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人格特質外向性的比較與討論

第四章 資料分析結果 62

第五節 人格特質外向性的比較與討論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79

期待他人引導自己的需求,對於使用者在社群網站自我揭露影響並不顯著。

推測可能是受試者在被動引導需求上沒有明顯表態(答題未顯著大小於 3)所造 成,又或者是使用者在資訊的蒐集和取得上,藉由瀏覽即可獲得滿足,因此並不 會在社群網站上自我揭露。

虛擬社群都擁有具有高度興趣且積極參與的意見領袖型成員,以及參與程度 較低的觀光客或瀏覽型成員;意見領袖型成員是社群活動的主要參與者,也是社 群重要的價值來源之一,不過通常虛擬社群以瀏覽者或觀光客型成員所佔的比例 居多(蔡至欣、賴玲玲,2011)。Pempek 等人(2009)在研究中指出,雖然學生 會在 Facebook 上張貼訊息和朋友溝通,但他們花非常多的時間在閱讀和觀看資 訊而不以任何方式直接交換訊息,同時在調查中顯示大多數的受訪者都有潛水行 為,只有部分的受訪者會發布資訊。而潛水是大多數人都有的行為,54%的人表 示會在 Facebook 上閱讀朋友發布的新聞。

Pempek 等人(2009)認為以潛水方式觀察他人的行為,如閱讀新聞、了解 朋友正在做什麼或尋找在其他人的個人資料或圖片,比發布的訊息更加甚至也比 更新個人資料來的普遍。因此,當使用者有被動引導需求,期待從社群網站中的 朋友獲得資訊上的幫助、意見與指引時,也許會先藉由潛水瀏覽方式,從意見領 袖或是弱連結網絡關係的專業人士獲得幫助,若需求已獲得滿足,使用者便不會 再發布動態尋求幫助。

第五節 人格特質外向性的比較與討論

接著進行探討人格特質外向性對研究模式中各條因果路徑是否有差異影響,

將研究樣本依外向性平均得分高低分為兩群,由於外向性的平均得分為 3.27,當 平均大於或等於 3.27 的為外向高分組(相對外向),共 242 人,在外向性的平均 得分為 3.79;平均比 3.27 小的為外向低分組(相對內向),共 271 人,在外向性 的平均得分為 2.82。且內外向族群在外向性的得分上有顯著差異。

族群外,其他變數皆顯著大於內向族群,與 Mahoney 和 Stasson(2005)的研究 相同;且外向族群較內向族群在社群網站的自我揭露來的多,也符合 Chen 和 Marcus(2012)的研究。

在 Mahoney 和 Stasson(2005)的研究中,外向性與被動引導呈負相關,和 其他的主動控制、主動包容、被動歸屬、情感表達和情感期待成正相關,Mahoney 和 Stasson(2005)認為可能是因為外向的人對於在關係中被其他人的外部需求 所限制,會感到不舒服。

以保持住自己受歡迎的程度(盧一伶,2011),在 Facebook 上與線下都受到歡迎

(Zywica and Danowski, 2008)。因此,外向族群會因會想讓自己受到歡迎這樣

0.1102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83

的提升形象動機以及維持現實社交圈的人際關係,進而在社群網站上自我揭露,

且對象是所有的朋友。

Schutz(1958)認為外向的人會不斷地尋求人群並主動與他人互動,擁有很 高的主動包容需求, Mahoney 和 Stasson(2005)的研究也支持此結論,在研究 中發現主動包容需求與外向性成正相關,因為外向的人需要維持更多的人際關係 數量,並展示其社交技巧。因此,他們更會使用 Facebook,並更常使用 Facebook 的交際功能(Ryan and Xenos, 2011)。

因此,外向的人因為樂於與別人建立關係、熱衷於團體活動這樣的特質,造 成他們的主動包容需求影響了在社群網站自我揭露的行為,同時他們也會想要受 歡迎並展示其強大的社交技巧,使得提升自我形象需求對揭露造成影響。

貳、 外向族群的情感表達需求對普通朋友的自我揭露有正向影響

根據 Schutz(1958)的人際關係需求理論,每個人都有歸屬、控制與情感三 種需求,只是每個人在此需求上的表現各有不同,影響著人際關係中的行為。若 以 Schutz(1958)將人際關係各個需求的三種行為類型來說,外向性偏高的人類 似於「過度的」行為表現,表示個人會不斷努力以滿足需求。因此,外向族群會 希望與他人有密切的情緒聯繫並試圖建立這種關係,表現得格外具有人情味,或 對他人表示熱情,態度積極熱情地想和每個人建立親密關係。

此外,更有研究發現,外向的人認為情感表達是一種社交反應模式(Mahoney and Stasson, 2005),由於他們在 Facebook 擁有較廣的人際網絡,而有越多的回 應式參與行為(盧一伶,2011),會時常對朋友的動態進行回應,並藉由回應朋 友的動態表達熱情與友好,以發展進一步的親密關係。因此,外向的人會不斷地 對朋友表示友好與親密,這也是他們一貫的社交行為模式,使他們在社群網站中 自我揭露。

參、 外向族群的情感期待需求對親密朋友的自我揭露有正向影響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84

