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肆、學習單的分析

在文檔中 國中學生歷史理解之研究 (頁 110-114)

由於本實驗的樣本數不多,實驗時間也只為期一週,因此研究的目的不在歸納學生 的思考類型或思維模式,而是在了解國一學生在學習歷史時出現的想法與概念,探查學 生如何思考歷史、看待歷史及其相關概念,冀能有利於未來的歷史教學。為避免資料分 析的過程出現過於主觀或流於形式,在正式分析、討論學生在學習活動單上的文字回 饋,了解學生歷史理解狀況之前,實有必要先立定相關的評核標準,茲列表說明如下:

理解的程度

(二)難以理解:不能清楚地把握當事人的意圖或境況;合於常理卻未具歷史概念。

(三)因襲理解:對行動的解釋能涉及到當事人的意圖和境況,但在解釋當事人的意圖 時,有明顯的「因襲」成份(包括對人物的形象投射、刻板的意向歸 因,以及建立在對意圖和境況「純粹概念化」)。簡言之,即未援引 證據卻對特定角色或行為存有某種刻板印象。

(四)局部理解:對行動的解釋能夠涉及到當事人的特殊意圖和他對其境況的看法,但 仍限於局部的瞭解,只限於與需要解釋的行動相關描述的情況而已,

仍無法掌握更完整的形勢環境。簡言之,即能夠了解文意卻對歷史概 念模糊。

(五)高度理解:能理解當事人的意圖,並且能進一步地以當事人對該境況的看法及對 其目的加以分析。換言之,即概念清楚,並且能夠提出證據來佐證自 己的觀點。

為免解讀上的誤會,在正式運用上述評核表分析學習單之前,筆者想先釐清此表主 要係幫助筆者分析學生在學習單的文字回饋之用,因為每一張學習單的主題重點不同,

無法全然適用上表所有的評核項目,例如「知道重要的歷史事實」(知道鄭成功攻臺的 過程與結果、知道鄭氏三代政權的演變、知道清廷面對鄭氏的抗清有何舉措)與「運用 各式資料(如圖表、視覺等方面的資料)對歷史敘述中的材料加以澄清及說明」(轉譯 圖表資料所顯示的歷史意涵,知道鄭經曾趁三藩之亂出兵中國;轉譯圖表資料所顯示的 歷史意涵,鄭氏政權在臺土地開發遺留的地名,如左營、前鎮等以營或鎮為名的由來與 鄭氏時期的軍屯有關)等項目,主要是利用課堂間的問答以及後測試題進行評核。因此,

在分析學習單時,主要是針對「確定歷史敘述中所強調的問題意識」、「理解重要歷史事 實的解釋」、「理解歷史事件的時代背景」與「自歷史境況中理解歷史人物的作為」等項 目進行相關評核。

的評核標準,但評核過程仍無法完全避免摻入筆者主觀的部分,在此只能盡量做到降低 個人主觀成份,以求評核結果盡量客觀。以下即就「鄭成功征討臺灣的動機」與「鄭成 功的歷史形象」兩大課題進行分析,以探知受試學生在相關證據的幫助下,對歷史人物 的行為與其背後的動機是否更能掌握與理解,並從中探析學生在面對多元歷史記述時,

會有何反應與想法。

(一) 鄭成功的征臺動機

一如上述,本研究的課程實施以影片「臺灣.荷蘭.鄭家軍--荷蘭時期臺灣圖像」

作為開始,運用倒敘的方式展開課程。為此,在正式探討鄭成功征臺動機之前,筆者提 供資料,設計鄭成功征臺結果的相關提問:

(1)根據資料一、二,你認為鄭成功當時打敗荷蘭人後,是怎麼「看待」投降的荷蘭 人?試舉例說明你(妳)的看法。

(2)你覺得身處十七世紀大航海時代,面對改朝換代的鄭成功,他是以何種態度來面 對當時變化的局勢?試舉例說明你(妳)的看法。

(3)為何鄭成功對荷蘭人能如此寬容大量?試舉例說明你(妳)的看法。

依歷史理解程度的五個層次來看,受試學生在這三個題目的文字回饋表現的歷史理解水 平如下表統計:

表 4-2-5 鄭成功征臺結果之歷史理解水平一覽表

題一 題二 題三

題號

理解水平 人數 百分比 人數 百分比 人數 百分比 無法理解 13人 38% 14人 41% 2人 6%

難以理解 7人 21% 1人 3% 12人 35%

因襲理解 4人 12% 16人 47% 5人 15%

局部理解 8人 24% 1人 3% 11人 32%

高度理解 2人 6% 2人 6% 4人 12%

布,一如下表:

在文檔中 國中學生歷史理解之研究 (頁 11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