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由唯心、一心至觀心

在文檔中 永明延壽 (頁 93-122)

第二章 永明延壽「一心」思想之內涵要義

第四節 由唯心、一心至觀心

「中道法」,唯其「中道法」是:「覺但是內心,不滅於外法,轉 虛妄分別」、「唯心無可見,離於心不生」,此其中「但是內心」、「唯 心」才是延壽之「中道法」。當「心」是唯一之時,若有「外法」

可見則成虛妄,心與法有對待則是分別,顯然延壽所謂「中道」

其內涵是「心」,而並非《中論.觀因緣品》所言之中道義:「不 生亦不滅,不常亦不斷,不一亦不異,不來亦不去(原為出)。」

67龍樹菩薩之中道觀,是以「般若波羅蜜」之不執不着而呈現因 緣法畢竟成空而說中道義,雖列舉八事,實代表總破一切空,故

《中論》緊接著又言:「能說是因緣,善滅諸戲論,我稽首禮佛,

諸說中第一。」68能善觀因緣法,能不落於兩邊,不落於戲論中,

才能真正契入般若波羅蜜之中道義。延壽在承續前人之思想中,

將不同理論思路完全會歸入其「一」「心」之主旨中,「一心」是 無二之法,「一心」也是中道法,以「一心」欲涵蓋包容各種思想,

此為延壽一生之理念,亦是其一生之奮鬥。

在「心」,悟一法則萬法盡圓通,然「心」如何悟得始能圓通一切 法,延壽提出「觀心」之行持,於《唯心訣》中,延壽於「觀」

之義曾有言曰:

萬境齊觀,一際平等。69

外境雖有千差萬別之不同,然若能「齊觀」,則可「一際平等」。 由萬境而達一際平等,此顯然並非就觀察客體之實際萬境而言,

其要點在「齊觀」,然如何之「觀」是謂「齊」?且唯有「齊」, 才能成就「一際平等」之境,於此延壽大師於《唯心訣》中再提 出:

養育凡聖,而無質像可觀。70

凡聖於人而言是德性成就上之差異,然此差異性,實在「無 質像可觀」,換言之,「齊觀」一方面就是無外在之質像可觀。因 凡聖之名由「人」而制定,人之本在「心」,故「齊觀」另一方面 即是「心觀」,以心而觀外境,則「境雖現而無現性」,71若能以

「心」而觀萬境,萬境本是「齊」、「一」、「平等」,因外境雖現,

卻只是暫時之幻相,唯「心」,才是「本」、才是「性」。然「心」

之「觀」萬「境」,其主體在「心」,延壽就心、觀、境三者之關 係提出如下之見地,如《唯心訣》云:

69 大正 48.994 上。

70 同前注。

71 大正 48.994 中。

心水濁而境像昏,舉一全該,坦然平等,宛爾具足,唯在 正觀,萬法本只由人。72

「心」一旦「濁」,即有無明、有雜染,所產生之「境像」即

「昏」昧不明,顯然延壽所提出之觀心性,在於強調「心」要「正」, 則所「觀」之法才能真正「坦然平等」。正因「觀心」之行持在於

「正觀」,故在《唯心訣》中,延壽所提之 120 種邪宗見解中,有 關「觀」法之偏執上,有如下之闡述:

或覺觀思惟,墮情量之域。73 或弘禪觀,而斥了義之銓。74 或立無相觀而障翳真如。75

「正觀」之法必然無偏無執,任何於法之執見皆為延壽之所 斥,他強調「法性融通,一旨和會。」76在觀心法之行持正觀中,

人之所以會產生上下分別之心,其理在於「觀鏡像分妍醜之心」,

77「妍醜」之分緣於「觀鏡像」當下,心(識)所產生之好惡之 別,然於此之時,心已受鏡像之障而濁,故已無法入於中道,此 即延壽於《唯心訣》中所言:

72 大正 48.994 下。

73 大正 48.995 下。

74 大正 48.996 上。

75 大正 48.996 中。

76 同前注。

77 大正 48.996 下。

盡迷方便,悉溺見河,障於本心,不入中道。78

一旦本心受障,則於法之方便上極易有「弘」某法而「斥」

某義之事產生,如是則非延壽所言之「和會」之旨。「心」是觀妙 理之重點,延壽於《唯心訣》之最後有總結而言:妙理之悟得,

主要在「觀心」,由「觀心」才能入不思議解脫、大寂滅道場之境;

