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孔子的政治的生涯對其學說的影響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孔子的政治的生涯對其學說的影響"

Copied!
160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孔子的政治生涯對其學說的影響. 目. 錄. 第一章 前言 第一節 研究動機 第二節 研究方法、範圍、步驟 第二章 時代背景 第一節 春秋時期的大環境 一、 政治環境方面 二、 社會環境方面 第二節 魯國的政治環境 一、 魯國的世系 二、 「三桓」之形成 三、 魯襄公、昭公時期 四、 魯定公、哀公時期 第三章 孔子的政治生涯 第一節 為學自立時期 一、 孔子的世系 二、 孔子的生平—三十五歲前 第二節 仕齊相魯時期 一、 魯昭公出奔—適齊 二、 設教授徒期 1.

(2) 三、 在魯出仕期 第三節 周遊列國時期 一、 適衛 二、 受阻於匡(蒲)而返衛 三、 過宋而至陳 四、 厄於陳、蔡而返衛 第四節 返國教育時期. 第四章 為學自立時期對其學說的影響 第一節 成長環境的影響 一、 沒落貴族的教育 二、 艱辛的成長與學習 第二節 魯國文化的影響 一、 文化特色 二、 學術之開拓 第三節 政治因素的影響 一、 重建周文(疲弊) 二、 仕的原則 第四節 當代賢人的影響 第五章 適齊相魯時期對其學說的影響 第一節 適齊時期 一、 適齊緣由 二、 「魯昭公出亡」對孔子的影響 第二節 設教授徒時期 一、 教育部分 二、 晉鑄《刑鼎》 三、 陽貨為亂 2.

(3) 第三節 相魯時期 一、 中都宰—理論付諸實踐 二、 全面政治:內政、外交、軍事、教化四合一 三、 墮三都:理念之展現 四、 人君之道 第六章 周遊列國時期對其學說的影響 第一節 「命」之觀念 一、 「命」的意義 二、 「命」與「天命」 三、 知命 第二節 「直」之觀念 一、 天人之道 二、 倫理觀 第三節 正名 一、 錢穆 二、 勞思光 三、 張其昀 四、 補述 第七章 返國教育時期對其學說的影響 第一節 政治方面 一、 魯國的情勢 二、 經濟理論 三、 政治理論 第二節 教育方面 一、 教學方面 二、 述作方面 3.

(4) 第三節 中庸、大同 一、 中庸 二、 大同. 第八章 結語. 參考書目. 附錄. 4.

(5) 孔子的政治生涯對其學說的影響. 第一章. 前言. 梁啟超在《世界偉人傳》曰: 「自我神州二千年間所自產者,何一不受賜於 孔子?其有學問,孔子之學問也;其有倫理,孔子之倫理也;其有政治,孔子 之政治也;其人才,皆由得孔子之一體以興;其歷史,皆演孔子之一節以成。 苟無孔子,則中國當非復二千年來之中國;中國非復二千年來之中國,則世界 亦非二千年來之世界也。 1 」可見孔子的偉大,除了其人格的崇高,更重要的是 其學說影響的深遠。筆者此篇論文,即是探討孔子的政治生涯與其學說的關連 性,以期能由孔子真實的生活中,反映出其學說演化的進程。. 第一節. 研究動機. 古人有「半部《論語》治天下2 」的美稱,可見孔子有許多的政經理論、人. 1. 見梁啟超:《孔子》,台北:台灣中華書局,1981 年 6 月,頁 65。 (此引文為梁啟超舊作《世 界偉人傳》第一篇「孔子」之殘稿,附錄於此書後。) 2 宋羅大經《鶴林玉露》曰: 「杜少陵詩云: 『小兒學問只《論語》 ,大兒結束隨商旅。』蓋以 《論語》為兒童之書也。趙普再相。人言普山東人,所讀者只《論語》 ,蓋亦少陵之說也。太 宗嘗以此問普。普略不隱,對曰: 『臣平生所知。誠不出此。昔以其半輔太祖定天下;今欲以其 5.

(6) 生哲理在其中。雖然孔子的學術思想有一貫性 3,而使其學說能有其完整性與系 統性,但孔子的學術思想絕非一開始就會如此的精詳,必定是與時俱進,由孔 子自述為學進德之進程可得知:. 子曰: 「吾十有五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 而耳順,七十從心所欲,不踰矩。」4. 根據這段話,我們不但可看出孔子的道德和學問絕不是天生的,而且可以看出 孔子在道德學問上,隨著年齡進步的情形。因此我們可推斷孔子的學術思想也 應是如此,不會一開始就面面俱到。因此東漢王充說:「案聖賢之言,上下多 相違,其文前後多相伐者。世之學者不能知也。 5 」即是此理。可見孔子是經歷 過自我充實及各種歷練,才能使其學說臻至完善的。學者在討論孔子學術思想 時,往往著重其學說全面性的剖析,而較少討論其形成的過程。試觀兩岸前賢 學者對孔子的研究如下6 :. 勞思光在《中國哲學史》7 第三章上編專講孔子,其編排順序為:(一) 、孔 子之生平; (二) 、孔子之學說:第一、孔子學說之內容: (a)孔子之基本理論: (1)禮與義(2)仁; (b)引申理論: (1)正名觀念與政治思想(2)直觀念與 價值判斷(3)忠恕與成德功夫;第二、孔子之精神方面:(a)孔子對文化問題 之態度(b)孔子對自我問題之態度(c)孔子對理論學說之態度。. 半輔陛下致太平。』普之相業固未能無愧於《論語》 ,而其言則天下之至言也。」 (清永瑢、紀 昀等編: 《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子部 171 雜家類第 865 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 公司,1986 年 3 月,頁 314。) 洪業認為「半部論語治天下」並非趙普之事,乃出於後人之附會增益。 (請參見《洪業論學 集•半部論語治天下辨》 ,台北:明文書局,1982 年 7 月,頁 405~426。) 3 子曰: 「參乎,吾道一以貫之。」 (《論語•里仁》 ) 4 見《論語.為政》 5 漢王充撰: 《論衡•問孔》 ,台北:台灣中華書局,1966 年, 《四部備要》子部據明刻本校刊 影印,卷 9,頁 1。 6 筆者在此不贅說各家學者對孔子學說內容的論述,僅依本文的需要,將各家學者如何全面剖 析孔子學說的事實說出,而使人了解目前較少人注重「孔子學說形成的過程」之目的,因此僅 將各大家編排的章節列出。 7 勞思光: 《中國哲學史》 ,台北:三民書局,1993 年 10 月。 6.

(7) 韋政通在《中國思想史》8 甲篇第三章專講孔子,其編排順序為:一、怎樣 了解孔子;二、傳統的更新: (一)宗教, (二)經典, (三)歷史文化;三、倫 理的概念群:(一)禮,(二)仁,(三)孝,(四)禮、仁、孝的關係;四、自 我實現;五、道德與政治;六、人道社會的理想;七、歷史的地位。. 羅光在《中國哲學思想史》9 先秦篇第四章講孔子和弟子們的哲學思想,其 編排順序為:一、緒論;二、論人:1、人:甲、孔子以人為倫理人,乙、禮記 以人為天地之秀氣;2、人性:甲、孔子論性,乙、大學、中庸論性;3、命: 甲、孔子論命,乙、中庸、禮記論命;4、心:甲、孔子論心,乙、中庸、禮記 論心;5、情:甲、論語論情,乙、中庸論情,丙、禮記論情;三、生命哲學: 1、生命哲學:甲、生命與仁,乙、生命的發育,丙、生命與天;2、仁之為德: 甲、仁德的意義,乙、仁與中庸,丙、仁和禮,丁、仁和誠;四、生活的快樂: 1、仁與生活:甲、仁為生活的精神,乙、人生的快樂,丙、生活的價值,丁、 生活的至善;2、仁與家庭生活:甲、父母為生命之根由,禮以配天,乙、父子 一體,丙、祭祖;3、仁與政治生活:甲、政治的責任,乙、行政為施教,丙、 大學的政治哲學;4、仁與知識生活:甲、語意問題,乙、思。. 蕭公權在《中國政治思想史》10 第一篇第二章則專從政治思想來為孔子立 論,其編排順序為:第一節孔子之身世及時代;第二節從周與正名;第三節仁; 第四節德禮政刑;第五節君子;第六節大同小康與三世。. 薩孟武在《儒家政論衍義》11 第一章專論孔子,其編排順序為:第一節性、 情、知;第二節政治原則;第三節禮治;第四節人治;第五節刑賞;第六節為 政之道;第七節君與臣;第八節經濟;第九節教育—歷代太學、學生運動、朋 黨;第十節獄訟及軍事。. 8. 韋政通: 《中國思想史》 ,台北:大林出版社,1979 年 11 月。 羅光: 《中國哲學思想史》 ,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2 年 11 月。 10 蕭公權: 《中國政治思想史》 ,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2 年 3 月。 9. 7.

