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三節 研究限制

一、 中文部分

內政部統計處(2009)。內政部統計通報─九十七年初婚與再婚者統計。2009 年8 月 29 日,取自 http://sowf.moi.gov.tw/stat/week/list.htm

內政部統計處(2009)。內政部統計通報─九十七年離婚者按結婚年數統計。

2009 年 5 月 28 日,取自 http://sowf.moi.gov.tw/stat/week/list.htm

王以仁(2001)。感情發展與婚姻。載於王以仁、李育奇、林慧芬、洪雅真、

連惠君、潘婉茹(合著),婚姻與家庭生活的適應(頁59-88)。臺北 市:心理。

王純娟(1990)。內外控人格於情緒成熟對大專教師婚姻信念之影響。國立 彰化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王灝(1992)。臺灣人的生命之禮:婚嫁的故事。臺北市:臺原。

文曲居士(2003,11 月 8 日)。婚前婚後兩種嘴臉,看面相就知啦。今日 新聞。2009 年 4 月 8 日,取自 http://www.nownews.com/2003/11/08/10872 -1540252. htm

行政院主計處(2008)。婚姻狀況統計。2009 年 4 月 28 日,取自 http://www.dgbas.gov.tw/ct.asp?xItem=15408&CtNode=4594&mp=1 行政院主計處(2006)。統計地區標準分類。2009 年 4 月 29 日,取自

http://www.dgbas.gov.tw/public/Data/84315161671.pdf

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2004)。「國人對婚姻與生育態度」電話調查結果。

2008 年 11 月 20 日,取自 http://www.doh.gov.tw/ufile/Doc/200412_%E5%

9C%8B%E4%BA%BA%E5%B0%8D%E5%A9%9A%E5%A7%BB%E8%

88%87%E7%94%9F%E8%82%B2%E6%85%8B%E5%BA%A6%E8%AA

%BF%E6%9F%A5%E7%B5%90%E6%9E%9C.pdf

江淑玲(2005)。國小未婚教師之婚姻態度、人際關係對其擇偶偏好影響之

121

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朱恩伶(譯)(1990)。J. Sills 著。如何找對另一半(How to stop looking for someone perfect and find someone to love)。臺北市:遠流。

朱瑞玲(1989)。親子關係:子女的知覺與解釋及影響。中央研究院三民主 義研究所叢刊,25,181-246。

朱鴻鈞(2007)。單身男女之擇偶條件與婚姻態度之研究─以台北縣市軍公 教人員為例。國立政治大學行政管理學程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佘家音(2003)。同姓者的迷思─遺傳諮詢〝婚前健康檢查〞的重要!2009 年4 月 17 日,取自 http://www.kmuh.org.tw/www/genetics/c19%209300 samelastna me%202300.htm

余蕙玲(譯)(2005)。A. A. Lazarus 著。24 個愛情必修學分─解開婚姻迷思

(Marital myths: A fresh look at two dozen mistaken beliefs about marriage)。臺北市:新自然主義。

完顏紹元(2004)。一波三折說定婚。載於民俗文化趣談:婚嫁(頁 77-87)。

香港:萬里機構。

巫麗雪、蔡瑞明(2006)。跨越族群的藩籬:從機會供給觀點分析臺灣的族 群通婚,人口學刊,32,1-41。

沈咏雪(2008)。手相看姻緣。2009 年 4 月 8 日,取自 http://sunfate.sina.com.

tw/hotnews /hot_ show.asp?ano=20080202151403

李育忠(2000)。父母婚姻關係、親子溝通對高中職子女異性交往相關研究。

臺東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東市。

吳明隆、涂金堂(2008)。SPSS 與統計應用分析(第二版)。臺北市:五南。

吳芳玉(2007)。台北縣國小女性教師擇偶偏好及擇偶途徑之研究。國立臺 北教育大學社會科教育學碩士論文,臺北市。

吳秋月、吳麗娟(1999)。子女知覺父母婚姻暴力經驗、社會支持與共依附

122

之關係。教育心理學報,31(1),63-88。

吳佩倫(2007)。大學生愛情品質因素探討:人格特質、擇偶偏好與衝突調 適。世新大學社會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男女十大迷思(2008)。2009 年 4 月 7 日,取自 http://www.2yls.com/st_d/st_d2.

