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延壽之「無念之一念」

在文檔中 永明延壽 (頁 152-163)

第四章 永明延壽立 「 一心 」 為宗之理論建構

第一節 延壽之「無念之一念」

── 相應於天台宗之「一念三 千」

百卷之《宗鏡錄》素有百科全書之稱,其旨是立心為宗,以 心而統一切萬法。延壽之所以提出以心為宗,且在全書有「都三 百本之微言」1為引證之背景下,其標宗者是「心」,則必有其義 理之源頭。佛教自印度傳至中國,在歷經漢魏兩晉南北朝,以至 隋唐時期,「中國佛教」之謂於焉產生,藍吉富先生並大膽假設「隋 代為中國佛教的開始」,2至於印度佛教與中國佛教之歧異問題,

並非本文所欲探究之部份。本文擬以延壽所處之唐末五代為一思 慮點;依理其與中國佛教之精神應是最契近,且在《宗鏡錄》中 確有天台宗之思想概括其內。論及隋代,論及天台宗,則智顗大 師可謂是一顆燦爛明星,本章即以天台宗之智顗大師思想為一基 點,展呈其在延壽百科全書中所具有之影響力。

智顗一生之代表作有三大部,即《法華玄義》、《法華文句》

1 見於《宗鏡錄》卷 94,大正 48.924 上。

2 藍吉富《隋代佛教史述論.自序》,頁 1,1993 年 10 月 2 版,臺灣商務印書 館。

與《摩訶止觀》,前兩部是義理之著,後一則為修行實踐之學,由 是而知智顗是一定慧雙修者。代表其思想之重要部份,且其間與

「一心」較具關聯性,則有「一念三千」、「一心三觀」與「觀心」

等,今先論「一念三千」之思想。「一念三千」究竟是理論?抑或 是修證?據智顗《摩訶止觀》卷 5 上云:

夫一心具十法界,一法界又具十法界,(而成)百法界。一 界具三十種世間,百法界即具三千種世間,此三千在一念 心,若無心而已,介爾有心,即具三千。亦不言一心在前,

一切法在後。……若從一心生一切法者,此則是縱;若心 一時含一切法者,此即是橫。縱亦不可,橫亦不可。祇心 是一切法,一切法是心故。非縱非橫,非一非異,玄妙深 絕,非識所識,非言所言,所以稱為不可思議境,意在於 此。3

「一念三千」其重點在「一念心」,智顗之「三千」即代表一 切諸法,「心」與「法」之關係,其中間並沒有任何之阻隔,換言 之,智顗對所謂「心生法」或「心含法」是持否定之態度,惟因 心「生」法或心「含」法,心與法之間是有前後互動之關係存在,

有前後即有隔、有對,如是即無法達到不可思議境。而「心」之 不可思議境,在於「心是一切法,一切法是心」,故智顗以為除非 是「無心」,否則「有心即具三千」。「心」既不與萬法為對,故亦 絕不落於縱橫、一異之有待中。4「心」之玄妙處是「非識所識、

3 大正 46.54 上。

4 鎌田茂雄先生將「縱」指為時間,以「橫」為空間,「不縱不橫」即意謂:「不

非言所言」,智顗顯然將「一念三千」之境,定於「不可思議」, 就「境」而言,「不可思議」當是修證之「理境」,於此,藍吉富 先生對「一念三千」之看法是:

一念三千說,是智顗為修持方法「觀法」所立的玄學基礎。

即要使修行者瞭解人心一念之中,融攝有三千諸法(即宇 宙萬法)。然後才在止觀境界中去觀這一理境。5

若以「一念三千」為修持方法「觀法」之玄學基礎,則「一 千三念」將只是指出「理境」所要達成之說明;然智顗解行兼重,

「一念三千」更是止觀修證之理境成就,惟此理境之成就當需在

「止觀境界中去直觀」而得,此是智顗將「一念三千」列於《摩 訶止觀》中之一原因耳!

天台以一念三千言明諸法由一念起,以一念無明法性「心」,

將「眾生」與「佛」三者結合,這一心若圓滿如實即是法性之佛,

若一心不能如實觀照則成無明之眾生,其關鍵處唯在「一念」耳!

