思想之內涵要義,此為本書之一主要論述部份。另探 究「心」是延壽最主力處,且為印證其立一心為宗是有經論之根 據,是與諸佛諸祖之示語相為一致,故其百卷《宗鏡錄》實為展 現其之所以「立一心為宗」,是有其理論之建構來源。惟《宗鏡錄》

所引用之資料文獻甚多,但主要思想則可歸為來自於天台、華嚴、

禪宗與唯識宗等,然本書並非單就延壽所引用各家思想做一論述 而已,本書主要在嘗試就延壽所引用某宗派之思想時,逐一尋出 其主要對延壽思想之影響部份,且延壽之思想又如何在引用各宗 思想中,而另發展出自己之思想理論或觀點,此則為本書所欲探 究之另一部份。故本書訂名為《永明延壽「一心」思想之內涵要 義與理論建構》,其核心點當是「一心」;在「一心」思想內涵要 義之剖析上,則可見延壽「一心」思想之內容論點;在「一心」

思想理論建構之溯源裡,則能展現延壽立「一心」為宗之目的與 心態,另一方面則亦能凸顯延壽之《宗鏡錄》表面雖是彙集之作,

實內中蘊含延壽之發明心要處,其「一心」思想之理論建構可謂 是有本有源有新意。

在探究延壽思想之過程中,尤其欲展現其「一心」思想之內 涵要義與理論建構時,首當涉及之部份即是「心」。「心」「一心」

在延壽著作中是常見之用語,所謂「立心為宗」、「以心為本」更 是延壽所一再強調的。延壽在《宗鏡錄》中廣引各宗經論,依延

(13)

壽之意其所引之部份,即是各經論之精華,大抵所引之內容一皆 不離「心」;換言之,其所引用經論之重點,實為成其立「一心」

為宗之目的。此雖是延壽思想之目的,然延壽以「一心」而統整 各宗各派各經論,其背後更大之目的在求佛教整體之和諧與一 致,思慮探討至此,不得不論及延壽之用心是否可以得償?而各 宗在「一心」之統籌架構下,是否即可會歸為一?在「一心」思 想下是否佛教即可「思想圓融一致」?而延壽之「一心」思想又 當如何定位之?如是種種皆在探究延壽「一心」思想時,不得不 思之。凡以上所言,本書所呈現之整體架構約略如下:

第一章:記敘延壽之生平行誼,以見一代大師之德範與家風。

第二章:主要在探討延壽「一心」思想之內涵要義,以延壽 立「心」為題之主要著作,如:《唯心訣》、《註心賦》與《觀心玄 樞》等之內容為討論中心,並暢論延壽由唯心、一心以至觀心法 門之確立。

第三章:代表延壽普會思想之鉅作是百卷《宗鏡錄》,本章先 論述有關《宗鏡錄》之特色與架構,以為下面各章將欲討論立一 心為宗之理論建構做一舖設。

第四章:由第四章起至第七章,共四大章,將分別探討延壽 立「一心」為宗之理論建構。第四章先探討延壽「一心」思想與 天台宗思想之關係。

第五章:主要在探討延壽立「一心」為宗有得自於華嚴宗之 理論與精神者。

第六章:延壽立「一心」為宗,其思想理論有由禪宗所得之 啟示,以見禪宗思想予延壽之影響性。

第七章:探討延壽對唯識思想之批判,以見延壽立「一心」

(14)

為宗所採取之立場。

結論:總論永明延壽立一心為宗之意義與所可能引發之問題。

對於延壽大師一生之貢獻與定位,以及其立一心為宗於後世 之影響性,站在佛學發展之時勢所趨觀之,其出現確是一時代之 象徵。以統整、融合、普會之精神為最高指標,如是之精神意義,

貫串在其立「一心」為宗之思想上,亦展現在其實踐修行中。其 一生學與行兼重,尤以精進修行而聞名,在佛教強調「無緣大慈、

同體大悲」之包融精神為原則下,其所暢之「立一心為宗」,以一 心、一法而圓融一切佛教之各宗派,此是延壽圓融精神之「行」,

且依此「行」而敷展於學理中,則有百卷《宗鏡錄》之出現,若 能以此「圓融」而視延壽,則延壽大師所象徵之意義是:佛教和 諧、融合精神之時代展現。

(15)

(摘錄自《佛光大辭典》)

(16)

第一章 永明延壽之生平記敘

永明延壽大師(904~976)其一生之最大貢獻,即致力於以

「一心」、「一法」而統攝整個佛法。在其《宗鏡錄.序》有云:

研一法之根元,搜諸緣之本末,則可稱宗鏡以鑒幽微,無 一法以逃形,則千差而普會,遂則編羅廣義,撮略要文,

鋪舒於百卷之中,卷攝在一心之內。能使難思教海,指掌 而念念圓明;無盡真宗,目覩而心心契合。1

其一心、一法之普會思想,或因應時代之機而發明心要,或 受唐.宗密大師教禪一致思想之影響等,然要約言之,思想之產 生,往往與其一生之經歷與環境有密切之關係,故欲探討永明延 壽大師之思想前,則對其生平事蹟必當有所了解唯是。

有關永明延壽大師之史傳記載,重要之參考資料有:

1. 宋.贊寧《宋高僧傳.宋錢塘永明寺延壽傳》。2

2. 宋.道原《景德傳燈錄.杭州慧日永明寺智覺禪師延壽 傳》(以下簡稱《傳燈錄》)。3

1 大正 48.416 中~下(凡本文所引之「大正」係指《大正新修大藏經》,依 次注明為「冊、頁、欄」。以下所引皆同此。)1996 年 12 月修訂版,台北.

新文豐出版公司。

2 大正 50.887 上~中。

3 大正 51.421 下~422 上。

(17)

3. 宋.曇秀《人天寶鑑.永明壽禪師傳》。4 4. 宋.宗曉《樂邦文類.大宋永明智覺禪師傳》。5 5. 宋.惠洪《禪林僧寶傳.永明智覺禪師傳》。6 6. 宋.志磐《佛祖統記.永明智覺法師傳》。7

7. 宋.普濟《五燈會元.杭州慧日永明延壽智覺禪師傳》。8 8. 宋.王日休《龍舒增廣淨土文.國初永明壽禪師傳》。9 9. 宋.文《智覺禪師自行錄》。10

10. 元.念常《佛祖歷代通載.杭州慧日永明智覺禪師傳》。11 11. 元.普度《廬山蓮宗寶鑑.永明壽禪師傳》。12

12. 明.大壑《永明道跡》。13

13. 清.周克復《淨土晨鐘.吳越智覺禪師傳》。14 14. 清.彭希洓《淨土聖賢錄.延壽傳》。15

以上有關延壽大師不同之史傳資料,以下皆簡稱為〈延壽 傳〉,早期之史料如《宋高僧傳》、《傳燈錄》等之記事皆較簡略;

4 卍續 148.71a~71c(凡本文所引之「卍續」,係指《卍續藏經》,依次注明 為「冊、頁、欄」,以下所引皆同此。)1967 年,中國佛教會影印《卍續藏 經》委員會。