然「觀心」行持之法,首需泯除一切之對待,唯當取捨、是非等 萬境皆能返歸於「心」之本真中,則「自然不立名相,解惑寂然。」

79延壽一再論「唯心」、「一心」以融通和會法性,以觀心之正觀 為入於清淨究竟之地。在其有關以「心」為題之著作探討中,《唯 心訣》與《註心賦》是「唯心」、「一心」之主要理論宗旨提出,

而《觀心玄樞》則直明「觀心」是通往知一切妙理之重要關鍵。

正因由唯心、一心而至「觀心」終使實證工夫透顯,宗教之修持 生活亦於焉展開。以下將先探討有關各經論對「觀」與「觀心」

所提出之理論要義。

一、「觀」之義

觀,觀察妄惑之謂,又達觀真理也,即智之別名,梵之 vipas’yanā,音譯毗婆舍那。80

78 大正 48.996 中。

79 大正 48.996 下。

80 丁福保編《佛學大辭典》「觀」條,頁 2979,1986 年 11 月 2 版,台北.天華 出版公司。

佛門之「觀」,顯然非僅是觀察而已,其要旨在於如何觀妄惑 以達觀真理,換言之,能「達觀真理」才是重點。對佛教行持實 證而言,以能證悟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最高之境,而如是證悟 之境需仰賴般若妙智,故「觀」是智之別名。再舉《佛光大辭典》

之所述:

伺,梵語 vicāra,舊譯為觀,即細心伺察思惟諸法名義等 之精神作用。81

觀是一種精神作用,此精神作用是對諸法名義之思惟與觀 察,且需具有持續不斷與慎重之態度,此即所謂「細心」之強調。

對所「觀」之範圍是有所限定的,即限定在諸法名義之上。就佛 門而言,對諸法名義之細心伺察思惟,其目的無非是要證悟無上 正等正覺之境,故依此而論,「觀」是一種智慧之表現,是通往證 悟之重要門徑。除此,於「觀」尚有如下之解釋:

觀,謂定心運想。82

此「觀」之義,着重於由心之定於一事、一處而運心觀想。

如:不淨觀等,由觀事物之不淨相以心生厭惡,此觀法通常是為 修行者止息貪欲之法。依如是而所論之「觀」,則是一種定心之修 行方法。以「定心運想」而言「觀」,其使用之範圍甚廣,對於各

81 《佛光大辭典》「伺」條,頁 2604,1989 年 2 月 3 版,高雄.佛光出版社。

82 同前注,「二種觀」條,頁 241。

種事物皆可運用之,如:日想觀、水想觀等,83以達所欲成就之 境。各種淨土法門所強調在念佛者當定心憶念於淨土世界之莊嚴 殊勝,唯至一心持念不斷即可往生其所定心憶念之境地。

「觀」顯然是智慧之表現,亦是修行之方法,而其終究目的 在於轉惑以證真理。

(一)觀是繫念思察。

隋.慧遠《觀無量壽經義疏》:

繫念思察,說以為觀。84

慧遠大師(334~416),是我國淨土宗初祖,一生力主念佛法 門,念佛着重於持念佛號至一心不亂,必得佛之加持助力而往生 佛之淨土。慧遠以「繫念思察」釋「觀」,義在強調「觀」之重點 在「繫念」,即定心一處、一念,唯能定心一念於事物之思惟憶念 上,始可謂之「觀」。依「觀」而言,當是主體之我,故慧遠續言:

無量壽者,是所觀佛。85

主體能觀者是「我」,我觀之對象是「所觀」,唯依《觀無量

83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以下簡稱《觀無量壽經》)列有十六觀:日想觀、水 想觀、地想觀、樹想觀、八功德水想觀、總想觀、花座觀、像想觀、色想觀、

觀觀世音菩薩真實色身想觀、觀大勢至色身相觀、普觀想、雜想觀、上輩生 想觀、中輩生想觀、下輩生想觀。見於(大正 12.341 下~346 上)。

84 大正 37.173 中。

85 大正 37.173 中。

壽經》而言,無量壽(佛)為我所憶念之佛,故曰「所觀佛」。《觀 無量壽經》為淨土之三部經之一,86慧遠大師之「繫念思察,說 以為觀」,顯然是專指繫念於所觀之佛上,其義特有所向。

(二)觀是細思、現知、散心微少。

隋.慧遠《大乘義章》卷 2,對於「義法聚」二十六門釋「有 為義」中,曾對「覺觀」有如下的論說:

麁思名覺,細思稱觀。……言覺觀者,論釋多種,一隨定 以說,麁思名覺,細思名觀。二隨慧以說,未知事中比知 名覺,現知稱觀。三就亂心以說,散心數起名覺,散心微 少稱觀。87

「覺」是對事物第一反應之思考,故曰「麁思」;而「觀」是 在經過「覺」之後再進一層深入之思惟。《大乘義章》除以「思」

之淺深來分別覺與觀之不同外,再以由未知之事中,經過類推而 得之知(比知),稱為「覺」,換言之,「覺」是對事物尚未真正明 白前之覺察而得之知;而「觀」是已然具有確實了解現況之知(現 知),以此而論,「觀」是對事物較精確之探索真相。《大乘義章》

並以「亂心」之起來分別覺與觀之差異:覺是「散心數起」,覺是 粗淺之思惟,故其所具有之心思,較「散」,較「多」(數);而「觀」

86 淨土三部經:《佛說阿彌陀經》共 1 卷,收錄於(大正 12.346 中~348 中)。

《佛說無量壽經》共 2 卷,收錄於(大正 12.265 下~279 上)。《佛說觀無 量壽經》共 1 卷,收錄於(大正 12.340 下~346 中)。

87 大正 44.492 下~493 上。

是細深之思,故其所具有之心思,較穩定,相較而言,是「散心 微少」,「觀」顯然是深入之思惟,由於定心力強,故對事物之觀 察真相,較具正確性。

(三)觀是證悟法界洞朗大明。

隋.智顗《摩訶止觀》卷 5 上於「觀」有云曰:

觀者,觀察無明之心,上等於法性,本來皆空。下等一切 妄想善惡,皆如虛空,無二無別。……法界洞朗,咸皆大 明,名之為觀。88

智顗大師之「止觀」,是一修持法門。其對「觀」之解釋,主 要在於能觀察無明之心與法性,本來無分無別,因一切妄想與法 性本來皆空無所得。而「觀」之修持是為證悟一切法界性,本來 皆空。在「觀」之修證下,法界之一切本來皆可互往互通,故(觀)

不但是具有「觀察」之義,其更重要目的即在於能證悟:法界洞 朗,咸皆大明。

(四)觀是通達三諦圓融之理。

隋.智顗《維摩經玄疏》卷 2 云:

觀以觀穿為義,亦是觀達為能。觀穿者,(觀)穿見思恆沙

88 大正 46.56 中~下。

無明之惑,故名觀穿也。觀達者,達三諦之理也。89

智顗大師(538~597)所著之「法華三大部」中,90《摩訶 止觀》是一部專論修持之書,其對「止」與「觀」之關係有詳細 之陳述。此處智顗大師於《維摩經玄疏》中,對觀有「觀穿」與

「觀達」之不同列述,「觀穿」之「穿」字有穿透、看透、看穿之 義,即觀察看透恆沙無明之惑。然如是之「穿」是為「觀達」,能 達到明白「空、假、空三諦圓融」之理,是為目的。「觀達」是一 種能觀之智,是能明達三諦圓融之理;而「觀穿」是所觀之境,

所觀見之恆沙無明之惑。由觀穿以至觀達,是一修持、證悟之歷 程;而觀達之智正是將觀穿推向證悟之境的最大力量。

「觀」之重要性,在於對事物之繫念思惟,以達證悟法界大 明,然一切之「觀」不可孤起,它需立足於「教」門之上,此即 明.智旭大師(1599~1650)91《教觀綱宗》所言:

佛祖之要,教觀而已矣!觀非教不正,教非觀不傳。有教 無觀則罔,有觀無教則殆。92

89 大正 38.525 下。

90 法華三大部:《妙法蓮華經玄義》(以下簡稱《法華玄義》)共 20 卷,收錄於

(大正 33.681 下~814 上)。《妙法蓮華經文句》(以下簡稱《法華文句》)

共 20 卷,收錄於(大正 34.1 中~149 上)。《摩訶止觀》共 20 卷,收錄於

(大正 46.1 上~140 下)。

91 智旭大師一生力求調和諸宗派,主張融合禪、教、律而歸入淨土,有關其生 平所述,可見於清.彭希洓《淨土聖賢錄》卷 6,收錄於(卍續 135.151b

~152b)。

92 大正 46.936 下。

在文檔中 永明延壽 (頁 93-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