htm

林生傳(2005)。教育社會學。臺北市:巨流。

林如萍(主編)(2007)。結婚不必靠運氣─婚姻教育民眾自學手冊。臺北市:

教育部。

林志縈(2007a)。能嫁、不能嫁的男人。星象家雜誌,16。2009 年 4 月 8 日,取自http://www. sunfate.com/ hotnews/hot_show.asp?ano=2007082 4093916

林志縈(2007b)。能娶的女人。星象家雜誌,17。2009 年 4 月 8 日,取自 http://www.sunfate.com/ hotnews/hot_show.asp?ano=20071105093710 林志縈(2007c)。不能娶的女人。星象家雜誌,17。2009 年 4 月 8 日,取自

http://www.sunfate.com/ hotnews/hot_show.asp?ano=20071106101614 林明義(主編)(1995)。臺灣冠婚喪祭家禮全書。臺北市:武陵。

林松齡(2000)。家庭。載於王振寰、瞿海源(主編),社會學與台灣社會

(增訂版)(頁284-323)。臺北市:巨流。

林美珍(2006)。成人發展的轉變:由早成人期到中年期。載於蘇建文、林 美珍、程小危、林惠雅、幸曼玲、陳李綢、吳敏而、柯華葳、陳淑美(合 著),發展心理學(頁563-612)。臺北市:心理。

林秋萍(2002)。未婚青年擇偶偏好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 文,已出版,臺北市。

林儒君(2005)。大學生異性交往之親子溝通與婚姻態度之相關研究。餐旅 暨家政學刊,2(3),451-472。

123

林儒君、林璟玲(2007)。大學生異性交往之親子溝通與擇偶偏好之相關研 究,南臺科技大學學報,32,83-101。

施良方(1996)。班度拉社會學習理論。載於學習理論(頁 371-393)。高雄 市:麗文文化。

胡育瑄(2006)。未婚男女婚姻態度對擇偶偏好影響之研究。實踐大學家庭 研究與兒童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洪櫻溶(2005)。男性性別角色態度與擇偶偏好之研究─以高科技產業未婚 男性為對象分析。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研究所碩士論文,

未出版,臺北市。

范寶珍(2007)。不同背景及親子互動關係的青少年與愛情態度的關係研究。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高珍梅(2007)。高職女生父母教養方式、同儕關係與異性交往態度之研究-以台北縣某高職幼保科為例。中國文化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 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高淑貴(1991)。家庭社會學。臺北市:黎明文化。

徐新娣(2004)。台北縣市大學生擇偶條件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 發展與家庭研究所碩士論文,已出版,臺北市。

徐鳳文、王昆汪(2003)。算命雜談。載於中國陋俗(頁152-161)。臺北市:

遠流。

翁樹澍(1989)。親子互動關係對青少年心理社會福利感之影響研究。中國 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2002)。婚姻與家庭。嘉義市:濤石文化。

陳明月(2000)。高雄市國小高年級學生親子溝通與其性知識、性態度關係 之研究。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已出版,高雄市。

陳玫瑜(2008)。異性年齡偏好對擇偶之影響及其男女差異─以相配區模式

124

評估。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社會科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陳秋萍(譯)(2001)。S. R. Hamburg 著。愛情速配:幫你找到 Mr. Right(Will our love last? : A couple’s road map)。臺北市:胡桃木文化。

陳素琴(2000)。阿美族中學生婚姻態度及擇偶條件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 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已出版,臺北市。

陳勤惠(2000)。焦慮矛盾依附型的女大學生之情傷經驗研究。屏東師範學 院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已出版,屏東市。

許惠珺(譯)(2001)。N. C. Warren 著。非常選擇,非常 Match:擇偶十大 原則(Finding the love of your life: The principles for choosing the right marriage partner)。臺北市:愛家文化事業基金會。

張令恬(1999)。原生生家庭經驗對大學女生愛情關係的影響及其改變歷程 之分析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 版,臺北市。