5 大正 47.195 上~中。

6 卍續 137.239c~241a。

7 大正 49.264 中~下。

8 卍續 138.183d~184b。

9 大正 47.268 中~下。

10 卍續 111.77b~84d

11 大正 49.658 上~中。

12 大正 47.325 上~中。

13 卍續 146.488c~494a。

14 卍續 109.151a~b。

15 卍續 135.121d~122d。

(18)

成書稍晚者,較之則或多詩偈與事蹟,或再增廣其文之記敘,唯 彼此間亦多有相似之處。有關延壽大師之生平年表,冉雲華先生 已有編撰。16對於延壽大師之時代與生涯,冉先生亦頗多論述。17 唯本文將在現存之史傳中,分列為成長緣起、行持教化、永明家 風、著作流傳與示寂涅槃等方面,大要展現延壽大師一生之歷程,

以為探討其「一心」思想前之預備舖路。

第一節 成長緣起

有關永明延壽大師,其家世背景、成長經歷之主要論述約有 如下幾段:

宋.贊寧《宋高僧傳.延壽傳》)有云:

釋延壽,姓王,本錢塘人。兩浙有國,時為吏,督納軍須。

其性純直,口無二言。通徹《法華經》,聲不輟響。18

宋.道原《傳燈錄》將延壽列為行思禪師第十世前天台山德 韶國師法嗣之下,其文曰:

杭州慧日永明寺智覺禪師延壽,餘杭人也,姓王氏。總角 之歲,歸心佛乘。既冠,不茹葷,日唯一食。持《法華經》,

16 冉雲華《永明延壽》,頁 251~256,1999 年 6 月初版,台北.東大圖書公司。

17 同前注,頁 31~67。

18 大正 50.887 中。

(19)

七行俱下,才六旬,悉能誦之,感群羊跪聽。年二十八為 華亭鎮將。19

宋.曇秀《人天寶鑑.延壽傳》曰:

永明壽禪師,先丹陽人,父王氏,因縻兵寇,歸吳越為先 鋒,遂居錢塘。師生有異才,及周,父母有諍,人諫不從,

輒於高榻奮身于地,二親驚懼,抱泣而息諍。長為儒生。20

宋.宗曉《樂邦文類.延壽傳》曰:

師諱延壽,本丹陽人,後遷餘杭。總角之歲,誦《法華經》, 五行俱下,經六旬而畢。嘗為北郭稅務專知官,見魚蝦輒 買放生。後盜官錢,並為放生用,事發坐死,領赴市曹。

錢王使人視之,若悲懼即殺之,否則捨之。而彼澹然無異 色,乃捨之。21

元.普度《廬山蓮宗寶鑑.延壽傳》曰:

師名延壽,字玄,號抱一子,丹陽人,父王氏,生而早 異。……長為儒,十六歲獻吳越王〈齊天賦〉,眾推間世之

19 大正 51.421 下。

20 卍續 148.71a。

21 大正 47.195 上。

(20)

才 。 欲 出 家 , 父 母 不 聽 , 遂 刺 心 血 , 濡 毫 斷 葷 , 終 期 副 心 。22

由以上所列數段資料,約可了解延壽大師之出生與成長背景 如下:

1. 俗姓王,字玄,號抱一子。

2. 祖先為丹陽人。父親因縻兵寇,歸吳越為先鋒,遂居錢 塘。

3. 唐昭宗天復四年(904)生於臨安府餘杭縣。(據《宋高 僧傳.延壽傳》與《傳燈錄》等資料,並沒有明記延壽 大師出生之年,唯涅槃之年則有較詳細之記載,以開寶 八年,乙亥十二月,春秋七十二為所推算。)

4. 本性純直,口無二言。

5. 總角之歲,歸心佛乘,持《法華經》,聲不輟響。

6. 長為儒生,十六歲獻吳越王〈齊天賦〉,眾推間世之才。23 7. 既冠,不茹葷,日唯一食,有出家之志。

8. 曾擔任之官職:督納軍須、北郭稅務專知官,年二十八 為華亭鎮將。

9. 傳說感應事蹟:及周,為息父母之諍,輒於高榻奮身於 地。持《法華經》,感群羊跪聽。以官錢買魚蝦放生,因 事坐死,澹然無異色,故赦之。

一位大師之生命歷程,將隨著後人仰慕其名,而傳說感應之

22 大正 47.325 上。

23 有關獻賦之事疑點甚多。可參考同注 16,頁 35。

(21)

事蹟亦將增多,若暫捨此類之傳說,可大略得知延壽大師早年之 成長背景:深受儒學之教化,亦積極入世為官,其佛學因子或可 歸之於讀誦《法華經》之緣。

第二節 行持教化

永明延壽大師,慧根深植,自幼即歸心佛乘,行持《法華經》

不輟,並遠離葷腥。雖習儒學亦為官,然不改其悲憫天性,行放 生之舉,欲出家之意堅定,終感得吳越文穆王,知其慕道,故依 其志而放令出家。有關其由儒入佛後之參師行持等事蹟,記載之 資料有:

宋.贊寧《宋高僧傳.延壽傳》曰:

屬翠巖參公盛化,壽捨妻孥,削染登戒。嘗於台嶺天柱峰 九旬習定,有鳥類尺鷃,巢棲于衣襵中。乃得韶禪師,決 擇所見。遷遁于雪竇山,除誨人外,瀑布前坐諷禪默。衣 無繒纊,布襦卒歲,食無重味,野蔬斷中。漢南國王錢氏 最所欽尚,請壽行方等懺,贖物類放生,汎愛慈柔。或非 理相干,顏貌不動。誦《法華》計一萬三千許部。多勵信 人,營造塔像,自無貯畜,雅好詩道。24

宋.道原《傳燈錄.延壽傳》曰:

24 大正 50.887 中。

(22)

屬翠巖永明大師,遷止龍冊寺,大闡玄化。時吳越文穆王,

知師慕道,乃從其志,放令出家,禮翠巖為師,執勞供眾,

都忘身宰。……暨謁詔國師,一見而深器之,密授玄旨。

仍(或應為「乃」)謂師曰:汝與元帥有緣,他日大興佛事。

密受記。初住明州雪竇山(咸平元年賜額曰資聖寺),學侶 臻湊。……開寶七年,入天台山,度戒約萬餘人。常與七 眾受菩薩戒,夜施鬼神食,朝放諸生類,不可稱算。六時 散華,行道餘力,念《法華經》一萬三千部。25

宋.曇秀《人天寶鑑.延壽傳》曰:

年三十四,往龍冊寺出家,受具後,苦行自礪。……至建 隆元年,忠懿王請居靈隱新寺,為第一世。明年請居永明 道場,眾盈二千,皆頭陀行,願為僧師,師即奏王與度牒 剃染。……開寶七年,謝事歸華頂峰,頌曰:渴飲半掬水,

飢餐一口松,胸中無一事,高臥白雲峰。偶讀《華嚴》,至 若諸菩薩不發大願,是菩薩魔事。遂撰〈大乘悲智願文〉,

代為群迷,日發一徧。在國清修懺,至中夜旋繞,次見普 賢像前供養蓮華,忽然在手,從是一生散華供養。感觀音 大士,以甘露灌口,獲大辯才。26

宋.宗曉《樂邦文類.延壽傳》曰:

25 大正 51.421 下~422 上。

26 卍續 138.71a~b。

(23)

於國清行法華懺,夜見神人持戟而入。師呵:其何得擅入。

對曰:久積淨業,方到此中。又中夜旋遶,次見普賢前供 養蓮華,忽然在手。因思夙有二願:一願終身常誦《法華》, 二願畢生廣利群品。憶此二願,復樂禪寂,進退遲疑,莫 能自決。遂上智者禪院作二鬮:一曰一心禪定鬮,二曰誦 經萬善莊嚴淨土鬮。冥心自期曰:儻於此二途,有一功行 必成者,須七返拈著為證。遂精禱佛祖,信手拈之,乃至 七度。並得誦經萬善生淨土鬮。由此一意,專修淨業,遂 振錫金華天柱峰。誦經三載,禪觀中見觀音以甘霖灌于口,

從此發觀音辯才。日課一百八事。……日暮往別峰行道念 佛,旁人聞山中螺貝天樂之聲。忠懿王嘆曰:自古求西方 者,未有如此之切也。遂為立西方香嚴殿,以成師志。27

宋.惠洪《禪林僧寶傳.延壽傳》曰:

初說法於雪竇山。建隆元年,忠懿王移之于靈隱新寺,為 第一世;明年又移之于永明寺,為第二世。眾至二千人,

時號慈氏下生。28

宋.志磐《佛祖統紀.延壽傳》曰:

居永明十五年……常與眾授菩薩戒,夜施鬼神食,晝放生

27 大正 47.195 上。

28 卍續 137.239d。

(24)

命,皆悉迴向莊嚴淨土,時人號為慈氏下生29

宋.王日休《龍舒增廣淨土文.延壽傳》曰:

住持雪竇、永明,日課一百八事,精進以修西方。30

元.普度《廬山蓮宗寶鑑.延壽傳》曰:

因覽《智度論》云:佛世,一老人出家,舍利弗不許。佛 觀此人,曩劫採樵,為虎所逼,上樹失聲,念南無佛。有 此微善,遇佛得度,獲羅漢果。師念世間,業繫眾生,不 能解脫,惟念佛可以誘化。乃印彌陀塔四十萬本,勸人禮 念。……越王剏淨慈寺命住持,賜智覺禪師號。31

宋.文《智覺禪師自行錄》曰:

請問所行,或因師自說,編紀二三。既自治之行可觀,則 攝化之門弗墜,有斯益故,乃敢敘焉。今具錄每日晝夜中 間總行一百八件佛事,具列如後:第一,一生隨處常建法 華堂,莊嚴淨土。第二,常晝夜六時,普為一切法界眾生,

代修法華懺。第三,常修安養淨業,所有毫善,悉皆念念

29 大正 49.264 下。

30 大正 47.268 中。

31 大正 47.325 上。

(25)

普為一切法界有情,同迴向往生。……第一百八,常纂集 製作祖教妙旨《宗鏡錄》等,法施有情,乃至內外搜揚,

寄言教化,共六十一本,總一百九十七卷。……右總前每 日所行一百八件佛事。乘戒兼急,權實雙行,體用相收,

理事無礙。32

對於延壽大師出家之因緣與個己行持、教化度眾之記載,可 整理為如下之數點:

1. 禮翠巖令參禪師(先後住持永明寺與龍州寺)為師,吳 越文穆王錢元瓘從其志,放令出家。33

2. 於龍冊寺出家受具足戒,修頭陀苦行。

3. 入天台山天柱峰九旬習定,有鳥類尺鷃,巢棲于衣襵中。

4. 向德韶禪師請益,一見而深器之,密授玄旨。

5. 在天台國清寺修懺,頗有感悟,精修淨業,有許多感應 之事蹟流傳。

6. 遷遁於明州雪竇山,或誨人,或瀑布前坐諷禪默,聲名 已播,學侶臻湊。

7. 除《法華經》外,一生受甚多經典之啟發,如《華嚴經》、

《大智度論》等。

8. 於建隆元年(960)忠懿王錢俶請師住持靈隱寺。隔年(建 隆二年)請師住持永明寺,賜「智覺禪師」號。

9. 開寶七年(974)謝辭永明寺住持之職,歸天台華頂峰。

32 卍續 111.77d~84b。

33 有關延壽大師出家之年推測臆說,同注 16,頁 40。冉雲華先生以為:「延壽 939 年受具足戒為正式僧人的說法,較為可信。」時年約 36 歲。

(26)

10. 一生度戒約萬餘人,又常與七眾受菩薩戒,並晝行放生,

夜施鬼神食等之舉,時人號慈氏下生。

11. 日課一百八事,權實雙修,體用相收,理事無礙。

有關延壽大師出家行持教化之歷程中,踐履之行為其所特 重。條列「日課一百八事」,此或為後人所增添,34然其所呈顯之 義,在於表達師言行一致,身心合一之旨。師一生習定、修懺、

念佛、放生、施食等,已將佛教各宗之修持法門會歸一味。在其 心中,禪觀與念佛可並持無礙,唯在一心耳!故其法嗣除隸屬法 眼宗青原行思一系外,淨土宗更列其為蓮社七祖中之第六祖,35另 宋.王日休《龍舒增廣淨土文》卷 5,將師歸入「感應事跡篇」,

36又元.普度《廬山蓮宗寶鑑》卷 4,將師納編為「念佛正派」裡,

37皆可看出延壽大師在後人心目中之地位。而所流傳之事蹟,如 見普賢像前供養蓮華,忽然在手;感觀音大士,以甘露灌口,獲 大辯才;於智者禪院拈著誦經萬善莊嚴淨土鬮;於行道念佛中,

旁人聞山中螺貝天樂之聲等,更是展顯後人仰慕延壽大師行誼所 呈現之華彩。

第三節 永明家風

要談延壽大師,除其一生念茲在茲於踐履之行外,其主要核

34 有關「日課一百八事」之疑難,詳見注 16,頁 66。

35 宋.志磐《佛祖統記》卷 26,淨土立教志之蓮社七祖,見於(大正 49.260 下~265 上)。

36 大正 47.252、268。

37 大正 47.305、319、325。

(27)

心思想是「一心」,而代表性之著作可謂是《宗鏡錄》,其於〈序〉

中有言:

今詳祖佛大意,經論正宗。削去繁文,唯搜要旨。……舉 一心為宗,照萬法如鏡。編聯古製之深義,撮略寶藏之圓 詮。38

「舉一心為宗」顯然是他一生之弘揚主旨,本文在未進行其

「一心」思想之理論探源前,將先就史傳資料記載,其接引弟子 門人之方法與公案,以一窺永明之家風。

宋.道原《傳燈錄.延壽傳》:

師上堂曰:雪竇遮裏,迅瀑千尋,不停纖粟,奇巖萬仞,

無立足處,汝等諸人向什麼處進步?時有僧問:雪竇一徑,

如何履踐?師曰:步步寒華結,言言徹底冰。……僧問:

如何是永明妙旨?師曰:更添香著。曰:謝師指示。師曰:

且喜勿交涉。師有偈曰:欲識永明旨,明前一湖水,日照 光明生,風來波浪起。問:學人久在永明,為什麼不會永 明家風?師曰:不會處會取。曰:不會處如何會?師曰:

