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379 瀧川龜太郎:《史記會注考證》,頁 739~740。

孔子雖肯定「直」,但恐有人扭曲其意,故曰「直而無禮則絞」380、「好直 不好學,其弊也絞」381,認為只講究正直無私,卻忽略學習直的真諦、缺乏禮 的節制,就會流於偏頗激憤,性情急切。此事證可從「其父攘羊而子證之」觀 之:

葉公語孔子曰:「吾黨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證之。」孔子曰:「吾黨 之直異於是:父為子隱,子為父隱,直在其中矣。」382

若照字面上的解釋,或以今日法治的眼光觀之,或許會誤認孔子只顧父子之情,

不顧法的約束,可能導致縱容,因而相率為非。其實若能瞭解前項所述孔子「直」

的真諦,就不會有此誤解。舉今日三家學者的看法如下:

錢穆認為:

直者,由中之謂,稱心之謂。其父攘人之羊,在常情其子絕不願其事之 外揚,是謂人情。如我中心之情而出之即直也。今乃至證明吾父之攘人 羊,是其人非沽名買直者,即無情不仁,父子之情不敵個我之私,故至 出此。彼不知子為父隱,即是其子由中之真情,即是直也。葉公蓋以此 語炫於孔子,而未必真有其人。而孔子論直之真義,乃從此而益明。383

康師義勇先生認為:

坐法而父子相隱,乃人倫真情的流露,雖不是直道的極致,然而直道出 於人的性情,若無性情,即無直道。為政者,若不能因人之情而利導之,

則不免刻薄奔競之風盛,而天理倫常泯然無存。384

380 《論語•泰伯》

381 《論語•陽貨》

382 《論語•子路》

383 錢穆:《論語要略》,台北:商務印書館,1987 年 6 月,頁 89~90。

384 康師義勇先生:《論語釋義》,頁 996。

李雄揮認為:

孔子並非讚許父為子隱,子為父隱,當然更不讚許子證父偷羊。事實上,

關於子之事父,孔子真正的主張是『事父母幾諫』(里仁篇),因此更不 能把孔子之父子互隱過失的說法歪曲成:孝子在父母要求之下可以演出 家庭竊盜集團的結論來。385

筆者據前項「直」之義來說明:天道雖直,但有命的限制;人道雖直,但有罔 者的例外,不該因「命、罔」而怨天尤人,而應「以仁為本、以義為質,以禮 為範、以直為行」。「直道而行」雖佳,但應以「學、禮」來協助其彰顯,學(包 含思)得直之真諦,並以禮來規範,如此才不致流於「絞」。其實不該從事實的 結果來看「父為子隱、子為父隱」,如此好像只是在於為孔子解套而已,而應回 溯孔子學說本意。孔子由習禮而反思其義,啟發內心自覺之仁,遂求達己,進 而達人。為至親隱,是為內心自覺,為達己功夫的開始;不能使至親達,為命 也,必須以義回應,但回應之道最終仍是為其隱,這才是直。正因孔子之道為 其一貫,因此孔子才說「直在其中矣」,如此說明,方得孔子「直」之真義。

由「父為子隱、子為父隱」的人倫直道,我們可以推演出孔子的倫理觀,

其實孔子在答齊景公問政時已透露出:「父父、子子」386。孔子由禮出發,社會 是依禮而建立的,所以人與人之間應有相對應的關係,絕不是單向的,最基本 的父親要有父親的樣子,兒子要有兒子的樣子,「父不父」怎可要求「子為子」

呢?即使是舜也找不出好方法,只有「竊負而逃,遵海濱而處」387了!因此勞 思光認為:

385 李雄揮:《孔子哲學之研究》,頁 118。

386 《論語•顏淵》

387 《孟子•盡心上》:「桃應問曰:『舜為天子,皋陶為士,瞽瞍殺人,則如之何?』孟子曰:

『執之而已矣。』『然則舜不禁與?』曰:『夫舜惡得而禁?夫有所受也。』『然則舜如之何?』

曰:『舜視棄天下猶棄敝蹝也,竊負而逃,遵海濱而處,終身訢然,樂而王天下。』」

正直合理不在於視父子為路人(其父攘羊而子證之),而在於各盡其父子 之理分(父為子隱,子為父隱),……約言之,即是:「價值在於具體理 分之完成。」388

因此各因其身分而各盡其理分,其倫常關係自得圓滿,此理分之所由來乃是依 據人之本心,因此羅光認為「孔子以人為倫理人」389。若只有一方能本此心,

就會產生「父為子隱、子為父隱」不得已之舉;若人人能將此心發揚,則社會 倫常必定和諧,而會成為「父子有親、長幼有序」390的健康美好的社會。

第三節 正名

《史記•孔子世家》曰:

孔子自楚反乎衛。是歲也,孔子年三十六,而魯哀公六年也。其明年……

孔子曰:「魯、衛之政,兄弟也。」是時衛君輒父,不得立在外,諸侯數以為讓。

而孔子弟子多仕於衛,衛君欲得孔子為政。子路曰:「衛君待子而為政,子將奚 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何其正也?」孔 子曰:「野哉,由也!君子於其所不知,蓋闕如也。夫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 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 民無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於其言,無所茍而

388 同注 15,頁 128。

389 羅光:《中國哲學思想史•先秦篇》,頁 229。

390 《孟子•滕文公上》

已矣。」391

關於孔子「正名」的思想,前賢已多所探述,且論述精詳,此不贅述。今提出 三家以不同觀點切入的說法作為參照,然後再提出筆者自己的一些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