(8) 大陸學者任繼愈在《中國哲學史》12 在第一篇第五章中論述孔子的唯心主 義哲學思想,其編排順序為:第一節孔子的生平和階級立場;第二節禮和正名 思想;第三節「克己復禮」的仁的學說;第四節唯心主義的天命觀;第五節教 育方法和思想方法;第六節孔子的歷史地位。. 大陸學者肖萐父、李錦全在《中國哲學史》13 第一篇第三章論述孔子的唯 心主義哲學,其編排順序為:第一節「與命與仁」的世界觀:一、由尊天思想 到唯心主義的命定論,二、強調主觀自覺精神的仁學思想;第二節「學思」並 重的認識理論:一、承認上智「生知」的先驗論,二、重視學知,提倡「下學 上達」的認識方法;第三節「執兩用中」的中庸之道:一、「和而不同」 、 「執兩 用中」的矛盾和諧論,二、三代相「因」 、 「損益可知」的歷史發展觀,三、 「叩 其兩端」、「溫故知新」的認識辦法論;第四節孔丘思想的歷史地位。. 由上述七家的研究過程來看,是對孔子學術思想作一完整的研究後,根據 自己的研究結果,為孔子的學說作一全面性的剖析,以期能完整的呈現孔子學 說的真實面貌。各家的學養根基深厚,能將孔子學說的重心道出,但由於個人 的觀點、立場不同,因此所展現的剖析亦有所差異。不過這非但無損於孔子學 說真實完整的風貌,反而更能呈現孔子學說的普遍性和精微的特質14 。對於孔 子學說整體性的論述,前賢的成就甚大,已難超越;然而筆者卻對孔子學說形 成的過程頗感興趣,此論點則較少人提及15 ,本文即據此而加以研究。. 若要討論孔子學說形成的過程,就必須觀察其生平,尤其是他的政治生涯。 綜觀《史記•孔子世家》 ,孔子的仕途是屢遭挫折的,也正因此,使得孔子的政. 11. 薩孟武: 《儒家政論衍義》 ,台北:東大圖書有限公司,1982 年 6 月。 任繼愈主編: 《中國哲學史》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 年 3 月。 13 肖萐父、李錦全主編: 《中國哲學史》 ,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 年 8 月。 14 鮑師國順先生曾於課堂說過: 「任何學說在創始時都有其圓融性,只是偉大的學說在愈鑽研 之後,愈能展現其高超與精微。」 15 研究孔子學說的學者,多半會述及孔子的生平,而旁述其學術思想的淵源,再來即就其研究 心得論述孔子整體的學說;而大多未能去剖析孔子學說與日精進的形成過程。 12. 8.

(9) 治學說能發人未見之處而更有價值,勞思光認為:. 孔子思想中之實踐旨趣所以日漸為理論旨趣所取代,實與其遭遇有關。 倘使孔子獲得政權,則未必能完成獨特之學說,決定中國文化精神之路 向;而吾人今日欲了解孔子學說之進展,亦應配合其生平而觀之,方能 得其真相。16. 任何學說在形成的初期,其可塑性愈大。孔子早期的學說雖有其中心,但 外在的影響是有助於其學說之完善,而其中有一些政治事件是影響孔子極深的 ,對孔子思想理念的衝擊是相當大的,此看法是無庸置疑的;然而卻少有人來 析論:孔子的政治生涯所經歷的一些政治事件對孔子學說之影響。筆者的研究 動機即著眼於此,因此論文的重心在析論孔子學說的演化進程是受其政治生涯 的影響而漸臻完善,以期窺知孔子學說的真實面貌。由於前人對此方面的研究 較少,可提供的資料不多,或許本文研究的結果不夠完善,但韋政通說: 「一個 青年在思想史的研讀中,學到一種自行探究的精神,比獲得具體的知識要重要 的多。17 」將以此話作為期勉。. 第二節. 研究方法、範圍、步驟. 孔子是中國第一位哲學家,是中國文化精神的開創者,是完美與理想的化 身18 。因此二千五百多年來,許多中國學者努力的去瞭解、詮釋孔子的學術思 想;然而因個人的性向能力的差異,或因時代背景的變遷等因素,而與孔子本. 16 17 18. 勞思光: 《中國哲學史》 ,頁 109。 韋政通: 《中國思想史》 ,頁 4。 語見王邦雄、岑溢成、楊祖漢、高柏園: 《中國哲學史》 ,台北:國立空中大學,1995 年 8. 9.

(10) 人的思想產生一些差距,這早在《荀子•非十二子篇》、《韓非子•顯學》中已 被點出。其後更產生一些變質或扭曲,如孔子的「君君,臣臣」 ,竟變成「君要 臣死,臣不得不死」19。尤有甚者,是落入邏輯學所謂的循環論證20,而使得孔 子學說的真面目更加不清。因此朱子曾說: 「看書,不可將自己的意見硬參入去。 須是除了自己所見,看他冊子上古人意思如何。21 」. 筆者為避免上述的缺失,而採余英時的歷史觀作為本論文的研究方法22 , 以客觀的史料做合理的分析,並遵從業師徐漢昌先生所指導的資料分析之原 則:先從古籍原典入手,以被研究者的著作、門人弟子的記錄為優先(如《春 秋》、《論語》23 ),其次是同時代或較接近的史家之史料(如《左傳》、《史記》 24. ),並旁及與其同時代或較接近者的論述(如《孟子》 、 《禮記》),最後取後世. 月,頁 62。 19 薩孟武認為有關於記載孔子的書及言論者甚多,所惜者,後人多不研究哪一句話是孔子說在 年六十以前,哪一句話是孔子說在年六十以後,而致孔子之言,不免有前後矛盾之處。而後人 又只知拾其單言片語,以粉飾自己的學說,孔子之道便成「博而寡要,勞而少功。」 (參見薩 孟武: 《中國政治思想史》 ,台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89 年 10 月,頁 19。) 20 李雄揮說: 「有的學者由於太推崇孔子,以致神化了他,因而無法客觀的瞭解他。例如《左 傳》及《穀梁傳》都說孔子在魯齊夾谷會中使用了武力,有學者便做了這樣的論斷: 『夫聖人 言語氣象,自有以感人於周旋揖讓之間,而鄙俗暴慢一時俱化,必無兩君相好會之地,遽行誅 戮之理。左氏曰:士兵之,穀梁曰:使司馬行法焉,此武夫鬥力者之所為,而敢以誣聖人乎?』 這種推論方式,就是邏輯學所謂的循環論證。循環論證就是以所要證明的結論為假設的邏輯謬 誤。要證明孔子沒有動武力,便假設孔子是聖人,聖人當然不可能動武,因而得證孔子未曾動 武。這種論證方式,實在嚴重的阻礙我們對孔子的客觀瞭解。」(見李雄揮: 《孔子哲學之研究》 , 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1986 年 5 月,頁 1~2。) 21 宋黎靖德編《朱子語類》第一冊卷第十一〈學五•讀書法下〉,台北:文津出版社,1986 年 12 月,頁 185。 22 余英時的歷史觀,大致來說,是在傳統史觀的基礎下,再融合傅斯年與蘭克(Leopold von Ranke)的歷史觀。傅斯年提倡「科學的史學」 ,是不以空論為學問,亦不以「史觀」為急圖, 乃就史料以探史實也。而蘭克的歷史理論中,思想、精神實佔據著中心的位置,沒有理由把歷 史真實存過的人的主觀嚮往排除在史學的範圍之外。因此余英時認為應適當地體會蘭克的歷史 理論和方法,達到主客交融、恰如其份的境界,則史學的科學化意味著中國史學傳統的更新與 發揚。 (見余英時:《歷史與思想•自序》 ,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9 年 4 月,頁 9~14。) 23 不過在取材上也須小心。像《春秋》一書,是否為孔子所作?李雄揮列舉七大疑點,而認為 《春秋》為魯大史所作所藏,孔子所編輯以為教育弟子之教材。 (李雄揮: 《孔子哲學之研究》 , 頁 239~245。) 至於《論語》的篇章何者較為不可信,筆者採林礽乾、劉挺芳的分析。 (由於二位學者的論 述精詳,筆者無法約略概述出,因此請自行參見見林礽乾: 〈論語導讀〉 , 《國學導讀叢編》第 二冊,台北:康橋出版事業公司,1880 年 10 月,頁 59~70。劉挺芳: 《論語研究》 ,台中:文 明出版社,1975 年 5 月,頁 2~9。) 24 觀點與上註同。如錢穆認為: 「司馬遷之〈孔子世家〉,一則選擇材料不嚴謹,真偽雜糅。一 則編排材料多重複,次序顛倒。」 (見錢穆:《孔子傳•序言》 ,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10.

(11) 論證精闢者(如崔適《洙泗考信錄》 、錢穆《孔子傳》 ) 。如此經由多方查證,力 求謬誤減到最低。. 本論文研究的範圍探討「孔子的政治生涯對其學說的影響」 ,因此必須對「孔 子的政治生涯」的界定作一釐清。因為蕭公權在其《中國政治思想史》中說: 「孔 子政治生涯較為短促。最初蓋曾為貧而仕,任委吏乘田。後宰中都,進為司寇, 遂預於大夫之列。任司寇時曾相定公會齊侯於夾谷,以言折景公,並議墮三都, 以圖削孟、叔、季三家之勢。及齊人饋女樂,君不致膰肉,孔子自知不能復見 用,遂去魯適衛。此後更無從政之事。25 」然而孔子的政治生涯真是如此短嗎? 今先以近人對「政治」二字的界定義作一探討,再以孔子對政治的認定為依歸, 用以釐清本論文的研究範圍:. 洛蒂等(Rodee, et. al.)指出:「政治學可被界定為國家之學,或社會科 學中,探討國家之理論、組織、治理與設施的科目。26 」 拉斯威爾(Harold D. Lasswell)指出:「政治過程乃是權力的形成、分配 與運用。27 」 蘭尼認為:「政治學應著重探究公共政策的制定。28 」 本費特認為: 「政治是指一件爭議自鼓動至解決所涉及的活動,這種活動 包括談判、爭辯、討論、用武與說服等。29 」 廖峰香、葉明德認為: 「政治包括任何團體為其成員制訂規則,和執行規 則方面所作的政策構定和政策執行過程。30」. 1987 年 7 月,頁 1。)然而《史記•孔子世家》為最早、最完整之孔子的生平記載,仍應以此 為據,而加以考證,不宜輕廢。 25 蕭公權: 《中國政治思想史》 ,頁 54。 26 C.C. Rode, T.J. Anderson, and C.Q. Christol, Introduction to Political Science (New York: Mc Graw-Hill, 1957),p4.(譯者:呂亞力) 27 Harold D. Lasswell and Abraham Kaplan, Power and Society, A Framework for Political Inquiry, (New Haven and London: Yale Univ. Press, 1965), p75.(譯者:呂亞力) 28 Austin Ranney, The Governing of Man(New York: Holt, 1958), p.582. (譯者:呂亞力) 29 Martin Myerson and Edward C. Banfield, Politics,Planning and The Public Interest(Glencoe, Ill.: Free Press, 1955), pp.304-305. (譯者:呂亞力) 30 廖峰香、葉明德: 《政治學》 ,台北:國立空中大學,1996 年元月,頁 29。 11.