牛胎生象子,碧海起紅塵。問:成佛成祖亦出不得,六道 輪迴亦出不得,未審出箇什麼不得?師曰:出汝問處不得。

問:承教有言,一切諸佛及佛法,皆從此經出,如何是此

38 大正 48.417 上。

(28)

經?師曰:長時轉不停,非義亦非聲。曰:如何受持?師 曰:若欲受持者,應須用眼聽。問:如何是大圓鏡?師曰:

破砂盆。39

《傳燈錄》有關延壽大師與門人間之問答記載,大抵較晚出之 資料皆與此內容相類似。在此段之記述中,約可理解為如下數點:

1. 延壽大師遷遁於明州雪竇山時,常於瀑布前靜坐,提出 迅瀑流逝不停、奇巖無立足處,學人應向什麼處進步之 悟參話語。實要學人勿向外物而尋,唯返求自心才可能 有立足進步處。

2. 學人問到:如何履踐雪竇之徑時,師以「步步寒華結,

言言徹底冰。」為答,此真義在說明履踐之行,當步步、

言言謹慎小心。另在《五燈會元》記載雪竇履踐之問答 後,有一偈曰:「孤猿叫落中巖月,野客吟殘半夜燈,此 境此時誰得意,白雲深處坐禪僧。」40「孤」與「野」代 表著自在無拘,加以月夜相伴,坐禪之得意妙境,唯有 深悟者始能會之。此亦意謂延壽大師對禪觀之踐行用心 深刻。

3. 師以「門前一湖水,日照光明生,風來波浪起。」來說 明永明妙旨。此意謂「湖水」或照耀光明、或興起波浪,

皆來自於外物──日或風,而湖水依然如是。此真義在 說明「心」(以湖水為喻)本是清淨,唯當心生則法生,

心滅則法滅,永明妙旨唯在「一心」。

39 大正 51.421 下~422 上。

40 卍續 138.184a。

(29)

4. 師以「牛胎生象子,碧海起紅塵。」來回答如何學會永 明家風。實謂永明家風不需學就「會」,故曰「不會處會 取」。向外學,則有「會」、「不會」之問題,此將漸離永 明家風漸遠。

5. 成佛成祖或六道輪迴皆在「一心」之差耳!一有「執着」

即「出不得。」故師曰:出汝問處不得。意謂一旦執着 於成佛成道或六道輪迴,皆是自縛手腳,永無法解脫自 在。

6. 「諸佛及佛法,皆從此經出。」此經即是人人本自具有 之「心經」,此「心經」非關文義解說與音聲唱誦。若欲 受持此「心經」,當用「眼聽」。就常人而言,眼僅能視 不能聽,唯當「心」通,則六根皆通,故眼可聽,聽無 聲之「心經」。

7. 佛法以「大圓鏡」代表最圓融無礙、通曉明徹。然大圓 鏡智之證悟在於不執不着,故師以「破砂盆」之反方向 回答,要學人深悟,唯打破大圓鏡之迷思執着,返歸自 心,才能有徹悟之期。

宋.曇秀《人天寶鑑.延壽傳》有一記載延壽大師於開寶七 年謝辭永明寺住持之務後,返歸天台華頂峰之一首偈:

頌曰:渴飲半掬水,飢餐一口松,胸中無一事,高臥白雲 峰。41

這是歷經人生種種過程、磨練與責任後,所渴望之自在逍遙

41 卍續 148.71b。

(30)

生活。「胸中無一事,高臥白雲峰。」更可看出其淡泊寧靜之心境。

宋.宗曉《樂邦文類.延壽傳》載有:

學者參問,指心為宗,以悟為決。42

對於各宗之義,延壽大師以「心」為其權衡,並依之而平其 義,故有「以悟為決」之語。《人天寶鑑.延壽傳》對於以「心」

為權衡與準平有一段記述:

所以開曉自心成佛之宗,而明告西來無傳之的意也。禪師 既寂,叢林多不知名。熙寧(宋神宗年號)中,圓照禪師 始出之普,告大眾曰:昔菩薩晦無師智、自然智,而專用 眾智,命諸宗講師自相攻難。獨持心宗之權衡,以準平其 義,使之折中,精妙之至,可以鏡心。43

延壽大師之永明家風,高倡「唯一真心」,一切萬法皆會歸於 一心,以「心」為一切萬法之「宗」。《宋高僧傳》言其「雅好詩 道」,並獲德韶禪師之「決擇所見」44我們在其接引學人之公案中,

其詩句極富禪機,已可看出其禪悟與詩學相融之境。其指導學人 勿向外尋,唯能返歸「一心」,並自修心,自能雲遊法界,一切各 宗諸經不相妨礙。故在永明家風中:教與禪一致;念佛與坐禪皆 可頓成佛道;各宗之證悟或有異,然「一心」則平等,唯能以「真

42 大正 47.195 上。

43 卍續 148.71b。

44 大正 50.887 中。

(31)

心」自修待他,則各種法門與經論皆可相融合一。延壽大師是永 明家風之倡導人,亦是踐履力行最有力之代表者,其一生苦行自 勵,廣讀經論,著作豐富,念佛、坐禪並行。後人當能由其文而 知其行,亦能由其行而知其人矣!

第四節 著作流傳

據宋.文《智覺禪師自行錄》所錄日行一百八件佛事中之 第一百八事,記錄延壽大師之著作「共六十一本,總一百九十七 卷」45文中雖有著作目錄之名列,唯考今收錄於《大正大藏經》

第 48 冊中有:《宗鏡錄》百卷。《萬善同歸集》3 卷,後附〈垂誡〉。

《永明智覺禪師唯心訣》(以下簡稱《唯心訣》)1 卷,後附〈定 慧相資歌〉與〈警世〉。收錄於《卍續藏經》中有:第 105 冊《受 菩薩戒法》1 卷。第 111 冊《註心賦》4 卷。第 114 冊《觀心玄樞》

1 卷。以上為延壽大師最主要之著作,本文以下所將探討其思想 核心,亦將以此著作為主要之參考依據。另有一篇提名〈神棲安 養賦〉,收錄於宋.宗曉《樂邦文類》第 5 卷中。46另據冉雲華先 生之考證,尚有《山居詩》等。47以下將引史傳資料中,對延壽 大師著作之記述:

45 卍續 111.83b~d。

46 大正 47.214 下~215 上。

47 同注 16,頁 60~62。

(32)

宋.贊寧《宋高僧傳.延壽傳》曰:

著《萬善同歸》、《宗鏡》等錄數千萬言。高麗國王覽其錄,

遣使遺金線織成袈裟、紫水精、數珠、金澡罐等。48

宋.道原《傳燈錄.延壽傳》曰:

著《宗鏡錄》一百卷,詩偈賦詠凡千萬言,播於海外。高 麗國王覽師言教,遣使齎書敘弟子之禮。……彼國僧三十 六人親承印記,前後歸本國,各化一方。49

宋.曇秀《人天寶鑑.延壽傳》曰:

著《宗鏡》一百卷。寂音曰:切嘗深觀之,其出入馳騖於 方等契經者六十本,參錯通貫,此方異域聖賢之論者三百 家。領略天台、賢首而深談唯識,率折三宗之異義,而要 歸於一源。50

