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設計

第三節 第二循環教學活動

二、科學遊戲教學活動的實施

第二循環教學活動進行的時間為民國九十六年四月,安排於研究者任教學校,在 第二學期期中定期考試之後,在連續的兩週間進行 10 節課的教學活動。第二循環教學 活動的進行,在不影響班級原有教學進度的情況下,利用自然與生活科技、綜合活動,

以及社會領域課程時間,實施以科學遊戲-泡泡為主題之教學活動。

本次教學的對象為五年善班的學生,根據該班導師向研究者表示,此班學生平時 活潑好動,自然與生活科技老師也表示,平時上課秩序較難管理,但學生上課反應熱 烈。五年善班班級總人數為三十四人,但在進行教學活動第一堂課的教學時,班上突 然有八位同學在學校的安排下作公差服務,因此參與教學活動的同學剩下二十六人。

研究者考量這八位同學未參加活動一,接下來的活動恐怕難以順利銜接,因此,這八 位同學從第四節課(活動二)開始參與活動,但所做之學習單、學生學學習興趣問卷 等資料在本研究中即不採用。

本次教學活動的場地安排經調整後,活動一的拉泡泡活動改至研究者任教學校的 後穿堂進行。該場地在上課期間較少有學生經過及活動,且場地寬闊,活動後的整潔 活動也較自然與生活科技教室容易完成。活動一開始時先在教室進行,進行到拉泡泡 活動時才將學生帶至後穿堂,拉泡泡活動結束進行討論活動時,再將學生帶回自然與 生活科技教室。

三、教學活動過程中所遭遇困難與解決策略

(一)教學設計方面

1. 指定拉泡泡配方以節省時間,再讓學生自由調配

學生在進行第一次的拉泡泡活動時,先由老師指定各組調配的配方,然後讓每一 個人試驗。這樣的流程較為順暢,學生也可以從不同配方中比較不同的效果。

0402A01

這次活動中,拉泡泡活動感覺順暢多了,小朋友也比較能聚焦於比較不同配方

配方。雖然第三組的配方效果不錯,但第一組效果不好完全是因為第一個小朋友拉 泡泡時的技術不好。感覺小朋友應是受到一些限制。果然是魚與熊掌不可兼得啊!

第一次拉泡泡結束後,學生可以選擇已經試驗過的六種不同配方,或不同於已經 試驗過的其他配方,各組再分別調配出一種泡泡配方。雖然第一次拉泡泡時,學生是 受限的,但學生就有了第一次的經驗,從這幾個配方再延伸、再改良。

0326C01

研:上一次教學時,拉泡泡的活動小朋友很亂。

丙:這次還好了,秩序…本來以為會更亂…他們也拉得很高興啦!

研:本來是想讓他們自己調配配方,就是自由的,隨便調。

丁:他們會亂掉。先調第一次後,再自己調,這樣比較好。

研:嗯,上次就是因為很多人亂調,有一兩組還在那邊互相指責,內部意見不合啊,

吵來吵去的。

丙:這樣好啦,後來不是也有讓他們自己調嗎?這樣好啦。有時間再多作一下嘛!

本次教學後,發現拉泡泡活動的第一階段先由教師指定配方,第二階段再由學生 自行調配。第二次試驗後,如果時間許可,可以讓學生根據第二次的配方作改良,再 作第三次。

2. 指定二維泡泡形狀以節省時間,再讓學生自由操作

在第二循環教學活動中,活單三一開始先指定壓克力柱子的位置,再讓學生自由 選擇壓克力柱子的位置。相較於第一循環教學活動,這樣的活動設計一開始學生的活 動較為受限,但卻能有效掌握教學時間。

0402A02

先固定幾種不同的壓克力柱子排列方法,果然讓小朋友在使用上方便多了。原 先擔心的,柱子會倒的問題也還好,除了第四組以外,每一組都能好好的使用。多

(二)學生方面

在活動中,研究者發現學生對本教學活動有很大的興趣,大部分的學生都能專注 於活動中的科學遊戲。但是,當學生已經沈浸於遊戲的歡樂中時,要讓學生專注於課 堂討論或學習的情境時,有時較為困難。

0403B03

研:這次的教學活動,你覺得最大的困難是什麼?

0403B03

研:這次的教學活動,你覺得最大的困難是什麼?

0402D4213我很喜歡這次的活動,因為很好玩,不過有一些人會鬧。……

教學中也發現,學生常用「玩」稱呼所進行的活動。無論是教師所認可,在課堂 上依規定進行的科學遊戲,或者是學生不遵守規定,在課堂上利用教學資源隨意進行 的活動,學生都稱之為「玩」。「玩」這個字在學生心中同時存在正面與負面的意義。

另外,研究者也發現,學生在課堂上隨意進行的活動並非只有負面價值,當學生「隨 意進行」的同時,無意間也會使用了觀察、預測、推理等科學過程技能。只是遷就課 堂學習的時間、環境等因素,教學者必須適時的控制,以免學生的「隨意進行的活動」

影響教學活動的進行。

0409A01

我在教學中很少提到「玩」這個字,然而小朋友秩序不好稱為玩。有興趣的拉 泡泡活動,也稱為玩。可以發現,拉泡泡的活動,在學生心中就是在玩!把這個「玩」

轉化成課堂學習,若能掌握得宜,讓學生從學習,即為本研究之目的。其實,若有 時間讓學生自己摸索,所謂的亂玩應也有其學習效果,且學生在玩遊戲時,我也看 到學生使用了科學過程技能:觀察、預測、推理等。但課堂上的學習必須遷就時間、