而延壽所言之「一念」有如下數義:

一、延壽以「一念心」可照真達俗,具一切智

──天台宗以三千在「一念心」

延壽主倡其法門之妙,妙在「一心」,故其一心當涵攝一切法,

如《宗鏡錄》卷 27 所云:

只是當時那個時候,也不只是那個場所。」鎌田茂雄著,轉瑜譯《天台思想 入門》,頁 176~178,1989 年 10 月初版,高雄.佛光出版社。

5 同注 2,頁 178。

問:萬行唯心,則因心起行。夫道場法則全在事相而修。

云何總攝千途,咸歸一道。答:我此宗門一乘之妙,唯以 一念心,照真達俗,成無上覺,名為道場。何者照真則理 無不統,達俗則事無不圓。所以《維摩經》云:一念知一 切法是道場,成就一切智故。什法師釋云:二乘法以三十 四心成道,大乘一念則礭然大悟具一切智也。肇法師解云,

一切智者,智之極也。6

一切行由「心」而起,道場法則(總括一切成佛之道)亦是 事相,即是行,惟行不離「心」,故由一念心可知一切法(則)事 相,亦即具涵知一切事相之智。延壽以「一念心」可「照真達俗」, 並明「心」之作用可使「理統事圓」,對此一念心之特色,孔維勤 先生釋之為:「是為依體起用之用,是而無念明體……而一念明 用,是般若智照之道場佛事。……其實一念即無念爾,皆是所照 之般若涅槃也。」7「無念明體」,乃依「照真」而言;「一念明用」,

則順「達俗」言之;以延壽「總攝千途,咸歸一道」之心態,其

「一念心」之終究目的在成就佛道,故一念或無念實是用與體之 關係,在「一念心」能照真達俗之下,則「一念心」當是全體大 用。故什法師以一念具一切智為大乘之悟,以三十四種剎那之心 斷盡煩惱而成就佛道者為二乘之法,實則在延壽之心中,大、小 乘之不同皆在「一念心」耳!

6 大正 48.568 上~中。

7 孔維勤《永明延壽宗教論》,頁 323,1983 年元月初版,台北.新文豐出版 公司。

二、延壽主「一念而達者,則念念相應,念念成佛」

──天台宗以「有心即具三千」、「心是一切法」

延壽之一念心可使理統事圓,成佛成道亦此一念心,《宗鏡錄》

卷 23 有云:

但一念起時,莫執莫斷,不取不捨則三際無蹤。一念圓具 十法界,非因非果,而因而果之法。若能如是一念而達者,

則念念相應,念念成佛。凡聖悉等,今古皆齊。故云了了 識心,惺惺見佛。見佛是心,是心是佛,念念佛心,心心 念佛。8

延壽有云:「成道不隔於一念」,9即念與念之間不隔,前念滅 已,後念即生,以此說明「念」之相續性。若要追究此「念」之 源,終將落於「因果」之緣生法中,故主張此「念」若起,能「莫 執莫斷,不取不捨」,則是「三際無蹤」,此義已意涵「一念」是 立於無念之一念。此一念圓具十法界,故一念心即一念相應、念 念相應,延壽言:「佛以一念心,稱量盡原一切佛國,一切佛因,

一切菩薩神變,而一念一時知,住不可思議二諦之外,獨在無二。」

10一念之「獨在無二」,以顯「一念」之不與他物為對,故言「無 二」;而「一念」之「獨(自)在」,以明成佛唯在一念,自心自

8 大正 48.540 中~下。

9 《宗鏡錄》卷 23,大正 48.540 下。

10《宗鏡錄》卷 23,大正 48.546 上。

由自在,故是當下頓悟,一念具足圓成,不假外求。延壽以一念 成佛則念念成佛,主「成道不隔於一念」,故對於比丘因謗陷「一 念成佛」而入地獄者,終將亦可成道,見《宗鏡錄》卷 23 論述云:

問:一念成佛,已入信門,如何得目前了了分明而見?答:

目前無物是真見佛,如文殊師利……文殊言:實無文殊而 可得故,若實無文殊可得者,彼亦不可見等。廣為說法,

四百比丘漏盡得果,一百比丘更謗陷入地獄,後還得道。

廣如彼說,所以無見是真見,無聞是真聞,不見不聞文殊,

是真見真聞文殊矣。若不信此說,雖起謗而陷獄,以曾聞 故,終熏種而得道。何況聞而信耶!則成道不隔於一念。11

所謂「佛」實無有一物可得見之,因「佛」是一念心而得、

而成之。此段論述是以文殊師利為主,廣為五百比丘說法,其要 點在「無見是真見,無聞是真聞,不見不聞是真見真聞」,不執有 形之見聞是為真見聞,不着有形之得是為真得,此是為「廣顯性 空無得之理意」、「煩惱解脫一相說故」,12一切本無所得,亦無所 失,煩惱與解脫是一體之兩面,故延壽所強調之「一念心」,其義 理當是「一念是無念」、「無念是真念」;而其「一念成佛」之「一 念」,亦當是「一念是真念」,故比丘即使不信「一念成佛」,惟因

「曾聞故,終熏種而得道」,在一念相應即念念相應之下,謗陷之 比丘,亦終能成就佛道。惟就此「一念成佛」義,由初發心以至 究竟圓滿之成佛,其歷程有淺深之別,於此,延壽曾就「一念成

11 大正 48.540 下。

12 同前注。

佛」義有深入分析,見於《宗鏡錄》卷 19 云:

問:既久修始得,云何言一念得耶!答:言久修善根者,

即在三乘教攝,從三乘入一乘,即是一念始修具足。13

「一念」成佛,是依一乘而說,即大乘之一念,才具足有「一 念成佛」義。對於大乘始具「一念成佛」,延壽又接著論述云:

大乘明一念成佛義有二。一者:會緣以入實,性無多少故,

明一念成佛。二者:行行纔滿,取最後念,名為一念成佛。

如人遠行,以後步為到。若一乘明一念成佛者,如大乘取 後一念成佛,即入一乘。以後即初,初念即是成。何以故?

以因果相即,同時相應故。欲論其成者,成復成,成復成 也。眾生欲在後成者,在後復在後,在後復在後也。今舉 一念成者,即與佛同位,未具究竟故,復有淺深之殊矣!

如人始出門及以久遊行他土,雖同在空中而遠近有別。是 故十信、十住等五位,各各言成佛者,而復辯其淺深,此 中須善思之。14

大乘之「一念成佛」有二義,其一者,重在「會緣以入實」,

「緣」代表一切所歷經之修行,「實」代表終將究竟成佛,故由初 發心之一念,至終究成佛,可謂之「一念成佛」。其二者,重在「取 最後念」,一切修行皆為成就佛道,以「行行纔滿」之最後念,故

13 大正 48.522 下。

14 大正 48.522 中~下。

可名之「一念成佛」。不論是取初念或後念,以「因果相即,同時 相應」而論之,則「後即初,初即是成」,一皆是「一念成佛」, 此是依大乘者說。惟就眾生而言,若舉「一念成佛」,雖「即與佛 同位」,然由初念至究竟,其間尚有淺深歷程之殊,而所謂「成佛」

是依初發心之初念成佛,或是歷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 地而等覺、妙覺,其兩者之差距甚大,故宜善思之。延壽借由「一 念成佛」,主在說明「一念」當下之頓悟,但頓悟後之歷階修行,

才能終保究竟成佛,要學人重視當下之一念,又能謹慎一切之修 行,則延壽之學可謂是念與行兼修,不落於僅僅「一念」而已,

亦不輕視修行之重要性。

三、延壽之「無念」不可思議境

──天台宗以「心」是非縱非橫,非一非異之不可思議境

延壽之「一念」具一切智,可照真達俗,此是約「一念」之 作用而言。一念而達者,則念念相應,念念成佛,是為明「一念 成佛」義,而展現「一念心」之重要性。除此,延壽在論述一念 心與外境、一切法之關係時,於《宗鏡錄》卷 98 引佛窟下雲居和 尚〈心境不二篇〉云:

世出世間,俱不越自一念妄心,而有一念纔起,萬像分劑,

一念相生,便成心境,若非心境,何得有念可見,既有所 見之念,又有能見之心,將知念即是境,見即是心,所見 之念便成色蘊,能見之心便成四蘊。經云:五蘊是世間,

一念具五蘊,一一蘊中皆具五蘊,故得一不礙多,多不礙

在文檔中 永明延壽 (頁 15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