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本節將分為四小節,第一小節為假說一「承先啟後的日本安全觀」的論證統整。

第二小節為假說二「保守本流與傍流的合流」的論證統整。第三小節為假說三「中 日在國際角色上的變遷」的論證統整。第四小節則透過「沃爾特的威脅評估理論」

來簡析中日關係。

(一) 承先啟後的日本安全觀

日本的防衛力整備方針,從冷戰時的「基盤防衛力」到後冷戰時代的「統合機 動防衛力」。前者主張以戰車為中心組織防衛力量,而後者則是強調機動、投射 能力的重要性。兩者皆遵守了「有限度」與「專守防衛」原則,只不過前者的時 代面對的是蘇聯全面入侵的可能性,而後者則是有可能發生離島遭到武力攻擊的 事態。另一方面,美日同盟亦是一個制度延續的重要象徵。美日同盟最初的目的 即為「穩定東亞態勢」,而直到今天,這一目的依舊沒有改變,唯一不同的則是 兩者的合作樣態與適用範圍。由此可見,日本的防衛政策具有在必要範圍內進行 修改,以適應環境挑戰的傾向。

根據特雷克(Wolfgang Streeck)與西倫(Kathleen Thelen)的定義,日本的安全保障 制度的變遷可以歸類於「適應性再生產」此一模式(詳見第三章小結)。漸進式的 變遷模式造就了日本安全觀「承先啟後」的特性,相對地穩定而不容易發生驟變。

雖然變遷較慢,但也不會在短時間內發生根本性的質變。同時,也不容易引起國 內外環境過多的反應。

144

(二) 保守本流與傍流的「合流」

冷戰時期,保守傍流一派對於修改憲法可以說是躍躍欲試,保守本流對此則是 興趣缺缺。而到了後冷戰時代,日本國內普遍地興起了修憲討論,與此同時,反 對美日同盟的輿論卻沒有因此高漲。216從中曾根康弘內閣開始,經過了小泉內閣,

直到現在的安倍內閣,這些政治人物都常被認為帶有「鷹派色彩」。隨著這些政 治家的上台,自民黨黨內的新自由主義色彩逐漸增強,安全保障層面上的改革更 是接二連三,但是,自主防衛論卻沒有同時受到重視。

1960 年,岸信介在反對聲浪中,與美國修訂美日安保條約,以追求更加平等的 美日同盟關係。岸信介在政治光譜上被定位為「保守傍流」,追求憲法、外交與 安全保障層面上的獨立。安倍晉三為岸信介之外孫,在政治傾向上也有許多雷同 之處,安倍晉三制訂新防衛計畫大綱與美日防衛合作指針,「積極的和平主義」

更是強調日本在國際上應有所作為。但當我們剖析以安倍晉三為首的日本新一代 政治人物時,我們能夠發現,安倍等人與其父執輩在理念上的確也有所不同。

安倍晉三於其著作「邁向美麗之國」一書中,對自己的政治理念進行了簡述。

安倍認為,日本的憲法是在美國干預下制定,日本成為了美國「民主化實驗」的 對象,而在這樣的脈絡下所誕生的和平憲法與後來的自衛隊自然產生了矛盾,因 此,憲法有修訂的必要性。另一方面,安倍強調了美日同盟的重要性,在物質層 面上是因為美日同盟的存在有助於穩定東亞情勢。在精神層面則是因為美日兩國 共享了民主主義與市場經濟等等的「普遍性價值」。217

216 Frances Rosenbluth and Michael Thies. 2009. Japan Transformed: Political Change And Economic Restructuring.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P95.

217 安倍晉三,2006,《美しい国へ》,東京:文藝春秋,頁 115。

145

不論是「自由與繁榮的弧」、「價值觀外交」還是「安全保障鑽石構想」(美日 澳印四國),日本近期的防衛、外交方針皆具有強烈的價值傾向。日本現今的中生 代政治家成長於戰後的黃金時代,與其父執輩相比,對於防衛、外交層面的議題 抱持著更加開放的想法。也許就像安倍在其著書中所說的「日本是民主化實驗的 成功例子」,親美保守不再只是利益上的考量,價值觀也成為了一項重要的因素。

傳統歷史制度論以「中觀」的角度分析歷史脈絡,無法以「微觀」的角度來分 析行為者的利益、偏好與動機是如何形成的。近期的歷史制度論則開始重視「個 人」在制度中所扮演的角色。行為者因為理念的不同,對於歷史脈絡自然也會有 不同的定義,同時這也會影響行為者與制度的關係。無視了價值觀這一項參數,

將使我們難以全盤地分析制度。218

綜觀戰後日本的政治,以吉田茂為首的「保守本流」把持了首相之位很長的一 段時間。除了吉田茂本人外,出身吉田學校的政治人物更是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如 池田勇人、佐藤榮作),自民黨的兩大派閥-平成研究會與岸田派(保守本流)更是 扮演著吉田主義的維護者。70 年代後,從田中角榮到小淵惠三政權的 15 位首相 中,其中有 7 位首相屬於該兩派的領導人。

