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

第一章 緒論

本章主要在說明引發研究之動機,進而確立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並針 對研究中的重要名詞給予界定。全章共分為三小節,第一節,研究動機;第 二節,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第三節,名詞釋義。

第一節 研究動機

「擇偶」是人生中最重要的挑戰(許惠珺譯,2001),然而隨著整體社 會環境的變遷,人們對個人幸福與高度生活品質的追求,特別是對於終生大 事─結婚,已漸跳脫過去以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為主的婚姻安排,轉為自由 選擇的擇偶歷程。因此人們可能經歷多次戀愛才進入婚姻,但在挑選另一 半、進入婚姻的最後一道篩選關卡,也就是在哪位是自己「Mr. or Ms. right」

的認定上,往往受到個人自幼以來的社會化歷程、人際相處經驗、傳播媒體 渲染等因素型塑出的認知信念所影響。然而,在不同價值所形成的個人擇偶 信念中,有許多是社會中普遍存在的錯誤信念,也就是所謂的迷思(myth)

或擇偶的限制信念(constraining beliefs about mate selection)(Larson, 1992),

Crosby 指出此種態度或信念易使人陷入社會刻板印象之中,導致擇偶過程的 挫折與不滿足(引自Cobb, Larson, & Watson, 2003)。

內政部初婚與再婚者的統計通報顯示,自西元1998 年,男性初婚平均 結婚年齡為29.8 歲、女性為 26.0 歲,到 2003 年,男性初婚平均結婚年齡升 高到31.2 歲,女性不僅升高到 27.2 歲,且逐年攀升,至 2007 年甚至跨越 28 歲大關(圖 1-1-1)。儘管教育年限延長而延後進入就業市場為初婚年齡 延後的主要原因,不過,在2004 年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進行的「國人 對婚姻與生育態度」電話調查結果:20~39 歲的民眾中,有 44.5%的人未婚,

未婚者中有超過六成的人想結婚;其中25 歲以上有結婚意願但尚未結婚之 主要理由中,女性有五成左右的原因是尚無合適對象;男性的主要原因為沒 有經濟基礎,顯示出國人普遍渴望婚姻。但為什麼會沒有合適對象?又所謂

2

的經濟基礎標準何在?個人的認知信念或許是導致無法進入婚姻的關鍵因 素。

1998 2000 2002 2004 2006 2008 26

27 28 29 30 31

Age

Year

Male Female

圖1-1-1 臺灣地區 1998-2008 年男女初婚平均結婚年齡

資料來源:內政部統計通報─民國 97 年初婚與再婚者統計,內政部統計處

(2009)。

究竟人是如何選擇一生的伴侶?靠直覺、憑感覺嗎?雖然大多數人在面 對這個問題時都會如此回答,但,實際上這只是一個逃避問題的搪塞說詞。

因為人們往往認為這是複雜難解的習題而懶得去想,甚至是因不懂得思考

「選擇對象」這個人生中重要、關鍵的問題。然而,人的種種行為表現均是 個人信念的表徵,Cobb、Larson 和 Watson(2003)指出,個人的信念影響 感受,並引導對環境的反應,同時進一步影響對生活和關係的滿意程度。也 就是個體的信念、感受和行為三者之是交互影響的,因此,擇偶的行為必然 反映出個人的擇偶信念。從生活周遭的經驗,發現多數人對選擇婚姻伴侶這 件人生大事往往抱持著似是而非的錯誤觀念,總在期待那位理想中的他/

她,常常嚷嚷著「那個『對的人』怎麼還沒有出現?」使許多已屆適婚年齡 的男女仍然獨守空閨、苦苦等待,或是身邊已有一位伴侶了,但卻認為他/

她尚未達到心目中理想配偶的模樣,而不願與他/她步上紅毯。研究者認為 此現象層出不窮的重要原因是受到個人的擇偶信念所牽引,尤其是個人的擇 偶迷思信念所滯礙,因為無法跨越心中的阻礙,總覺得對方還不夠好、不夠

3

理想,而遲遲無法有進一步的行動,錯失與身旁對象進一步交往,或是進入 幸福婚姻的機會。

在Cobb、Larson 和 Watson(2003)設計的浪漫與擇偶態度量表中提出 七項限制信念,分別為:只有唯一(one and only)、理想化(idealization)、

十足的把握(complete assurance)、愛就足夠(love is enough)、同居

(cohabitation)、特質互補(opposites complement)、選擇是容易的(ease of effort)。研究者發現在國內也有許多人存在類似的迷思,包括:在個人與對 方條件上,認為對方要符合個人心目中的完美標準、要能彌補自己的不足,

或天真的以為世界上只有唯一一位對的人,而苦苦的等待等;關係層面上,

活在羅曼蒂克的世界裡,認為只要兩個人相愛就足夠、認為只要同居關係不 必結婚也無所謂,或覺得要有百分百的把握才可以結婚等。此外,在社會文 化的影響下,國內也有許多別於西方文化的擇偶刻板觀念,例如:找不到對 象是因為緣份未到、還未遇到有緣人;必須兩人的手面相、八字、生肖、年 齡相合才可以結婚等,此無科學根據的觀念更深刻影響國人的擇偶歷程,同 時阻礙、甚至拆散了許多可能的配對機會。擇偶迷思信念是直接探究人們對 於擇偶的內在認知層面,因此,進一步了解普遍存在的擇偶迷思是探尋擇偶 問題的根基與重要方向。

