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參、學習單的設計

在文檔中 國中學生歷史理解之研究 (頁 98-110)

由上所述讓我們認識了學習單在教學運用上所具備的積極功能,然而,將學習單施 於教學現場時仍應留意,教材並不是一堆知識內容的組合體,它必須以學科知識的本質 為基礎,根據教學目標、教學方式與特定的課程內容來加以設計。13「歷史科」作為一 門探究「人」在時間洪流中的學問,其中資料的辨別、運用與詮釋,是歷史建構的一大 工程與價值重心的所在。國中階段,基於授課時數的限制與教科書編寫的形式不重史料 呈現的緣故,又或許是教師們把史料探究教學看得陳義過高,心生恐懼,故有關史料的 探究教學鮮見於一般的歷史課堂。

其實,對國中學生而言,將史料應用在歷史教學中,並非要他們掌握史料本身,而 應該是著眼於以史料促進學生認識並理解歷史,進一步地促成其歷史思維能力的養成。

然再好的教學法,也都應該以達成教學目標、提升教學成效為前提和依歸。準此,史料 的探究教學並非為擺脫教科書的學習,更不是單純讓學生由學習歷史事實知識改為學習 史料;史料只是作為一種輔助歷史教學的手段與方法,重點應該是為了使學生在研習史 料的過程中,掌握學習歷史的方法,加深他們對歷史知識的理解。

13許松源,〈教材設計與教學目標之間的一致性〉,《歷史月刊》,第 169 期,2002,頁 101。

項:14

1.考量學生能力:泰勒(Tyler)曾經指出學習經驗的原則之一,即必須考量學生學習的 能力範疇,參考學生對學習的興趣、需要、能力或意圖、性向與發展,

提供學習環境,協助學生從事各種學習活動,促使其潛能得以發展。

15簡言之,教師在施以史料教學之前,必須先對於國中學生的心智發 展能力進行一番考量。一來,史料的提供必須顧及學生的語文閱讀能 力,淺白生動為佳。再者,教師要善於創造歷史情境、營造歷史圖像,

引導學生神入歷史。另外,為配合有限的教學時數,史料的提供分量 不需過多,也不宜太長,以減輕學生的負擔。

2.配合教材內容:史料教學的選材基本上仍要配合教材內容,精挑細選,循序漸進。史 料主要是輔助學生深入理解歷史,整體來說仍必須配合教材內容,不 能脫離教學的重點;內容層次宜先易後難,由淺入深;形式則可由簡 單到複雜,循序漸進。

3.進行問題設計:張元教授曾經提出「為什麼」是學生開啟理解過去之門的一把鎖匙,

學生學習歷史其實就是在一連串的「為什麼」之下,展開他們與歷史 的連結;當學生問「為什麼」的同時,其實他必須具備相關的心理條 件,他們需要對歷史上的時代圖像、事件情景、人物意圖、制度意義 等有某種程度的體認,才能有感而發。16然而,對學生來說,運用史料 以解釋歷史現象,絕對不是與生俱來、不教自明的能力,學習的歷程

14 林永欽,〈史料在國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清華歷史教學》,第 16 期,2005,頁 58-59。

15 黃光雄、蔡清田著,《課程設計--理論與實際》(臺北:五南,2000),頁 131-133。

16 張元,〈歷史教科書中的因果關係〉,《英國中學歷史教科書的編寫及其理念試析》,載《方法論:歷史 意識與歷史教科書的分析編寫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新竹:清華大學史研所出版,1997),頁 465-466。

既而培養其歷史思維的能力。17在教學策略上,可以從「問題」出發,

將教材內容「問題化」,應用史料進行問題設計,這樣的方式其實也有 利於改變學生被動的學習慣性。英國學者Dickinson & Lee也曾提供一些 課堂問題解決練習的看法:他們認為,問題設計本身必須足以吸引學 生的注意力並引發他們能夠認真的思考。再者,問題設計必須真正有 一些能讓學生去思考的東西,這樣他們才會去思想。設計的問題若只 是讓學生看資料就能找到答案,那麼要他們學有所思,可能成效就非 常有限了。18換言之,問題設計的品質應該重於啟發性,並保持一定的 難度,對學生才具挑戰性,以助於學生的歷史思維能力的訓練與養成。

綜上所述,作為本研究探究教學之用的學習單設計,首先係針對本研究課程單元「鄭 氏治臺時期」的內容進行選材,並考量國一學生語文閱讀能力,以白話淺顯的原則將資 料全部改寫,試圖轉化成「可親近性」的史料--將看似陳述性知識的文字史料,轉化 為有利於學生進行歷史思維的程序性知識,19最後搭配「問題引導」的形式,期待學生 能在「已知的基礎」上進行考察,並學習運用證據,參與重建特定的歷史境況,幫助他 們對歷史人物的行為和決策有更多層面的認識與理解。職此之故,以下將配合本研究的 課程實施,列表闡述並說明筆者用於探究教學的「學習單」之設計理念與內涵:

17 林慈叔、劉靜貞,《英國中學歷史教科書的編寫及其理念試析》《方法論:歷史意識與歷史教科書的分 析編寫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新竹:清華大學史研所出版,1997),頁 325。