(12) 如果依照上述的定義來看,那麼孔子的政治生涯的確不長,僅侷限在魯國從事 實際政務時而言。不過若根據呂亞力將「政治」的定義作一總整理,則上述的 說法則又不然,今將其對「政治」的說明引述如下:.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政治學者們對政治學的研究途徑,爭辯相當激烈。 雖然贊成某一途徑的學者常指責以別種途徑所作的研究為不妥,但今日 政治學界似乎存在一種多元的情勢,各種途徑均被人採用。大體來說, 政治學者的主要研究途徑可按兩種方法來分類:其一是按其在事實— 價 值問題上的立場,可分為規範的途徑與實證的途徑兩類;其二是按學者 所著重的研究對象來分,則有哲學(或意理)的途徑、制度與結構的途 徑、與行為的途徑。31. 如果依照第一類的說法,必須有「規範的途徑與實證的途徑」才算是政治,則 孔子的政治生涯的確較為短促;如果依照第二類的說法,「是按學者所著重的 研究對象來分,則有哲學(或意理)的途徑 32 、行為的途徑等33 。」那麼孔子終 其一生都是在從事政治活動,因為除了實際參政外,孔子的學說中包含許多政 治思想,甚至政治教育亦為其教學重點之一34,並且周遊列國欲展其抱負,這都 算是有關政治之事,因此孔子的政治生涯幾乎可涵蓋其一生35。. 31. 呂亞力: 《政治學》 ,台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1998 年 10 月,頁 7。 哲學的途徑:如把哲學界定為「一切知識與存在 (或真實)之基本原則與真理的探究」 ,則哲 學途徑所研究的實為人類一切政治活動,其目的在發現某根本原則。有史以來,才智之士設想 出很多政治理想與烏托邦,而政治學家的任務之一是說服別人接受這些理想與烏托邦,柏拉圖 就是一例;政治哲學的另一任務則為辯明某一政治選擇的正確,洛克就是一例。說服與辯白是 政治哲學的主要目的,雖然政治哲學中,偶爾也試圖解釋現象,但這是附帶的工作,而且解釋 的用意在增加說服與辯白的力量,不在求取客觀事實的真相。 (呂亞力: 《政治學》 ,頁 8) 33 行為途徑:政治行為研究途徑的特徵為:(1)分析之單元或對象為個人的行為(或社會集團的行 為),而不是事件、結構、制度或意識型態;(2)理論及研究之指涉架構與社會心理學、社會學、 文化人類學所使用者一般無二;(3)理論與研究的互依性。為經驗研究之目的,理論問題必須以 運作化(即可以據以設計實驗或調查)的辭彙表出,而實證研究的發現應有助於政治理論的發 展;(4)研究設計的嚴謹及使用精密的力法於政治行為問題的探討。(呂亞力:《政治學》 ,頁 9) 34 孔們四科中,政事即為其一。子曰:「從我於陳蔡者,皆不及門也。」德行:顏淵、閔子騫、 冉伯牛、仲弓。言語:宰我、子貢。政事:冉有、季路。文學:子游、子夏。(《論語•先進》 ) 35 筆者以為孔子幼年、青少年時雖無從政之事,但據勞思光之說: 「就職業而言,孔子上代屢 為司禮之官;孔子少即習禮,以通禮名於世。蓋殷人中之知識分子,在周代組成一職業禮生社 群;孔子之先人屬於此一社群。孔子本人所受之教育,亦是此種社群教育。」 (勞思光: 《中國 32. 12.

(13) 不過若要談孔子的政治生涯,追本溯源仍應從孔子自己對政治的看法來說:. 或謂孔子曰:「子奚不為政?」子曰:「書云:『孝乎,惟孝友於兄弟。』 施於有政,是亦為政,奚其為為政?」36. 由此觀之,孔子對政治的解讀並非是從擔任官職的與否著眼,而是從孝悌的觀 點推出。朱熹注曰:「《書》言能陳孝於親,友於兄弟,又能推廣此心,以為一 家之政。孔子引之,言如此,則是亦為政矣,何必居位乃為政乎?37 」所以說 孔子的「政治範疇」是廣義的,而非僅認為實際參與行政工作才算是從政,只 要能治理眾人之事者,皆可謂之「政治」。《大學》曰:「家齊而後國治。38 」正 可為孔子之言作了最好的註解。因此孫中山先生對政治的解釋,結合中西的理 論而下一定義:. 政治兩字的意思,淺而言之:政,就是眾人的事;治,就是管理。管理 眾人的事便是政治。有管理眾人之事的力量,便是政權。39. 綜上所述,孔子獲得政權時的政治生涯是不長,但其一生幾乎都是從事政 治的事業,因此筆者將孔子的政治生涯的界定,是以涵蓋其一生來看,而非只 以孔子實際參與魯國政務時為限。. 若要還原孔子學術思想的本來面目,方法有二:其一可慎選古今可信的資 料作一全面性的分析,前賢對此已多所貢獻;其二則可從孔子生命的進程觀察 其學說的演化,本文即依此而行。據此,本文研究的步驟及架構說明如下:. 哲學史》 ,頁 108)而當時魯國的政治與禮是無法脫離的,所以孔子雖無從政之事,但其所受的 教育卻與政治密切相關,因此將其幼年、青少年時期一併納入研究範圍。 36 《論語•為政》 37 宋朱熹: 《四書集注》 ,台北:學海出版社,1991 年 3 月,頁 59。 38 同上注,頁 4。. 13.

(14) 在第二章中將孔子所處的時代背景作一瞭解:首先將春秋時期的大環境作 一勾勒,其次再將魯國的政治狀況作一描述,以期能明孔子思想啟蒙時期所受 到的影響及淵源。. 在第三章中,則是介紹孔子的生平,不過重心是放在孔子政治活動上的描 述,所以將孔子的生平依政治生涯作一分期,並突顯出孔子對於該時期一些政 治事件的注重,以便在以下的章節中說明其影響。. 而本文研究的重心,是著重在孔子的政治生涯對其學說的影響,因此在以 下的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中,各以其政治生涯分期中影響孔子的 政治事件作為論述的重心,以求其政治事件對孔子的影響,以明孔子學術思想 形成的進展,而臻於完善的學說。. 39. 孫文: 《三民主義》 ,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1985 年 8 月,頁 89~90。 14.

(15) 第二章. 時代背景. 中國哲學家的生平和思想之關係,有兩種類型,有些哲學家的思想和他的 時代很有關係,有些則和他的個人生活經驗有關。因此想正確瞭解中國哲學家 們的思想,有的需先瞭解他們的生活時代,有的則需先瞭解他們的個人生活。 需先瞭解其時代才能瞭解其思想的是孔子;至於需先瞭解其個人生活史才能瞭 解其哲學的也是孔子。因此沒有同時瞭解孔子的時代背景及其生平,就不能正 確瞭解他的思想40。所以本章先說明孔子的時代背景,以為研究孔子的基礎。本 章分為二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從春秋時期整個大環境來看;第二部分是細看孔 子所處的魯國之政治環境。. 第一節. 春秋時期的大環境. 東周自平王東遷,至赧王之亡,共傳二十五王,五百一十五年(西元前七 七Ο年至二五六年),期間又分為春秋時代與戰國時代41。本節所敘說的春秋時 期,是較偏向於孔子所處的春秋時期。孔子生於魯襄公二十二年(周靈王二十 一年,西元前五五一年)42,卒於魯哀公十六年(周敬王四十一年,西元前四七. 40. 此見解是參照李雄揮: 《孔子哲學之研究》 ,頁 21。 春秋時代與戰國時代的劃分,並沒有一定的界線,但史家大致公認春秋時代因《春秋》一書 而得名, 《春秋》係孔子刪魯史而成,所述時間,起於魯隱公元年,迄於魯哀公十四年,即周 平王四十九年至周敬王三十九年,西元前七二二年至西元前四八一年。參見陳致平: 《中華通 史》 ,台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1986 年 12 月,頁 302。林瑞翰:《中國通史》 ,台北:三民書 局,1988 年 1 月,頁 37。 42 孔子生年有二說:《春秋》公羊穀梁二傳皆謂魯襄公二十一年孔子生;《史記》為魯襄公二十 二年。其間有一年之差,兩千年來學者各從一說,未有定論,此從錢穆之說。見錢穆: 《先秦 諸子繫年》 ,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86 年 2 月,頁 1~2。 41. 15.

(16) 九年),大約是春秋的晚期。此時的時代背景,依據《左傳》、《史記》,及近人 的一些研究43,分成政治環境、社會文化環境等二方面,說明如下:. 一、政治環境方面: 44. (一)霸前時期—王室的衰微:. 自平王東遷後,周天子雖仍名為共主,但已喪失對天下的統治權,直轄之 地,起初尚有數百里,後來因賞賜有功,以及晉、鄭、秦等國的侵奪,僅餘雒 邑附近而已。由於王畿狹小,人口不多,王室經濟遂為窮困,因此已無法維持 足夠的軍隊,並反向諸侯國「求賻」 、 「求金」 、 「求車」45。王室既無實力為後盾, 在諸侯的心中,自然也就無足輕重了。王室微弱,天子的威嚴喪失,從以下二 事表現無遺:. 1. 周鄭交質46:平王東遷,須得鄭、晉二國的幫助,鄭國功勞尤大。所以 鄭武公、莊公相繼做平王的卿士,左右朝政。平王想延用虢公,以分其權,結 果鄭莊公大為不滿。平王不敢得罪莊公,特與鄭國交換質子,使王子狐為質於 鄭,鄭公子忽為質於周,此事使周天子的地位大為降低。. 2. 繻葛之戰47:平王死後,桓王即位,以虢公為卿士,鄭莊公憤而不朝,. 43. 所參考的資料如:由呂濤統編: 《中國文明史》第二卷《先秦時期》 ,台北:地球出版社,1991 年 12 月。 孟世傑:《先秦文化史》 ,台北:老古出版社, 1978 年 4 月。 陳致平: 《中華通史》 。 林瑞翰: 《中國通史》 。 44 錢穆將春秋時代分做三期: (一)霸前時期(二)霸政時期(三)霸政衰微時期。此據其說 來描繪春秋時期的政治環境。 (參見錢穆: 《國史大綱》 ,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 2001 年 7 月第四版,頁 52。) 45 見呂濤統編: 《中國文明史》第二卷《先秦時期》 ,頁 20。 「求賻」見《左傳•隱公三年》 , 「求車」見《左傳•桓公十五年》,「求金」見《左傳•文公 三年》 。 46 《左傳•隱公三年》 47 《左傳•桓公五年》 16.