宋.惠洪《禪林僧寶傳.延壽傳》曰:

智覺以一代時教流傳此土,不見大全。而天台、賢首、慈 恩性相三宗,又互相矛盾,乃為重閣館。三宗知法比丘,

48 大正 50.887 中。

49 大正 51.422 上。

50 卍續 148.71b。

(33)

更相設難,至波險處,以心宗旨要折中之,因集方等秘經 六十部,西天此土聖賢之語三百家,以佐三宗之義,為一 百卷,號《宗鏡錄》。51

宋.志磐《佛祖統紀.延壽傳》曰:

師道播海外……又集大乘經論六十部,兩土聖賢三百家之 言,證成唯心之旨,為書百卷名曰《宗鏡》,又述《萬善同 歸集》,指歸淨土,最得其要。52

元.普度《廬山蓮宗寶鑑.延壽傳》曰:

會三宗師德,製《宗鏡錄》一百卷。《萬善同歸集》、〈神棲 安養賦〉等九十七卷,並行于世。師志誠殷重,專以念佛 勸人同生淨土,世稱宗門之標準,淨業之白眉。53

史傳資料中所載有關延壽大師之著作流傳,約可了解為如下 幾點:

1. 一生之著作豐富,以《宗鏡錄》百卷,最為世人所重。

此書以「心」為宗,折天台、華嚴、唯識等宗異義,而 要歸於一源。延壽於《宗鏡錄.序》中有言:「分為百卷,

大約三章。先立正宗,以為歸趣。次申問答,用去疑情。

51 卍續 137.240a。

52 大正 49.264 下~265 上。

53 大正 47.325 上。

(34)

後引真詮,成其圓信。」54所立之三章分別是:標宗章(為 立大旨)、問答章(為決疑情)與引證章(為堅信力)。 2. 另一代表作為《萬善同歸集》,此書多論禪定與念佛各有

其功,不可單執一門以為究竟,其卷上有論曰:「如坐禪 昏昧,須起行道念佛,或志誠洗懺,以除重障,策發身 心,不可確執一門以為究竟。」55故後人常以此書為禪淨 合一之作。

3. 深受高麗國王所敬重,遣使贈物,且道播海外。

延壽大師之著作,若依文《智覺禪師自行錄》所載「總一 百九十七卷」,如是之著作量着實驚人,唯其中許多書目已無從得 知。但今僅依現存之資料,亦能看出其一生讀書多、立著亦勤勉。

其心態趨向於包容、融合,於各宗經論採會歸方式,着重於彼此 之會通融貫,將彼此之差異以「心」而折中。佛學傳衍至唐代,

是各宗派、各經論發展之高峰,待延壽大師之出現,其所代表之 意義,可謂是佛學之一大集成者,冉雲華先生稱其為:「正合乎世 界哲學思想的大潮流──多樣模式的一元論。」56

第五節 示寂涅槃

延壽大師之卒年,《宋高僧傳.延壽傳》載:

54 大正 48.417 上。

55 大正 48.963 下。

56 同注 16,〈自序〉,頁 8。

(35)

以開寶八年乙亥,終于住寺,春秋七十二,法臘三十七。

葬於大慈山,樹亭誌焉。57

另據《傳燈錄.延壽傳》所載:

以開寶八年乙亥十二月示疾,二十六日辰時焚香告眾,跏 趺而亡。明年正月六日塔於大慈山,壽七十二,臘四十二。

太宗皇帝賜額曰壽寧禪院。58

宋.志磐《佛祖統紀.延壽傳》有一段延壽大師示寂後之傳 說記載:

師既亡,起塔山中。有僧來自臨川曰:我病中入冥,得放 還,見殿室有僧像,閻羅王自來頂拜。我問此像何人?主 吏曰:杭州壽禪師也,聞已於西方上品受生,王敬其人,

故於此禮耳!崇寧中追諡宗照禪師。59

宋.王日休《龍舒增廣淨土文.延壽傳》所載與《佛祖統記》

之內容相仿,唯差異是:

既坐化,焚畢為一塔,有僧每日遶塔禮拜,人問其故,僧

57 大正 50.887 中。

58 大正 51.422 上。

59 大正 49.265 上。

(36)

云:我撫州僧也,因病至陰符……我聞之故,特發心來此 遶塔作拜。以此見,精修西方者,為陰府所重。60

元.普度《廬山蓮宗寶鑑.延壽傳》載:

臨終預知時空,殊勝甚多,荼毘舍利鱗砌於身。61

有關延壽大師示寂涅槃之說,約可了解為:

1. 延壽大師之卒年詳載為:開寶八年乙亥十二月二十六日,

相當於公元九七六年一月二十九日,62示寂於永明寺。

2. 於開寶九年正月六日,將其舍利塔於大慈山,宋太宗賜額 曰「壽寧禪院」。

3. 有關法臘不同之記載,依《宋高僧傳》較為可信。63依法 臘三十七計算,其受具足戒當在公元九三九年,時年三十 六歲。

4. 於宋徽宗崇寧中,追諡為宗照禪師。

5. 淨土宗為彰顯師精修西方之殊勝功德,有師已上生上品等 傳說流佈。

延壽大師一生活動之年為公元九0四至九七六年,正值晚 唐、五代以至宋初。就佛學發展而言,唐至宋初可謂是禪宗之天 下,尤以惠能大師後之五家傳燈,更使禪宗有獨秀之勢。除禪宗

60 大正 47.268 中~下。

61 大正 47.325 中。

62 參見同注 16,頁 62。

63 參見同注 16,頁 40。

(37)

外,唐代之佛學可謂煥然多采,天台、華嚴、唯識、淨土等宗,

在此時皆有興盛之發展。唯因中國人好圓融與簡易之心態,使本 擁有濃厚分析性理論之天台、華嚴與唯識宗,相較於禪宗,則信 仰承繼之人才較少。然由教禪之爭,或可看出各宗派、各經論間,

皆有各為其所力主之思想核心而爭位之心態,此或為紛然多采思 想發展中所必經之歷程,唯經此階段,才能予各思想之價值判斷 與定位。而宗密(780~841)之出現,其「教禪一致」之主張,

會禪三宗與教三家,64不但有意調和佛教內部之紛爭,更有將佛 教思想融會之用意。延壽大師雖值晚唐政治分裂之局,幸在吳越

(都:今浙江杭州)偏安之下,得受王室敬重,而其一生之主要 活動範圍亦多在吳越一帶。由於王室之鼎助,使得佛法能興揚不 衰;再加上延壽大師一生苦行自勵、精進修持、博學著作、傳法 授戒等,更促使佛學雖在政治紛局之下仍然稱揚當世,並傳播海 外。而代表延壽大師之重要普會思想──「一心」,除是因應佛教 內部發展之所致外,或在紛亂之政局中,亦有要求一統之心態,

則延壽之一心思想,更可謂是具時代之大意義。

64 見拙著《宗密教禪一致思想之形成與影響》,1995 年 6 月,輔仁大學中國文 學系博士論文。

(38)

第一章 永明延壽之生平記敘

永明延壽大師(904~976)其一生之最大貢獻,即致力於以

「一心」、「一法」而統攝整個佛法。在其《宗鏡錄.序》有云:

