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貳、直觀法的教材教法

在文檔中 國中學生歷史理解之研究 (頁 57-63)

凡能承載教學內容或是歷史信息的材料皆可視為「教材」,不論是教科書、課外文 本(歷史著述、文學作品、課外讀物……)、圖像、實物、影片、海報等素材,都可以 適時地視課程的性質、學生的學習情況等,作為歷史教學的素材。由於考量到受測學生 在國小階段已經學習過鄭氏經營的相關課程,因此本研究在課程之初,並不以常用的講 述教學作為「鄭氏治臺時期」這個單元的展開。基本上,學生對於鄭成功戰勝荷蘭人,

在臺灣建立政權的事蹟有一定程度的認識,因此課堂上便不再為此重覆說明;為使學生 對於鄭成功攻臺的行動有更深刻的認識與感受,本研究在課程活動之初,安排學生觀賞 由公共電視與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籌備處合作所拍攝的「臺灣.荷蘭.鄭家軍--荷蘭 時期臺灣圖像」一片,揭開「鄭氏治臺時期」課程的序幕。

「臺灣.荷蘭.鄭家軍--荷蘭時期臺灣圖像」是以1662年1月25日國姓爺鄭成功發 動決定臺灣命運的大砲戰為主軸,貫穿全局,除剖析十七世紀在世界舞臺初綻光芒的臺 灣,以及荷蘭人為何會在臺灣建造商館外;另一個焦點則在介紹「荷蘭聯合東印度公司」

檔案史料和幾位經年研究鄭荷時期臺灣史的學者(中央研究院曹永和院士、江樹生、翁 佳音、荷蘭人包樂史等),說明他們如何克服語言的障礙,長期從浩瀚的檔案文獻中,

抽絲剝繭的解讀、勾勒出四百年前臺灣的面貌。

圖 3-1-1:「臺灣.荷蘭.鄭家軍-荷蘭時期臺灣圖像」部分圖片

※圖片來源:http://www.pts.org.tw/~web01/misc/holand/

從片中可以看到,因為交通的不便,歐洲人配合季風航行,從歐洲到亞洲費時動輒 7-8 個月,旅途中充滿驚險與不便,透過影像的傳遞與旁白敘述,更是讓學生對歐洲人 來東方殖民發展的決心和毅力大開眼界。另外,這部影片也提到「荷蘭聯合東印度公司」

為了確實掌握殖民地的一舉一動,要求各分據點的總督逐日記下殖民地所發生的點滴事 情,以日誌的形式寄往當時的巴達維亞(現在的印尼雅加達),再轉送回荷蘭母國,這 些從十七世紀初到十八世紀末,荷蘭東印度公司亞洲各據點與總公司聯絡所留下的日誌 資料(包括書信、日記、報告和行政決議等),都成為後人了解大航海時代下歐亞之間 互動情形的珍貴資料。雖然日治時期就已經有部分日籍歷史學者相當重視這些史料,甚 至遠赴荷蘭抄寫檔案,企圖解讀臺灣的過去,後來因戰爭而中斷研究工作,卻在臺大圖 書館留下為數極豐的荷文資料。這些古荷文檔案,經臺灣史學者的苦心鑽研,陸續出版 問世,讓後人對十七世紀的臺灣歷史發展更加瞭解。

西元 1662 年,鄭成功與荷蘭雙方面議和,條約的第一條寫道:「雙方都要把所造 成的一切仇恨遺忘。」這是雙方在物資艱困的條件下互相對峙苦戰九個月之後所簽訂的 條約,條約是以國際和約的形式簽訂的,但和約開宗明義卻是要大家放下仇恨,這與一 般人們對戰爭結束,敵對雙方仇視以對的刻板印象非常不同。荷蘭人遞交降書給鄭成功 後,離開台灣。而這段歷史經由專精古荷蘭文的江樹生研究而得以重現,1990 年漢聲雜 誌以圖文並茂的方式予以出版,使歷史教師有份可貴的參考資料。

本研究希望以這部影像文本作為輔助教材,一來讓學生對本來就知道的鄭成功攻臺 行動能有更深刻的感知;再者,也期待透過片中插述了曹永和、江樹生、翁佳音、荷蘭 人包樂史等歷史學家,對於鄭成功攻臺史實建構的歷程分享與說明,讓學生對於歷史的 建構歷程能有一粗略的認識。茲列本研究直觀教學法之教學計劃如下表:

▼表 3-1-1 直觀法之教學計劃

關於鄭氏政權在臺灣的建立,一般多從鄭成功趕走荷蘭人開始介紹起,但囿於課程 進度壓力,有關鄭成功征臺的過程通常由教師在課堂上簡單講述帶過;而本教學實驗的 第一堂課亦以簡單的問題揭開「鄭氏治臺時期」的序幕,筆者先詢問受試學生:十七世 紀的臺灣,因為位置優越,受到歐洲國家的青睞,荷蘭和西班牙人先後將臺灣作為國際 貿易的轉運站,既然臺灣那麼好,那為什麼荷蘭人後來結束在臺灣的統治?由於國小社 會已上過明鄭課程,全班學生幾乎都能齊聲回答:因為鄭成功後來把荷蘭人趕走了。接 下來,筆者則直接向學生闡明將以「臺灣.荷蘭.鄭家軍-荷蘭時期臺灣圖像」這部片 子作為該節課的課程安排,稍微說明該片大意,並叮嚀學生要仔細觀看,放映結束後將 會提出問題與他們討論。

