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二、後測--總結性評量

在文檔中 國中學生歷史理解之研究 (頁 86-96)

一般而言,教師都習慣在一個單元教學完畢後,舉行一正式或非正式的紙筆評量,

藉以檢視教師教學的成效,並透過成績的評定來測知學習者的學習成就,這也就是所謂 的「總結性評量」(summative evaluation)。就評量的時機與功能而言,總結性評量係置 於教學之末,主要目的在讓教學者據以判定原預設的教學目標是否達成。基於本研究的 旨意在於了解學生的歷史理解的表現水平,因此在後測部分,筆者主要參考新版布魯姆 認知目標中「了解」層次的認知歷程,編擬二十題以「了解」層次為主的紙筆測驗,期 能測知學生在學完「鄭氏治臺時期」單元後,是否已達到「了解」的層次。茲將本研究 的後測試題,根據新版布魯姆了解層次的認知目標和「教材內容」製表如下:

理解層次的教學目標

4. 同學討論漢文化在臺灣的發展情形-

小明﹕「一直到清朝,漢人文化才在臺灣建立基礎。」

小芬﹕「不﹗早在鄭氏治臺時期,漢人文化便已在臺灣奠下根基。」

請問﹕小芬該舉下列哪一史實為證最足以支持自己的觀點﹖

(A)鄭成功據臺反清 (B)鄭成功逐退荷蘭人 (C)鄭經建孔廟設學校 (D)鄭 經恢復對外貿易。《答案》:C

【教學目標】理解層次-「推論」:能根據文獻史料推論鄭成功攻台的過程。

5. 附圖是《歐洲每日大事紀》

內〈快報〉的部分內容:參 考其中資料,有助於我們了 解下列哪一主題?

(A)郭懷一抗荷事件 (B)鄭 氏政權的建立過程 (C)西 班牙人出兵攻臺 (D)荷蘭 聯合東印度公司的成立背 景。《答案》:B

【教學目標】理解層次-「說明」:說明鄭氏治臺時期的行政區劃。

6. 海角七號當紅的國寶茂伯住在現在的屏東一帶,若以鄭氏時期的行政區域劃分來 看,屏東應該屬於哪個行政區所管轄? (A)萬年州 (B)天興州 (C)承天府 (D) 安撫司。《答案》:A

【教學目標】理解層次-「說明」:說明鄭氏時期的軍屯制度對南部地區部分地名的影 響。

7. 探索臺灣地名的原由,可以了解當地歷史發展的概略。請問:前鎮(今高雄市前鎮 區)、新營(今臺南縣新營市)等地名,與下列何者有關? (A)行政中心的建置 (B) 文教制度的推動 (C)對外貿易的進行 (D)土地的拓墾。《答案》D

【教學目標】理解層次-「解釋」:解釋鄭氏政權的海外貿易主要乃為籌謀抗清的經費。

8. 從鄭氏時期的國際貿易情形來看,臺灣自英國、日本輸入的貨品,反映了鄭氏政權 的貿易政策有何特色? (A)積極為長期經營臺灣而規畫 (B)十分注重民生用品的 供需 (C)只重國防而忽略民生經濟 (D)為反清復明作軍事上的籌備。《答案》D

9. 鄭成功登陸臺灣之初,面臨的最大問題為糧食不足,原因除了當時臺灣農業尚不發

文。

表 4-1-3 歷史理解之後測成績一覽表

分數 0 分 10 分 20 分 30 分 40 分 50 分 60 分 70 分 80 分 90 分 100 人數 0 0 0 3 1 1 4 6 5 14 0

表 4-1-4 後測試題答對率統計表

題號 答對人數 答對率(%) 題號 答對人數 答對率(%)