根據內政部離婚統計結果顯示,離婚率逐年增高,有偶人口離婚率自西 元1998 年的 9.03‰,至 2003 年上升到 12.97‰,而 2007 年以後,雖漸下降 到11. 5‰左右,但近幾年均維持在 12‰上下的離婚率(圖 1-1-2),也就是 每千位的有偶人口中,有近十二人經歷離婚。為什麼原本相愛的兩個人會以 離婚收場?2002 年有機構利用網路詢問離婚原因,最主要是因為外遇問題,

其次是不理想的配偶不值得終身依靠,與溝通問題(引自蔡文輝,2003)。

離婚是婚姻破裂的終點,通常在離婚前夫妻關係已經過一段長時間的掙扎和 惡化(蔡文輝,2003),然而快樂婚姻的關鍵在於一開始就挑對了人─那個 跟你很速配的人(陳秋萍譯,2001),選對結婚對象比婚姻中的一切努力還 要重要(許惠珺譯,2001)。因此,進一步思考關係惡化的原因,或許是選

4

擇伴侶的關卡出了問題!因未真正了解自己的需要、未深入了解對方的特 質、未努力經營良善的互動關係、未確切了解婚姻的本質,導致長期相處下 的摩擦、衝突,終至婚姻的解組。

1998 2000 2002 2004 2006 2008 9

10 11 12 13

per mille

Year

圖1-1-2 臺灣地區 1998-2008 年有偶人口離婚率

資料來源:內政部統計通報─民國 97 年離婚者按結婚年數統計,內政部統計處

(2009)。

Bandura 的社會學習理論提出交互決定論(reciprocal determination)與 觀察學習(observational learning)二個概念。前者主張人類行為的產生來自 於個人、環境與行為三者之間的交互作用,也就是在社會環境中,環境因素、

個人對環境的認知以及個人行為三者之間彼此交互影響(施良方,1996)。

觀察學習的觀點,認為個體通過觀察他人行為,會形成如何從事某些新行為 的觀念,並在類似情境中用這種編碼信息指導行動(施良方,1996),所以 是由榜樣活動的符號表徵,引導之後的行為表現。家庭是人出生以後第一個 接觸到的社會群體,不但是一個滿足人們生理需求與教導人們適當行為舉止 的場所,也是型塑人格的重要群體(林松齡,2000)。而父母親與孩子的關 係最為緊密,是孩子生活中最重要的楷模對象,其與子女之間的互動行為對 孩子有莫大的影響,因此,親子關係會直接影響子女之態度行為、價值觀念 及未來的行為表現。一個人的基本態度、行為模式、人格結構,已在兒童時 期的親子互動過程中奠定基礎,並經過不同的發展階段,逐漸形成個人獨特

5

的人格。親子互動關係對子女未來的社會人際關係具有關鍵性的影響,父母 與子女之間的互動不僅是家長教育子女的機會,也型塑出孩子行為的榜樣,

孩子從中受到父母的同化,逐步發展合宜的社會行為模式與觀念,以及與他 人相處的適當態度(蔡春美、翁麗芳、洪福財,2001)。

Mueller 和 Pope(1977)提出「角色楷模原理(role model rationale)」,

認為青少年若要有成功的異性交往、約會經驗,並能扮演好伴侶角色,必須 靠父母教導並作為子女適當的性別和異性交往角色楷模。因此,子女會知覺 與父母的溝通互動,經由與父母的溝通互動,從談話中學習到未來伴侶的形 象,以及如何選擇伴侶(Gentzler, Contreras-Grau, Kerns, & Weimer, 2005)。

回顧國內過去擇偶的相關研究,主要集中在探究受訪對象對個人條件、

能力條件、情感條件與社會條件上的「擇偶偏好」(林秋萍,2002;洪櫻溶,

2005;江淑玲,2005;胡育瑄,2006;張榮富,2006;吳芳玉,2007;吳佩 倫,2007;林儒君、林璟玲,2007;陳玫瑜,2008),與對另一半生理、心 理與社會等層面「擇偶條件」(徐新娣,2004;蔡淑雯,2004;朱鴻鈞,2007)

的探討,研究焦點均在個體對伴侶的條件要求。但在國外擇偶議題的研究,

已跳脫單純的偏好或條件探討,主要從Larson 自 1988 年刊載對大學生進行 婚前教育、諮商的文章後,開始一系列關於擇偶迷思信念的研究,於1992 年,提出「擇偶限制信念(constraining beliefs about mate selection)」這個 名詞,並在2003 年,與 Cobb、Watson 發展出浪漫與擇偶態度量表(The Attitudes about Romance and Mate Selection Scale, ARMSS)。然而,在國內 尚未發現有針對個人擇偶信念方面的討論,因此擬引用此概念,研究國內未 婚者存有的擇偶迷思狀況。

由整體社會的婚配狀況、個人生活經驗中的觀察與感觸及過去研究的不 足,本研究試圖探究普遍存在台灣社會中的擇偶迷思,其中包括:個人與對 方條件、雙人關係及社會文化價值觀等面向,並探討擇偶迷思如何受到個人 背景因素與知覺父母對子女擇偶看法的影響。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