(17) 桓王親自伐鄭,戰於繻葛,王師戰敗。桓王中箭受傷。事後鄭國並未受到應有 的制裁,從此周天子的威嚴已蕩然無存。. 在此春秋前期政治生活中的又一個表現,就是「戎狄」對「諸夏」的騷擾。 所謂「諸夏」,主要是西周的封建國家,過著城邦及農業生活;「戎狄」則是分 布在邊陲或雜居在中原諸夏之間的遊牧民族,他們社會文明發展較低,對華夏 的原始掠奪威脅著諸夏人民的生活。周宣王時,國勢復興,努力抵禦與擊退外 族的侵略,史稱「宣王中興」 。但西周宣王的中興,很是勉強,宣王三十九年, 千畝之戰,為姜氏之戎所敗,過了六年,宣王去世。其子周幽王無道,內憂外 患並發,而有「犬戎之禍」,西周遂亡48 。此時局勢可謂「南夷與北狄交,中國 不絕如線」49 ,而此政治環境的解決,只有賴其後的「霸主」了。. (二)霸政時期—霸主的政權:. 此時為封建天下之思想50,由於王室的衰微,因此分封的諸侯趁勢崛起,就 列國分布及演變的大勢來看:春秋前期黃河下游的鄭、魯、齊、衛、宋;中期 黃河下游的晉、秦及長江中游的楚;末期長江下游的吳、越等國,都曾扮演過 重要的角色。但要成為霸主,除了本身武力的強大外,尚要能安定當時混亂的 政治局勢,於是有「尊王攘夷」的表現。「尊王」就是擁護中央政府,尊崇周天 子的地位; 「攘夷」就是團結諸夏,抵抗異族侵略,以維持中原各國的秩序與安 定。史家遂有「五霸」51之說,而「五霸」之中,真正能做到「尊王攘夷」的,. 48. 參見陳致平: 《中華通史》 ,頁 228~229。 《公羊傳•僖公四年》 50 蕭公權將中國政治思想史按歷史背景而劃分為三個時期: (一)封建天下之思想:包括春秋 及戰國時代。 (二)專制天下之思想:包括秦漢至明清之二千年。 (三)近代國家之思想:包括 清末戊戌維新時代及辛革命亥革命以迄今日。並解說封建天下之政治思想不發生於周代極盛之 時,而興起於就衰之後。 (參見蕭公權: 《中國政治思想史》 ,頁 8。) 51 所謂的「五霸」 ,並無定說。戰國時已有「五霸」之說,具見《孟子》 、 《荀子》 、 《左傳》 、 《國 策》 、 《呂覽》等書。漢時班固業有三說: 「一有昆吾、大彭、豕韋、齊桓、晉文。一為齊桓、 晉文、秦穆、楚莊、吳闔廬。一為齊桓、晉文、秦穆、宋襄、楚莊。」 (參見孟世傑: 《先秦文 化史》 ,頁 224。) 49. 17.

(18) 僅齊桓公、晉文公而已。. 1.齊桓公:齊桓公時,山戎侵擾燕國,狄人攻陷衛國,邢國也岌岌可危, 南方的楚國則僭號稱王,北侵鄭國。桓公出兵北伐山戎以救燕國,驅逐狄人, 援邢復衛,;又聯合諸侯伐楚,迫使楚人請和,訂盟於召陵。周襄王元年(西元 前六五一年),又大會中原諸侯於葵丘,相約共尊王室。52. 2.晉文公:繼齊桓公稱霸的為晉文公,文公執政以後,任賢使能,對外繼 續「尊王攘夷」的政策。時周王室有王子帶之亂,狄人攻入京畿,周襄王逃奔 鄭國。文公起兵平亂,殺王子帶,迎接襄王返國,完成「尊王」 ;南方楚國勢力, 這時也進入中原,文公為解除宋國之圍,與楚軍戰於城濮,大破楚軍(西元前 六三二年)。戰後大會中原諸侯於踐土,完成霸業。53. 不過此時諸侯的兼併劇烈,春秋之初有一百二十四國,東周以降諸侯互相 吞併,國之大者僅存十國。魯兼九國之地,齊兼十國之地,晉兼二十二國之地, 楚兼四十二國之地,宋兼六國之地,鄭兼三國之地,衛兼二國之地,秦有周地, 東界至河,吳滅五國,北境及淮越,又從而有之54 。可見齊晉秦楚勢力擴展最 大,《史記•十二諸侯年表序》曰:. 齊晉秦楚,其在成周微甚,封或百里,或五十里。晉阻三河,齊負東海, 楚介江淮,秦因雍州之故,四國迭興號為伯主,文武所褒大封,皆威而 服焉。55. 由此觀之,大抵春秋之政治史,皆以此四國之活動為轉移,其餘諸國,莫不受 其支配。. 52 53 54. 參見陳致平: 《中華通史》 ,頁 306~307。 參見陳致平: 《中華通史》 ,頁 310。 參見柳詒徵: 《中國文化史》上冊,台北:正中書局,1976 年 11 月,頁 270。. 18.

(19) (三)霸政衰微時期—制度的解體:. 長期延綿不斷的爭霸鬥爭,嚴重地消耗了各大國的實力,而社會經濟、政 治情勢的新發展,又使各大國內部的各種矛盾日益尖銳起來,各大國都感到難 以為繼。而各小國久苦於大國爭霸戰爭帶來的災難,更希望有一個和平的喘息 間歇。在這種情況下,弭兵之議隨之而起。公元前五四六年,在宋國向戌的倡 導下,十四個諸侯國代表在宋國舉行了一次弭兵盟會,以各小國承認晉、楚兩 國為共同霸主的方式而基本結束了晉、楚兩國軍事抗衡的局面,大國爭霸從此 接近尾聲了56。此後四十年間,晉、楚未再交兵,各國得以維持暫時的和平。 (孔 子生於弭兵盟會前五年,公元前五五一年。). 在霸政時期,由於盟會頻繁,諸侯為此多所奔波,因此日漸畏勞,常使卿 大夫代行,代行日久,相互結援,操權篡弒,遂演成大夫專政之局,這便是所 謂的霸政衰微時期57 。爭霸戰爭拖得各大國諸侯筋疲力盡,這樣就給各國內部 的卿大夫提供絕好的機會,一方面得以榨取民眾的勞動力來積累財富,一方面 以損公室利民眾的方式收買人心,因此造成許多諸侯國中卿大夫強宗日漸崛 起,國君公室相對的衰微,更有甚者,卿大夫的權力亦遭家臣把持。. 孔子曰:「天下有道,禮樂征伐,自天子出。天下無道,禮樂征伐,自諸 侯出。自諸侯出,蓋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執 國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則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則庶人不 議。」58. 55. 瀧川龜太郎: 《史記會注考證》 ,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1991 年 7 月,頁 228。 日後,雖然還出現吳、越爭霸的情況,但不復在春秋政局中佔據主導的地位。 (參見由呂濤 統編: 《中國文明史》第二卷《先秦時期》 ,頁 25。) 57 參見林義正: 《孔子學說探微》 ,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87 年 9 月,頁 37。 58 《論語•季氏》 56. 19.

(20) 此後封建政體逐漸瓦解,而進入戰國時期。. 二、社經環境方面:. (一)階級制度的變化:. 由於政治環境巨大的改變,使得封建制度逐漸解體。在封建制度下,貴族 是世襲的統治者,實行世官世祿制,但貴族人數增加,世官和世祿的數額有限, 使一部分貴族徒有虛名或淪為平民,這是自然的趨勢。西周的士,原屬有食田 俸祿的貴族,後來社會上對於受過教育而有知識的人,通稱為士。在春秋後期, 貴族沒落,平民崛起,值得注意的是士階層的出現59。在封建制度下,僅貴族才 有受教育的資格,所以知識純為貴族階級所專有。而春秋晚期,封建制度逐漸 解體,貴族沒落,降為平民者甚多,尤其貴族中地位最低的士,人數較眾,他 們落魄至民間,與庶民無異,便以知識、技能謀生,並傳授他人,孔子即為一 例。而各國競爭激烈,國君用人惟才,平民之中的才智之士,國君往往會加以 擢用,再加上從事工商業致富的人,往往受到國君的禮遇或重用,如子貢之例。 因此在春秋後期,社會階層發生很大的升降。. (二)經濟方面的變化:. 春秋時期大國爭霸雖給人民帶來災難,但當時的霸政又多少幫助了社會經 濟的繼續發展,因為在霸主的領導下,社會秩序多少可以得到勉強的維持,農、 工、商各業得以繼續其舊有的成果而向前發展。. 春秋時期,各諸侯國為富國強兵,莫不將增加人口作為第一要務,春秋晚. 59. 參見劉志琴、吳廷嘉: 《中國文化史概論》,台北:文津出版社,1994 年 4 月,頁 190~194。. 20.