研一法之根元,搜諸緣之本末,則可稱宗鏡以鑒幽微,無 一法以逃形,則千差而普會,遂則編羅廣義,撮略要文,

鋪舒於百卷之中,卷攝在一心之內。能使難思教海,指掌 而念念圓明;無盡真宗,目覩而心心契合。1

其一心、一法之普會思想,或因應時代之機而發明心要,或 受唐.宗密大師教禪一致思想之影響等,然要約言之,思想之產 生,往往與其一生之經歷與環境有密切之關係,故欲探討永明延 壽大師之思想前,則對其生平事蹟必當有所了解唯是。

有關永明延壽大師之史傳記載,重要之參考資料有:

1. 宋.贊寧《宋高僧傳.宋錢塘永明寺延壽傳》。2

2. 宋.道原《景德傳燈錄.杭州慧日永明寺智覺禪師延壽 傳》(以下簡稱《傳燈錄》)。3

1 大正 48.416 中~下(凡本文所引之「大正」係指《大正新修大藏經》,依 次注明為「冊、頁、欄」。以下所引皆同此。)1996 年 12 月修訂版,台北.

新文豐出版公司。

2 大正 50.887 上~中。

3 大正 51.421 下~422 上。

(39)

3. 宋.曇秀《人天寶鑑.永明壽禪師傳》。4 4. 宋.宗曉《樂邦文類.大宋永明智覺禪師傳》。5 5. 宋.惠洪《禪林僧寶傳.永明智覺禪師傳》。6 6. 宋.志磐《佛祖統記.永明智覺法師傳》。7

7. 宋.普濟《五燈會元.杭州慧日永明延壽智覺禪師傳》。8 8. 宋.王日休《龍舒增廣淨土文.國初永明壽禪師傳》。9 9. 宋.文《智覺禪師自行錄》。10

10. 元.念常《佛祖歷代通載.杭州慧日永明智覺禪師傳》。11 11. 元.普度《廬山蓮宗寶鑑.永明壽禪師傳》。12

12. 明.大壑《永明道跡》。13

13. 清.周克復《淨土晨鐘.吳越智覺禪師傳》。14 14. 清.彭希洓《淨土聖賢錄.延壽傳》。15

以上有關延壽大師不同之史傳資料,以下皆簡稱為〈延壽 傳〉,早期之史料如《宋高僧傳》、《傳燈錄》等之記事皆較簡略;

4 卍續 148.71a~71c(凡本文所引之「卍續」,係指《卍續藏經》,依次注明 為「冊、頁、欄」,以下所引皆同此。)1967 年,中國佛教會影印《卍續藏 經》委員會。

5 大正 47.195 上~中。

6 卍續 137.239c~241a。

7 大正 49.264 中~下。

8 卍續 138.183d~184b。

9 大正 47.268 中~下。

10 卍續 111.77b~84d

11 大正 49.658 上~中。

12 大正 47.325 上~中。

13 卍續 146.488c~494a。

14 卍續 109.151a~b。

15 卍續 135.121d~122d。

(40)

成書稍晚者,較之則或多詩偈與事蹟,或再增廣其文之記敘,唯 彼此間亦多有相似之處。有關延壽大師之生平年表,冉雲華先生 已有編撰。16對於延壽大師之時代與生涯,冉先生亦頗多論述。17 唯本文將在現存之史傳中,分列為成長緣起、行持教化、永明家 風、著作流傳與示寂涅槃等方面,大要展現延壽大師一生之歷程,

以為探討其「一心」思想前之預備舖路。

第一節 成長緣起

有關永明延壽大師,其家世背景、成長經歷之主要論述約有 如下幾段:

宋.贊寧《宋高僧傳.延壽傳》)有云:

釋延壽,姓王,本錢塘人。兩浙有國,時為吏,督納軍須。

其性純直,口無二言。通徹《法華經》,聲不輟響。18

宋.道原《傳燈錄》將延壽列為行思禪師第十世前天台山德 韶國師法嗣之下,其文曰:

杭州慧日永明寺智覺禪師延壽,餘杭人也,姓王氏。總角 之歲,歸心佛乘。既冠,不茹葷,日唯一食。持《法華經》,

16 冉雲華《永明延壽》,頁 251~256,1999 年 6 月初版,台北.東大圖書公司。

17 同前注,頁 31~67。

18 大正 50.887 中。

(41)

七行俱下,才六旬,悉能誦之,感群羊跪聽。年二十八為 華亭鎮將。19

宋.曇秀《人天寶鑑.延壽傳》曰:

永明壽禪師,先丹陽人,父王氏,因縻兵寇,歸吳越為先 鋒,遂居錢塘。師生有異才,及周,父母有諍,人諫不從,

輒於高榻奮身于地,二親驚懼,抱泣而息諍。長為儒生。20

宋.宗曉《樂邦文類.延壽傳》曰:

師諱延壽,本丹陽人,後遷餘杭。總角之歲,誦《法華經》, 五行俱下,經六旬而畢。嘗為北郭稅務專知官,見魚蝦輒 買放生。後盜官錢,並為放生用,事發坐死,領赴市曹。

錢王使人視之,若悲懼即殺之,否則捨之。而彼澹然無異 色,乃捨之。21

元.普度《廬山蓮宗寶鑑.延壽傳》曰:

師名延壽,字玄,號抱一子,丹陽人,父王氏,生而早 異。……長為儒,十六歲獻吳越王〈齊天賦〉,眾推間世之

19 大正 51.421 下。

20 卍續 148.71a。

21 大正 47.195 上。

(42)

才 。 欲 出 家 , 父 母 不 聽 , 遂 刺 心 血 , 濡 毫 斷 葷 , 終 期 副 心 。22

由以上所列數段資料,約可了解延壽大師之出生與成長背景 如下:

1. 俗姓王,字玄,號抱一子。

2. 祖先為丹陽人。父親因縻兵寇,歸吳越為先鋒,遂居錢 塘。

3. 唐昭宗天復四年(904)生於臨安府餘杭縣。(據《宋高 僧傳.延壽傳》與《傳燈錄》等資料,並沒有明記延壽 大師出生之年,唯涅槃之年則有較詳細之記載,以開寶 八年,乙亥十二月,春秋七十二為所推算。)

4. 本性純直,口無二言。

5. 總角之歲,歸心佛乘,持《法華經》,聲不輟響。

6. 長為儒生,十六歲獻吳越王〈齊天賦〉,眾推間世之才。23 7. 既冠,不茹葷,日唯一食,有出家之志。

8. 曾擔任之官職:督納軍須、北郭稅務專知官,年二十八 為華亭鎮將。

9. 傳說感應事蹟:及周,為息父母之諍,輒於高榻奮身於 地。持《法華經》,感群羊跪聽。以官錢買魚蝦放生,因 事坐死,澹然無異色,故赦之。

一位大師之生命歷程,將隨著後人仰慕其名,而傳說感應之

22 大正 47.325 上。

23 有關獻賦之事疑點甚多。可參考同注 16,頁 35。

(43)