進度等問題。因此,下一次教學活動要特別注意。

因此,教學活動進行時,在教學技巧中需留意,是否學生是喜歡玩,認真在玩,

而不是隨意亂玩,以達最佳之學習效果。

(三)教具的問題 1. 可觸摸泡泡效果不佳

在活動四的可觸摸泡泡活動中,第二階段中學生調配出的配方,效果明顯不及第 一循環教學活動時的配方。而在教學活動的安排中,又必須使用調配出的配方來進行 可觸摸泡泡比賽。依照協同研究教師的建議,教師先調配一些成品,若學生調配的可 觸摸泡泡效果不佳時可以使用。

0402C02

丙:那個可觸摸泡泡一直破掉。

比賽。

因此,在第三循環教學活動的教學計劃中,建議教師先準備調配好的可觸摸泡泡 水,或是準備市售的可觸摸泡泡水,以備學生調配成果不佳時使用。

2. 軟鐵絲與幾何架子的問題

在活動二的製作立體鐵絲架的活動中,教師提供多種材料供學生使用。但是多數 學生均選擇較為受限的數學幾何架子製作。

0402A03

…兩次教學了,學生好像都不喜歡軟鐵絲。是因為那種數學教具比較吸引他們 嗎?還是軟鐵絲不好作?感覺他們是一窩蜂的去搶立體幾何架子。其實軟鐵絲也可 以折出想要的形狀啊,反而是數學幾何架子只能做出固定的形體,弧形也沒辦法作。

下次再鼓勵看看。…

在第三循環教學活動中,教師在發放教具時,把軟鐵絲和數學幾何架子全部發至 各組,希望能鼓勵小朋友使用軟鐵絲做出不同的形體。

(四)場地清潔問題

學生進行拉泡泡活動後,會造成地面濕滑的情況,教師常要一再提醒學生注意安 全。同時,活動後的清潔工作也相當耗時費力。

0326C01

丁:下次要記得叫學生帶多點抹布。

丙:地上也會很滑。

研:嗯,場地清潔的確很麻煩。

丁:穿堂那邊也要叫他們去拖地,不然經過的小朋友會滑倒。

研:唉,難怪大家平常懶得辦活動。

丙:不過他很高興啦!

0501B02

研:這次的活動你覺得印象最深刻的是什麼。

生:桌上都是泡泡,很難擦乾淨。還有啊,排水孔還泡出泡泡。

項,提醒教學者要多留意。

四、學生科學學習興趣

進行完第二循環教學活動 10 節課教學後的隔天,研究者使用修改過後之「學生科 學學習興趣問卷」,請學生填答。以下為第二循環教學活動分項指標選答項目結果。

(一)各題選答結果 1. 對教學活動之態度

本指標共有四題,結果如表 4.15 所示。填答結果顯示,學生平均分數皆高於中間 值(3 分),同時,標準差在 0.81 至 1.15 之間。由此結果可以發現,學生在本活動進 行之後,「對教學活動之態度」是趨向正向的。

表 4.15 第二循環教學活動「對教學活動之態度」指標各題平均與標準差

題目 平均 標準差

3.我覺得這次教學活動中所進行的活動浪費時間。<↑> 4.62 0.90 4.活動進行中,我認為老師直接告訴我們答案就可以了。

<↑> 4.35 1.02

8.進行這次的教學活動讓我感到厭煩。<↑> 4.42 0.81 19.我覺得進行這次的課程活動不重要。<↑> 3.96 1.15 註:↑為反向題,平均分數已轉換為正向。

2. 是否喜歡學習活動

表 4.16 第二循環教學活動「是否喜歡學習活動」指標各題平均與標準差

題目 平均 標準差

1.我覺得這次的教學活動有趣。 4.31 0.88 7.進行這次的教學活動時,我感到不快樂。<↑> 4.54 0.81

11.我喜歡這次的活動。 4.38 0.85

20.我不喜歡進行這次的活動。<↑> 3.96 1.15 24.進行這次的活動時,我覺得很有趣。 4.19 1.02 26.我希望以後再進行這樣的活動。 4.15 1.19

註:↑為反向題,平均分數已轉換為正向。

3. 是否遭遇學習困難

本指標共有五題,結果如表 4.17 所示。填答結果顯示學生在此指標的態度趨向正 向,平均分數皆高於中間值(3 分),同時,標準差在 0.87 至 1.23 之間。由此結果可 以發現在本活動中,學生不覺得有學習困難。

表 4.17 第二循環教學活動「是否遭遇學習困難」指標各題平均與標準差

題目 平均 標準差

2.這次的教學活動對我來說是困難的。<↑> 3.92 1.23 5.我知道應如何完成這次活動中的學習單。 4.27 1.00 6.我都能學會這次教學活動的上課內容。 4.27 0.87 9.我無法學會這次活動中的內容。<↑> 4.23 0.91 18.我認為要學會這次的活動內容不難。 4.19 0.85 註:↑為反向題,平均分數已轉換為正向。

4. 是否專心學習

本指標共有五題,結果如表 4.18 所示。填答結果顯示學生平均分數皆高於中間值

(3 分),同時,標準差在 0.71 至 1.10 之間。由此結果可以發現在本活動中,學生在

(3 分),同時,標準差在 0.71 至 1.10 之間。由此結果可以發現在本活動中,學生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