(21) 期在諸侯國「廣土眾民」的政策下,人口當有所增加 60。而農業生產自為首要工 作,不僅土地充分開發,生產技術亦大為進步,銅製農具普遍使用,甚至鐵製 農具亦開始產生。水利灌溉工程亦有長足的進步。61. 農業進步,多餘的農業人口,得以從事工藝製作,使商品的種類增加。戰 爭頻仍,交通發達,各地的物產及商品亟需互通有無。從事工商業可以獲利致 富,不僅個人樂於追求,國君也往往加以提倡,例如齊桓公一向注意工商,晉 文公也重視通商,以增加國家的財用。著名的商人如弦高、子貢、范蠡,皆受 君王禮遇。.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各大國在爭霸的同時,也積極向周邊「戎狄」部落進 行征服活動,憑著各自的實力,分別征服和吞併了許多異族小國,同時有些中 原國家還與戎狄互通婚姻,促進民族之間的交融和融合,而伴隨來的經濟活動 也日益頻繁。. (三)文化方面的變化:. 業師徐漢昌先生曰:. 古代學術都存在於典禮之中,典章制度就是學的內容和教的教材。子弟 從父學,成為家業,世代相傳。周室東遷,朝廷亂弱,勢必裁員,於是 王官失守,保氏廢絕。王室學術衰落,王官遂分散在四方諸侯。周天子 屬下史官亦分散到各諸侯國。62. 參見余英時《古代知識階層的興起與發展》 ,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4 年 2 月,頁 10~24。 參見孫廣德、朱浤源《中國政治思想史》 ,台北:國立空中大學,1997 年元月,頁 67。 61 參見楊法魯、許樹安:《中國古代文化史》第三冊,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1991 年 11 月, 頁 156~165。 62 業師徐漢昌先生: 《先秦諸子》 ,台北:台灣書局,1997 年 9 月,頁 36~37。 60. 21.

(22) 自周室衰微,以往世代典守文獻的史官,流散各國,官府藏書也隨之流散民間, 促成了學術的普及。再加上士階層的傳授,從此官師之學變為私家之學,教育 不僅普及,而且也逐漸專業化。凡知識淵博或自樹一家學說者,皆能廣招生徒, 加以傳授。由於環境不同,各有因革損益,學術就由一元趨向多元。. 在春秋時期,由於政治動盪、社會急速變遷,產生許多亟待解決的問題, 知識份子為了救時之弊,相繼提出了解決問題的理論或方法,有守舊的、有趨 新的、有調和折衷的,於是產生歷史上有名的諸子哲學時代,形成百家爭鳴的 盛況。. 再加上商業繁榮、大都市的產生,於是交通日趨便利,而那些都市變成為 匯集文人的淵藪,各方人士可以互相交換智識,促成文化思想的興盛。而書寫 工具進步和國君提倡,也是促成學術發達的重要原因。63. 第二節. 魯國的政治環境. 若說春秋時期的大環境對孔子學說間接的造成影響,那麼魯國的政治環境 則對孔子學說形成直接的衝擊。而政治環境的形成,絕非一日可幾,必是經過 長期的醞釀而成。若要知魯國至孔子時的政治現況,則必須從頭開始探討魯國 的政治發展。由孔子據魯史而作《春秋》64 來看,可見孔子是非常注重魯國歷 史的,其中有些政治事件,對孔子的學說影響很大。因此要瞭解孔子的政治生 涯對其學說的影響,就必須清楚魯國的政治環境的變遷。今根據司馬遷《史記• 魯周公世家》所記載,並配合《左傳》,將魯國政治環境分成四個部分:從魯國. 63. 以上所述,參見劉大杰: 《校定本中國文學發展史》 ,頁 64~65。. 22.

(23) 建國開始,說明至孔子逝世為止。. 一、魯國的世系. 將魯國的世系依其承傳的次序,與期間所發生的一些大事,整理說明至魯 國「三桓」形成之前的魯桓公:. (一)周公旦: 1 是周武王的弟弟,被封於少昊故墟曲阜一帶,稱為魯公。周公不就封地, 留在京師佐理武王。 2 武王崩逝,成王年少,周公乃踐天子之位,暫代成王處理國事,當政七 年,還政於成王。周公逝世後,葬於成周。 (二)魯公伯禽: 1 周公死後,其子伯禽先前已受冊封,是為魯公。 2 伯禽到魯國後,即著手改變當地的風俗,因革民間的禮制,喪事三年才 除服。因此至魯經過三年以後,才向周公報告治理魯國的成果。魯公伯 禽死後,其子考公酋繼位。 (三)考公:在位四年而亡,立其弟熙為君,稱為煬公。 (四)煬公:在位六年而亡,其子幽公宰繼位。 (五)幽公: 1 在位十四年。 2 其弟鐨殺幽公而自立,稱為魏公。 (六)魏公:在位五十年而亡,其子厲公擢繼位。 (七)厲公:在位三十七年而亡,魯人共立其弟具,是為獻公。 (八)獻公:在位三十二年而亡,其子真公濞繼位。. 64. 參見第一章的注 23。 23.

(24) (九)真公: 1 在位三十年而亡,其弟敖繼位,是為武公。 2 真公十四年,周厲王因荒淫無道被放逐,由召公、定公共同治理國政。 3 真公二十九年,周宣王即天子位。 (十)武公: 1 武公九年春天,武公親率長子括、幼子戲往西朝見周宣王。宣王喜歡幼 子戲,想立戲為魯國的太子,周大夫樊仲山父勸諫無效,宣王終於立戲 為魯國的太子。 2 同年夏天,武公回國後去世,戲立為王,是為懿公。 (十一)懿公: 1 懿公九年,懿公兄括的兒子伯御與魯人聯合殺掉懿公,而立伯御為魯君。 2 伯御即位十一年,周宣王派兵攻打魯國,殺其君伯御。立魯懿公的弟弟 稱,是為孝公。從此以後,諸侯經常違抗王命。 (十二)孝公: 1 孝公二十五年,諸侯反叛周室,不久,犬戎殺了周幽王。周平王即位, 向東遷都於雒邑。 2 二十七年,孝公亡,其子弗湟繼位,是為惠公。 (十三)惠公: 1 在位四十六年而亡,其庶夫人所生的長子息姑,攝政當國,是為隱公。 2 息姑欲娶宋女,惠公因其美色而奪作自己的妻子,生子取名為允,以允 為太子。惠公死後,因允的年紀太小,所以魯人擁立息姑代理國政。 (十四)隱公65 :隱公十一年,公子揮進諂言,欲殺子允使隱公正式繼位。隱 公不許,公子揮竟反助子允殺隱公,而立子允為君,是為桓公。 (十五)桓公: 1 桓公五年,周王伐鄭,鄭國祝聃射傷周桓王。 2 桓公十八年,魯桓公與夫人到齊國。齊襄公私通桓公夫人,並派公子彭. 65. 《春秋》一書的記載,始自魯隱公元年。 24.

(25) 生殺魯桓公。魯立太子同為君,是為莊公。. 由上述的資料可知,此階段魯國君位之承傳尚稱平順,多可由君主決定, 國內大夫的影響力有限,但從「三桓」形成之後,大夫勢力擴大,君位承傳逐 漸失軌。. 二、「三桓」之形成. 所謂的「三桓」 ,是指魯桓公的三支後代。此三大家族逐漸坐大,慢慢把持 魯國國政,架空魯君的權力,朝綱因此不正,以致有魯昭公出亡之事件,這正 是孔子痛恨之處。以下仍依世系承傳之排序(接續上節) ,但重心著重在說明「三 桓」之形成與其勢力。. (一)莊公: 1 莊公九年,齊桓公繼位。莊公十三年,莊公與曹沫在柯邑與齊桓公盟會, 曹沫以武力劫持齊桓公,而求還齊侵魯之土地。莊公十五年,齊桓公始 霸於諸侯。 2 莊公有三個弟弟(即桓公的三子) ,長弟叫慶父、次弟叫叔牙、三弟叫季 友。 3 莊公曾娶齊女哀姜為夫人,哀姜無子。哀姜娣66 名叫叔姜,為莊公生一 子開。莊公又娶黨氏女孟任,生一子斑,因愛孟女而欲立斑為君。 4 莊公問次弟叔牙之意,叔牙表示擁立莊公長弟慶父。莊公又問三弟季友 之意,季友表示擁立孟女之子斑,並以莊公之命為由,派人季使叔牙喝 下毒酒而死,魯人乃立其子為「叔孫氏」。 5 莊公亡後,季友立斑為君。莊公長弟慶父,與哀姜私通,想立哀姜娣所. 66. 根據林伊主編: 《中文大辭典》第三冊,台北:中華文化大學出版部,1985 年 5 月,頁 149。. 25.

(26) 生之子開為君。因此派人將子斑殺死,季友逃奔陳國。慶父遂立莊公之 子開為君,是為湣公。 (二)湣公(閔公)67 : 1 湣公二年,慶父與哀姜私通更密切。慶父與哀姜商量殺湣公而自立,遂 派人殺湣公於武宮門口。 2 季友聽到此事,就從陳國和湣公的弟弟申轉往邾國,請魯大夫迎申為君。 魯人想將慶父殺掉,慶父惶恐逃奔莒邑。於是季友擁子申回國,立以為 君,是為釐公,釐公也是莊公的幼子。慶父與哀姜其後皆遭誅。 (三)釐公(僖公)68 : 1 季友的後人就稱為「季氏」;慶父的後人稱為「孟氏」。 2 釐公元年,以汶揚與鄪二邑封給季友,並以之為相。 3 十七年,齊桓公逝世。二十四年,晉文公即位。 4 三十三年,釐公亡,其子興繼位,是為文公。 (四)文公: 1 在位十八年亡。 2 文公有二妃,長妃是齊國女子,名叫哀姜,生下兩個兒子叫做惡與視; 第二個妃子叫敬嬴,很受寵幸,生子名俀。 3 俀私事襄仲(公子遂) ,襄仲想立他為君,叔仲不同意,但襄仲仍殺子惡 與視而立俀為君,是為宣公。從此魯國的公室逐漸衰微,而三桓的勢力 卻愈來愈強大。69 (五)宣公: 1 由於襄仲擁立宣公,其子公孫歸父於是頗受宣公所寵。宣公打算除去三 桓的勢力,派公孫歸父到晉國商討攻打三桓的事。但宣公不久去世,季. 解釋「娣」曰: 「同母姊妹嫁一夫也,姊稱其妹曰娣。」 67 《春秋左傳注》作「閔公」 , 《史記》作「湣」 , 《漢書》作「愍」 。 (參閱楊伯峻: 《春秋左傳 注》 ,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1991 年 9 月,頁 255。) 68 《春秋左傳注》作「僖公」 , 《史記》 、 《漢書》 「僖」例皆作「釐」 。 (同上注,頁 275。) 69 《春秋左傳注》楊伯峻曰: 「昭公三十二年《傳》述史墨對趙簡子之言曰『魯文公薨,而東 門遂殺嫡立庶,魯君於是乎失國,政在季氏。』司馬遷本之, 《魯世家》因云: 『魯由此公室卑, 三桓彊。』 」 (同上注,頁 633。) 26.

