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延壽之「念念具三觀之法」

在文檔中 永明延壽 (頁 163-175)

第四章 永明延壽立 「 一心 」 為宗之理論建構

第二節 延壽之「念念具三觀之法」

── 相應於天台宗之「一心三觀」

若言「一念三千」是一「觀法」所立之玄學基礎,且需仰賴

「止觀」而達至其理境,則必於「一念三千」之外,當有「觀法」

22 見《宗鏡錄》卷 23,有引十如與三種世間與百法界等,構造成三千世間之論 述。見於(大正 48.545 上)。

23 大正 48.568 上。

24 大正 48.569 中。

之論述,此即天台宗有名之「一心三觀」說。

一、延壽以「心」為「內觀返照」,可概括一切法

──天台宗以一切所見之現象皆不離三觀

據智顗《摩訶止觀》卷 5 上云:

若一法一切法,即是因緣所生法,是為假名、假觀也。若 一切法即一法,我說即是空,空觀也。若非一非一切者,

即是中道觀。一空一切空,無假、中而不空,總空觀也。

一假一切假,無空、中而不假,總假觀也。一中一切中,

無空、假而不中,總中觀也,即《中論》所說不可思議一 心三觀。25

龍樹《中論.觀四諦品》有名之偈:「眾因緣生法,我說即是 空,亦為是假名,亦是中道義。」26空、假、中三觀皆在「一心」

之中同具。就因緣法而言,一切法皆因緣和合而成,既是因緣而 成,亦必由因緣而滅,故終究成「空」;雖因緣法終究成空,但諸 法確然曾經暫時存在過,此即是「假」,即暫時義;諸法既是空,

亦是假,此即是事物之常理,故即是「中」。空、假、中一心同具,

同時完成。惟至此,理應思慮一問題,即智顗所謂之「一心」義,

是否即為延壽所了解而立其以「一心」為宗之義。智顗以「一心 具十法界」,所以稱為「不可思議境」,並以「明不思議之觀境者,

25 大正 46.55 中。

26 大正 30.33 中。

即是一念無明心」,於此可以了解智顗之「心」義,特別是在「一 念無明心」上,其背景當是在「不思議境」下而言之,除此,其 對「心」之釋義,於《摩訶止觀》卷 1 上云:

就發心更為三:初方言,次簡非,後顯是。質多者,天竺 音,此方言心,即慮知之心也。天竺又稱污栗馱,此方稱 是草木之心也。又稱矣栗馱,此方是積聚精要者為心也。

今簡非者,簡積聚草木等心,專在慮知心也。27

「心」具多義,惟就「發心」而言,當重在「慮知之心」,所 謂「慮知心」當是於事物能思慮、能分別、能判斷之當下「心」

之活動。此「慮知心」之興起當有外境之相配合,而個人當下「慮 知」活動之產生狀況亦各不同,惟此思慮之活動結果,將影響個 人於法之趣入異途。若「心」具思慮之作用,則「心」是否可稱 之為「有」或「無」呢?於此智顗於《法華玄義》卷 1 上有云:

心如幻焰,但有名字,名之為心。適言其有,不見色質。

適言其無,復起慮想。不可以有無思度故,故名心為妙。

妙心可軌,稱之為法。心法非因非果,能如理觀,即辦因 果。28

智顗以「心」為「慮知心」,然心之「妙」正因其不可以「有」

或「無」來思度之。言「有」不見色質,於此「心」之定義已然

27 大正 46.4 上。

28 大正 33.685 下。

超越形質之義;若言「無」卻有慮想,於此「心」與「法」之相 聯性已然產生。其中所謂「妙心可軌,稱之為法」,唐.湛然《法 華玄義釋籤》卷 2 有如下之申述:

心性觀之,但有名字。言有則一念都無,況有十界質像也?