18 A.K.Dickinson & P.J.Lee 著,陳冠華譯,〈理解歷史〉,《清華歷史教學》,第 14 期,2003,頁 47。

19 黃道遠,〈歷史學科知識本質之檢討、分析與應用──以現今國中臺灣史教材為例〉,收於《歷史意識 與歷史科教科書論文集》(臺北:稻鄉,2003),頁 163。

資料內容 問題引導

攝的DVD:「臺灣.荷蘭.鄭家軍--荷蘭時期臺灣圖像」作為直觀教學的素材,透過 影片播放與課間的討論,讓學生對鄭成功攻臺的史實能有具像的認識。接著第二堂課,

筆者便針對片中對「鄭成功征討臺灣的動機與結果」進行選材,參考《少年臺灣》第二 期:《鄭成功傳奇》之〈再見!荷蘭人 締結和約精彩過招〉的鄭荷往來信函,以及漢 聲出版社在1992年發行的〈鄭成功和荷蘭人在臺灣的最後一戰及換文締和〉條約正文(譯 本)內容並進行改寫,配合三則問題設計,試圖探知學生對歷史人物的行為與其背後的 動機是否能在相關證據下正確的掌握與理解。

自古以來,戰爭的過程不免殘酷,結果又總是幾家歡樂幾家仇,因此在看完鄭成功 攻臺的影片後,筆者想探知學生對於鄭成功征臺結果,對待戰敗的荷蘭人有何理解和想 法。第一題和第三題基本上具有關聯性,希望學生參考影片中的歷史論述和學習單所提 供的文字資料,以文字表達對戰後鄭成功在與荷蘭人的互動有何理解。第二題的設計則 是希望帶領學生思考鄭成功征臺的時代背景為何,作為下一堂課探討「鄭成功征臺的動 機」的伏筆。

教學過程中,由於師生彼此對探究式教學的經驗都還不甚熟悉,儘管課堂一開始便 針對所提供的資料加以口頭說明,並向學生闡明問題的本意,但從他們的表情與反應 中,筆者清楚知道這份學習單的設計與應用是存在問題的。一來,由於筆者透過前測結 果,以為學生在國小階段已經對此課程內容(小五已經學習過明鄭時期)有初步的認識,

所以並未先針對鄭氏治臺時期的單元作一介紹,單憑一支影片作為直觀教材,就要求學 生針對提供的資料來回答問題,對他們來說存在不少困難,這與筆者原以為學生應該已 具備背景知識的認知有明顯落差。

他是以何種態度來面對當時變化的局勢?試以舉例說明你(妳)的看法。」在問題設計的 資料不夠完整的情況下,從學生在學習單的回饋上,可以發現他們多半不知所云,或是 概念式的提及鄭成功相關事蹟,例如 1 號學生回答:「因為他受了明朝許多的恩惠,所 以他決定反清復明,讓明朝東山再起。」內容並未與題目所問的大航海時代作一連結,

而是直接解釋鄭成功面對改朝換代的抉擇。甚至也有學生是直接「以今看古」,例如 3 號學生覺得:「鄭成功面對十七世紀應該不會怕,可是如果是現代人的話,在那個十七 世紀應該是活不來的,所以我覺得鄭成功不怕。」由上述回答可以看出該生沒有把握鄭 成功征臺時的境況,而是在未具歷史概念下「以今看古」的自我猜測。

綜上所述,在第一堂探究教學中,筆者深切感受到理論與實務之間的明顯差距,從 學生在課堂上不斷針對資料或問題本身提出疑慮的情形下,筆者警覺到可能高估受試學 生的閱讀理解能力,以上諸項缺失都是筆者在往後的教學中,必須要再加以注意並進行 修正的。經過省思之後,筆者重新將學習單的問題設計,定位在觀察學生如何運用資料,

能在多大的程度上運用這些資料,並有助於其理解,特別在識別與考量所考察的歷史境 況在不同方面之間的聯繫,進而對各種可能性進行推理思考,考慮這些可能性要依據對 這些聯繫的理解,並能參照所給的資料或證據去證實。20簡言之,運用學習單作為教學 輔助來進行史料探究教學的用意,在於讓學生能以不同的視角來探究歷史的境況,也讓 教師可從中視察學生閱讀文本時的認知歷程,即如何解述這些歷史文本資料。然在資料 選輯與問題設計部分,應該確實與學生的先備經驗作一連結,唯有如此才能幫助他們對 過去的重要論題有更多的理解,也比較能提出適當的推論與記述。

第二堂探究教學,學習單的設計理念置於理解鄭成功征臺的動機為何,文字資料內 容主要參考楊英所寫的《從征實錄》、鄭成功舊日部屬阮旻錫所撰的《海上見聞錄》與 最常被引用、記載鄭成功生平事跡的《臺灣外紀》,以及鄭亦鄒(鄭居仲)的《鄭成功

第二堂探究教學,學習單的設計理念置於理解鄭成功征臺的動機為何,文字資料內 容主要參考楊英所寫的《從征實錄》、鄭成功舊日部屬阮旻錫所撰的《海上見聞錄》與 最常被引用、記載鄭成功生平事跡的《臺灣外紀》,以及鄭亦鄒(鄭居仲)的《鄭成功

在文檔中 國中學生歷史理解之研究 (頁 98-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