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二節 建議

本研究歷經初期之教學計畫草案之研擬、三次循環教學活動,以及教學後之教學 省思,研究者在此過程提昇了教學活動設計、教學技巧以及研究能力。以下針對教學 活動之設計、教學活動之實施、未來研究方向三部分提出建議,以提供教學者及後續 研究者之參考。

一、科學遊戲為主之科學教學活動之設計

(一)教學活動流程之設計參考

在本研究之教學活動設計上,研究者修改陳忠照(民 92)所提出的科學遊戲創意 教學設計流程,將教學流程分為:情境關注、探索發現、分享省思三個流程,研究者 發現,此一流程有助於學生在活動的一開始即把注意力集中於遊戲,由遊戲中引發學 習樂趣及探索科學的動力;而在接下來的探索發現活動中,深入探討其科學原理;最 後分享省思中展現所學。建議教學者在做以科學遊戲為主之科學教學活動時,亦可參 考以上流程。但教學設計必須考慮教學現場不同的環境與對象,參考教學計畫中所列 之注意事項,作適當的調整。

(二)提昇學生的學習興趣、科學過程技能之教學活動設計參考

由本研究的結果發現,學生進行「以科學遊戲為主題之教學活動」後,學習興趣 反應及科學過程技能的學習表現良好。由此顯示,進行以科學遊戲為主題之教學活動 有助於提升學生的科學學習興趣,以及養成學生科學過程技能。教學者若欲達成上述 兩項教學目標,應可適當運用此類型之教學活動。

(三)科學過程技能評量方法之參考

本研究實施科學過程技能的評量,分為協同教師觀察、教學者觀察、學習單評量 等三項。在學習單評量部分,學習單的內容無法評量每一項科學過程技能,只能評量 部分科學過程技能,因此,研究中輔以協同教師觀察與教學者的觀察,作科學過程技 能的評定。但是,協同教師與教學者的觀察也有不足,因其無法做到個別評量。因此,

所做的評量工作,可參考本研究中兩種方法,以確實瞭解學生的學習成果。

二、以科學遊戲為主之科學教學活動之實施

(一)教學者宜注意教學活動進行中相關問題

在本研究的教學活動進行中,研究者遭遇場地問題、流程問題、時間問題、教具 問題、學生安全問題,這些問題仰賴教學者在教學活動進行之前,仔細研讀教學計畫 與相關資料、注意事項後,仔細的規劃與準備,以求教學活動順利進行。

(二)教學者宜多累積教學經驗

在本研究進行過程中,研究者發現,相同的教學活動,在多次的教學中所累積的 經驗相當豐富,因此每一階段的教學會比上一次的教學來的順暢。因此,教學者宜多 累積不同的之教學經驗,以厚實自我之教學能力。

三、未來研究方向

(一)擴大樣本實施本研究設計之教學活動

本研究基於研究目的,以行動研究的方法進行。在教學對象的選擇上,每一次教 學均為同一學校不同班級的學生,三次循環中總共為三個班級共 96 為學生。未來可針 對不同地區、不同學校之學生進行本研究所設計之教學活動,期待更清楚的呈現其教 學成效。

(二)設計其他以科學遊戲—泡泡為主題之教學活動

本研究設計之以科學遊戲—泡泡為主題之教學活動,在科學原理方面呈現不同配

除了「泡泡」此一主題,尚有許多可引發學生科學學習興趣之科學遊戲,而這些 科學遊戲的題材,有些也相當適合設計成以科學遊戲為主之科學教學活動。教學者可 是學生能力、教學環境、材料取得等因素,選擇適當科學遊戲,依照本研究之教學計 畫模式,設計程式合於課堂使用之教學活動計畫。

(四)以實驗研究比較學習成效

本研究使用行動研究法,在教學活動結束後,發現教學計畫中所列之教學目標大 部分能達成。但本研究不屬於效果導向,未來,可經由其他研究方法(例如實驗研究), 考驗不同的教學設計,例如把科學遊戲作為教學活動後的活動,是否也能達成相同之 教學目標,以進一步確認各項學習成效的效果。

