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科學遊戲與教學

已有許多學者提出遊戲與教學的關連與價值,Plato 認為遊戲是開始兒童教育最好 的方式(Dearden, 1968; Humphrey & Humphrey, 1991)。Bippert & Bezuk(2003)特別 指出遊戲對學習成就的影響,其意見整理如表 2.6:

表 2.6 遊戲對學習成就的影響

途徑(pathway) 定義(definition) 方法(approaches) 認知的(cognitive) 基本知識可獲的依賴性

思考

以挑戰的推論性作業/活 動以促進思考

社會性(social) 具同理心發揮的與人互 動

喜歡與人在一起工作和 討論機會

心理性(psychological) 情感的自我管理 表現出對任何事(發生)

正確、積極的看法 生理性(physiological) 身體、健康與飲食的自

我控制

表現出合理性的飲食與 運動

倫理性(ethical) 道德知覺的尊重與關懷 表現出責任感

探究民國八十九年教育部訂定之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中自然與生活科 技學習領域的課程目標,可發現其中有許多有關科學遊戲與教學的連結關係:

1.培養探索科學的興趣與熱忱,並養成主動學習的習慣。

2.學習科學與技術的探究方法和基本知能,並能應用所學於當前和未來的生活。

3.培養愛護環境、珍惜資源及尊重生命的態度。

4.培養與人溝通表達、團隊合作及和諧相處力。

5.培養獨立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並激發開展潛能。

6.察覺和試探人與科技的互動關係

教育部依據自然科學學習領域培養的國民科學素養,依其屬性和層次分列為:

2. 科學與技術認知:科學概念與技術習得。

3. 科學本質:對科學本質的認識。

4. 科技的發展:瞭解科技如何創生與發展的過程。

5. 科學態度:處世求真求實、感受科學之美與力和喜愛探究等之科學精神與態 度。

6. 思考智能:資訊統整、對事物做推斷與批評、解決問題等整合性的科學思維能 力。

7. 科學應用:應用科學探究方式、科學知識以處理問題的能力。

8. 設計與製作:運用個人與團體合作的創意來製作科技的產品。

根據上述之課程目標,是為了使學生能夠建立科學知識與技能;透過科學方式探

討與辨正,養成科學思考與科學處理能力;認識知識建立的本質,與養成提證據、講 道理的處事態度等等科學素養,並提升其科學學習興趣。由上一節所述,科學遊戲具 有這些特徵,而這些課程目標,就可藉由科學遊戲與教學的結合來達成。

許義宗(民 70)對於科學遊戲如何進行於教室中進行,有清楚的說明。一為師生 一起遊戲。二為目的明確,方法正確,三為要有鼓勵與適時指導。另外,在國外學者 對教學上的建議,Green(1974)指出,遊戲的功能不僅在於鼓舞學生,也對訊息的保 留有直接和絕對的關係。Trollinger(1977)對遊戲應用於學習中指出下列八項見解:

1.藉由遊戲過程中,對有價值的正確知識的使用,是遊戲所要教導的實際知識。

2.某些遊戲能夠提高學生的批判性思考和作決策的技巧。

3.人們對遊戲的活動參與,能夠提昇知識的記憶。

4.在模仿的遊戲中,教師的角色已經從知識的模仿者轉變為知識的推動者、資源

8.遊戲也許能夠適當的結合(meet)不同種類的課程需求。

由以上文獻可以得知,遊戲應用於教學上,具有正向的評價。由於科學遊戲能吸

引學童的興趣,有其潛在的教學價值,近年來坊間也許多與科學遊戲相關的書籍,而 與科學遊戲特徵雷同的「科學競賽」也經常舉辦。就科學遊戲之題材而言,可以說琳 瑯滿目。但是,有些科學遊戲是單純教學生如何做出成品(例如草笛);有些科學遊戲 則是單純使用於競賽(例如水火箭);另外,有些則未具備「科學探究(scientific enquiry)」的特徵(林堂麗,民 92)。因此,並非所有科學遊戲內容都適合於教學活動 上。

拉泡泡是許多兒童幼時美好的經驗,但是,我們對泡泡瞭解多少呢?物理學家凱 爾文爵士(Lord Kelvin, 1824-1907)曾說:「吹一個泡泡,好好觀察它。你可以用一 生的力量對它進行研究,並不斷獲得物理學的知識。」(傅宗正、陳正平,民 90 )小小 一個泡泡,不僅能帶來歡樂,更可把此歡樂作為學習科學的動力。本研究由上節「科 學遊戲」的界定,依據根據陳忠照(民 92)所提出的科學遊戲創意教學設計流程:情 境關注、探索發現、創造省思三個流程,配合「自然與生活科技」學習領域之分段能 力指標,選擇「泡泡」此一具有潛在教學價值的科學遊戲,設計以科學遊戲為主題之 教學活動。

親水端

疏水端 水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