但到了 2000 年後,從森喜朗開始的 8 位首相,除去了 3 位民主黨籍之後,5 名中有 4 名屬於清和政策研究會(保守傍流),造成上述情況的理由之一是「派閥 間的政策差異愈來愈小」。219從前幾章的分析中我們可以發現,保守本流與傍流兩 者的界線逐漸模糊,而在安全保障層面上,兩者也各自發揮了功效。日本基於「對

218 河連燮著,李秀峰等譯,2014,《制度分析,理論與爭議》,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頁 60。

219 産経ニュース,2014,《色あせた「保守本流」、現実は「安倍カラー」一色》東京:産経ニュ ース:www.sankei.com/politics/news/140617/plt1406170013-n2.html,2016/5/18。

146

美協調」、「國際主義」等等原則上,積極加深與美國等等國家的合作,同時加強 自己在國際上的影響力。而考慮到日本防衛政策的特性,這樣的方針在短期內應 該不至於發生全盤性的改變。

(三) 中日在國際角色上的變遷

60 年代後期,中俄關係徹底交惡,中國一改向蘇一邊倒政策,快速向美日兩 國拉近距離。70 年代也成為了中美、中日關係的良好發展期。而中國這一種既不 服膺美國也不認同蘇聯的「反帝、反殖、反霸」路線,也反應出了中國對於現有 國際秩序的不滿。但與此同時,中國利用這種國際情勢來取得國益,根據國際關 係學者施德勒(Randall Schweller)的理論,我們可以將此時的中國定位為「投機者」。

後冷戰時代,中國國力急速增強,對外態度逐漸強硬,欲加強其在東海、南海甚 至是印度洋區域的海洋權益。中國對於現有的國際制度(美國主導)發起了挑戰,

成為了「破壞者」。

另一方面,冷戰時期的日本透過搭便車的方式,使國家能集中全力發展經濟,

對於安全保障層面則是維持最小限度的支出,是為體制的「追隨者」。後冷戰時 代,日本強化與美國的安保合作,並積極推動國際合作、對話。日本願意付出更 高的代價以保護現有的國際秩序,日本轉而成為了體制的「維護者」。因為中日 在國際角色上的變遷,兩國的安全觀也逐漸發生矛盾,關係也因此開始變得對立 且緊張。

除了國際角色的變遷外,透過新古典現實主義的視角,過去中日間的歷史發展 亦對兩國的安全觀造成了重大的影響。近年來,中國的國力逐漸增強也使其亟欲

147

「雪恥」,以洗刷過去的失敗。日本在中國近代化路途上扮演著一個微妙的角色,

時而友好時而敵對。但毫無疑問的是,明治維新後,日本的崛起對東亞的國際秩 序造成深遠的影響,「中華朝貢體系」被日本所推翻。而在中國重新證明自身存 在的這條道路上,「超越日本」會是一項重要的指標,也是凝聚人心的口號。許 多中國人也認為,中國在重建「中國模式」的道路上,日本將成為一大阻礙。

(四)沃爾特的威脅評估理論

本節將透過國際關係學者沃爾特(Stephen M. Walt)的威脅評估理論,分析中國對 於日本的威脅程度。該理論包含四項標準「綜合國力」、「地緣鄰近性」、「進攻性 力量」與「進攻性意圖」。首先,要測定一個國家的綜合國力是一件非常困難的 事,「國力」此一詞本身就具有不確定性概念。

學者格曼(F. Clifford German)提出的國力測定衡量模型較注重物質力量,如人口、

天然資源、國土面積、工業能力與軍隊實力等等要素。而近來的國力測量尺標更 加入了教育、士氣或是資訊傳達速度等等非物質指標。在此礙於論文篇幅,無法 詳盡地分析中日的國力比。不過我們唯一可以肯定的事情是,改革開放以來,中 國的軍事、經濟、技術能力皆有長足的發展,再加上中國在海外龐大的經濟資本,

今日的中國已非吳下阿蒙,國力亦不可小覷。220

第二項威脅評估標準為「地緣鄰近性」,地理條件限制了武力的投射,要將部 隊投射到外國區域對於軍事科技來說是一大挑戰。中國與日本隔著東海相望,海 洋自古以來便對東亞地區的軍事行動造成重大的影響。如今,隨著中國在海空軍

220 韓慧林,2012,〈中國大陸綜合國力之發展與啟示〉,《戰略研究》,第 27 卷,第 4 期,頁 71。

148

技術上的逐漸完備,中國與日本之間的地理距離已經大大地縮短。

第三項威脅評估標準為「進攻性力量」,除了軍隊的絕對數量,一個國家是否 能夠有效打擊敵方領土內目標,甚至進一步進行佔領動作也是評估威脅程度的標 準之一。如攻擊型的航空母艦、海軍陸戰隊、裝甲部隊與各型飛彈等等武器依情 況可能被視為進攻性力量。但究竟一項武器的性質是偏向攻擊抑或是防衛,有時 候並沒有辦法簡單的歸納出來。從第四章的內容我們可以發現,中國海軍目前擁 有現役航空母艦一艘,戰鬥機群的目標也從「空優」改變為「多功能」,種種的 跡象也透露出了中國在進攻性力量上的完備。

第四項威脅評估標準為「進攻性意圖」。如發動戰爭的機會成本、國際觀感、

第四項威脅評估標準為「進攻性意圖」。如發動戰爭的機會成本、國際觀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