(27) 文子憤恨此事,逼使公孫歸父出奔於齊。 2 在位十八年亡,其子黑肱繼位,是為成公。 (六)成公: 1 叔孫喬如欲藉晉國之力殺害季文子(季孫行父) ,並欲剷除孟孫蔑,未能 成功,而後被迫出亡齊國,其弟為叔孫氏繼承人。 2 在位十八年亡,其子午繼位,是為襄公。. 由此資料可知, 「三桓」的勢力坐大,漸連君位的承傳也受到掌控,魯宣公 鑒此,終於要展開行動削減「三桓」的力量,可惜未成。其後的魯君或為「三 桓」所立而架空權力,或招致出亡之途,已無反抗之力了。. 三、魯襄公、昭公時期 由上節可觀知, 「三桓」從魯莊公時即逐漸把持朝政,甚至對君王之位不但 有決定權,甚至有生殺大權。而且為了自己的利益,彼此存在著既合作又猜忌 的關係,因此魯政大壞。這種情形到了魯襄公、昭公時更明顯,因此將二公獨 立為一節來說明。. (一)襄公: 1 襄公即位時才三歲。 2 襄公五年,季文子亡。他連續擔任宣公、成公、襄公三朝的宰相。 3 襄公九年,與晉軍聯合攻打鄭國。戰事結束後,魯襄公護送晉悼公回國, 晉悼公認為魯襄公十二歲可行冠禮,魯襄公回國經過衛國,借用衛國祖 廟行冠禮,季武子從旁相助。 4 襄公十一年,魯國發生一件大事,引《史記》、《左傳》原文說明如下:. 27.

(28) 十一年,三桓氏分為三軍。70 十一年春,季武子將作三軍,告叔孫穆子曰:「請為三軍,各征其軍。」 穆子曰:「政將即子,子必不能。」武子固請之,穆子曰:「然則盟諸。」 乃盟諸僖閎,詛諸五父之衢。正月,作三軍,三分公室而各有其一,三 子各毀其乘。季氏使其乘之人,以其役邑入者無征,不入者倍征。孟氏 使半為臣,若子若弟。叔孫氏使盡為臣,不然不舍。71. 此結果影響極大,趁著魯襄王年幼,三桓竟三分公室,架空魯君的政事、 軍事、經濟大權,不僅使三桓更為坐大,也使得日後魯君毫無制裁公族的力量, 而導致魯昭公出亡的下場。而三桓施政亦不同調,也使得魯國內政更為紊亂。. 5 襄公二十二年,孔子誕生。(一說是襄公二十一年72 ) 6 在位三十一年亡。同年九月,太子亦亡。魯人即立襄公夫人敬歸之娣齊 歸所生之子裯為君,是為昭公。昭公十九歲還很幼稚,叔孫豹不想立他, 認為: 「尚可立嫡子,或庶子之中較賢能者,因為子裯不是嫡系,而且守 喪期間,心中無哀淒之感,反有喜悅之色,若立為君,日後恐有憂患。」 但季武子不聽,仍立為君。 (二)昭公: 1 昭公三年,往朝晉君於河岸,晉平公辭謝請回,魯人深以為恥。 2 昭公五年,魯國又發生「卑公室」的大事,引《左傳》原文說明如下:. 五年春王正月,捨中軍,卑公室也。毀中軍于施氏,成諸臧氏。初作中 軍,三分公室,而各有其一。季氏盡征之,叔孫氏臣其子弟,孟氏取其 半焉。及其捨之也,四分公室,季氏擇二,二子各一,盡皆征之,而貢. 70 71 72. 瀧川龜太郎: 《史記會注考證》 ,頁 560。 楊伯峻: 《春秋左傳注》 ,頁 986~987。 參照注 3。 28.

(29) 于公。73. 3 昭公八年,楚靈王召見昭公。 4 昭公十五年,朝晉,晉人留魯昭公送晉昭公的葬禮,魯人深以為恥。 5 昭公二十年,齊景公與晏子到魯國邊境狩獵,順便入魯求問禮制。 6 昭公二十五年,魯昭公因「三桓」聯合起來攻打,以致只得出奔至齊。 引《史記•魯周公世家》原文說明事件始末:. 季氏與郈氏鬥雞,季氏芥雞羽,郈氏金距,季平子怒而侵郈氏,郈氏伯 亦怒平子。臧昭伯之弟會,為讒臧氏匿季氏,臧昭伯囚季氏人,季平子 怒囚臧氏老。臧、郈氏以難告昭公,昭公九月戊戌伐季氏遂入,平子登 台請曰:君以讒不察臣罪誅之,請遷沂上。弗許。請求於必鄪。弗許。 請以五乘亡。弗許。子家駒曰:君其許之,鄭自季氏久已,為徒者眾, 眾將合謀。弗聽。郈氏曰:必殺之。叔孫氏之臣戾,謂其眾曰:無季氏 與有孰利?皆曰:無季氏是無叔孫氏。戾曰:然救季氏。遂敗公師。孟 懿子聞叔孫氏勝,懿殺郈昭伯,郈昭伯為公使,故孟氏得之。三家共伐 公,公遂奔,己亥,公至於齊。74. 由鬥雞事件為引媒,引發君王公族之間因私怨而彼此攻伐,最後竟致使魯 昭公出奔,這是魯國歷史的頭一次。此種「君不君、臣不臣」的政治表現,必 給年值三十五歲的孔子帶來極大的衝擊,進而影響其學說。. 7 昭公二十六年,齊景公伐魯,奪取鄆邑,讓昭公居住。但終未能送昭公 回國。 8 昭公二十八年,昭公往晉國去請求幫他回國,因季平子暗中賄賂晉國六 卿,使得晉君讓昭公客居於乾侯,終未能送昭公回國。. 73. 楊伯峻: 《春秋左傳注》 ,頁 1261。. 29.

(30) 9 昭公三十二年,昭公客死於乾侯。魯人共立昭公的弟弟宋為魯君,稱為 定公。. 由此資料可知,「三桓」在魯襄公時,以「作三軍」為由而三分公室,使襄 公徒居高位而無實權。到了魯昭公,更由於「君不君、臣不臣」 ,而導致昭公出 奔,這必然會對學說正值塑成期的孔子有著相當巨大的影響。. 四、魯定公、哀公時期 魯昭公竟遭臣下的攻打而被迫出奔,在此事件之後,魯國的公室實際權力 幾乎全為「三桓」所瓜分;雖然三大家族的勢力已大過魯公室,但亦逐漸步上 魯君之路——權力為陪臣所取代。魯定公雖能任用孔子為政,但為德不卒,公 室權力終不能伸張。今將魯定公、魯哀公時期的大事,說明如下:. (一)定公: 1 定公五年,季平子逝世,季氏家臣楊虎以私憤囚禁季桓子及公父文伯 75 , 而逐仲梁懷,殺公河貌。其後雙方定盟後才釋放桓子。並逐公父歜及秦 遄,二人皆奔齊76 。 2 定公八年,楊虎欲去「三桓」 ,以季寤更季氏,以叔孫輒更叔孫氏,自己 更替孟氏,計劃將季桓子誘於蒲圃而殺之。其後桓子脫身逃至孟氏處, 楊虎竟劫魯定公與叔孫武叔以伐孟氏,孟氏仲孫何忌與成宰公斂處父共 擊楊虎,最後楊虎敗走,往讙、陽關二處繼續叛變。 3 定公九年,魯師伐陽關,楊虎敗而出奔齊。齊侯執楊虎而囚之,其後楊. 74. 瀧川龜太郎: 《史記會注考證》 ,頁 562。 《左傳杜氏注》曰: 「文伯,季桓子從父昆弟也。楊虎欲為亂,恐二子不從,故囚之。」 (《左 傳》十三經注疏本第六冊,台北:藝文印書館,1985 年 12 月,頁 959。) 76 《左傳杜氏注》曰: 「藐,季氏族。歜即文伯也。秦遄, 平子姑婿也。 《傳》言季氏之亂。」 ( 《左傳》十三經注疏本,頁 959。) 75. 30.

(31) 虎逃脫而投奔晉國趙簡子。 4 定公十年,定公與齊景公盟會於夾谷,孔子為相作襄助(此時孔子約為 五十二歲) ,齊人想暗襲魯君。孔子按禮儀責齊盟會不可以兵亂之,並責 齊不可用淫樂、盟書應對等、宴饗須合禮。齊侯畏懼而止,並歸還侵奪 魯國的土地以謝罪。 5 定公十二年,仲由為季氏宰,孔子將「墮三都」——毀掉「三桓」的城 牆77。於是叔孫氏墮郈。季氏將墮費,公山不狃、叔孫輒帥費人以襲魯, 公與三子入於季氏之宮,費人攻之,仲尼命申句須、樂頎伐之,費人敗, 二子奔齊,遂墮費。欲墮成,孟孫氏的公處斂父不從,公圍成,不克。 同年,季桓子接受齊國所贈的女樂班,君臣共賞,廢朝禮三日,孔子遂 氣而離魯,周遊列國。(此時孔子約為五十四歲) 6 定公十四年,越王句踐敗吳王闔廬。 7 定公十五年,定公逝世。其子將繼位,是為哀公。 (二)哀公: 1 哀公元年,吳王夫差敗越王句踐。 2 哀公五年,齊景公去世。 3 哀公七年,吳王夫差向魯國要求百牢的貢禮。同年,魯國攻打邾國。 4 哀公八年,吳國為了邾國的緣故而攻打魯國。魯國敗,與之定城下之盟。 同年,齊國也攻打魯國。 5 哀公十年,魯哀公聯合吳王夫差、邾隱公、郯子,攻打齊國的南疆。 6 哀公十一年,齊國又來攻打魯國。季氏用冉有建立不少戰功,而想到孔 子,因此魯人以幣召其歸,乃歸(此時孔子約為六十八歲) 。季氏欲以田 賦而問於孔子,孔子不表贊同,但季氏不聽。 7 哀公十四年78 ,齊國田常試殺其君王,孔子請哀公派兵去攻打田常,但 哀公不聽。哀公狩獵獲麟。孔子絕筆,停修《春秋》。 8 哀公十五年,魯齊二國達成和議,子服景伯和子貢出使於齊,齊國歸還. 77. 《左傳杜氏注》曰: 「仲尼時為司寇。」 (《左傳》十三經注疏本,頁 980。). 31.