參考書目 中文部分

方永泉(民 92)。從「遊戲」意義的轉折來反思當代遊戲文化的特徵及其引發的教育 思考。教育研究集刊,49(3),64-92。

王文科(民 79)。教育研究法。台北市:五南圖書公司。

王雲五主編(1980)。肥皂泡的成因。台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

朱仲謀(民 93)。行動研究:原理與實作。台北市:五南圖書公司。

吳志衍、楊裕富、李傳房(民 93)。遊戲理論與博奕理論研究與應用之初探。設計研 究,4,66-76。

吳宏達、陳淑華(2005)。藉由遊戲提升學生學習自然與生活科技的學習成效。國民教 育,46(1),104-110。

林玉体(民 79)。一方活水學前教育思想的發展。台北市:信誼基金出版社。

林堂麗(民 92)。科學遊戲融入自然與生活科技課程之行動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 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邱月良(民 92)。國小科學展覽初探---由生到師。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 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洪榮昭(民 94)。遊戲的教育意義。國民教育,45(3),9-16。

張武升、廖敏(民 93)。遊戲與幼兒創造力發展。2004 創造力教育國際學術研討會,

373-380。台北市:國立台北師範學院。

許良榮(民 93)。從科學遊戲到科學教學。國教輔導,44(2),6-12。

許良榮、吳筱婷(出版中)。科普活動設計:以「泡泡世界」為例。科學教育月刊。

許義宗(民 70)。幼兒科學遊戲。台北市:理科出版社。

郭靜晃(民 81)。兒童遊戲:遊戲發展的理論與實務。台北市:揚智文化。

郭靜晃(民 86)。遊戲與教育「座談會」。教育研究雙月刊,58,8-42。

郭靜晃(民 89)。兒童遊戲:兒童發展觀的詮釋。台北市:洪葉文化。

郭騰元(民 89)。創意的科學玩具。台北市:牛頓開發有限公司。

陳忠照(民 89)。圓一個快樂童年的夢---親子科學遊戲的實施。國民教育,5,26-32。

陳忠照(民 92)。科學遊戲創意教學:致盛鮮師 vs.至聖先師。台北市:心理出版社。

陳淑敏(民 88)。幼兒遊戲。台北市:心理出版社。

陳惠邦(民 90)。教育行動研究。台北市:師大書苑有限公司。

張春興(民 88)。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台北市:東華。

傅宗正、陳正平(民 90)。冒泡的美。科學發展月刊,29(11),788-796。

楊淑朱(民 84)。在教室內認真的遊戲之探討與分析。嘉義師院學報,9,695-708。

詹志禹(民 86)。遊戲與教育「座談會」。教育研究雙月刊,58,8-42。

潘怡吟、王美芬(民 92)。遊戲型態教學對國小學生「自然與生活科技」學習之研究,

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學報,34,157-172。

蔡清田(民 89)。教育行動研究。台北市:五南圖書公司。

鄭良儀譯(民 88)。兒童遊戲與觀察。台北市:桂冠圖書公司。

鄭嘉裕(民 94)。科學探究教學模組設計、教學與精緻化之行動研究--以國小中年級

「植物的認識與種植」為例。屏東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屏東縣。

盧秀琴(民 94)。國小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遊戲與教學的課程設計。國民教育,45(3), 27-32。

蕭次融、羅芳晁、房漢彬、施建輝(民 88)。動手玩科學。台北市:遠哲科學。

簡楚瑛(民 82)。「遊戲」之定義、理論與發展的文獻探討。新竹師院學報,6,105-133。

蘇育任(民 82)。漫談遊戲導向的教學設計。國教輔導,33(2),4-6。

翻譯書籍部分

Altrichter, H., Posch, P., Somekh, B.(民 86)。行動研究方法導論。(夏林清等譯)。台 北市:遠流。

Bruner(1997)。教學論。(邵瑞珍譯)。台北市:五南。

Mills, G. E.(2003)。行動研究法。(蔡美華譯)。台北市:學富文化。

Monighan-Nourot, Patricia. (民 88)。兒童遊戲與觀察。(鄭良儀譯)。台北市:桂冠 圖書公司。

Shermer, M.(民 84)。孩子的第一本科學書。(鄧文華譯)。台北市:及幼文化出版。

Dearden, R. F. (1968). The philosophy of primary education: An introduction.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Eisner, E. W. (1982). Cognition and curriculum: A basis for deciding what to teach. New York: Longmans.

