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中學生學習的資訊需求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5

第二節 中學生學習的資訊需求

本節主要探討中學生學習的資訊需求,分成三個部分,第一個是資訊 需求的意涵及相關論述;第二個是資訊行為的定義與模式;第三個則是中 學生學習的資訊需求及資訊行為之相關研究。

一、 資訊需求

資訊需求的意義在各學者的解釋十分廣泛,在了解其意涵之前,我們 需要先了解何謂「資訊」,根據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的定義,資訊 是指能被利用的、轉換的或傳播的知識、情報、事實或數據而言。王梅玲

(2014)認為「資訊」係指各種可認知的陳述(statement)、意見(opinion)、

事實(fact)、概念(concept)、或想像(idea)的集合體,是介於原始資料

(raw data)與知識(knowledge)之間。

以資訊的功能性來說,Line(1971)認為資訊和使用者的情境有關,

可以幫助個人解決工作環境中所碰到的問題。Dervin(1976)將資訊分成 三種,包括:

(一)客觀的資訊(Objective Information):旨在描述實體界,他是外 在的實體,其存在的結構是資料;

(二)主觀的資訊(Subjective Information):指的是某一種觀念,是一 種內在的實體,人類針對外在實體所產生的結構或圖像;

(三)上述以外資訊則是人類在特定的時空與情境下,如何對萬物產 生意義的過程,即為資訊使用者在面對特定情況下所採取的各 項決定。

另外在資訊形成的過程,Wilson(1984)指出從資料到資訊產生的過 程中,資訊不是憑空出現而是由個人的認知所創造出來,認知的本質在於 強調人們的理解力、知識與知識的架構。顧敏(1998)主張資訊為使用文 字或是語言來表示特定範圍當中具有特殊意義的資料,這些資料可以讓人 理解與接受的訊息。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歸納上述的定義,可知資訊是由個人的認知所創造出來,並且是介於 原始資料與知識之間,藉由各種不同的表現方式,幫助人們解決各種的不 確定性。其基本特質包括:資訊是存在的、可獲取的、是言語的、是可認 知的、是可表徵的,以及有意義的(陳玉棠,2003)。

關於資訊需求,經整理多位學者對於其解釋,Belkin(1980)提出「知 識渾沌論」(Anomalous State of Knowledge)認為當任何人意識到自己的知 識狀態出現異常時,需要某些知識來解決這個現象時,進而產生資訊需求。

Wilson(1981)提出資訊需求可分為生理需求、心理需求及認知需求,為 了滿足這些需求,人們可能開始尋求資訊,並且認為動機是產生資訊需求 的來源。林珊如(2001)則認為資訊需求為當個體發覺自己所知與自己應 知之間有所落差,或面對問題情境,自己既有的知識不足以應付環境所需 的一種狀況。

Taylor(1968)則從圖書館館員與讀者參考諮詢的過程中,依據問題 陳述的程度,提出需求層次說,將資訊需求分為四個層次:

(一)內在的需求(visceral need):人們尚未理解或有所認知,但卻真 實隱藏在心中的資訊需求,且無法用言語清楚表達出來;

(二)意識的需求(conscious need):人們已經可以清楚意識到資訊需 求的存在,但尚無法正確描述出問題;

(三)正式的需求(formalized need):人們對於資訊需求有明確的了 解,可以具體地用語言或文字陳述出問題;

(四)妥協後的需求(compromised need):經修正後,最後輸入資訊 系統的資訊需求。

簡言之,Taylor 提出的資訊需求是一個動態過程,前述提及的四個層 次分別是依序循環進行,從一開始不知道問題,到最後能夠清楚明瞭問題 並且具體陳述,且將需求轉換成資訊系統可讀取的需求方式,此為本研究 中的資訊需求。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7

二、 資訊行為

資 訊 行 為 的 研 究 , 最 早 出 現 於 1948 年 Royal Society Scientific Information Conference,之後開始出現許多關於使用者需求、資訊需求和 資訊行為的文獻(吳柏瑩,2018)。自 1980 年代後,許多學者諸如 Ellis、

Kuhlthau、Wilson、Grover 及黃慕萱等紛紛提出資訊行為的模式與理論,

作為後續研究的基礎。

Ellis(1989)指出資訊行為模式是由八個特徵組成,包括:

(一)開始(Starting):使用者開始尋求資訊所使用的方法,即為資訊 尋求行為的起點;

(二)串連(Chaining):從已知資料的附註或引文,進一步連結到其 他資料,將相關資料串連起來;

(三)瀏覽(Browsing):半結構化的搜尋資訊,即為使用者搜尋資訊 較無方向性或系統性;

(四)監控(Monitoring):藉由對特定資訊的監控,以保持對該領域 發展的瞭解,隨時注意是否有最新的資訊;

(五)區分(Differentiating):過濾所獲取的資訊,辨別資訊的品質,

進而篩選出具有相關性的資訊;

(六)擷取(Extracting):從資訊來源中辨別選擇出相關的資訊;

(七)檢核(Verifying):檢驗資訊的正確性;

(八)結束(Ending):結束檢索。

Ellis 並指出這些特徵的相互關係取決於使用者在特定時間點進行資 訊尋求行為的特殊情況,例如屬於資訊搜尋的過程,包括「串連」、「瀏覽」、

「監控」等,而屬於資訊過濾的程序,包括「區分」、「擷取」、「查核」。

比較特別的是,此種模式中資訊行為的過程並非一個固定的順序,會依據 當時搜尋的情況而出現不同的特徵行為。

不同於 Ellis 以使用者的外在行為進行分析,Kuhlthau(1991)則提出 一種資訊搜尋過程之模式(information-search process, ISP),此為融合使用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者情感與認知面向的一種意義建構過程。其將資訊搜尋歷程分為開始