當外向族群期待他人對自己表示友好和情感時,更會對親密朋友進行自我揭 露。使用者會在 Facebook 網站上抱怨生活中的不如意,或是分享生活中的喜悅,

以期得到好友的回應,讓他們覺得有獲得關懷(莊恭豪,2010)。

而外向族群的情感期待需求對普通朋友不顯著,可能是因為外向族群的朋友 較多,使得他們在社群網站上有許多回應式的情感表達行為,對於較隱私的情感 期待需求,他們會選擇私下與親密朋友進行揭露。

這是由於外向特質的使用者,朋友數量越多,使用動機越趨近社交維持動機,

有越多的回應式參與行為(盧一伶,2011)。也就是說,因為外向的使用者在社 群網站的朋友數目較多,使得他們在社群網站上的行為多為為了維護或提升關係 的回應式揭露,即針對他人的動態進行回應,以表示情感。而這樣的行為,有時 也被認為是社交的的展示。Manago 等人(2012)認為在 Facebook 與關係緊密的 朋友進行私下的通訊,有助於親密關係的維持,然而當情感交換的地點轉移至公 開的環境中時,與朋友的互動將從情感交換轉變為社交技能的展示。

期待別人對自己表示情感和友好,通常不會是社交的展示,而是遇到挫折或 困難時,希望他人對自己表示關心與支持。Hsu 等人(2011)指出,使用者會使 用不同的 Facebook 功能與不同類型的朋友互動,他們和親密的朋友互動時傾向 於使用更多與隱私有關的功能。因此,當使用者期待獲得別人的情感、社會支持 這類私密性較高且較脆弱的感情訊息時,會促使使用者使用較隱私的功能對親密 朋友進行自我揭露,而非公開針對所有朋友揭露。

肆、 內向族群的提升自我形象和情感期待需求對普通朋友及親密朋友的自 我揭露有正向影響

Zywica 和 Danowski(2008)的研究指出內向、自尊心較低的使用者支持社 會補償原理,會在 Facebook 上儘量顯得很受歡迎,而在 Facebook 表現自己受歡 迎的程度,這便是基於提升自我形象的自我揭露行為。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85

許功餘(2010)認為當某人具有內向沉靜的性格時,可能出現「需要別人提 供給他較多的支持與鼓勵」的情況,而 Facebook 對於尋求社會支持的使用者而 言,是一項有用的工具(Manago et al., 2012),因此,內向的人便會在社群網站 中自我揭露,以期得到朋友的回應,讓他們感受到溫暖與關懷。

伍、 內向族群的被動歸屬需求對普通朋友及親密朋友的自我揭露有負向影

結果顯示,較內向的人被動歸屬需求越強,越不會對普通朋友或親密朋友進 行自我揭露,因為內向的人的人則較不善於與別人建立關係、也較不喜歡過多的 團體活動(許功餘,2010),符合 Schutz 所定義的缺乏社交(undersocial)的人,

Schutz(1958)認為缺乏社交(undersocial)的人往往是性格內向和退縮的,因 此會避免與他人交往,不喜歡或接受加入其他人的邀請,自覺要保持自己和他人 之間的距離,然而他們其實也擁有相當高的被動歸屬需求,也希望別人注意他,

但又擔心人們會不理他、對他沒有興趣或只想盡快離開他(Schutz, 1958),這樣 的距離也造成了孤獨感。孤獨的人會因為害怕被拒絕,導致他們隱瞞自己的感情,

避免社會問題的討論(Leung, 2002)。

根據 Leung(2002)的研究,孤獨的學生在 ICQ 的互動中,自我揭露質量上 是更不誠實、更負面和也較少揭露,這表示,孤獨和社交焦慮可能會阻礙有效的 溝通,從而抑制在 ICQ 的自我揭露內心的想法或個人的感情的意願。同樣地,

Chen 與 Marcus(2012)是以社群網站為研究環境,發現外向性低的人在社群網 站中的自我揭露跟其他人相比是最不誠實的,同時透露了最多與觀眾相關的訊息。

也就是說,內向族群雖然擁有高度的歸屬需求,但因為害怕被拒絕,在自我揭露 的質與量上都有負面的影響。

陸、 內向族群的被動引導需求對親密朋友的自我揭露有正向影響

許功餘(2007)認為當知覺到對方具有內向沉靜的性格時,個人可能預期這 類人需要別人提供給他較多的指導與鼓勵,顯示一般人對內向族群的看法之一,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86

便是需要引導。而後許功餘(2010)更進一步發現,具有「內向沉靜」性格者在

「縝密負責」上顯著地低於「外向活躍」者,而在「畏縮無能」上顯著地高於「外 向活躍」,證實內向的人當遇到任務時,的確會傾向於畏縮、逃避而較不負責。

這類逃避型(abdicrat)的人會傾向於謙遜、服從(徐西森等人,2002),當 他們缺乏客觀的判斷標準時,就常常會以他人的意見或行為做為參考的指標(鄭 佩芬,2000),這樣的被動引導需求促使內向族群對親密朋友自我揭露,期待獲 得回饋,並從從有類似經驗的人得到建議和其他觀點(劉信妤,2012)。此外,

由於內向人有著較畏縮且不善與人交際的特質,當他們擁有被動引導需求時,若

由於內向人有著較畏縮且不善與人交際的特質,當他們擁有被動引導需求時,若