Frobel, F. (1902). The Education of Man. New York: D. Appleton.

Garvey, C. (1977). Play.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Green, V. A. (1974). To determine the effectiveness of board game simulations in the grade five social studies program. Final report 80-7. British Columbia: Educational Research Inst. of British Columbia.

Gross, K. (1914). The play of man. New York: Appleton Century.

Humphrey, J. H., & Humphrey. J. N. (1991). Developing elementary school science concepts through active games. Springfield, IL:C.C. Thomas.

Isenberg, C. (1992). The science of soap films and soap bubbles. Toronto: General Publication Company.

Lawrence Hall of Science. (2005). Bubble festival. C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iao, S. T. (1991) A comparison of Piajet’s and Vygotsky’s play theories. Taichung teachers College, 4, 239-247.

Lieberman, J. N. (1977). Playfulness: Its relationship to imagination and creativety.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Patrick, G. T. W. (1916). The psychology of relations. New York: Houghton- Mifflin.

Piaget, J. (1962). Play, dreams, and imitation in child-hood. New York: Norton.

Reid, S. E. (2001). The psychology of play and games. In C. Schaefer & S. E. Reid (Eds.), Game play: The therapeutic use of childhood games (pp. 1-36). New York:John Wiley

& Sons.

Rubin, K. H., Fein, G. G., & Vandenberg, B. (1983). Play. In P. H. Mussen (Ed.), Handbook

pp. 693-774). New York: Wiley.

Sanders, C. L. (1996). The deeper significance of games. In K.-J. Payne (Ed.), Games children play: How games and sport help children develop (pp. xiii-xviii).

Gloucestershire, United Kingdom: Hawthorn Press.

Singer, D. G., & Singer, J. L. (1990). The house of make-belief: Children’s play and developing imagination.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Simon, T., & Smith, P. K. (1983). The study of play and problem solving in preschool children: Have experimenter effects been responsible for previous results? British Journal of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1, 289-297.

Sutton-Smith, B. (1979). Play as metaperformance. In B. Sutton-Smith (Ed.), Play and learning (pp. 335-358). New York: Gardner Press.

Sutton-Smith, B. (1997). The ambiguity of play.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Sylva, K., Bruner, J. S., & Genova, P. (1976). The role of play in the problem-solving of children 3-5 years old. In J. S. Bruner, A. Jolly, & K. Sylva (Eds.), Play: Its role in development and evolution, (pp. 244-257). New York: Basic Books.

Trollinger, I. R. (1977). A study of the use of simulation games as a teaching technique with varying achievement groups in a high school biology classroom.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Chapel Hill: The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Vygotsky, L. S. (1976). Play and its role in the mental development of the child. In J. S.

Bruner, A. Jolly, & K. Sylva (Eds.), Play: its role in development and evolution (pp.

537-554). New York: Basic Books.

附錄

附錄

以科學遊戲-拉泡泡為主題之科學課程之設計教學活動檢核表

本研究欲以科學遊戲為起點,發展以科學遊戲-拉泡泡為主題之科學課程,探討其科學 原理,並期望能提昇學生之科學學習興趣及學習成效。

本研究依據相關文獻定義科學遊戲內容,而本研究的活動設計流程:情境關注、探索發 現、創造省思三個流程,重點分述如下。

一、 情境關注:激起參與興趣,觸動學習動機,促使尋求問題之所在,或關注問題的方 向,是教學活動的開端,也是「情境關注」這個階段的重點。

二、 探索發現:探索發現是指學童從事摸索探究活動,進而發現事物的規律性或自然的 法則之過程。在此一階段,正是由單純的「遊戲」到「科學」的過程。

三、 分享省思:當孩子經歷一連串的學習活動後,適當的發表結果、澄清與討論是必要 的,在自省與分享的過程中,所學才能更精緻、更豐美。

根據以上科學遊戲五個定義內容、三個流程,請您勾選符合或應改進,並提出寶貴意見,

或請您直接於教案上修改。謝謝!

附錄

附錄 其他

項目 勾選欄 改進意見:

1 教案中的知識內容正確。 □符合。 □ 應改進。

1 教案中的知識內容正確。 □符合。 □ 應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