(initiation)、選擇(Selection)、探索(Exploration)、公式化(Formulation)、

蒐集(Collection)、呈現(Presentation)等六大階段,並分析使用者在這 些過程中的感覺、想法、活動等情形,相關發展過程及使用者反應如圖 2-1。

階段:

感覺:

想法:

活動:

圖 2- 1 資訊尋求行為階段(Kuhlthau, 1991)

Wilson 在 1999 年提出的資訊行為模式中,指使用者發現需求後,為 達到其資訊需求的目的,透過正式與非正式的資訊管道來尋求相關的資源,

假如成功取得資訊,使用者即可使用該資訊;但如果不能滿足需求,則必 須重新進行搜尋過程。此模式(如圖 2-2)並且提及使用者會與其他使用 者進行資訊交換、或是將自己找到的資訊留給自己使用(Wilson, 1999)。

開始

選擇

探索

公式化

蒐集

呈現

不確定性 困惑/挫折/疑慮

樂觀 確認 相信

自信 滿意或不滿意

模糊性 確定性

(興趣增加)

尋求相關資訊 尋求最終資訊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9

圖 2- 2 資訊行為模式(Wilson, 1999)

Grover(1993)提出另外一個資訊行為模式的理論,其認為在行為模 式的每一個階段,使用者都可能諮詢圖書館館員以順利尋求資訊。該學者 提出以下八個階段,將有助於瞭解資訊尋求過程的發展,包括:

(一)覺察需求(Awareness of need):使用者可能會因為學習、娛樂、

決策或研究等目的,發現到各種資訊的需求;

(二)採取行動(Action decision):發現資訊需求後,會決定採取行動 來滿足其需求;

(三)搜尋策略(Strategies for search):使用者採行各自的搜尋策略,

尋找資訊來源,是一個非正式的計劃性行動;

(四)搜尋行為(Behaviors in search):搜尋行為包括瀏覽索引、詢問 圖書館參考館員,或是請教朋友等解決管道;

(五)評估(Evaluation):搜尋行為進行到一個階段時,使用者會自 行評估搜尋行為是否需要修正、繼續或結束;

使用者

資訊需求

資訊尋求行為 滿意/不滿意

資訊使用

資訊轉換

資訊交換

其他使用者

資訊系統使用 其他資訊來源

成功 失敗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六)整合吸收(Assimilation):如果搜尋結果令使用者滿意,將會把 資訊整合至個人的資訊系統中;

(七)記憶(Memory):當資訊是相關的,使用者會將資訊轉換成個 人知識的一部份;

(八)使用(Utilization):透過吸收學習,資訊可以使人的行為改變,

進而利用資訊。

國內學者黃慕萱認為資訊尋求行為是當使用者察覺到自身的資訊需 求,或者認知到本身的知識狀態異常時,應解決此異常狀態或滿足該資訊 需求所進行的行動,此過程包括下列六大階段(柯慧鈴,2006):

(一)首先是「察覺資訊需求」,使用者發現到對資訊的需求,可能是 較模糊的概念而來;

(二)其次是將此資訊需求,以語言或文字表達,此為「表達問題」;

(三)接著是透過各種「管道」試圖解決問題或滿足資訊需求,這些 管道包含大腦、朋友、圖書、圖書館與館員等;

(四)使用者透過正式或非正式的尋求以滿足其資訊需求的活動,例 如檢索各種資料庫、搜尋網際網路的資訊等,此為「尋求資訊」;

(五)找到符合需求的資訊後,使用者便加以利用,此階段為「使用 資訊」,包括整理、組織與分析資訊,並將其轉換為個人知識;

(六)最後則是「滿足資訊」,經由上述各階段的資訊尋求之後,使用 者的資訊尋求應能得到滿足。

三、 中學生資訊需求及資訊行為

王嘉鈴(2001)認為青少年的資訊需求十分多元,包括:課業需求(完 成學校規定課業及個人研究興趣之需求)、休閒性需求(生活、社交及娛 樂需求)、生活需求(日常事物所需之資訊,如升學、打工、就業)、成長 需求(個人成長所關心資訊,如感情、友誼、心靈成長)。不論是國中生 還是高中生,都是屬於青少年時期的階段。而在國內有許多學者針對青少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1

年的資訊需求進行研究,分述如下。

林詠茹(2000)在〈新北市金山中學高中部普通班學生資訊需求研究〉

中,探究該校高中生的資訊需求、資訊需求主題以及其需求程度,並進一 步分析不同背景學生在資訊需求程度上的差異。主要以深度訪談法訪問 21 位學生,瞭解他們在課業或生活中遇到的問題,探究學生的資訊需求並歸 納其主題類別,以作為問卷編製之依據,再以問卷調查法進行全面普查,

以驗證學生的資訊需求與需求程度,最後根據背景資料作變異數分析,以 比較不同背景學生的資訊需求差異情形。研究結果顯示,高中生的資訊需 求個別差異極大,主要是分為九大類,包含學校課程類、動態休閒類、靜 態休閒類、身心發展類、人際關係類、生涯規劃類、技能養成類、健康美 容類與一般資訊類。而學生最需要的資訊主題是生涯規劃、身心發展與健

以驗證學生的資訊需求與需求程度,最後根據背景資料作變異數分析,以 比較不同背景學生的資訊需求差異情形。研究結果顯示,高中生的資訊需 求個別差異極大,主要是分為九大類,包含學校課程類、動態休閒類、靜 態休閒類、身心發展類、人際關係類、生涯規劃類、技能養成類、健康美 容類與一般資訊類。而學生最需要的資訊主題是生涯規劃、身心發展與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