事蹟亦將增多,若暫捨此類之傳說,可大略得知延壽大師早年之 成長背景:深受儒學之教化,亦積極入世為官,其佛學因子或可 歸之於讀誦《法華經》之緣。

第二節 行持教化

永明延壽大師,慧根深植,自幼即歸心佛乘,行持《法華經》

不輟,並遠離葷腥。雖習儒學亦為官,然不改其悲憫天性,行放 生之舉,欲出家之意堅定,終感得吳越文穆王,知其慕道,故依 其志而放令出家。有關其由儒入佛後之參師行持等事蹟,記載之 資料有:

宋.贊寧《宋高僧傳.延壽傳》曰:

屬翠巖參公盛化,壽捨妻孥,削染登戒。嘗於台嶺天柱峰 九旬習定,有鳥類尺鷃,巢棲于衣襵中。乃得韶禪師,決 擇所見。遷遁于雪竇山,除誨人外,瀑布前坐諷禪默。衣 無繒纊,布襦卒歲,食無重味,野蔬斷中。漢南國王錢氏 最所欽尚,請壽行方等懺,贖物類放生,汎愛慈柔。或非 理相干,顏貌不動。誦《法華》計一萬三千許部。多勵信 人,營造塔像,自無貯畜,雅好詩道。24

宋.道原《傳燈錄.延壽傳》曰:

24 大正 50.887 中。

(44)

屬翠巖永明大師,遷止龍冊寺,大闡玄化。時吳越文穆王,

知師慕道,乃從其志,放令出家,禮翠巖為師,執勞供眾,

都忘身宰。……暨謁詔國師,一見而深器之,密授玄旨。

仍(或應為「乃」)謂師曰:汝與元帥有緣,他日大興佛事。

密受記。初住明州雪竇山(咸平元年賜額曰資聖寺),學侶 臻湊。……開寶七年,入天台山,度戒約萬餘人。常與七 眾受菩薩戒,夜施鬼神食,朝放諸生類,不可稱算。六時 散華,行道餘力,念《法華經》一萬三千部。25

宋.曇秀《人天寶鑑.延壽傳》曰:

年三十四,往龍冊寺出家,受具後,苦行自礪。……至建 隆元年,忠懿王請居靈隱新寺,為第一世。明年請居永明 道場,眾盈二千,皆頭陀行,願為僧師,師即奏王與度牒 剃染。……開寶七年,謝事歸華頂峰,頌曰:渴飲半掬水,

飢餐一口松,胸中無一事,高臥白雲峰。偶讀《華嚴》,至 若諸菩薩不發大願,是菩薩魔事。遂撰〈大乘悲智願文〉,

代為群迷,日發一徧。在國清修懺,至中夜旋繞,次見普 賢像前供養蓮華,忽然在手,從是一生散華供養。感觀音 大士,以甘露灌口,獲大辯才。26

宋.宗曉《樂邦文類.延壽傳》曰:

25 大正 51.421 下~422 上。

26 卍續 138.71a~b。

(45)

於國清行法華懺,夜見神人持戟而入。師呵:其何得擅入。

對曰:久積淨業,方到此中。又中夜旋遶,次見普賢前供 養蓮華,忽然在手。因思夙有二願:一願終身常誦《法華》, 二願畢生廣利群品。憶此二願,復樂禪寂,進退遲疑,莫 能自決。遂上智者禪院作二鬮:一曰一心禪定鬮,二曰誦 經萬善莊嚴淨土鬮。冥心自期曰:儻於此二途,有一功行 必成者,須七返拈著為證。遂精禱佛祖,信手拈之,乃至 七度。並得誦經萬善生淨土鬮。由此一意,專修淨業,遂 振錫金華天柱峰。誦經三載,禪觀中見觀音以甘霖灌于口,

從此發觀音辯才。日課一百八事。……日暮往別峰行道念 佛,旁人聞山中螺貝天樂之聲。忠懿王嘆曰:自古求西方 者,未有如此之切也。遂為立西方香嚴殿,以成師志。27

宋.惠洪《禪林僧寶傳.延壽傳》曰:

初說法於雪竇山。建隆元年,忠懿王移之于靈隱新寺,為 第一世;明年又移之于永明寺,為第二世。眾至二千人,

時號慈氏下生。28

宋.志磐《佛祖統紀.延壽傳》曰:

居永明十五年……常與眾授菩薩戒,夜施鬼神食,晝放生

27 大正 47.195 上。

28 卍續 137.239d。

(46)

命,皆悉迴向莊嚴淨土,時人號為慈氏下生29

宋.王日休《龍舒增廣淨土文.延壽傳》曰:

住持雪竇、永明,日課一百八事,精進以修西方。30

元.普度《廬山蓮宗寶鑑.延壽傳》曰:

因覽《智度論》云:佛世,一老人出家,舍利弗不許。佛 觀此人,曩劫採樵,為虎所逼,上樹失聲,念南無佛。有 此微善,遇佛得度,獲羅漢果。師念世間,業繫眾生,不 能解脫,惟念佛可以誘化。乃印彌陀塔四十萬本,勸人禮 念。……越王剏淨慈寺命住持,賜智覺禪師號。31

宋.文《智覺禪師自行錄》曰:

請問所行,或因師自說,編紀二三。既自治之行可觀,則 攝化之門弗墜,有斯益故,乃敢敘焉。今具錄每日晝夜中 間總行一百八件佛事,具列如後:第一,一生隨處常建法 華堂,莊嚴淨土。第二,常晝夜六時,普為一切法界眾生,

代修法華懺。第三,常修安養淨業,所有毫善,悉皆念念

29 大正 49.264 下。

30 大正 47.268 中。

31 大正 47.325 上。

(47)

普為一切法界有情,同迴向往生。……第一百八,常纂集 製作祖教妙旨《宗鏡錄》等,法施有情,乃至內外搜揚,

寄言教化,共六十一本,總一百九十七卷。……右總前每 日所行一百八件佛事。乘戒兼急,權實雙行,體用相收,

理事無礙。32

對於延壽大師出家之因緣與個己行持、教化度眾之記載,可 整理為如下之數點:

1. 禮翠巖令參禪師(先後住持永明寺與龍州寺)為師,吳 越文穆王錢元瓘從其志,放令出家。33

2. 於龍冊寺出家受具足戒,修頭陀苦行。

3. 入天台山天柱峰九旬習定,有鳥類尺鷃,巢棲于衣襵中。

4. 向德韶禪師請益,一見而深器之,密授玄旨。

5. 在天台國清寺修懺,頗有感悟,精修淨業,有許多感應 之事蹟流傳。

6. 遷遁於明州雪竇山,或誨人,或瀑布前坐諷禪默,聲名 已播,學侶臻湊。

7. 除《法華經》外,一生受甚多經典之啟發,如《華嚴經》、

《大智度論》等。

8. 於建隆元年(960)忠懿王錢俶請師住持靈隱寺。隔年(建 隆二年)請師住持永明寺,賜「智覺禪師」號。

9. 開寶七年(974)謝辭永明寺住持之職,歸天台華頂峰。

32 卍續 111.77d~84b。

33 有關延壽大師出家之年推測臆說,同注 16,頁 40。冉雲華先生以為:「延壽 939 年受具足戒為正式僧人的說法,較為可信。」時年約 36 歲。

(48)

