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二 二 二 二)身體的感受 身體的感受 身體的感受 身體的感受

在文檔中 客家山歌之節奏研究 (頁 70-73)

二 二

二、 、 、 、節奏起因 節奏起因 節奏起因 節奏起因

節奏的起因,有學者是從節奏與人的關係看

36,筆者從自然、本我、精神三 方面說明,依序是大自然變化、身體的感受、文藝的律動探討節奏。

(一 一 一 一)大自然的變化 大自然的變化 大自然的變化 大自然的變化

「節奏」是宇宙中自然現象的一種反應、一種變化現象。大自然呈現出來的 現象不可能全同亦不可能全異。如果全部相同或是全部相異,在毫無變化的情形 下,是不可能產生「節奏」,唯有在同異互相錯綜、互相呼應之下,才有「節奏」

可尋。像春夏秋冬的往來、寒暑晝夜的交替、鐘擺晃動、日出日落、月亮圓缺變 化、波動的起伏、山川的交錯、植物開花結果、動物生老病死、陰陽反正的對稱 都有一個節奏的道理在裡面。袁行霈說:

合乎規律的重複形成節奏。春夏秋冬的四季代序,朝朝暮暮晝夜的交替,

月的圓缺,花的開謝,水的波蕩,山的起伏,……都可以形成節奏。37

這些自然的狀態,在固定的間隔下,作有規律的變化,一再重複不斷的再現,

形成生生不息的節奏,而我們就活在這節奏的脈動中。

(二 二 二 二)身體的感受 身體的感受 身體的感受 身體的感受

35廣義的角度包含反(重)複與不反(重)複、抽象與具象、移位與轉位等。

36陳本益分成聽覺上的、視覺上的和觸覺上的。見陳本益:《漢語詩歌的節奏》,頁 2。

37袁行霈:《中國古典詩歌語言的音樂美》(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89 年 5 月),頁 114。

「節奏」就存在個人身體裡,感官的反應,是一種自然需求所形成的。人體 器官的不自覺的表現,像心臟的開合、脈搏的跳動、呼吸動作、氣息吐納、睡眠 清醒、進出開闔動作、上車下車、盥洗沐浴、三餐進食都是循環起伏自成節奏。

人們外在的表現,像數的加減乘除消長、朝代興亡隆替的循環、人事更迭,也有 節奏的道理在裡面。袁行霈說:

合乎規律的重複形成節奏。……肺的呼吸,心的跳動,擔物時扁擔的顫悠,

打夯時手在手臂的起落,都可以形成節奏。38

生命像是不斷的節奏(rhythm)變化,身體器官自身或外顯行為表現:呼吸、

跳動、顫悠、起落,只要不斷的重複再現,節奏自然生成。有時生理的節奏又引 起心理的節奏反應。如吸氣時脈博與筋肉變得緊張,注意力亦隨之提起;呼氣時 脈博與筋肉鬆懈,注意力亦隨之下降。呼吸循環的一動一靜、時節的交替、勞動 工作的同時同息,都是順著節奏。節奏就是起伏輕重相交替的現象。

節奏是表達情緒最直接而且最有力的媒介,所以對節奏的感應才有「主觀」

與「客觀」兩種不同的反應感受。當我們要感覺外物時,必需內心的節奏和自然 界的節奏起反應。所謂心有所感,縱使自然界本無節奏的現象,也可以借助內心 的節奏而產生節奏的感覺。呼吸、循環有起伏,精力有張弛,注意力有緊鬆,在 注意力緊張時便顯得重,在注意力鬆懈時便顯得輕。例如鐘錶機輪所發出的聲 響,本來沒有高低起伏的音律,我們聽起來,卻覺得它輕重長短相間。39就是內 心的節奏和自然界的節奏相應和,同一聲音單調一律的繼續響下去,聽在聽者的 耳朵變成有規律的節奏。所以,感覺並不是完全客觀的,每個人對事物的看法都 帶有幾分主觀的色彩。

「主觀」,是形象直覺,在不知不覺中讓你的意識、注意力專注在所觀事物

38袁行霈:《中國古典詩歌語言的音樂美》,頁 114。

39參見朱光潛:《詩論》(臺北:國文天地雜誌社,1990 年 3 月初版),頁 152。

上,形成意象的孤立、絕緣,由物、我兩忘進到物、我同一的境界,內心的感覺 發生「移情作用」,美感於焉生之。《樂記》說:

樂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於物也。是故其哀心感者其聲噍以 殺,其樂心感者其聲嘽 以緩,其喜心感者其聲發以散,其怒心感者其聲

粗以厲,其敬心感者其聲直以廉,其愛心感者其聲和以柔。六者非性也,

感於物而后動。40

音樂本身無喜怒哀樂情緒變化,由於聽者內心的知覺反應讓聲音彷彿有了情 緒的變化,這就是移情作用。移情作用是外射作用(Projection)的其中一種,事物 本身可能沒有那個屬性,是人的知覺產生移情作用,使事物有了那個屬性。簡單 的說就是人們常用的「我覺得」這三個字。像蘋果本來沒有紅的、香的、甜的、

重的、圓的屬性,是人們賦予它的。41

又如古松本是植物,當我們看它時,自己內心會有一種高風亮節的想法移情 到古松身上,如此古松彷彿變成一個人;同時也把古松蒼老勁拔的氣質回向於 己,如此人也儼然變成一棵古松。我們從現實抽離,以「無所為而為」的精神純 粹欣賞人事物的本質,這就是「主觀」的感覺。42就算是平常的事物都會帶有幾 分節奏感,如前面所提鐘錶機輪所產生的聲響本是單調一律,卻覺得它輕重長短 相間,就是自然界本無的情形,借著內心的移情而生節奏的現象。但是,如有情 境和性格的差異,也會影響每個人的主觀判斷。

「客觀」指對於事物能根據實際的情況來判斷,而不堅持自己的看法。43

40(漢)鄭玄注、(唐)孔穎達疏:《禮記注疏》,頁 663。

41參見朱光潛:《文藝心理學》(臺北:臺灣開明書局,1994 年 7 月新排四版),頁 35。

42參見朱光潛:《談美》(臺中:晨星出版社,2008 年 10 月初版),頁 37-38,79 。

43資料引自教育部國語小字典第二版,網站是

http://dict.mini.moe.edu.tw/cgi-bin/gdic/gsweb.cgi?ccd=wpcMlk&o=wframe02.htm,2011 年 10 月 6 日查閱。

如鐘錶機輪所產生的聲響,是機械因動力產生的反覆聲響。又如音樂的強弱只是 聲音的物理原理變化。不過,即使再客觀的認知之中,還是會有幾分主觀的成分。

由於外界事物本身具有客觀上的律動規則,再加上人們主觀的移情作用的兩 相配合,而有節奏情感的產生。

在文檔中 客家山歌之節奏研究 (頁 7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