由於往常很少在課堂上播放影片,受試學生在觀看影片的過程中都顯得異常認真,

為了解學生對該影像文本的理解情況,筆者於片後針對片中所敘的大意略作一些討論,

分別擬問如下:1.對荷蘭人而言,他們在臺灣建立政權的主要目的是什麼? 2.荷蘭人有 其軍事上的優勢,才能佔據臺灣,那麼鄭成功如何突破荷軍之守備,進而結束荷蘭人的 據臺?由於受試班級平日有小組競賽之故,回答問題向來踴躍,對於上述問題多能整合 自己的先備知識與影片內容加以回答,其中因為剛上完「國際競爭時期」,所以在回應 部分又以第一題的回答最為自信,可以點出受大航海時代的影響,荷蘭人在臺建立政權 主要是以貿易為主要目的,將臺灣作為國際貿易的轉運站。而學生在第二題的回應則顯 得小心許多,因為他們必須留意影片中的敘述並有所理解才能具體回答,在鄭軍取得最 後勝利的原因上,因為有筆者幫忙釐清相關的線索,所以學生回應道:因為鄭成功這邊 人多,荷蘭人少啊!(16 號)因為有人提供情報給鄭成功!(4 號)因為鄭成功的船隊 從防守不嚴的鹿耳門水道進入臺江,先攻下普羅民遮城,後來又攻下熱蘭遮城旁邊的重 要堡壘。(22 號)…

最後,由於片中輪番出現曹永和、江樹生、翁佳音等歷史學者透過口述的方式,或 平鋪直述鄭成功攻臺的史實,並介紹他們如何重新建構十七世紀的臺灣歷史,所以筆者 在課堂結束之前詢問學生:由片中看到十七世紀的臺灣歷史是如何能被後人所知?想藉 此了解學生對歷史建構的看法,有學生直率回答:就有人紀錄十七世紀的事,後人看了 就知道了。(17 號)筆者再進一步追問:那誰來紀錄呢?是十七世紀的人所紀錄?還是 另有其人?有學生回答:對啊!就那時候的人自己紀錄啊!(24 號)教師再問:那我們 怎麼能看到十七世紀的人所記的東西?有關荷蘭人和鄭成功的交戰記載除了鄭成功這 方的人紀錄,還有荷蘭人那方的記錄,那荷蘭人所留下來的記載我們要從何知道?有學 生答道:因為那些資料被保存下來,所以我們才看得到。影片裡有說荷蘭人留下的資料 都放在海牙檔案館,有學者從裡面的檔案知道那時候的狀況。(26 號)由於問答間頗為 費時,因此在下課前,筆者綜合學生的意見,並直接說明歷史的建構除了依據資料(史 料)外,還必須仰賴歷史學家的辛苦鑽研,經過層層的驗證、推論與詮釋,才能幫助我 們了解所謂的「歷史」。

第二節 探究教學法

壹、探究教學法的理論與方法

探究教學法(inquiry teaching method)源自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所採用的「詰問法」

(或稱「產婆述」),強調透過不斷探索和思辨,釐清自己的觀點,並藉以提升自己的思 維能力。運用於教學,所謂的「探究」(inquiry)是指由學生主動去探尋問題並尋求解決 問題的方法,其過程特別重視學生思考的系統性、合理性。近代提倡探究教學最力者即 為布魯納,他認為教學不在於增加某一學科的知識,而在使學生為自己而學習;求知是 一個過程而非結果,在此,學生並非只是知識的接受者,更應該是一個主動的探究者。

而依師生在探究過程中所扮演角色,探究教學法可分為「指導式探究」(guided inquiry)

與「非指導式探究」(unguided inquiry)。美國科學教育學者卡林與桑德(Carin & Sund)

指出,學生在進行探究教學時至少要具備:(1)曾接受多次「指導式探究」的活動經驗。

(2)具備發現和解決科學問題的過程技能。(3)具備充分的科學知識。由於本研究的受試學 生並未符合這些先備條件,故課程進行仍以「指導式探究」為主,因此,本研究所呈現 的探究教學法具有如下的特徵:教師仍是班級活動的領導者,在提出問題、鼓勵學生回 應、組織材料和形塑學習的情境上都扮演重要的角色;學生要對各種事件、資料等作反 應,並根據他自己及其他同學的觀察,嘗試建立某種有意義的關係或形態;學生的思考 歷程是由特殊的觀察到推論,教師在過程中必須鼓勵學生多溝通彼此的想法,以完成自 己的推論。7

探究教學法重視學生的思考過程,在教學的過程中以「問題」作為導向,不告訴學 生答案,而是讓學生自己去「發現」答案,教師要做的主要是誘發學生自行去「探究」

7林寶山,《教學論》(臺北:五南,1990),頁 218-220。

問題。探究法運用於實施的教學上,基本上可有四種模式:矛盾事件法(以某種矛盾現 象或事件來作為學生探究學習的動機)、解決問題法(提供某種有意義的問題情境來協 助學生應用各種知識及技能去解決他們所要探究、想要解決的問題)、歸納法和演繹法。

問題。探究法運用於實施的教學上,基本上可有四種模式:矛盾事件法(以某種矛盾現 象或事件來作為學生探究學習的動機)、解決問題法(提供某種有意義的問題情境來協 助學生應用各種知識及技能去解決他們所要探究、想要解決的問題)、歸納法和演繹法。

在文檔中 國中學生歷史理解之研究 (頁 57-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