(32) 侵魯的土地。 9 哀公十六年,孔子逝世。. 由此資料可知, 「三桓」雖長期執掌魯政,但其家族勢力亦漸為家臣所竊奪, 因此遂在魯定公時有「陽虎之亂」 。其後孔子執政,即依禮治國而國大治,在欲 實踐其政治理念——墮三都失利後,遂周遊列國,尋求能認同其理念而施展抱 負的君國,可惜失望而返魯。此時期無論是魯國或是在國際上的局勢皆生劇變, 在在衝擊著孔子,因此激盪出其不斷精進的學說。. 78. 《春秋》一書的記載,迄於魯哀公十四年。 32.

(33) 第三章. 孔子的政治生涯. 在第二章曾說: 「沒有同時瞭解孔子的時代背景及其生平,就不能正確瞭解 他的思想。」因此在瞭解孔子所處的時代背景之後,即來探討孔子的生平。蘭 克認為: 「歷史的真實不能由抽象的概念得之,而必須通過對『全部人生的透視』 (clear contemplation of total human life)然後始把捉得定。但人生絕不能限於 衣、食、住、行之類有形的、客觀的物質生活,思想、信仰、情感種種主觀精 神的嚮往,同樣是真實人生的一部分。 79 」相同的,學術思想之探討,也應從 「全部人生的透視」 ,然後始把捉得定。在第一章時筆者將「孔子的政治生涯的 界定,是以涵蓋其一生來看」 ,因此本章在介紹孔子生平時,亦即是對其政治生 涯的介紹。孔子的生平事蹟以《史記•孔子世家》為最初、最完整的資料,本 章即以此為據,再配合《左傳》 ,及後人的一些研究,然後將其分為四期來探述。 此四時期的敘說,其重心著重在影響孔子政治學說的一些政治事件上。. 第一節. 為學自立時期. 本節是從孔子的先祖家世說起,因為孔子的學說有其思想的淵源,所以孔 子的先祖家世對其學術思想必有一定的影響。在瞭解其傳承背景後,然後敘述 孔子的成長過程,將其為學的歷程作一描繪,以明此時期有何政治事件影響孔 子的學說。最後敘述至孔子三十五歲止,即魯昭公出亡到齊國前。. 79. 轉引自余英時: 《歷史與思想•自序》 ,頁 13。 33.

(34) 一、孔子的世系:. 《史記•孔子世家》將孔子的家系作如下的敘說:. 孔子生魯昌平鄉陬邑。其先宋人也,曰孔防叔。防叔生伯夏,伯夏生叔 梁紇。紇與顏氏女野合,而生孔子,禱於尼丘得孔子。魯襄公二十二年 而孔子生,生而首上圩頂,故因名曰丘云。字仲尼,姓孔氏。……魯大 夫孟釐子病且死,誡其嗣懿子曰: 「孔丘,聖人之後,滅於宋,其祖弗父 何,始有宋而嗣讓厲公。及正考父,佐戴、武、宣公,三命茲益恭,故 鼎銘云:『一命而僂,再命而傴,三命而俯。循牆而走,亦莫敢余侮,饘 於是粥於是,以餬余口。』其恭如是。吾聞聖人之後,雖不當世,必有 達者。孔丘年少好禮,其達者歟。吾即沒,若必師之。」《史記•孔子世 家》80. 錢穆據此而在其《孔子傳》中,對孔子先世先祖作過研究81 ,將其詳加解 說, 認為孔子的先世是商代的王室,周滅商,周成王封微子啟於宋,遂從王室轉為 諸侯。四傳至宋湣公,長子弗父何,次子鮒祀。湣公不傳子而傳弟,是為煬公。 鮒祀弒其叔父煬公,欲其兄弗父何為君,弗父何讓而不受,其弟鮒祀立,是為 厲公。弗父何為卿,孔子先世遂由諸侯轉為公卿之家。弗父何的曾孫正考父, 輔佐三公而益恭。正考父生孔父嘉,孔父是其字,嘉是其名,因獲賜族之典, 其後代以其先人之字為氏,乃曰孔氏。孔父嘉為大司馬佐助宋殤公,華父督欲 弒君,遂先殺孔父嘉82 。孔父嘉曾孫曰孔防叔,畏華氏之逼,始奔魯,為防大. 80. 瀧川龜太郎: 《史記會注考證》 ,頁 725~726。 以下之語見錢穆: 《孔子傳》 ,頁 2~4。 82 《左傳》曰: 「桓公元年,宋華父督見見孔父之妻于路,目逆而送之,曰: 『美而艷』 。桓公 二年春,宋督攻孔氏,殺孔父而取其妻,公怒,督懼,遂弒殤公。」 《注》曰: 「 《公》 、 《穀》 二傳記此事,以為宋督欲弒殤公而先殺孔父,與《左傳》所敘有出入, 《宋世家》全用《左傳》 。」 (語見楊伯峻: 《春秋左傳注》 ,頁 83~85。) 81. 34.

(35) 夫,故曰防叔,孔防叔在魯,其身分為一士83 ,至是,孔子先世遂又由貴族公 卿家轉為士族之家。孔防叔之孫曰叔梁紇,為魯陬邑大夫。 高專誠84 、馮紀澤85 考證古籍後,為孔子作家族年譜表:. 殷天子帝乙—宋國君微子啟—宋國君宋公稽—宋國君丁公申—宋國君共 公湣——宋厲公(弗父何之弟) — 宋卿弗父何—宋卿宋父周—宋卿世子勝—宋卿正考父—宋卿孔 父嘉(子孫以孔為姓)—宋卿木金父—宋卿睪夷—魯防大夫防叔(畏華 氏之逼而奔魯,故孔氏自此為魯人)—魯大夫伯夏—魯鄹邑宰叔梁紇— 孔子。. 雖說如此,但在古籍中孔子並未稱自己為王室之後,不過確是知道自己是 殷商之後86 ,因此孔子必對殷文化有所研究,對先王禮制有所瞭解。. 二、孔子的生平—三十五歲前:. 以下以《史記•孔子世家》 、 《左傳》 、 《家語》、錢穆的《孔子傳》為依據, 採編年方式,作條列式敘統的敘說,但重心是在會影響孔子學說的事件上加以 描述: (一)襄公二十二年,孔子誕生。(一說是襄公二十一年) (二)襄公二十四年,孔子三歲。. 83. 孔氏奔魯後,卿位始失,但亦不即為受地而耕之平民。在當時,貴族平民之間尚有新興之士 族,或為貴族後裔之疏遠者,或是貴族之破落者,與夫平民中之俊秀之子弟,因其學習當時貴 族階級禮樂射御書數諸藝,而得進身於貴族階層中當差服務,受祿養以為生。孔防叔在魯,其 身分亦為一士,其為大夫亦只受祿,不得與封地世襲者相比。 (錢穆: 《孔子傳》 ,頁 3~4。) 84 高專誠: 《孔子和他的弟子們》 ,北京:新華出版社,1993 年 12 月,頁 3~4。 85 馮紀澤: 《孔子傳》 ,屏東:大成書局,1966 年 7 月,頁 3。 86 《禮記•檀弓》曰: 「而丘也,殷人也,予疇昔之夜,夢坐奠於兩楹之間。」 35.

(36) 其父叔梁紇約在此時去世87 。 春,齊大夫崔杼攻魯北疆。夏,因齊莊公,私通崔杼妻姜氏,崔杼弒莊 公,立其弟,是為景公。 (三)襄公二十七年,孔子六歲。 在宋國向戌的倡導下,十四個諸侯國代表在宋國舉行了一次弭兵盟會, 以各小國承認晉、楚兩國為共同霸主的方式而基本結束了晉、楚兩國軍 事抗衡的局面。 (四)襄公二十九年,孔子八歲。 吳公子季札歷聘於諸侯,並觀樂於魯國。 約在此時期模仿成年人祭祀,練習行禮。 (五)襄公三十年,孔子九歲。 鄭使子產為政,而後國大治。 (六)襄公三十一年,孔子十歲。 襄公卒,其子昭公即位。 (七)昭公五年,孔子十五歲。 立志向學。 季武子改三軍為四軍,叔孫、孟孫各領一軍,季武子自領二軍,由是季 氏坐大。當時軍、賦統一,分軍即分賦,故史稱此舉為「四分公室」 。88 (八)昭公六年,孔子十六歲。 鄭人鑄刑書。 (九)昭公七年,孔子十七歲。 其母約在此時去世。89 (十)昭公十年,孔子十九歲。 娶於宋笄官氏。. 87. 《史記》曰: 「丘生而叔梁紇死。」 《家語》曰: 「生三歲而梁紇死。」 (參見《史記會注考證》 , 頁 726。) 88 請參閱第二章第二節。 89 錢穆曰: 「或云:孔子二十四歲母卒,不可信。史記孔子世家記孔子母卒在孔子十七歲前, 當是。」 (錢穆: 《孔子傳》 ,頁 7。) 36.