張老師月刊(1984)。桃花排行榜─從傳統到現在擇偶觀。張老師月刊,73

(3),180-187。

張老師月刊編輯部(1990)。中國人的婚戀觀:允諾與嫁娶。臺北市:張老 師。

張定綺(譯)(2003)。M. S. Peck 著。心靈地圖:追求愛和成長之路(The road less traveled)。臺北市:天下遠見。

張春興(2006)。張氏心理學辭典(重訂一版)。臺北市:東華。

張春興(1990)。現代心理學:現代人硏究自身問題的科學。臺北市:東華。

張春興(主編)(1987)。姻緣路上情理多(第三版)。臺北市:桂冠。

張思嘉、周玉慧(2004)。緣與婚前關係的發展。本土心理學研究,21,85-123。

張思嘉(2001)。擇偶歷程與婚前關係的形成與發展。中華心理衛生學刊,

14(4),1-29。

125

張榮富(2006)。年齡對擇偶年齡與身高偏好門檻的影響。中華心理學刊,

48(3),275-289。

張瀞文(2004)。愛情觀照:給女人及男人的 7 個愛情叮嚀。臺北縣:宏道 文化。

莊耀嘉(2002)。擇偶條件與性心理之性別差異。中華心理學刊,44(1),

75-93。

教育部國語推行委員會(編)(1994)。重編國語辭典修訂版。2008 年 10 月 20 日,取自 http://dict.revised.moe.edu.tw/cgi-bin/newDict/dict.sh?idx=

dict.idx&cond=%B0g%AB%E4& pieceLen =50&fld=1&cat=&imgFont=1 梁培勇(1985)。約會行為。張老師月刊,95,58-62。

揚子晚報(2008,12 月)。怪論! 剩女面相導致難出嫁。中國經濟網。2009 年4 月 7 日,取自 http://big5.ce.cn/life/xxsh/csyy/200812/18/t20081218_

177050 47.shtml

游恆山、邊光昶(譯)(2001)。R. S. Sharf 著。心理治療與諮商理論:觀念 與個案(Theories of psychotherapy and counseling : Concepts and cases)。

臺北市:五南。

黃慧真(譯)(1996)。S. W. Olds, & D. E. Papalia 著。發展心理學─人類發 展(Human development, 5th ed.)。臺北市:桂冠。

黃毅志(2008)。如何精確測量職業地位?「改良版台灣地區新職業聲望與 社經地位量表」之建構。台東大學教育學報,19(1),151-160。

黃毅志(2003)。「台灣地區新職業聲望與社經地位量表」之建構與評估:社 會科學與教育社會學研究本土化。教育研究所集刊,49(4),1-31。

黃麗娟(2006)。高中職學生性別角色態度、親子互動關係與異性交往態度 之研究。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彭懷真(譯)(1983)。D. Knox 著。為什麼要結婚?。臺北市:允晨。

126

彭懷真(2003)。婚姻與家庭(修訂三版)。臺北市:巨流。

陽琪、陽婉(譯)(1995)。婚姻與家庭。臺北市:桂冠。

楊國樞(1992)。中國人之緣的觀念與功能。載於中國人的蛻變(頁 1-30)。

臺北市:桂冠。

楊淑智(譯)(2003)。X. F. Amador, & J. Kiersky 著。一定要結婚嗎?(Being single in a couples’ world: How to be happily single while looking for

love)。臺北市:張老師。

潘正德(2007)。諮商理論、技術與實務(第三版)。臺北市:心理。

蔡文輝(2003)。家庭社會學(第三版)。臺北市:五南。

蔡春美、翁麗芳、洪福財(2001)。親子關係與親職教育。臺北市:心理。

蔡淑雯(2004)。國軍志願役軍官婚姻態度、擇偶條件、擇偶動機與婚姻滿 意之關係。政治作戰學校軍事社會行為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已出版,

臺北市。

鄭雅安(2007)。以相配區模式評估學歷對擇偶機會直接與間接的影響─網 路擇偶資料的模擬分析。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社會科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未出版,臺北市。

鄭樹明(1991)。理情治療。載於鍾思嘉(主編),諮商與心理治療:理論與 應用(頁285-310)。臺北市:大洋。

魏慧美(1998)。高雄市高中職學生親子溝通及同儕關係對其性態度與性行 為影響之研究。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羅樊妮(2004)。父母管教方式、異性交往之親子溝通與青少年異性交往態 度之相關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研究所碩士論文,未 出版,臺北市。

蘇丁、黎志煌(譯)(1991)。S. Gordon 著。2000 年愛情大趨勢(Why love is not enough)。臺北市:方智。

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