1 33 97 11 21 62

2 28 82 12 30 88

3 42 91 13 15 44

4 19 56 14 24 71

5 30 88 15 28 82

6 26 76 16 25 74

7 28 82 17 33 97

8 26 76 18 33 97

9 10 29 19 32 94

10 26 76 20 28 82

根據施測結果得知,學生學習完「鄭氏治臺時期」單元後,對於這段時期的歷史雖 未能達到完全理解,但若就單元測驗結果而言,大體的掌握度比起之前學的「史前臺 灣」、「荷西時期」等單元,仍算是達到較高的理解。大致而言,除了少數同學對此單元 的內容明顯理解不足之外,的確可從後測成績發現學生經過直觀教學、探究教學與講述 教學的學習歷程後,不論是在政治、經濟或文教層面都有一定的理解程度。雖然筆者深 知紙筆測驗的成績數值不能充分反映學生是否真正的理解,但它仍不失為檢視師生間教 學成效的有力工具。以此次後測結果為例,筆者便從中發現學生在學習「鄭氏治臺時期」

上的困難,特舉幾例如下:

在全部試題中答對率最低的是第九題:

鄭成功登陸臺灣之初,面臨的最大問題為糧食不足,原因除了當時臺灣農業尚不 發達外,還包括下列哪一原因? (A)自然環境惡劣 (B)農村人口不足 (C)來 臺人數驟增 (D)連年發生天災。

此題設計本在測知學生是否能解釋鄭成功登臺之初,面臨糧食不足的原因,結果發現答 錯的學生多半是選(B),筆者後來進一步地探知,發現答錯的學生作答時只單純想到糧 食不足一定是生產不足的問題,而生產不足是因為當時農村人口不足所致,但當筆者進 一步追問:那為什麼在之前臺灣不會發生生產不足的問題呢?為什麼鄭成功擊退荷蘭人 之後,就會有糧食不足的問題?學生才意會到除了邏輯的考量外,還必須意識到鄭成功 據臺當時的時空條件。

而答對率次低的是第十三題:

西元 1658 年,鄭氏率軍北伐抗清,先勝後敗,不得已退守金門、廈門。此時鄭 氏深知要挽回逆勢非短期內所能實現,無論是練兵或籌糧都需作長久之計,加上 敵軍一再進犯廈門,因此要長期固守廈門和金門。上述史實發生的背景為下列哪 一項? (A)滿清入關,南明抗清 (B)三藩之亂,鄭氏來攻 (C)整軍經武,抗 荷保臺 (D)海盜侵擾,保衛家園。

本題設計旨在測試學生是否理解鄭成功面對明清政權遞嬗,基於種種考量需要一攻守方 便的反清基地;為求能提供足夠的歷史訊息來幫助學生作答,因此題幹敘述略長,最後 有 16 位同學選擇(B),這些答錯的學生表示,由於未能確切掌握題幹敘述的時序觀念,

而誤將鄭成功「攻臺前」的時代背景與選項(B)「三藩之亂,鄭氏(鄭經)來攻」混為 一談所致。

同學討論漢文化在臺灣的發展情形-

小恩﹕「一直到清朝,漢人文化才在臺灣建立基礎。」

小容﹕「不﹗早在鄭氏治臺時期,漢人文化便已在臺灣奠下根基。」

請問﹕小容該舉下列哪一史實為證最足以支持自己的觀點﹖

(A)鄭成功據臺反清 (B)鄭成功逐退荷蘭人 (C)鄭經建孔廟設學校 (D)鄭經 恢復對外貿易。

此題有 10 位同學選擇了(A)鄭成功據臺反清,顯示在經過歷史課堂的學習後,仍有學 生未能理解漢文化在臺發展奠基於鄭經時期;另有一位選擇了(D),該生雖然知道漢文 化在臺發展奠基於鄭經時期,卻無法確實舉例說明,未能辨識文教和經濟發展是屬於不 同範疇。

另外,由於本實驗利用了三節課進行探究教學,帶領學生藉由資料來認識、理解鄭 氏時期的歷史發展,因此在後測題目中,特別設計了第十一題的資料題題型,希望探知 受試學生是否能透過資料的提供與解讀,連結歷史課堂學習的內涵;題目如下:

資料一:有船四百艘,兵兩萬五千人由金門料羅灣向我方向航行。

資料二:公司曾一再要求巴達維亞派兵增援。

資料三:敵軍乘漲潮由鹿耳門登陸,雙方展開海陸大戰,我方因人員、糧食不足 而敗。請問:上述資料的紀錄者可能是下列哪一項? (A)鄭成功 (B)郭懷一 (C)荷蘭人 (D)西班牙人。

結果,本題共 13 位學生答錯,答對率 62%,一經詢問,答錯學生紛紛表示由於匆匆瀏 覽資料,未能辨識清楚題幹中所謂的敵方和我方之別,甚至有學生一看到選項中出現了 鄭成功就直接選答,完全不顧及題幹敘述的重點。上述現象除了顯示國一學生的閱讀理 解能力,仍有待進一步的訓練與加強之外,筆者也省思到學生的學習習慣並未因一次的 教學實驗就能有所改變,他們依然比較習慣「背誦」整理好的重點,在面對相關的歷史 資料時,仍有部分的學生無法根據資料中所提供的訊息來推知歷史的發展經過。

整體而言,學生在「解釋」型的題目表現偏弱,對於「建立一個系統的因果關係」

的歷史學習,顯然需要再行加強;而基於「推論」型的題數較多的關係,九題當中有六 題有八成以上的學生能「根據現有資訊,提出一個具邏輯性的結論,或是由一系列的例 子或項目找到一組模式,並能夠解釋每個例子的特點和彼此的關係」,算是了解層次的 眾題型中達到較高的理解狀況。不過,同隸屬於「推論」題型的第 11 題,達到理解程 度的百分比卻又明顯較低,這顯示受試學生在同類型的紙筆測驗中的表現並不穩定,其 理解力與學生本身的先備知識和學到的學科資訊能否順利連結有極大的關係,倒與紙筆 測驗所呈現的題型類別沒有直接的正相關,但不失作為教師檢視學生學習成效的評量工 具之一。

綜上所述,透過後測結果的分析,筆者發現要完全讓學生達到歷史理解的教學目 標,還有很大的努力及改進的空間,特別是在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的加強,以及時序觀念 的釐清方面,必須要長期培養與訓練。不過,在此仍必須重申,紙筆測驗本身有其評量 的局限性,教師只能從中得知學生學習成效的大致情形,但無法確實得知學生在答題正 確或錯誤的背後,究竟存在多少的理解,教師若想要了解學生答題背後的學習心理歷程 或學習理解的狀況,便需要透過其他評量方式。因此,下一節將就課堂學習單與學習日 誌兩項實作評量進行分析,期能了解學生歷史理解的表現。

第二節 課堂學習單

評量的目的,本不該只是一味地要求受教者精熟既定的知識體系,在給魚吃的同 時,更應該教予如何釣魚,讓學生知道如何學習、如何思考以及如何盡可能地在更多方 面展現自己的潛能,培養他們從學校畢業後仍能不斷「終身學習」。要達成上述目標,

便必須在評量的方法與內涵上有所改變,除了一般傳統的紙筆測驗外,也應該「視學生 身心發展及個別差異,依各學習領域內容及活動性質,採取筆試、口試、表演、實作、

作業、報告、資料蒐集整理、鑑賞、晤談、實踐等適當之多元評量方式,並得視實際需 要,參酌學生自評、同儕互評辦理之。」7為落實適性化、多元化的教學評量,本研究亦 實施實作評量,但考量到教學單元的性質、學生的能力與教學時間有限等因素,在此仍 以書面方式呈現評量的結果。

所謂「實作評量」,國內外學者皆提供不少見解:以目的而言,Stiggins強調實作評 量的目的在於評量知識、理解化為行動的能力,強調學生善用有用的技能與知識,讓學

所謂「實作評量」,國內外學者皆提供不少見解:以目的而言,Stiggins強調實作評 量的目的在於評量知識、理解化為行動的能力,強調學生善用有用的技能與知識,讓學

在文檔中 國中學生歷史理解之研究 (頁 86-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