言無則復起三千慮想,況一界念慮耶?不可以此有無思 故。則一念心中道冷然,故知心是妙也。妙即三千,三千 即法,法故三軌,故云可軌。此之心法非因非果,此舉因 果所依之體,能如理觀,此語能取因果之觀故。29

湛然(711~782)以「一念心中道冷然,故知心是妙也」,言 此「心」之妙,妙在「三千」,即心能觀不思議境,於一念中能涵 具三千法,若「能如理觀」三千不思議境(法),則一切眾生皆能 依此三千法為一可軌循之途,而終成中道實相義。

延壽立一心為宗,天台強調一念三千、一心三觀,兩者之「心」

是否具有「統一性」,今舉印順導師於「心」之釋義如下:

「質多」是「種種」的意義,但不就是種種,是由種種而 存在而長成的,所以古來的「種種積集滋長」而解說為

「集」。眼、耳、鼻、舌、身、意六識的認識,取之於外,

同時留下所認識的印象於內,即成為心。識愈攀緣得多,

內存的心象也愈多,所以說種種滋長。這可見心的特殊含 義,為精神界的統一。……此心為種種的集起義,又是種 種的統一義。30

29 大正 33.829 中。

30 印順《佛法概論》,頁 111,1992 年 1 月修訂 2 版,台北.正聞出版社。

心具多義,此為心之特殊性;以「心」為「種種積集滋長」

是說明心與「六識」之互動關係,於「外識攀緣多,則內存心象 愈多」,當外之境界接觸多,故六識有種種之集起,然統歸為「心」, 此為「心」具有精神之統一義。就天台所謂之「一心」與延壽所 謂之「一心」義理內涵而言,此「心」之「一」,當即具有統一義。

正因「心」具集起特殊義,故一心能具三千法,一念心可遍滿三 千大千世界,一心能三觀,三千法、三觀又為「一心」之所出,

於此又可見心之統一義。印順導師對於「心」為本有(認識作用 的種種功能,是與生具有的。)或者始有(又曰新熏說:一切認 識作用,都由經驗而漸漸生起、資長。)之論說,總結而言:

有情為身心相依的共存體,心理活動,是無始以來,即由 外而內──從識到心,又由內而外──從意到識,不斷的 交流。有情無始以來,即有此心此意此識,不悟時間的幻 惑性,推斷為本有或者始有,實在可以無須。31

心依外境而積集滋長,此為不可否認之事實,而吾人「心」

之擾亂亦皆因「集起」而有,此是生命之共感,惟如何於觸境集 起之當下,能把握心之清明,此即宗教實踐上之必修科目,於此,

「觀心」或「如何觀心?」則成為必然之討論內容。至於心為本 有或始有,或許可暫置之,於心、意、識之不斷交流中,如何安 頓此「心」實為較重要之事。

31 同前注,頁 112~113。

對於一心三觀之看法,延壽舉傅大士之頌而釋之,於《宗鏡 錄》卷 36 云:

傅大士頌云:獨自精其實離聲名,三觀一心融萬品,荊棘 叢林何處生?

釋曰:若能內觀返照,獨精自心,何言詮所及?故云其實 離聲名。了此一念心,起處不可得,是名空觀。即於空處 見生法,似有現顯,故云一切法。是一切法非於無性無像,

而有得有像,是名假觀。求空不得空,尋假不得假,非空 非假,全是一心,是名中觀。念念具三觀之法,塵塵成佛 智之門,故云三觀一心融萬品。32

延壽所釋之義在「內觀返照」上,此即是吾人之「一心」,空、

假、中三觀皆由一心起,故云「念念具三觀之法」。若以延壽之「一 心」思想相比於天台之一心三觀,則兩者之主要處在「一心」上,

天台以一心三觀將一切所見之現象無非不離三觀,即不離一心;

而延壽之所注重在以「一心」而概括一切法,其真正之用意是:「仰 佛法遐蹤,神功浩曠,求茲非遠,寄以一心,體之有原,總乎三 智。若其假方便以致殊,會歸一道寂然而雙照。」33能使假殊之 現象皆能會歸於一道,正是普會之心態,亦是延壽立一心為宗之 目的。

二、延壽以「一心」為會歸一致,以三觀三智為假方便而致

32 大正 48.623 上~中。

33 《宗鏡錄》卷 35,大正 48.621 中。

殊──天台宗以「一念」中具足圓融三諦

智顗《摩訶止觀》卷 5 上於「一心三觀」之論述後又云:

軌則行人呼為三法,所照為三諦,所發為三觀,觀成為三 智,教他呼為三語,歸宗呼為三趣,得斯意類,一切皆成 法門。34

「觀」是觀察,此乃就主觀之觀察者而言之,故曰「所發為 三觀」;「諦」是真理,是就觀察所得之真理而言之,故曰「所照 為三諦」,空、假、中「三觀三諦」,實一體之兩面。至於稱「三 法」、「三智」、「三語」與「三趣」亦皆是依不同之所成而有,然 一切總是「名異義同」。據智顗《維摩經玄疏》卷 2 提出「明此一 心三觀亦為三意」者有言:

一明所觀不思議之境,二明能觀三觀,三明證成。一明不 思議之觀境者,即是一念無明心,因緣所生十法界以為境 也。……二明能觀者,若觀此一念無明之心,非空非假,

一切諸法亦非空非假,而能知心空假,即照一切法空假;

是則一心三觀,圓照三諦之理,不斷癡愛起諸明脫,若水 澄清,珠相自現,此即觀行即也。三明證成者,若證一心 三觀,即是一心三智五眼也。35

34 大正 46.55 下。

35 大正 38.528 下~529 上。

「明不思議之觀境」,即「一念無明心」,此單止在一念無明 心內無妨閡,實是皆就「不思議」而言之,既是不思議,故須彌 可入芥子不相妨閡,「一念無明心」亦當具有三千世界之一切諸 法。「明能觀者」,即觀此「一念無明心」非空非假,則一切法亦 非空非假;依「一心三觀」而言空、假、中亦皆有其立法之義,

如作「空觀」,則假、中亦空,同理,假觀與中觀亦皆如是。「明 證成者」則作證當是「一心三觀」之圓照三諦。此「三明」實謂 一切諸法之境,皆為一境三諦,若能依之三觀而觀察一切法,即 可修得三諦圓融、取證圓融三觀,故智顗稱:「辨一心三觀者,正 是圓教利根菩薩之所修習。所以者何?不思議心因緣之理甚深微 妙,其觀慧門難解難入。」36此空、假、中三諦是有所本也,據

《菩薩瓔珞本業經.賢聖學觀品》37所云:

初地上有三觀心入一切地。三觀者,從假入空,名二諦觀。

從空入假,名平等觀。是二觀方便道,因是二空觀,得入 中道第一義諦觀。38

又據《佛說仁王般若波羅蜜經.二諦品》39所云:

若有若無者,即世諦也。以三諦攝一切法,空諦、色諦、

心諦故,我說一切法不出三諦。40

36 同前注,大正 38.528 下。

37 《菩薩瓔珞本業經》(以下簡稱《瓔珞經》),共 2 卷,為後秦.竺佛念譯。

38 大正 24.1014 中。

39 《佛說仁王般若波羅蜜經》(以下簡稱《仁王般若經》,共 2 卷,為後秦.鳩 摩羅什譯。

40 大正 8.829 中。

《瓔珞經》與《仁王般若經》各有其不同三觀與三諦之名稱,

然其相似處於「三觀心入一切地」與「三諦攝一切法」,由三觀、

三諦總融一切法,此是共同之心態。智顗於此兩部經之三觀、三 諦之思維上,在其著作中亦多有發揮與闡述,如:《摩訶止觀》卷 1 下所云:

若謂即空、即假、即中者,雖三而一,雖一而三,不相妨 礙。三種皆空者,言思道斷故。三種皆假者,但有名字故。

三種皆中者,即是實相故。但以空為名,即具假、中。悟 空即悟假、中。餘亦如是。……上來所說既多,今以三種 止觀結之。41

眾生於一法起種種解,此雖可解,然於人實無法詳細委記,

故以「三種止觀結之」,是智顗在法之解上以「空、假、中」三法,

即可總觀察一切法而得之結論。又智顗於《摩訶止觀》卷 3 上引

《瓔珞經》中有關「三觀」之文後,並再釋曰:

所言二諦者,觀假為入空之詮,空由詮會,能所合論,故 言二諦觀。又會空之日,非但見空,亦復識假,如雲除發 障,上顯下明,由真假顯得是二諦觀。……從空入假,名 平等觀者,若是入空,尚無空可有,何假可入?當知此觀 為化眾生,知真非真,方便出假,故言從空。分別藥病而

41 大正 46.7 中。

在文檔中 永明延壽 (頁 163-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