10. 一生度戒約萬餘人,又常與七眾受菩薩戒,並晝行放生,

夜施鬼神食等之舉,時人號慈氏下生。

11. 日課一百八事,權實雙修,體用相收,理事無礙。

有關延壽大師出家行持教化之歷程中,踐履之行為其所特 重。條列「日課一百八事」,此或為後人所增添,34然其所呈顯之 義,在於表達師言行一致,身心合一之旨。師一生習定、修懺、

念佛、放生、施食等,已將佛教各宗之修持法門會歸一味。在其 心中,禪觀與念佛可並持無礙,唯在一心耳!故其法嗣除隸屬法 眼宗青原行思一系外,淨土宗更列其為蓮社七祖中之第六祖,35另 宋.王日休《龍舒增廣淨土文》卷 5,將師歸入「感應事跡篇」,

36又元.普度《廬山蓮宗寶鑑》卷 4,將師納編為「念佛正派」裡,

37皆可看出延壽大師在後人心目中之地位。而所流傳之事蹟,如 見普賢像前供養蓮華,忽然在手;感觀音大士,以甘露灌口,獲 大辯才;於智者禪院拈著誦經萬善莊嚴淨土鬮;於行道念佛中,

旁人聞山中螺貝天樂之聲等,更是展顯後人仰慕延壽大師行誼所 呈現之華彩。

第三節 永明家風

要談延壽大師,除其一生念茲在茲於踐履之行外,其主要核

34 有關「日課一百八事」之疑難,詳見注 16,頁 66。

35 宋.志磐《佛祖統記》卷 26,淨土立教志之蓮社七祖,見於(大正 49.260 下~265 上)。

36 大正 47.252、268。

37 大正 47.305、319、325。

(49)

心思想是「一心」,而代表性之著作可謂是《宗鏡錄》,其於〈序〉

中有言:

今詳祖佛大意,經論正宗。削去繁文,唯搜要旨。……舉 一心為宗,照萬法如鏡。編聯古製之深義,撮略寶藏之圓 詮。38

「舉一心為宗」顯然是他一生之弘揚主旨,本文在未進行其

「一心」思想之理論探源前,將先就史傳資料記載,其接引弟子 門人之方法與公案,以一窺永明之家風。

宋.道原《傳燈錄.延壽傳》:

師上堂曰:雪竇遮裏,迅瀑千尋,不停纖粟,奇巖萬仞,

無立足處,汝等諸人向什麼處進步?時有僧問:雪竇一徑,

如何履踐?師曰:步步寒華結,言言徹底冰。……僧問:

如何是永明妙旨?師曰:更添香著。曰:謝師指示。師曰:

且喜勿交涉。師有偈曰:欲識永明旨,明前一湖水,日照 光明生,風來波浪起。問:學人久在永明,為什麼不會永 明家風?師曰:不會處會取。曰:不會處如何會?師曰:

牛胎生象子,碧海起紅塵。問:成佛成祖亦出不得,六道 輪迴亦出不得,未審出箇什麼不得?師曰:出汝問處不得。

問:承教有言,一切諸佛及佛法,皆從此經出,如何是此

38 大正 48.417 上。

(50)

經?師曰:長時轉不停,非義亦非聲。曰:如何受持?師 曰:若欲受持者,應須用眼聽。問:如何是大圓鏡?師曰:

破砂盆。39

《傳燈錄》有關延壽大師與門人間之問答記載,大抵較晚出之 資料皆與此內容相類似。在此段之記述中,約可理解為如下數點:

1. 延壽大師遷遁於明州雪竇山時,常於瀑布前靜坐,提出 迅瀑流逝不停、奇巖無立足處,學人應向什麼處進步之 悟參話語。實要學人勿向外物而尋,唯返求自心才可能 有立足進步處。

2. 學人問到:如何履踐雪竇之徑時,師以「步步寒華結,

言言徹底冰。」為答,此真義在說明履踐之行,當步步、

言言謹慎小心。另在《五燈會元》記載雪竇履踐之問答 後,有一偈曰:「孤猿叫落中巖月,野客吟殘半夜燈,此 境此時誰得意,白雲深處坐禪僧。」40「孤」與「野」代 表著自在無拘,加以月夜相伴,坐禪之得意妙境,唯有 深悟者始能會之。此亦意謂延壽大師對禪觀之踐行用心 深刻。

3. 師以「門前一湖水,日照光明生,風來波浪起。」來說 明永明妙旨。此意謂「湖水」或照耀光明、或興起波浪,

皆來自於外物──日或風,而湖水依然如是。此真義在 說明「心」(以湖水為喻)本是清淨,唯當心生則法生,

心滅則法滅,永明妙旨唯在「一心」。

39 大正 51.421 下~422 上。

40 卍續 138.184a。

(51)

4. 師以「牛胎生象子,碧海起紅塵。」來回答如何學會永 明家風。實謂永明家風不需學就「會」,故曰「不會處會 取」。向外學,則有「會」、「不會」之問題,此將漸離永 明家風漸遠。

5. 成佛成祖或六道輪迴皆在「一心」之差耳!一有「執着」

即「出不得。」故師曰:出汝問處不得。意謂一旦執着 於成佛成道或六道輪迴,皆是自縛手腳,永無法解脫自 在。

6. 「諸佛及佛法,皆從此經出。」此經即是人人本自具有 之「心經」,此「心經」非關文義解說與音聲唱誦。若欲 受持此「心經」,當用「眼聽」。就常人而言,眼僅能視 不能聽,唯當「心」通,則六根皆通,故眼可聽,聽無 聲之「心經」。

7. 佛法以「大圓鏡」代表最圓融無礙、通曉明徹。然大圓 鏡智之證悟在於不執不着,故師以「破砂盆」之反方向 回答,要學人深悟,唯打破大圓鏡之迷思執着,返歸自 心,才能有徹悟之期。

宋.曇秀《人天寶鑑.延壽傳》有一記載延壽大師於開寶七 年謝辭永明寺住持之務後,返歸天台華頂峰之一首偈:

頌曰:渴飲半掬水,飢餐一口松,胸中無一事,高臥白雲 峰。41

這是歷經人生種種過程、磨練與責任後,所渴望之自在逍遙

41 卍續 148.71b。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從幾何上看,一個在區間上的每一點都連續的函數,其函數 圖形沒有分斷。直觀上,這樣的連續圖形我們可以一筆劃完

Since the noumena and phenomena are perfectly integrated, the self realization of mind-nature and the practice of various teachings should go hand in hand with no obstruction;

我家的事業是從祖父開始立下基礎的,在父親 的掌管下,業績蒸蒸日上,更上層樓。為了延

得俗體也。若雙遮二邊,為入中方便,能破無明,成一切種智,智能得體,得 中道體也。 (智顗《摩訶止觀》 ,大正 46.25 下-26

131 佐藤哲英〔1972〕 〈俊芿律師帶回日本的天台文獻〉 (石田充之《鎌倉佛教成

「畢業生繼續就學延伸服務計畫」暨 100 年預算訂定 104.09.04.依據主管會議修正 107.05.15.依據主管會議修正 108.07 修訂 一、 目的..

[r]

竊謂嫡室或鮮生育,乃緣 (緣於) 繼續大事 (此指繼承家族 血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