(37) (十一)昭公十年,孔子二十歲。 子孔鯉生90 。 孔子為委吏(經管倉庫)、乘田吏(管理牧場),約在此時。 (十二)昭公十三年,孔子二十三歲。 孔子在魯,使教於闕里,顏路、曾點、琴張等均往受教。91 (十三)昭公十七年,孔子二十七歲。 郯子抵魯國,孔子往訪,向他學習古代的官制。 (十四)昭公二十年,孔子三十歲。 齊景公與晏子到魯國邊境狩獵,順便入魯求問禮制。並向孔子問秦穆公 能夠稱霸的原因。92 孔子入太廟助祭,應在三十歲前93 。 子產卒。 楚平王信讒,殺伍奢及其子伍尚,伍員輾轉奔吳。 孔子開始在家授徒設教94 ,三十而立。 (十五)昭公二十三年,孔子三十三歲。 周王子朝逐敬王,自立。 (十六)昭公二十四年,孔子三十四歲。 孟僖子將逝,囑咐兩個兒子孟懿子和南宮敬叔,向孔子學禮95 。 孔子適周,問禮於老子96 。. 90. 《家語•本姓解》云: 「孔子年十九,娶於宋笄官氏,一歲而生伯魚。」(魏王肅注,楊家駱 主編: 《孔子家語》 ,台北:世界書局,1984 年 2 月) 91 吳延環認為:「孔子始教之年,《史記》置於十七歲,太小。引劉向《新序》 ,稱二十三歲『始 教於闕里,顏路、曾點、琴張之徒往受學焉』 。」 (吳延環:《論語研究》 ,台北:五南圖書出版 股份有限公司,2001 年 5 月,頁 459。) 92 《史記會注考證》及《先秦諸子繫年•附晏嬰卒年攷》中對此事曾詳加辨析而加以存疑。 (參 見瀧川龜太郎: 《史記會注考證》 ,頁 782、錢穆: 《先秦諸子繫年》 ,頁 4~8。) 93 錢穆曰: 「此事不知在何年?然必以出仕,故得入太廟充助祭之役。見稱曰『鄹人之子』者, 其時尚年少,當必在三十前。」 (錢穆: 《孔子傳》 ,頁 13。) 94 錢穆認為: 「孔子少年出仕,可考者僅知其曾為委吏與乘田,其歷時殆不久。孔子年過三十, 殆即退出仕途,在家授徒設教,至是孔子乃成為一位教育家。」 (錢穆: 《孔子傳》 ,頁 16。) 95 《史記會注考證》引崔適語,論證此事為孔子三十四歲時,而非十七歲。 (瀧川龜太郎: 《史 記會注考證》 ,頁 727) 96 《先秦諸子繫年•孔子與南宮敬叔氏周問禮老子辨》中對此事曾詳加辨析而加以存疑。 (參 見錢穆: 《先秦諸子繫年》 ,頁 4~8。) 37.

(38) 此時期的孔子不僅努力為學充實自己,也開始接觸政治活動,並已從事教育工 作了。. 第二節. 適齊相魯時期. 本時期所敘述的時間是從「三桓氏攻魯昭公」(孔子三十五歲時),至「去 職大司寇」離魯(孔子五十五歲時) 。此時期孔子的中心思想已然確立,而學說 的精深度隨著年齡、閱歷、學習亦不斷的成長,本節將孔子此時期的政治歷程 分為三階段說明。. 一、. 魯昭公出奔—適齊:. (一)昭公二十五年,孔子三十五歲。 此時期魯國發生一件重大事件,即「三桓氏攻魯昭公」97 。交戰結果, 昭公師敗,出奔到齊,造成魯國的混亂。年末,齊攻魯,圍鄆城。 是年,孔子亦至齊。 (二)昭公二十六年,孔子三十六歲。 齊攻陷魯之鄆城,使昭公居之。欲送昭公返魯,攻成城,敗還。 孔子在齊,與齊太師討論音樂。聞舜時韶樂而學之,三月不知肉味。 齊景公問政於孔子,孔子對曰: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 「善 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雖有粟,吾得而食諸?」98 晉助周敬王返國,王子朝奔楚。. 97. 參見第二章第二節。. 38.

(39) 二、. 設教授徒期:. (一)昭公二十七年,孔子三十七歲。 齊景公不能用孔子,孔子自齊返魯。99 延陵季子適齊,於其返也,其長子死,葬於嬴博之間,孔子往觀其葬禮。 100. 吳王子光,使專諸刺殺吳王僚,光嗣位,號闔廬。 (二)昭公二十八年,孔子三十八歲。 孔子回魯國後從事教育工作。101 魯昭公至晉國,居乾侯(地名)。 晉韓宣子卒,魏獻子為政,為國拔擢人才。孔子曰: 「魏子之舉也義,其 命也忠。」102 (三)昭公二十九年,孔子三十九歲。 晉國的趙鞅、荀寅向百姓徵收生鐵四百八十斤,用來鑄造刑鼎,鼎上鑄 著范宣子所制定的刑書。孔子不表贊同,認為: 「晉其亡乎,失其度矣。」 103. (四)昭公三十一年,孔子四十一歲。 四十而不惑。 晉侯打算用武力送魯昭公回國,其臣范獻子建議先召見魯之季孫氏協 商,魯之季孫意如亦同意迎回魯昭公,然而處於魯昭公旁之群臣有意見, 最終魯昭公仍未能回國。. 98. 《論語•顏淵》 錢穆認為孔子居齊年數約為一年。(參見錢穆:《先秦諸子繫年•孔子自齊返魯攷》 ,頁 11。) 100 見《禮記•檀弓》 101 錢穆曰: 「孔子自齊返魯,下至出仕,尚歷十三、四年。若以三十始設徒設教計之,前後共 計二十年。此為孔子第一期之教育生涯。」 (錢穆: 《孔子傳》 ,頁 23。) 102 瀧川龜太郎: 《史記會注考證》 ,頁 1496。 103 瀧川龜太郎: 《史記會注考證》 ,頁 1504。 99. 39.

(40) (五)昭公三十二年,孔子四十二歲。 魯昭公卒於乾侯,季孫意如立昭公弟公子宋,是為魯定公。 吳攻越,兩國戰爭自此始。 (六)定公元年,孔子四十三歲。 晉國的魏舒在狄泉(地名)會合諸侯的大夫,增築成周城牆。孟懿子參 加增築成周的工程。 (七)定公四年,孔子四十六歲。 吳、蔡、唐三國聯合攻楚,伍員率吳軍大敗楚軍,攻抵郢都,楚昭亡出 奔至隨國。後楚臣申包胥哭秦庭祈師,秦哀公遂出兵救楚 (八)定公五年,孔子四十七歲。 季平子卒,桓子嗣立。魯國境內發生一件權力結構改變之大事,就是季 桓子的家臣陽虎(貨)為擴張自己的權限,而捉執另一家臣仲梁懷,引 起季桓子的不滿,最後竟將季桓子也囚禁起來,逼得季桓子與之談好條 件才得以被釋放104 ,於是陽虎更不將季桓子看在眼裡,導致其後有取而 代之的作為。而季氏也很越分,聲勢排場都超過魯國公室。因此魯國從 大夫以下,都不守禮分,違反常道。 申包胥引秦軍救楚,吳軍敗退,楚昭亡還郢都。 (九)定公六年,孔子四十八歲。 定公侵襲鄭國,佔取匡地。去的時候不向衛國借路;等到回來,陽虎讓 季桓子、孟獻子從衛國國都的南門進,東門出,住在豚澤。衛侯發怒。 季桓子到晉國,去奉獻鄭國的俘虜。陽虎派孟懿子前去向夫人回送財禮。 陽虎雖為家臣,而權位之尊擬於大夫,既欲叛季氏,乃欲攀援當時聲望 已高得孔子而自重。孔子不欲見陽虎,陽虎遂「歸豚」盼得見,孔子亦 趁陽虎外出時去拜見,而於路途巧遇。然而孔子終未為陽虎而出仕。105 陽虎又和定公和三桓在周社盟誓,和國內的人在亳社盟誓。 (十)定公七年,孔子四十九歲。. 104. 請參閱第二章第二節。. 40.

(41) 齊國人歸還鄆地、陽關,陽虎住在那裡發號施令。 齊國國夏攻打魯國。 (十一)定公八年,孔子五十歲。 魯定公侵襲齊國,攻打陽州和廩丘。 齊國的國夏、高張攻打魯國西部邊境。 公山不狃106 不滿於季氏,就藉著陽虎來作亂,以費邑作據點來反叛季氏。 派人召孔子去幫忙,孔子想要應召前去107,子路大以為不然,勸止孔子, 孔子最後未成行。 魯國的陽虎叛亂。定公八年,楊虎欲去「三桓」,以季寤更季氏,以叔孫 輒更叔孫氏,自己更替孟氏,計劃將季桓子誘於蒲圃而殺之。其後桓子 脫身逃至孟氏處,楊虎竟劫魯定公與叔孫武叔以伐孟氏,孟氏仲孫何忌 與成宰公斂處父共擊楊虎,最後楊虎敗走,往讙、陽關二處繼續叛變。 孔子五十而知天命。 (十二)定公九年,孔子五十一歲。 魯師伐陽關,楊虎敗而出奔齊。齊侯執楊虎而囚之,其後楊虎逃脫而投 奔晉國趙簡子。 鄭國駟歂殺鄧析,而用其竹刑。駟歂繼承子太叔執政。. 三、 在魯出仕期:. (一)定公九年,孔子五十一歲。 在陽虎奔於齊之後,魯定公用孔子為中都宰。 (二)定公十年,孔子五十二歲。. 105. 錢穆認為: 「此事究在何時,不可知。但應在定公五年後。」 (錢穆: 《孔子傳》 ,頁 29。) 《史記》作公山不狃,亦即《論語》的公山弗擾。 107 清儒崔述考證此事,認為此事不可能發生。 (清崔述: 《洙泗考信錄》 ,北京:中華書局,1985 年,頁 34~35。) 106. 41.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魚油 + 運動 魚油 紅花油 豬油 對生理的影響 左心室收縮壓、.

第一節 中國和朝鮮的數學交流 第二節

With learning interests as predictors, the increases in mathematics achievement were greater for third- graders and girls than for fourth-graders and boys; growth in learning

在不影響主流課程結構下,接納和 認識學生的不同文化背境,有效地 把不同學生族群的文化元素(如節

行為 描述行為時不要有批判成分 影響 說明行為對團隊/其他人的影響 期望 說明預期會採取甚麼改進性行為 結果

• 人生在世的一個主要課題,便是了解事物間的 因果關係以及行為對周圍造成的影響,從而學

危機事件 後果 可預測性 持續性 震撼程度 估計危機 影響程度 一對小四及小. 二的兄妹,居 於學校同邨的

一、工業革命與19世紀社會背景 二、工業革命對設計環境的影響 三、平面設計的新形式與新媒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